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25 11:12:11| 人氣1,7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醒報林意玲專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這個全球都瀰漫停滯型通貨膨脹隱憂的年代,懷著創業夢的人們皆知按兵不動是最好的戰略,而商業媒體是整個資本主義體制的一環,也紛紛裁員以度過景氣寒冬。台灣醒報在這個時候成立,利用網路平台進行五媒整合,每日提供15則民眾不得不知的新聞,以回歸新聞本質的理念,期盼開媒體風氣之先河,為台灣社會找回原初的良善價值。

醒報的記者多是線上資深記者,包括體育記者出身的林永富、前中國時報教科文組採訪主任江昭青等,和新聞系學生組成一個團隊,秉持深度報導的原則,強調「less is more」,以極簡、輕薄,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事件不同樣貌。林意玲在大學教深度採訪二十餘年,目前仍在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擔任新聞採寫講師,深知新聞系學生的滿腔熱血,苦於沒有實踐與發揮的管道,因此跳出來創立台灣醒報,讓學生學而用,在主流媒體夾殺中,呈現不流於俗的新聞角度,端正社會偏差的價值觀。

台灣媒體不重視深度採訪,尤其電子媒體24小時輪播,民眾只看到事件表象,加上置入性行銷猖獗,狗仔文化當道,使得新聞媒體公信力大幅降低。林意玲認為新聞煽色腥會賣錢,不是民眾素質真的低俗,就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醒報著重深度報導,要求每個記者在看待新聞事件之前必須作足準備工作,採寫只是最後的20%,判斷力很重要,醒報的資深記者有充分的新聞實務經驗,在沒有報老闆和結構性包袱下,可以盡情的為社會作出貢獻,是這些資深記者們自媒體名牌出走,進入醒報的原因。
質疑主流 另類思考

對於台灣平面媒體面臨存亡之秋,林意玲直說太可惜,他認為兩大報過去佔有資源優勢,不應將平面媒體經營不善的責任歸因於網路興起與閱讀模式變遷,應檢討內容是否為讀者所需。林意玲指出現在新聞沒有主見,整個社會價值觀易於一面倒,多元媒體只是假象,在觀點上有藍綠,只有二元沒有多元,然而,民眾真的這麼關心政治新聞嗎?他不以為然,政治新聞佔了太多版面,讓民眾無法藉由新聞了解台灣土地,每天看政治新聞的紛紛擾擾,沒有正面能量,只會造成不斷向下的社會沉淪。他相信人性是向下的,作為專業新聞人,應該一肩扛起,但他也感嘆台灣缺乏社會責任,一個好的媒體無法經營,應是全民的損失。

醒報的觀點與現在的新聞主流相對而言,是另類的,關心的是整個社會的結構問題,致力於透過專業的新聞敏感度,找出事件背後的深層結構,還原事件真實面貌。他舉例指出跆拳道奧運選手蘇麗文,在奧運擂台上失敗,因腳傷倒下十一次再戰的精神,成為媒體寵兒,光環遠勝於其他代表中華台北的奧運選手,然而,他質疑媒體一面倒的讚揚這種精神的正確性,認為應該提供另類角度,來探討所謂運動家精神的真諦。

事件的關鍵主因,必定不是最先浮上檯面的那一個,在深度報導之外,調查採訪也是醒報著力的地方,譬如敦南誠品書店將關店整修40天,醒報得到消息後隨即派記者前往了解,懷疑是否具有促銷動機,或是重新開店後的書店布局是否會改變成為以商品賣場為主減少書籍販售空間。
多樣化實用資訊 藝文影音是強項

醒報拒絕八卦娛樂煽色腥,提供的多是與民眾生活有關的實用資訊,以及各領域傑出表現來提昇台灣的正向價值。藝文影音平台提供表演藝術活動的影片,包括獅子王彩排畫面、雲門舞集花語等等,獅子王影片甚至長達10分鐘,充分利用網路空間優勢,提供全面性的深度內容。
醒報計畫將來能推出實體報,兩大張全開提供通勤族在充斥商業廣告的免費報之外一個另類選擇,實用的生活資訊,與正面的台灣榮譽事蹟,期盼能提昇台灣人民對這片土地的信心。

媒體整合 內容為王

醒報未來營運方式希望透過和媒體平台合作,提供影像、廣播、文字等形式的新聞,作內容供應商,販售他們引以為傲的新聞資訊。並希望民眾能以加入股東以及會員方式來支持他們。

醒報掌握數位時代的營運關鍵,利用進入障礙最低的網路,做他們的新聞事業,林意玲相信只要他們用心做,不怕不受青睞,真正好的內容,是全民所盼望的,且不需要太多行銷花招,如現在許多非都會區成功的美食經營經驗,民眾自會聞香下馬或十傳百的不遠千里而來。雖然九月一號即將正式上線,很多網站細節以及經營構想尚未完備,但堅持邊走邊改,秉持著周處除三害的精神,希望台灣社會能珍惜好的內容,讓清流續航,在主流聲音之外,開闢真正的媒體多元環境。

台長: Jasmine
人氣(1,7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心情雜記 |
此分類下一篇:人事依舊 景物全非
此分類上一篇:奧運開幕式關我們何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