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5 22:28:29| 人氣2,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詩兩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詩兩首》

體制:《將進酒》和《兵車行》皆屬唐代古詩中的「歌行體」。

 

一、「歌行體」的由來:

(一)「歌」和「行」在漢代皆為「樂府詩」中的樂曲名稱;其後,隨著音樂的發展變化,詩人在擬作「樂府詩」時,往往根據當時的音樂情況而變動原曲,這樣,「歌」和「行」的音樂意義,便逐漸為人遺忘。

(二)到了唐代,「歌」和「行」便由音樂名稱轉而為詩韻的名稱,無論用不用「樂府古題」,都與音樂無關。

二、「歌行體」的特色:

(一)這種詩體以七言為主,或雜以長短句,是一種亦歌亦詩,亦文亦賦,節奏感很強的具有格式而又不拘格式的古代自由體詩歌。

(二)它的篇幅長短皆宜,語句自由靈活,音韻變化無常,便於敘事、抒情和議論,尤其適宜於感情的隨意抒發。

 


 

《將進酒》李白

(甲)題解:

《將進酒》為「樂府古題」,屬「鼓吹曲.饒歌」。古詞有「將進酒,乘太白」之句,寫飲酒放歌的行為。

 

(乙)寫作背景:

李白此詩寫於他辭官離開長安後,漫游梁、宋,與友人元丹丘、岑勛相見之時。詩人在政治上遭受排擠和打擊,常常借飲酒以抒幽憤,他的《將進酒》,便是在這種心情下寫成的。

 

(丙)主旨:

此詩表現了詩人蔑視功名富貴,及對黑暗政治的不滿;又對人生短暫而產生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亦看出詩人有懷才不遇的感慨。

 

(丁)內容大要:

全詩可分四部分。

一、此詩發端,突然其來,高唱而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開首二句,寫了兩個自然現象:

(1)寫源出崑崙山的黃河,從西方極高之處奔流而來,一瀉千里,東流入海,永不再回;

(2)寫高堂之上,對鏡傷懷,青絲般的黑髮竟已變成雪白了。

 (二)這兩句詩有以下特色:

(1)開首採用「呼告」的手法,用了兩個「君不見」句;這是「歌行體」開首的慣用語,亦是為了引起讀者注意下文。

(2)用了兩個自然現象作比喻,說明年月無情,不可挽回,因而使詩人對人生在世有另一番看法。

 

二、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看法與態度: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一)正因為詩人功業未成,想到這逝去的光陰,便感嘆道:

(1)人生在高興之時,就應盡情地享受這歡樂的時光,切勿辜負這美酒明月,要開懷暢飲才是。

(2)詩人這一種態度正是因人生短促而引出來的:得意須盡歡,盡歡須飲酒。

(二)由開懷暢飲,進而發出議論:

(1)天生人材必有其用,不要吝嗇錢財,散盡千金也在所不惜。

(2)這個議論正好表現了詩人的性格與及他對前途的看法:

A.表現了詩人慷慨豪放、輕財好施的性格。

B.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前途仍充滿信心,並沒有被哀愁壓倒。

(三)既有豪情,就有豪飲:

(1)要盡情烹羊宰牛,買酒痛飲。

(2)詩中用「且為」、「會須」,都是說將飲酒而尚未飲酒前的情景,是詩人的設想虛擬。表現了詩人的興致很高,但願盡歡豪飲。

 

三、寫飲酒時的場面。

(一)先寫與詩人共飲的同朋好友: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詩人從岑夫子、丹丘生的呼起,一面勸酒,一面唱了一首酒歌。

(二)次寫詩人在酒宴上所歌的內容:

「琴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先寫詩人縱情飲酒的理由:

A.飲宴伴以鐘鼓之樂,這樣的富貴,詩人並不重視,這是詩人蔑視功名而豪飲的原因之一。

B.從古以來,聖賢之人皆默默無聞,唯有飲者能死後留名。這亦是詩人豪飲的理由之二。

(2)次舉飲者陳王曹植為例,進一步勸友人開懷痛飲:

A.曹植《名都篇》曾云:「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B.李白意謂:曹植當年宴飲於洛陽平樂觀,美酒佳肴,盡情尋歡作樂,故他與友人亦應當如此。

 

 

(3)用良馬、貂裘換酒的故事作結:

A.勸好友不要擔心缺錢沽酒,五花寶馬,千金之裘,都毫不猶豫地拿去換來一醉,好與友人共同消散這無盡無窮的憂愁。

B.「與爾同銷萬古愁」一句,正好明確地說明了詩人提倡「長醉」,歌頌「飲者」,就是因為他們能借酒銷愁,可以暫時忘掉現實。

 


 

《兵車行》杜甫

(甲)主旨:

此詩旨在對唐玄宗的黷武政策作了揭露和抨擊,對於此詩所反映的時間與事件,則有二說:

一、宋黃鶴、清錢謙益等,認為是反映天寶十載用兵南詔之事。

二、宋蔡夢弼、清仇兆驁等,則認為是開元期間用兵吐蕃之事。

 

(乙)內容大要:

全詩可分三部分。

一、寫送別征夫的悲楚之狀。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欄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一)描繪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出征圖。其詳情如下:

(1)兵車隆隆,戰馬蕭蕭,一隊軍隊默,一隊軍隊默默前進。

(2)在征人隊伍的後邊,是前來送別的人群,他們扶老攜幼,急急奔跑,追到親人跟前。有的牽衣話別,有的捶胸頓足,有的橫攔在道路上。

(3)車馬人群,揚起灰塵,連大橋都在塵埃籠罩之中。哭聲充塞天宇。

(二)此段的描寫有如下特點:

(1)敘寫由遠而近,有層次,有氣勢:

先寫隆隆的兵車聲,蕭蕭的馬鳴聲,再寫逐漸出現的身穿戎裝的士兵,然後細寫圍繞著這些戍卒的爺娘妻子們的奔路呼號,以及咸陽道上的塵土飛揚,將出征前的緊張氣氛一層一層的加深。

(2)從細緻的刻劃,渲染悲傷的氣氛:

親人們的「牽衣」、「頓足」、「攔道」、「哭」等連續四個動作,正好表達了

送行者那種留戀、悲傷、憤恨、絕望、呼天搶地的情景。

(3)給予讀者多方面的感受:

從聽覺形象到視覺形象,再由視覺形象到聽覺形象,層層遞進,可見可聞,形象

鮮明。

 

二、寫開邊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損失和創傷。

(一)用「設問」的方法,虛擬了一個過路人和一個士兵的對話,把當時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寫得淋漓盡致。

1..以「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點出此次送別是由於統治者徵兵所致:

(1)「點行」是指按名徵召,「頻」是指戰事多。

(2)即是強行徵兵,即暗示乃不義之戰。

 2.「點行頻」三字可說是全詩的「詩眼」所在,一針見血地揭露統治者的窮兵黷武。

(二)寫「道旁過者」與「行人」的對話。

1.先是征人回顧往昔征調太多所遭受的苦痛: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1)此節敘述了「過庭」的慘況:

A.鄉民十四、五歲便被抽去當兵,由於年幼,里正給穿衣與裹頭,送至黃河西北一帶駐防。

B.到四十歲,還要去西邊駐守,平時種田,戰時打仗。即使白頭歸來,還要去邊疆出征。

C.由於連年戰爭,邊疆上死傷慘重,血流成河,而統治者仍意猶未止。

(2)藉征人的說話,間接表達了詩人的批評:

A.指出戰爭的由來:實由於統治者的無盡的開邊意欲,以致連年用兵,這是帶給人民深重災難的根源。

B.表明了詩人對此現實有著無比的不滿之情,及懷著揭露黑暗現實的勇氣。

C.此段描寫的手法:

i)誇張法:以死亡的士卒「流血成海水」,誇張地敘述戰爭帶來的慘況。

ii)諷喻法:詩中「武皇」,字面上雖指是漢武帝,實際則是指詩人其時統治者:唐玄宗,諷刺玄宗的窮兵黷武。

 

2.次寫內地因戰爭而帶來的景象:

(1)內地的荒涼:

千村萬落,田園荒蕪,遍地荊棘,縱有強壯的農婦耕作,但終究不如男子,故田中禾苗,橫七豎八,長得不成樣子。

(2)秦川一帶,遭遇更慘,由於百姓們能吃苦打仗,所以雞狗般被趕去服役。

(3)此段描寫的手法:

A.呼告手法:

用「君不見」三字領起下文,通過當時人的口述,把「流血成海水」的邊庭

轉移到廣闊的內地上來,擴大了詩的表現量度,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B.想像手法:

詩人以其想像力,描寫了內地的荒涼景象:是把想像中的事物與眼前的現況緊密地扣在一起,加強了表現力。

 

三、藉「長者」興「征夫」的對話,訴說眼前時事。

(一)長者與征夫的對話: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1)先寫役夫的敢怒不敢言:

A.詩中的「長者」即對上文「道旁過者」的尊稱,就是詩人自己。

B.「役夫」就是上文的「行人」。役夫說「長者雖有問」,但他也「不敢申恨」。在此詩人以「反詰」的手法,表現出敢怒而不敢言,又無法訴說的痛苦。

C.然而役夫雖說「不敢申恨」,但實際上在下文,他還是訴說了出來,正好表現了征夫積怨欲吐不敢,卻欲擺不能的複雜心理。

 

(二)次寫役夫所申訴之「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役夫之「恨」是:

直至今年的冬天,統治者仍未休止征調士卒,戍役遠方;而社會生產既受破壞,縣官竟又急索田租,百姓又何能有東西繳交。

()此節的特色:

A.呼應上文,表達役夫怨痛的悲鳴:

以「租稅從何出」回應上文的「千村萬落生荊杞」,說明田園既荒蕪,又何來有東西交納租稅,傳達人民對兵役賦稅一齊壓倒到頭上的苦痛呻吟。

B.用短促的句子,表達哀怨的心情:

在渲一首七言歌行中,詩人忽然用了幾個短促的五言句,不僅表達了士卒們的沉痛,也表現出那種抑鬱已久,不吐不快的急切情態。

 

(三)詩人有感而發的言論:

1.揭示兵役使社會出現的反常心理: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重男輕女是古時的思想,如今竟有生男反不如生女的感嘆,(並不表示重男輕女的思想已改變。)可見戰爭對人在心理上的影響。

2.譴責統治者開邊未已,造成白骨遍野的情況: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1)作者以詰問的語氣,請讀者看一看:

青海頭這個自古以來經常發生戰爭的古戰場,曾經就有數以萬計的人民在這裏失了生命,但卻無人為他們收殮屍骨,故當天陰雨濕之際,鬼哭神號,一片淒慘景象。

(2)此節之特色:

A.點出題旨:

藉「君不見」的沉痛呼喚,引導讀者親歷白骨遍野、鬼哭神號的淒慘境地,

把對統治者的控訴推到了高潮。

B.首尾呼應:

以「新鬼煩冤舊鬼哭」呼應上文的「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以生離的人哭始,而死別的鬼哭作結,突出統治者窮兵黷武所造成的人間悲

劇。

C.帶出聯想:

對照起首與結尾的詩句,使讀者產生聯想,以為今日所見之行人,盡可能變

為明日之鬼隊,由是全詩顯得更淒慘悲怨,增強對統治者譴責的效果。

 

台長: 志據依遊
人氣(2,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疑義相與析 |
此分類下一篇:《出師表》--課文結構分析
此分類上一篇:《再別康橋》徐志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