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0 16:13:54| 人氣3,6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174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    1747-17510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午三、以此集業之理

如是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6],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如果被染汙無明薩迦耶見所控制,身口意造作殺生等不善業,是積集能感惡趣的非福業;若行持布施、守戒等欲界善法,是積集能感欲界善趣的福業;若修習色界四靜慮和無色界所攝的奢摩他(止)等,是積集能感上二界的不動業。

此處將染汙無明薩迦耶見合在一起宣說,是因為前文中對煩惱根本的說法有二種,一派承許無明與薩迦耶見不同,無明是煩惱的根本,另一派承許無明與薩迦耶見是一體。此處染汙無明是隨無著世親而說,薩迦耶見是隨中觀論師而說。

總之,積集三種生死業,有共同的集業根源,即薩迦耶見。受我見控制的三種造作方式——造惡、行善和修定,分別是集非福業、福業與不動業。

[6] 他自在轉:一直被動地被我執牽著走。

 

午四、入道資糧、加行道的思業是隨順集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首先舉出二種特殊業:一是對三有中的一切圓滿見為過患,由此生起希求解脫的欲樂,以此欲樂所發起的善業;二是與如理觀察無我義智慧相應的思的各種善淨業。即:一是以出離心攝持的善法,二是以無我空性慧攝持的善法。

此二業是不是生死之因的集諦呢?以下將集諦分成庸常集與隨順集兩分,說明以上二業不是真正能引生死的庸常集,而是隨順集。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

總體而言,資糧道和加行道行的修行者,雖然在沒有以出離心和空性正見攝持的時候,也會積集庸常能引生死的業,但是他們相續中的出離心和以出離心所攝的相應善業,以及無我觀慧和以無我觀慧驅使所做的相應善業,都不是庸常集,而只是隨順集。

以下宣說原因。

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首先,後有愛是因為未能見到有漏皆苦而貪執後有,而出離心則是能損害後有愛的正對治品;其次,輪迴的根本是我執,而無我觀慧及其所攝的善法正好與我執狀態相違,因此這二者不是尋常真能引生死的集諦。但這二者都是有漏善法,與引後有集的有漏善法相似,所以安立為集諦所攝。

下面舉出教證。

如是亦如《攝抉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

《攝抉擇分》中提問:資糧道、加行道中的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相違後有,能引出世間道,為什麼還是集諦所攝呢?

這裡世間諸法是指資糧道和加行道行者相續中的出離心、通達無我空性的智慧,以及與彼等相應的善法,由於還沒有到見道,不是出世間法,因此稱為世間諸法。

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攝抉擇分》中回答說:雖然這些法的自性是厭棄背離後有,不會導向生死輪迴,但是與能引向輪迴善趣的有漏身語意妙行相似,因此還是集諦所攝。

換言之,轉生輪迴善趣的因是有漏善業,屬於集諦中的業,而凡夫資糧道、加行道的出離心等法也是有漏善法,在這一點上相似,所以是集諦所攝。

午五、是故須引發出離心及無我見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這是說如理思惟生死過患之後,發起厭離生死的意樂,以此出離心所發起的能引出世間道的諸善淨法,屬於隨順集,因此應努力引發出離意樂與無我智慧。

由此可知,只有出離心與無我慧,才是超越生死的根本所修。

午六、出離心、無我慧、菩提心三者之外多數善業僅是輪迴之因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惟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觀察、修習生死的過患,對生死中的圓滿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沒有以真實的觀察智慧如理觀察無我之義,又遠離修習願、行二種菩提心,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善行,除了少數依福田力之外,全部為庸常集所攝,其結果只能是輪轉在輪迴之中。

依福田力:譬如淨土法門中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以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終將獲得解脫。

沒有進入資糧道與加行道的初學者,如果沒有以出離心、空性見、菩提心任何一者攝持,所作善行大多會成為轉生輪迴之因的集諦。因此,如今的修行人,如果具有菩提心與空性見,則屬於上等善根,若不具足,則須以出離心攝持受持別解脫學處,這樣所作的善行才不會變成輪迴之因。

如果想令平時所作的善根成為解脫之因,以出離心攝持是最有效、最具力量。一般人或許認為出離心此法太低,還有更甚深的法,其實對初學者而言,相比其他任何一法,尤其要歡喜敬重出離心。

此處,還有一種特例,就是以具德上師迴向、發願攝持,自己雖然不具出離心與空性見,但因為上師是殊勝福田,也能成為解脫之因。除此之外,個人以身口意積聚的善法幾乎都成為輪迴之因。

午七、三界之業為了二受積集之相分三:

一、為樂受義故增長  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三、攝義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積集的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為樂受義而積集;第二類是為捨受義而積集。

未一、為樂受義故增長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為樂受義故增長又分有兩類:一是為了受用外在色聲等欲塵所生的各種欲樂而積集業;二是對外樂的貪著厭離並且捨棄,為了定生樂受而積集業。

雖然人們追求的都是樂受,但樂受也有內外、大小和清濁的差別,前一種是人們普遍追求的外在物質享受,欲界眾生日夜追求的內容都不外乎此。後一種是上界天人才具有的內在身心的喜樂,只有成就禪定後才可能生起。

於外樂厭捨貪著,即了知受用欲塵的安樂太小太短暫,和入定所生的樂受相比,味同嚼蠟,因此對下界的欲樂厭離捨棄。

舉例來說,蛆在廁所中,我們覺得痛苦可憐,但蛆不知是苦,還認為很快樂;牛羊在草原上吃草也覺得很幸福,但以人看來這種幸福微不足道;同樣,欲界所耽著的五欲樂受,上界天人則覺得索然無味,心生厭離。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為受用欲塵樂受而增長業又分兩類:一是緣未死以前的現法樂受而積集非福業;二是緣來世的五欲安樂而積集福業。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正緣定生樂受而增長業,就是積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的諸不動業。

定生樂受是指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和三禪離喜妙樂。一入初禪,已離欲界的欲惡,獲得輕安,身心調暢;二禪不但無欲惡,連覺觀也止息,如同明鏡止水,身心適悅;到了三禪,連二禪的喜心浮動也遠離,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若以山比喻相續,水比喻禪悅,則初禪喜樂如土石山頂上的水,二禪喜樂如純土山頂上的池水,到了三禪,妙樂則如純土之山放於大水池中,妙樂遍及身外,身體沉浸在妙樂之中。

未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

如果對各種欲望捨離貪著,又使心厭離樂受,唯一為捨受而作業,只是為了捨受而去造作各種業,則是積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的不動業。

第四靜慮:四禪捨念清淨地。乃至有頂:有頂是指非想非非想處地,包括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以上所說是世親論師《俱舍論》的意趣。

未三、攝義

以上這段論文給我們許多啟示,論文中多次出現類似的語句:1.為樂受義故、2.為捨受義故、3.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故、4.為定生樂受故等,由此可見,三界有情造業是以追求安樂為動機,由於對安樂的認識不同,導致所集的業有非福業、福業和不動業的差別。所有這些造作,都是積集能引生死之業,無論如何修持都不能解脫生死。

那麼,為什麼都是集引生死業而無法跳出生死呢?原因在於,並沒有真正認識苦諦,把樂受、捨受誤認為是真實的安樂。

比如,一般世間人只是把外在五欲之樂視為真正的快樂,認為幸福人生就是享受悅意的色聲香味觸五欲,為了追求這些外在快樂,所作所為大都成了非福業,由此感召惡趣。

已入道的人通過思惟粗無常(生死無常)和惡趣苦,知道轉生惡趣苦不堪言,因此把目標放在追求來世的欲樂上,但這同樣是把外在的欲樂誤認為是真正的快樂,由此積集福業,只是欲界善趣之因。

外道修行者厭離了外在欲樂,尋找禪定的樂受,或者進一步厭離內在定樂而追求捨受,也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樂受是壞苦、捨受是行苦,而導致積集有漏不動業。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深入思惟有漏皆苦,就發不起厭棄一切三有的出離心,不論以何種動機造業,都只是隨順生死而已。

午八、出離心所攝之業是解脫之因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通過這個正理,如果修行人能普遍厭捨三有輪迴,一心為解脫三門行善,則能漸漸遠離生死、趣近涅槃。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