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1 20:08:44| 人氣76| 回應0 | 上一篇

跑步與外國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新聞台的名稱就知道,我可以算是村上春樹的書迷,但好像也不是照單全收,例如這一本--【關於跑步,我其實說的是】。就像我弟說的,這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其實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還可以,因為村上春樹的特色就是在於能把很細微,很無聊的小事透過他的觀點做一些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也還不錯的描述,所以還能看下去,但是看到後面幾篇不得不承認我是耐著性子翻完的。我很佩服能長久持之以恆幾乎每天跑個10幾20公里的的毅力,也似乎能體會馬拉松跑者在不同階段面臨的關卡,甚至激起我有一點點想要模仿的欲望,只是,書中所說的果然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村上寫過很多非小說的東西,奇怪的是,不管是爵士樂、毒氣事件、旅遊紀實、散文等等...我都很喜歡,卻只有這本,讓我有這種感覺。完全找不到共鳴點。

稍晚借到的另外一本--【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卻是非常深得我心,尤其是與書名同名的那一篇。【終於悲哀的外國語】講的是村上春樹在美國,精準一點來說主要是在普林斯頓的所見所聞。美國對我來說一直不是一個很嚮往的地方,可是書裡面的生活經驗讀起來還是覺得很有趣。

當中,學習外國語的這一篇格外讓我心有戚戚焉。根據村上春樹的說法,他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而學習了不少外國語,因為學的時候相當愉快,當時覺得自己很適合學外國語。然而年紀越大,「不適合」卻變得明顯,甚至覺得與其花時間與精力在動詞變化上還不如做一些實際的實情來得有用。我贊成年紀越大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血淋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想否認也沒辦法,不過是否等我到了40歲會因為時間的總量不夠而因此會把學外語這件事的優先順位往後調整這件事,還沒發生我也不知道。也許我這個平凡的人沒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學外國語這件事仍然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吧。

書的後記有一些文字感同身受也有一些道理,簡單說可以解釋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路過的人有路過的人的觀點,定居在那裡的人有定居人的觀點。兩者都各有優點,各有死角。並不能一定說,以第一印象寫東西就淺薄,長久生活其間仔細慢慢看著的人觀點就深入而正確。有些時候正因長久扎根定居下來,反而看不見的地方也有。...P.213

有深切點出我的一些盲點,去玩一個星期與去住一年,本質上就是不同,我過去的確認為玩不如住,在書店,我對遊記有點不屑一顧,如果是住在國外的生活記錄就會翻一翻,因為我認為出去玩很簡單,要住在那裡不容易。不過這樣狹隘的視野,對於想要了解一個地方或是一個國家是有偏頗的,我要銘記於心。

...雖然說「悲哀」,並不是因為不得不說外國語所以很難過,或者因為外國語說得不好所以很悲哀。....我真正想說的是,對自己來說並不是不用學、自然明白的自明性語言,不知道由於什麼因果關係,竟然把自己團團圍住,這種狀況本身似乎包飽含著某種類似悲哀的東西這件事。...p.220

雖然我可以理解村上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不過被團團圍住這件事我覺得沒有那麼糟,或者村上先生可以嘗試學習中國語或韓國語,或者就不會這麼「悲哀」了。

台長: Niki 的鄰居
人氣(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