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25 18:10:59| 人氣8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哥林多後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第一章
寫本書信的環境(1-2)
那靈在人心中的工作(3-6)
人的悖逆和神的忍耐;恩典下了結論認為那個邪惡會得到改正(511)
在基督裏這生命的能力 (1214)
當良心被觸及的時候,那靈的工作果效
感謝神在受苦中的安慰,是祂恩惠的表徵使他可以與他人分享 (10-11)
保羅解釋他行動的動機,以表明他對哥林多人的愛
(12-15)
保羅沒有去見他們的原因;他們行事輕浮和基督教的基礎工作(15-17)
確立基督徒喜樂和保證的偉大原則;在基督裏單純的確定性(18-22)
神諸多應許的不變性;這些應許只能在基督裏的得著應驗
(18-20)
各種應許的享受:在基督裏(21-22)
受膏,蓋印,並賜下那靈的熱切,爲著享受基督裏的所有(21-22)
躭延的原因,寬容哥林多人 (2324 )
哥林多後書第
犯罪之人和管教的影響;撒但的目標(1-11)
受神以祂的方式引導;福音的馨香之氣(12-17)
哥林多後書第三章
使徒推薦他職事的信(1-6)
新約的生命,以及那屬死和定罪的職事(7-11)
恩典與律法混在一起加重了過犯;誡命的榮耀(12-15)
基督把自己做成律法,使我們有義務要愛祂
使徒啟示稱義的職事,而不是要求義 (
9)
聖靈所啟示基督的榮耀,隱藏在字句裏
新約的執事 (12~七16 )
為主以祂作賜生命並變化人的靈所組成 (1218 )
帕子在基督裏被除去,但還留在猶太人的心中,直到以色列人轉向主
(16-18)
福音所對應榮耀的事

哥林多後書第四章
基督勝過死亡的得勝,使我們勝過恐懼和痛苦(1-7)
保羅向世人宣告基督這榮耀的人位,使人們有責任順服這位榮耀的基督(6)
來到神面前的唯一方法;基督榮耀的光照在心裏,或者是眼瞎的(4)
從基督榮耀的福音中照射出神在心中的能力;瓦器裏的寶貝(5-7)
瓦器和神;領會死亡;使耶穌的生命顯明出來(8-12)
為基督作見證,與祂同受苦難(13)
輕微的苦楚和有永遠份量的榮耀(14-18)
哥林多後書第五章
基督徒的身體;神確定的建造,在天上永遠是一個真實而實際的盼望,當我們在這個帳幕裏嘆息(1-4)
使徒渴望“穿上”(4);死亡在耶穌生命的能力之前消失了
在我們面前的榮耀;那靈所賜的熱切;基督在祂降臨時改變形狀的能力
(5-8)
在基督裏擁有對死亡和審判目前生命的影響;在這光中(9-11)
基督審判臺之後的回顧(12-15)
報應;損失或獲得,以及在光中看到原因
維持神的威嚴;我們所認識和已理解祂對待我們的完全和溫柔
各人對不義所該負的責任
神的恩典和行政引導信徒討主的喜悅
行在光中,尋找那些有受審判危險的人,因為我們被基督的愛所困迫
(12-15)
轉向之前和之後罪和失敗的景象,喚醒了信徒對神恩典的謙卑和敬拜
神藉著審判這魂,要藉著這魂審判萬有,使這人享受交通
信徒在基督的審判臺之前,已經得了榮耀
神為著在基督裏信徒的義和完全的愛;現在向神顯明了
三個明顯矛盾的原則聯合起來,要賦予基督教職事完整的性質(
1621)
潔淨的良心 (11)
基督死與復活的結果;在新造中有新的性情、新的受造之物;宣告與神和好
(16-19)
神在基督裏;使徒作不在這裏那基督的大使;
神使基督成為罪,好使我們成為祂義(20-21)
與世人和好,
不將過犯歸給(不將他們的過犯算給他們),並把和好的話託付使徒。

哥林多後書第六章
保羅證明自己是神的見證;神的能力在軟弱的器皿裏 (1-10)
囑咐哥林多人要維持神所賜他們新造的地位(11-13)
分別出來:從屬世的人中間分別出來,進入神兒子和女兒的關係裏,並被祂占有(14-18)
哥林多後書第七章
神的應許合理的結果:行走上的聖別和思想上的純潔(1)
顯明基督執事的心(2-16)
保羅給哥林多人的兩封書信;保羅個人與受靈感動的作者保羅之間的區別
保羅在談到他強烈感情的時候所顯出他心裏的偉大
敬虔的憂愁所生的果子
(12-16)
哥林多後書第八章
勸勉聖徒幫助以色列的窮人;收集款項;在人面前以及在神面前的誠實
(
115)
留心作善美可敬的事 八1624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
在實行上的善心帶來快樂和多方面的果效 (15)
為著收穫義果而撒種 (615 )
哥林多後書第
保羅與哥林多人的關係;他使徒職分的真實和權柄;他採取行動的原則
(
16)
藉著神尺度的度量 (1118 )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
假教師和在使徒一生中所顯明出來絕對的忠誠;活的源頭 (十一115)
藉著他被迫的誇口 (十一16~十二18 )
誇他的身分、勞苦和患難 (十一1633 )
哥林多後書第十二
在軟弱中的榮耀;在神的主宰的權能裏、在奇妙啟示中得著榮耀 (十二110)
被提到第三層天:它給我們的教訓
保羅肉體上的刺;撒但是神的僕人
預防的方式;謙卑的功課,以逃避羞辱-比較彼得和保羅 (十二8-9)
在這實際的經驗裏,人是無有,基督是萬有
在享受無法言語屬天事物當中,喪失己的徵兆
基督和其他人之間的區別
基督用來顯示祂能力所需要的羞辱;決定於祂所學習的
這裏的軟弱是完全的軟弱;基督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中被人認識並得到顯明(十二10)
保羅職事的實際意義和來源
使徒給出了他職事最顯著的見證,並顯明“凡事忍耐”的愛
(十二11-18)
保羅害怕他可能會發現和必須做的事(十二19-21)

哥林多後書第十三
保羅延遲了訪問哥林多;他的正直(十三1-2)
哥林多人的困境;如果保羅的使徒的職分受到質疑,
他們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就會被推翻
(十三3-6)
使徒自我謙卑的渴望要使他們得到祝福和保護,以免他必須行使神賜予他的權柄(十三7-10)
感人而有愛的結論(十三11-14)

 

哥林多後書 第一章

寫本書信的環境(1-2)

1憑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弟兄提摩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召會,同著在全亞該亞的眾聖徒:2願恩典與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哥林多後書第一章.使徒在受到基督安慰的影響之下,寫了第二封書信給哥林多人,就是他在亞細亞遇到的困難達到高峰的時候他所經歷的安慰;在他寫信的那一刻,藉著提多為他從哥林多帶來的好消息使他得到更新,他把這些安慰(現在他為他們感到高興)分賜給哥林多人;藉著恩典,他成為他們最後一次的幫助。

第一封信已喚醒他們的良心,並在他們心中重新建立起對神的敬畏,以及使他們的行事為人重新確立並達到完全。聽到這個好消息,使徒的悲傷之心得以恢復(34)過來。哥林多人的光景曾經使他失望,並且使他在以弗所受試煉期間,他的心稍微從哥林多人的身上移開,然而耶穌藉著安慰充滿他的感情(511)。他這位服事基督並照顧眾魂之人的行動,是多麼的多彩又複雜!藉著哥林多人屬靈上的恢復,消除了保羅的痛苦,重新喚醒他得到這些安慰所燃起的喜悅,這些安慰因著他們不端正之行為的消息被破壞了。他後來回到他在以弗所受苦的主題;並以顯著的方式發展他活在基督裏生命的能力(1214)

他向那城所有的聖徒,以及作為首都的哥林多城的聖徒問安;並且,在聖靈的帶領下,照著那靈在他心中所產生的真實情感來寫這封書信,他立刻將自己置身於流入他心裏的安慰之中,為要承認在他們裏面的神,已經把這些安慰滿溢到他受試煉和操練的靈裏。(8-11)

那靈在人心中的工作(3-6)

3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就是那憐恤人的父,和賜諸般安慰的神,是當受頌讚的;4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
5因為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6我們或是受患難,是為了你們受安慰,得拯救;或是受安慰,也是為了你們受安慰;這安慰叫你們能忍受我們所受的同樣苦難。

沒有什麼比那靈在使徒心中的工作更令人感動了。他對神的感激和敬拜,在基督的安慰中的喜樂,以及他現在因哥林多人帶給他所有歡樂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滿帶著人的思想完全無法模仿的美麗。它的簡單性和真理性,確實能夠加強在人心中這個神聖工作卓越和崇高的品質。

3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就是那憐恤人的父,和賜諸般安慰的神,是當受頌讚的;4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5因為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6我們或是受患難,是為了你們受安慰,得拯救;或是受安慰,也是為了你們受安慰;這安慰叫你們能忍受我們所受的同樣苦難。

賜給他安慰的神是當受頌讚的;使他滿足於受苦,因為他所有分於的苦難,鼓勵了受苦得哥林多人的信心,藉著向他們展示,神為著保羅這位最優秀之人所命定的道路,一旦他從神那裏得到安慰,他就將他所得著的安慰傾倒進入他們的心中。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對一個認識到他必須倚靠神,並且他住在神裏面 - 見創世記二十四章)要頌讚神,並承認祂是所有安慰的源泉。他在苦難和安慰中所見到的基督,立即將他的心轉向祂身體上心愛的肢體。"

人的悖逆和神的忍耐;恩典下了結論認為那個邪惡會得到改正(511)

7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難,也必照樣同受安慰。8弟兄們,關於我們在亞西亞所遭遇的患難,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就是我們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9自己裏面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信靠自己,只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10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並且仍要救我們,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11只要你們也為著我們以祈求配合幫助,好叫許多人因我們藉著許多人所得的恩賜,為我們獻上感謝。

在這裏使徒立即把人心的悖逆和神的忍耐標明出來。在為基督受苦的過程當中,他們可以有分於羞辱祂名之罪的苦難,就是外邦人所不知道的罪。儘管有這樣的罪,神也不會剝奪他們為苦難所作的見證,也不會剝奪他們基督教的真理,因為苦難向使徒保證,哥林多人必享受基督的安慰,這安慰伴隨著為祂受苦。看到恩典如何抓住良善,這是非常美好的,以便我們可以得出那個邪惡肯定會得到改正的結論,而不是因為邪惡而詆毀良善。保羅的確是非常靠近基督這能力的源泉。

在基督裏這生命的能力 (1214)

12我們所誇的,是我們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單純和純誠,在世為人,不靠屬肉體的智慧,乃靠神的恩典,對你們更是這樣。13我們寫給你們的,並不外乎你們所誦讀,甚至所明白的,我也盼望你們能明白到底,14正如你們已經有幾分明白我們:我們乃是你們的誇耀,好像在我們主耶穌的日子,你們也是我們的誇耀一樣。

他繼續藉著經歷陳明在基督裏*{1}這生命能力的教導,它的發展和能力,使我們能向著所有暫時的,將我們與舊造聯結起來的,以及向著必朽壞之生命是死的。然後,他觸及了幾乎所有在第一封書信中佔據他的主題,但他心中沒有重擔,儘管他對他們的善良和神的榮耀有堅定的盼望,但卻讓他自己為此付出忍受苦難的代價。
*{1}這封書信的開頭陳明了羅馬書五章12節到第八章所教導信徒經歷的能力。瞭解這一點對這方面是非常有啟發性得。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在這方面的教導並沒有那麼多;這教導的實際成果就是顯示出神自己的性質來。然而,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將歌羅西書所教導的內容實行出來。}

當良心被觸及的時候,那靈的工作果效

在這裏讀者要注意,神工人個人的情況與他們蒙召的工作之間,甚至是與他們工作環境之間令人讚歎的關聯。第一封書信對哥林多人已經產生了有益的影響,在聖靈的引導下使徒定意要寫這封書信。哥林多人他們的良心被喚醒,他們已經變得與他們墮落的深度成比例的熱心來對抗邪惡。當墮落的基督徒的良心真的被感動的時候,這始終就是那靈工作的果效。使徒的心可以愉快地向他們完全和真誠的順服敞開。同時,他自己也經歷了可怕的試煉,這試煉甚至使他對生命感到絕望{(活命的指望都絕了(8));並且他已經能夠藉著恩典來認識到,在基督裏獲得勝過死之生命的能力,並且可以洋溢地向哥林多人的心中傾注那生命的安慰(5),這種安慰將再次使他們活過來(9)。神能在服事祂的聖徒裏面行作萬事,包括使他們像所有其他人一樣經歷一切的苦難(11)

感謝神在受苦中的安慰,是祂恩惠的表徵使他可以與他人分享 (10-11)

10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並且仍要救我們,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11只要你們也為著我們以祈求配合幫助,好叫許多人因我們藉著許多人所得的恩賜,為我們獻上感謝。

在這裏讀者還要注意,他並不需要像在第一封書信中所做的那樣,用他們的呼召和他們在基督裏聖別的權利來提醒哥林多人(林前一2)。在這封書信中,他向賜給他所有安慰的神爆發出感謝來。當聖徒中真正有需要聖別的時候,神就會賜下聖別來。如果他們在聖別中行事為人,他們就可以享受神,並且他們會談論祂。這樣,神工作的各個部分,藉著使徒教導的方式就聯結在一起,從他感謝的心中所流出的發表,在這封書信裏處處可見。神在他的苦難中安慰他;並且這安慰同樣適合他去安慰別人,無論使徒在什麼樣的苦難當中;因為神自己就是這個安慰,藉著將祂的愛和祂的交通澆灌進入他的心,使他的心在基督裏能享受(神的安慰)

如果他受苦,那是為了讓信徒藉著看見那些尊崇神的人,所受類似他們的苦難,使他能來安慰其他的人,並在同樣有福的緣故中把良心,以及與神的關係調和在一起(藉此哥林多人的心被摸著,並以這種方式被帶回到這些感覺當中)。如果有人受了神的安慰,他就要以自己在患難中所享受的安慰來安慰別人。哥林多人所受的苦難對他成了見證,無論他們在道德上有多軟弱,他們都有分於使徒自己所享受的安慰,他知道這安慰有多深,有多真實,他知道這安慰是屬於神,也是祂的恩惠

恩典的各種聯索是何等的寶貴!從我們的小小的角度來看,又是何等的真實,那些作主工之人所受的苦難,一方面能鼓舞他們的愛,另一方面又能重新向作祂工的人保證,他這位基督徒情感的對象是何等的真誠,藉著在基督的愛裏將他們重新呈現給他。使徒的苦難幫助他在寫給哥林多人的書信裏,使他們有適合他們情況的苦難;但是在當時,使徒身處那時周遭的環境裏!這封信中又是充滿何等的信心,帶著何等的大能,使他在面對別人所處可悲的光景裏,顯出他又是何等完全的忘卻己,因為他的能力是在基督裏。

保羅解釋他行動的動機,以表明他對哥林多人的愛 (12-15)

12我們所誇的,是我們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單純和純誠,在世為人,不靠屬肉體的智慧,乃靠神的恩典,對你們更是這樣。13我們寫給你們的,並不外乎你們所誦讀,甚至所明白的,我也盼望你們能明白到底,14正如你們已經有幾分明白我們:我們乃是你們的誇耀,好像在我們主耶穌的日子,你們也是我們的誇耀一樣。

他的心向哥林多人是敞開的。我們看到他的情感自由流露出來,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他認為他們會看重他所受的苦難;他確信他們會因著神所賜給他的恩賜而喜樂,正如他因為他們是他工作的果效而喜樂,並且他們會承認他的所是;他也滿意於他們為顯在他身上的恩賜獻上禱告的事上欠他的債,因此他在福音中的成功,對他們來說就是他們自己的益處(11)。因為他的行為是帶著沒有參雜的誠懇,他真的可以在他們之間的禱告裏要求他們。這導致他向他們解釋他行動的動機,就是他之前沒有與他們談到的,關於他自己這些計劃和動機的行動,他把這些交託給主。主總是(在基督之下)他行動的主人;但他現在可以自由地說出他已經決定的事,這些事是哥林多人在此之前並不知道的
    他希望向他們解釋好些事來滿足他們,藉此展示他對他們完全的愛;同時,維持他自己在基督裏的所有自由,而不需為他所做的向他們負責。他是他們在苦難裏的僕人,但他願意這樣做,因為他只會順服基督,如果他們的良心是正直的,他還是會因為他們自己的良心而滿足(因為他是服事基督的)。把他們所知道並承認的事情寫信告訴他們,而且,正如他所信靠的那樣,他們終究會承認;所以他們要因他喜樂,正如他因他們喜樂一樣。

保羅沒有去見他們的原因;他們行事輕浮和基督教的基礎工作(15-17)

15我既然這樣深信,先前就有意到你們那裏去,叫你們得著兩次的恩典,16也要從你們那裏經過,往馬其頓去,再從馬其頓回到你們那裏,然後蒙你們送行往猶太去。17我有這樣的意思,難道是行事輕浮麼?還是我所定的意是按著肉體定的,以致在我有忽是忽非麼?

但是,如果他的行事有任何輕浮,因為正如他現在告訴他們的,他曾定意在前往馬其頓的途中(他寫這封信那時的地點)去看望他們,然後他第二次又從那城回來嗎?絕不是;他的行事並不是照著肉體輕易做成的計畫,而又放棄了。這是出於他的感情,是為了寬容他們。他無法忍受帶著刑杖去他所愛的人那裏的念頭。

使徒雖然表現出他的感情和溫柔,但他維持他自己的權柄的方式是值得讀者注意的;他們需要這種權柄運用在他們身上。在提醒他們他的權柄的同時,他展現出他所有的溫柔。他們可能不是克里特人,如果是的話,他們必須受到使徒大膽的責備;但是他們有屬靈道德上的鬆懈。需要柔細的照顧,以免他們變得倔強,但也要需要權柄和韁繩,以免給他們自由,卻使他們陷入各種不好的道路。但他立即轉向基督裏的確定性,這也是他自己的根基。
    他不會過分地注意他開始所觸及的弦。他讓他的權柄被承認,使他可以行使他的權柄,而他並沒有使用這權柄。這是基督教需要的基礎,好使他們的魂能健康地判斷自己的狀態。他們藉著假教師的陰謀和他們習慣的哲學學派,使他們相當容易與使徒分開,並且也很容易在靈裏與基督分開。他把他們帶回到基礎上,回到在開始的時候,那些在他們中間作過工的人所共有確定的教導上。他會讓撒但沒有機會將他們從他那裏移開(見林後二11)。
11免得我們給撒但佔了便宜,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陰謀。(林後二11

確立基督徒喜樂和保證的偉大原則;在基督裏單純的確定性(18-22)

18但神既是信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沒有是而又非的,19因為藉著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20因為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裏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對神也都是阿們的,好叫榮耀藉著我們歸與神。21然而那把我們同你們,堅固的聯於基督,並且膏了我們的,就是神;22祂既印了我們,又賜那靈在我們心裏作質。

因此,他確立了基督徒喜樂和保證的偉大原則。我不是說血,血是神作為審判良心和平的唯一來源,我是說憑著神祂同在能力所運用的方式,這能力是照著祂恩典的旨意,將我們帶進去的地位和狀態。照著已經說過的,單純的確定性是在基督裏。這不是先是,又非:這個是的,總是維持那樣是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但是需要神的能力和堅定,甚至神的完全和智慧來建立;為了保證並使那些不聰明的和不完全的,肯定與祂不配的,成為堅固的。

可以看出,問題是保羅是否輕易改變了他的目標。他說他沒有;但是他想到了那個與他個人有關的事,想到那些之前佔據了他的思想,就是基督;事實上,他活著就是基督。但是,當神的應許的不變性成為問題時,事情就難以解決。因著我們的軟弱和不穩定,我們不會因為那種不可改變的狀態而獲益。他藉著展示神在恩典中的大能的運行來解決這個困難。

神諸多應許的不變性;這些應許只能在基督裏的得著應驗(18-20)

18但神既是信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沒有是而又非的,19因為藉著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20因為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裏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對神也都是阿們的,好叫榮耀藉著我們歸與神。

因此,有兩個點:在基督裏建立的所有應許,以及我們享受這些應許的功效。正如我們所看見的,應許不僅僅是說了,答應了,還要有其他的東西;但不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意圖,不是要偏離所說過的話,而是要保守一個人的諾言。現在已經有了應許。神已經無條件地向亞伯拉罕作出了應許,或者在順服的條件下,向西奈山的以色列人做出了應許。但在基督裏不再是應許,而7是對神的應許,並對它們的真實性和實現說阿們(20)

無論神有什麼應許,在祂都是是的,在祂也都是阿們的。可以這麼說,神已經建立了委託,要在屬基督的人身上實現祂所有的應許。生命,榮耀,公義,赦免,那靈的恩賜,都在祂裏面也都是我們的,都是是的和阿們的。離開基督,我們不能得到任何應許的功效。但這還不是全部:我們信徒是神旨意的對象。它們藉著我們榮耀神。
但是,首先,神的榮耀就是屬祂的人,他們就是那些以祂向著我們主宰權能恩典的方式榮耀祂自己的人;因為正是藉著這些主宰權能恩典的方式,祂向信徒展開並展示祂的所是。因此,神應許在基督裏都是是的也都是阿們的,神應許的完成和實現,因為都是在基督裏藉著我們榮耀祂。

各種應許的享受:在基督裏(21-22)

21然而那把我們同你們,堅固的聯於基督,並且膏了我們的,就是神;22祂既印了我們,又賜那靈在我們心裏作質。

但是,如果一切都是基督、又在基督裏,我們怎能有分於它呢?在這裏,聖靈呈現恩典道路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因為我們是在基督裏,我們在祂裏面並不是出於人意志裏的不穩定性,以及他在他自己短暫而多變的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軟弱。那把我們同你們,堅固的聯於基督,並且膏了我們的,就是神。所有應許的成就都在祂裏面。如果在律法底下,就是在以人的穩定性為條件底下,應許的果效從未實現;神所應許的事遠離人的追尋,因為人必需藉著義,才能站在足以實現應許的範圍裏,然而他並不在那種情形裏;因此,應許的完成總是懸虛著;寄望於如果它會產生影響,但是這個如果還沒有完成,因此是的阿們都還沒有到來。
但神所應許的一切都在基督裏。恩典道路的第二部分是“藉著我們”,以及我們享受它的程度。我們藉著神堅固地在基督裏建立起來,所有的應許都在基督裏面,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祂裏面安全地擁有所有神賜給我們的應許。如果應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就無法享受它。
*.達秘在這段提到聖靈呈現恩典道路的第二部分,但是找不到恩典道路的第一部分在哪裏。後面又說恩典道路的第二部分是“藉著我們”,但是這兩段內容主題不一樣,會不會前面才是第一部分?

受膏,蓋印,並賜下那靈的熱切,爲著享受基督裏的所有(21-22)

21然而那把我們同你們,堅固的聯於基督,並且膏了我們的,就是神;22祂既印了我們,又賜那靈在我們心裏作質。
躭延的原因,寬容哥林多人 (2324 )
23我呼求神給我作見證,我還未往哥林多去,是為要寬容你們。24我們並不是作主管轄你們的信心,乃是與你們同工,使你們喜樂,因為你們是憑信而立。

但是,進一步說,神親自膏了我們。因為我們藉著耶穌接受了聖靈。神已經注意到,我們要藉著在基督裏白白賜給我們的那靈來理解這件事。但是,照著神的旨意,把那靈賜給我們,我們還要理解聖靈是在基督裏的恩賜之外的。接受祂的人都受了印記。神用祂的印記標明了祂自己,正如祂在受約翰的浸之後膏祂,並蓋上印記。此外,那靈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成為我們在基督裏將要完全擁有的那份熱切。我們理解在榮耀中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被神的印記所標出,好享受它們;我們心中熱切對待它們,我們的感情得到它們的保證。我們被建立在基督裏,我們有聖靈,當我們相信時,聖靈就蓋印在我們身上,把我們帶進基督的享受裏面,即使當我們在地上這裏,這些享受都是在基督裏。

哥林多後書 第二章

犯罪之人和管教的影響;撒但的目標(1-11)
1但為了我自己,我已經這樣斷定,不再帶著憂愁到你們那裏去。2因為我若叫你們憂愁,這樣,除了我叫他憂愁的那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3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免得我來的時候,那些應該叫我喜樂的人,反倒叫我憂愁;我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喜樂為你們眾人的喜樂。4我先前由於許多的患難,和心中的困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要叫你們憂愁,乃是要叫你們知道,我對你們的愛是格外充盈的。5只是若有叫人憂愁的,他不是叫我憂愁,乃是有幾分叫你們眾人憂愁。(我說幾分,免得我說得太重。)6這樣的人,受了多數人的責罰,也就彀了,7你們倒不如饒恕他,安慰他,免得這樣的人或者憂愁太過,就被吞滅了。8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證實你們的愛。9為此我也曾寫信給你們,要知道你們經過試驗的品德,看你們是否在凡事上都順從。10你們饒恕誰甚麼,我也饒恕;我若曾有所饒恕,我所已經饒恕的,是在基督的面前,為你們饒恕的;11免得我們給撒但佔了便宜,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陰謀。

使徒再一次談到表達他對他們發自感情的關心,保羅表達他的信念,那使他感到痛苦的痛苦也會使他們感到痛苦;這可以藉著他們對待犯罪之人的方式得到證明。他勸他們再次接納並安慰那個可憐有罪之人(6-7),他有可能完全被基督徒群眾對他所行使的責罰所吞滅;使徒並且補充說,如果基督徒原諒了他的過錯,那使徒也會原諒他(11)。他不希望撒但藉著這個事例得到任何便宜,好在他自己和哥林多人之間引起分歧;保羅很清楚仇敵的目標是什麼,和牠想利用這件事情的陰謀(11)

受神以祂的方式引導;福音的馨香之氣(12-17)

12再者,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藉著主也有門向我開了,13那時沒有找到我的弟兄提多,我靈裏不安,便辭別那裏的人,往馬其頓去了。14感謝神,祂常在基督裏,在凱旋的行列中帥領我們,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15因為無論在那些正在得救的人中,或是在那些正在滅亡的人中,我們都是獻給神的基督馨香之氣:16在這等人,就是出於死的香氣叫人死;在那等人,就是出於生命的香氣叫人活;對這些事,誰彀資格?17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話,而是出於純誠,出於神,在神面前在基督裏講神的話。

這讓使徒有機會向哥林多人展示他們是多麼佔滿他的心。他爲了福音來到特羅亞,並有一扇寬大的門向他敞開了,然而他卻無法留在那裏,因為他沒有找到弟兄提多;因此他離開了特羅亞,繼續前往馬其頓。人們會記得,他沒有按他原來的計畫,為了訪問馬其頓,先經過群島的西岸,途中訪問哥林多,然後以同樣的路線返回。使徒反而打發提多送出第一封信,並且取道亞細亞,或沿著東海岸,引導他到特羅亞,原本提多要在那裏與他相遇。但是在特羅亞沒有找到提多,並且因著他對哥林多人感到不安,因此他不能滿足於在特羅亞要做的工作,而是繼續他的旅程去見了提多並在馬其頓得到修補(恢復)
    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最後他找到了提多。但是離開特羅亞的想法影響了他,因為事實上這是一件嚴肅的事,他的內心是痛苦的,因為錯過了傳講基督的機會,當人們願意接受主的時候,或者至少願意聽主的時候更是叫使徒感到痛苦。離開特羅亞確實證明他對哥林多人的感情;使徒回憶起這種情況是對那感情的強烈表現。他安慰自己錯過了傳福音的工作,因為畢竟神帶領他在得勝的行列裏(而不是“使他得勝”)。他隨身攜帶的福音,就是基督的見證,就像在得勝的遊行中燃燒芳香藥物所產生的馨香之氣,對某些俘虜是死亡的象徵,對其他人是生命的象徵。這福音的馨香之氣在他的手中是
純誠的。使徒不是一個在他們所盛裝的酒裏面摻假的人;他乃在一位在神面前為基督徒的純全而努力的人。

哥林多後書 第三章

使徒推薦他職事的信(1-6)
1我們豈是又開始推薦自己麼?豈像有些人,需要給你們薦信,或由你們寫薦信麼?2你們就是我們的信,寫在我們的心裏,是眾人所認識、所誦讀的,3你們顯明是基督的信,由我們供職所寫的,不是用墨,乃是用活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肉版,就是心上。4我們藉著基督,對神有這樣的深信。5並不是我們憑自己彀資格將甚麼估計作像是出於我們自己的;我們之所以彀資格,乃是出於神;6祂使我們彀資格作新約的執事,這些執事不是屬於字句,乃是屬於靈,因為那字句殺死人,那靈卻叫人活。

這些話引起了福音的闡釋與律法的闡釋相對,假教師將律法與福音相混合。他(保羅)以最動人的訴求,向哥林多人的心闡明,他們藉著他的方式得到悔改。他是否需要開始談論他的職事以重新表彰他自己,或者他是否需要像其他人那樣給他們薦信或向他們索要薦信?因為他們就是他的薦信,是他職事能力的明顯見證,是他心中始終堅持的見證,隨時準備在任何場合拿出來。他現在可以這樣說,他因他們的順從感到高興。為什麼他們是對他有利的信呢?因為在他們的信心裏,他們是他的教導活生生的發表。他們是基督的薦信,藉著他的職事,藉著聖靈的能力寫在肉版上,就是寫在心上,正如律法已被神親自刻在石版上一樣。

新約的生命,以及那屬死和定罪的職事(7-11)

7若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是帶著榮光立的,以致以色列子孫因摩西面上漸漸廢去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8何況那靈的職事,豈不更帶著榮光?9若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就越發充盈著榮光了。10那從前得榮光的,在這一點上,因這超越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11因為那漸漸廢去的,如果是經過榮光的,這長存的就更多在榮光裏了。

這就是保羅對他職事的信心;他的能力來自神為著新約的職事,而不是來自薦信(甚至不是來自這約的字句,也不僅僅來自其他任何字句),而是屬於那靈,也就是神旨意的真正能力,如同那靈所賜給它的(保羅的職事)。因為字句殺死人,字句就像強加給人的規則;那靈賜人生命,就像神在恩典中的能力一樣,就是神的旨意藉著神的能力傳達給人心的,神賜予他,使他可以享受它。現在,這個職事的主題更強烈地揭示了它與律法的職事之間的區別。刻在石板上的律法曾帶著榮光被設立起來,雖然那是一種可以作為神與人之間關係的方式,如今成為已然廢去的東西。這是一個屬死的職事,因為只有遵行它的人才可以得著生命。

人也不能按照這個原則之外有其他的命令。律法要求人遵行;但是人在本性地和意志上已經是個罪人,有律法所禁止的慾望,因此律法對他是死的,所以這是一個屬死的職事。這是也是一個定罪的職事,因為神的權柄進到律法裏面並給它權柄,對每個違反律法的人進行定罪的懲罰。因為人是個罪人,所以這是一個屬死和定罪的職事。

恩典與律法混在一起加重了過犯;誡命的榮耀(12-15)

12所以,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大放膽,13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為要叫以色列子孫,不能定睛看到那漸漸廢去者的結局。14但他們的心思剛硬,因為直到今日他們誦讀舊約的時候,同樣的帕子還存留著,他們還未得啓示這帕子在基督裏已經廢去了。15是的,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留在他們心上;

並且讀者在這裏要注意,將恩典與律法混合在一起並沒有改變任何功效,只會加重違反律法之人的罪行,進而加重由此引起的懲罰,因為他會不顧善良和恩典去違反律法。因為這仍然是律法,人被要求履行律法所賦予他的責任。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的名”。使徒所使用的豫表顯明他說的是摩西第二次從西奈山下來,當時他已聽到神向他宣告耶和華的名,祂的名是滿有憐憫和恩慈。摩西的臉在他第一次下山時沒有發光:他是在進入營之前摔碎了石版。第二次下山,神使祂所有的善良在他面前經過,因此摩西的臉返照了他所見主的榮耀,儘管那只是部分的榮耀。

但以色列人無法注視這種返照;當它審判心裏的秘密的時候,人怎能承受摩西面上所返照神的榮耀呢?因為,儘管在摩西的代禱中顯出恩典,但律法嚴酷的要求仍然存在,每一個人都要受到他自己不順服的後果。因此,律法的性質使以色列人甚至無法理解誡命中的榮耀,作為一個更好和永久的豫表;摩西的手所訂定的整個體系,蒙蔽了他們的眼睛,百姓倒斃在字句之前,甚至倒斃在將來要說之事的見證之前,那也是律法的一部分。這是照著神的智慧,律法必然如此;以這種方式,律法的所有果效,在人心和良心上所產生的影響,已經得到充分的發展。

基督把自己做成律法,使我們有義務要愛祂

有許多基督徒自己制定了一條基督的律法,並且認為祂的愛成為迫使他們愛祂的新鮮動機,認為愛祂只是一種義務,極度的加增壓力在他們身上義務的尺度上,是他們覺得必須要履行的義務。也就是說,他們仍在律法之下,因而受到定罪。

使徒啟示稱義的職事,而不是要求義 (9)

9若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就越發充盈著榮光了。

但使徒所成就的職事不是這樣;他的職事是稱義和那靈的職事,不是為了站在神面前而要求義,而是啟示出來的義。基督就是這個啟示出來的義,是神為我們所成就的義;我們在祂裏面成了神的義。福音在神面前宣告了義,不是照著律法向人要求的義。現在聖靈可以成為那義的印記。它可以降在那人基督身上,因為祂完全由神所驗證;祂是義的,是那義者。祂降臨在我們身上,使我們在基督裏成了神的義。因此,這是那靈的職事;祂的能力在這個職事當中作工。當它所宣告的藉著信心接受的時候,祂就被賜下來了;藉著那靈,他們也接受了理解神的心思和目的能力,正如它們(神的心思和目的)在得榮的基督身上所啟示的那樣,神的義啟示在基督裏面,並且祂面前永遠存在。

聖靈所啟示基督的榮耀,隱藏在字句裏

因此,使徒在完全相同的思想中,照著那靈在聖經中所啟示神的心思,和在聖經裏、隱藏在字句中基督的榮耀,與聖靈自己聯合起來,這聖靈賜給它(使徒的思想)能力,要顯明那榮耀,並且藉著居住和工作在信徒裏面,使信徒能夠享受它。因此,在那靈所在之地,就有自由;因此他們不再受律法的轄制,不再在死的恐懼和定罪之下了。他們照著完全的愛和那比生命更寶貝的恩惠,活在神面前、活在在基督裏,平安地站在祂面前,他們也照著那由義所管制的恩典,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觀看那照在基督面上的。當他說“如今主就是那靈(17)”的時候,使徒是暗指第6節;因為第7-16節是括弧的話,所以第6節直接連於第17節。

*.祂使我們彀資格作新約的執事,這些執事不是屬於字句,乃是屬於靈,因為那字句殺死人,那靈卻叫人活(6)
17而且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17)

新約的執事 (12~七16 )

為主以祂作賜生命並變化人的靈所組成 (1218 )

12所以,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大放膽,13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為要叫以色列子孫,不能定睛看到那漸漸廢去者的結局。14但他們的心思剛硬,因為直到今日他們誦讀舊約的時候,同樣的帕子還存留著,他們還未得啓示這帕子在基督裏已經廢去了。15是的,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留在他們心上;16但他們的心幾時轉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17而且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18但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

基督得榮耀是神以前隱藏在豫表之下那靈真實的思想。這裏是實際的結果:他們以敞開的(即露出的)臉觀看主;他們可以這麼作。摩西面上的榮耀,審判了那些心裏的思想和意念,藉著用死亡和定罪威脅不聽話的人和罪人,給他們帶來懼怕。誰能站在神面前?但是,耶穌這位在天上的人,祂面上的榮耀,證明那些觀看它之人所有的罪行都被塗抹了;因為在祂升天之前,祂在十字架那裏背負了他們全部的罪行,祂必需把它們全部除去才能進入那榮耀裏。我們藉著那靈來思考那個榮耀,那靈已經賜給我們,因為基督已升到天上。祂不是說,“我要升上去;或者我可以成就平息。”祂乃是已經成就了平息並且升到天上去了。因此,我們可以歡樂地注視著它,我們喜愛看見它:我們看到的每一條光線,都證明在神眼中我們的罪行已不復存在。基督已經為我們成為罪;祂是在榮耀裏。現在,我們在這樣以充滿感情,有智慧地,觀看這榮耀,歡喜的來觀看它,我們就被變化,成為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如同從聖靈的能力變化成的,聖靈使我們能夠理解和享受這些事;在這就是基督徒的進程。因此,教會也成為基督的信。

帕子在基督裏被除去,但還留在猶太人的心中,直到以色列人轉向主
(16-18)

16但他們的心幾時轉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17而且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18但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

在括號的結尾處有給猶太人的暗示,使徒在兩個系統之間進行比較,這是最令人感動的事。他說,帕子在基督裏被除去了。現在沒有什麼東西被遮蔽的了。榮耀的事實已經完成。然而當猶太人讀舊約的時候,帕子還是猶太人心上。現在每當摩西進入會幕與神說話,或聽到祂說話的時候,他就拿下帕子。因此,使徒說,當以色列人轉向主,帕子就被除去。

福音所對應榮耀的事

還有一點要說。“這長存的(11) *{2}就是福音所對應的主題,不是宣告它的職事,而是宣告耶穌基督自己的榮耀,這榮耀就是猶太人的誡命在豫表裏所代表的實質內容。
*{2}見哥林多後書
11}

哥林多後書 第四章

基督勝過死亡的得勝,使我們勝過恐懼和痛苦(1-7)

1因此,我們既照所蒙的憐憫,受了這職事,就不喪膽,2乃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棄絕了,不以詭詐行事,也不攙混神的話,只將真理顯揚出來,藉以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3如果我們的福音真的受蒙蔽,也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4在他們裏面,這世代的神弄瞎了他們這不信者的心思,叫基督榮耀之福音的光照,不照亮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5因為我們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也傳自己為耶穌的緣故,作你們的奴僕。6因為那說光要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為著光照人,使人認識那顯在耶穌基督面上之神的榮耀。7但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使徒回到他職事的主題,這個題目與他的受苦有關,表明他把基督勝過死亡的得勝教導,真實地接納到他的心裏面,使我們勝過對死亡所有的恐懼,並勝過與瓦器相關的所有的苦難,這瓦器裏面有寶貝(7)

保羅向世人宣告基督這榮耀的人位,使人們有責任順服這位榮耀的基督(6)

6因為那說光要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為著光照人,使人認識那顯在耶穌基督面上之神的榮耀。

他既接受了這個稱義和那靈的職事(1),這個職事的基礎是基督得著榮耀,並且要以敞開的臉來觀看祂(18),使徒不僅用了大膽的言語,而且他的熱情沒有減弱,他的信心也沒有因困難而削減。而且,使徒憑藉這個教導,帶著恩典賦予他的勇氣,他毫不後退,一點沒有減損這個榮耀;他也沒有敗壞這個教導;他以所接受的所有純潔和光明,將它(這榮耀)彰顯出來。這就是神的話;就是他已經接受的話,所以他們從他那裏接受了神不變的話;使徒是如此驗證自己,在神眼裏,將他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2)。所有人都不能這樣說。

主耶穌的榮耀藉著保羅的傳講向眾人闡明,他以清晰和明亮的方式傳揚所賜給他的啟示。因此,如果他所宣揚的福音(好消息)受了蒙蔽(3),那就不如在摩西那發光的臉;他所宣揚的福音是在基督敞開的面上把主的榮耀充分彰顯出來,使徒所傳講純潔的福音也像沒有帕子遮蔽臉把光彰顯出來。這是在基督自己身上所成就的榮耀,(這個榮耀是救贖工作的結果),和這職事之間建立起聯結,(這職事是藉著聖靈運行在主所揀選之器皿裏面的能力),將這榮耀向世人宣告,並使人為著接受真理而負起責任來,就是為順服這位榮耀的基督負起責任來,祂從天上,在恩典裏宣告祂自己,祂為罪人建立了義,並邀請他白白地來享受愛和神的祝福。

來到神面前的唯一方法;基督榮耀的光照在心裏,或者是眼瞎的(4)

4在他們裏面,這世代的神弄瞎了他們這不信者的心思,叫基督榮耀之福音的光照,不照亮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現在人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來到神面前。人所設立的任何其他方式,都會放棄並且宣告基督的所是和基督所完成的工作既不完全又不充分,並且人能產生比祂更好的東西。然而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使徒所傳揚的是在兒子的身上,把神的榮耀彰顯出來,這些都與把完全的愛啟示出來,而且都與使良善得以完全和神聖的義啟示出來有關;因此這個純淨的光成為那些藉著這個方法進入幸福的居所之人的途徑。除非有甚麼比神在祂恩典和完全的豐富更超越的,否則就再也沒有別的途徑了。如果那時這個啟示被遮蔽,它是被遮蔽在那些失喪的人身上,因為這世界的神弄瞎了他們的心思,免得基督榮耀之福音的光照,照耀在他們的心中,基督本是神的形像(4)

這些都包括在被翻譯成“榮耀之福音(4)”裏面。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基督在榮耀裏的事實,就是在祂面上看見之神的榮耀,這是前一章的特殊主題。為此,使徒在這裏暗示他所傳講之福音的特徵(是榮耀的)。這是基督為我們所背負的罪完全被除去,是勝過死,以及照著神永遠之愛的旨意,將人引入神榮耀裏同在的證明。正如照著恩典在人身上完全展現神聖的榮耀一樣,這是聖靈向我們展示出來,為要以同樣的形像模成我們。這是稱義和那靈榮耀的職事,為人打開通往神的自由道路,甚至在完全自由之中,使人進入至聖所的道路。

從基督榮耀的福音中照射出神在心中的能力;瓦器裏的寶貝(5-7)

5因為我們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也傳自己為耶穌的緣故,作你們的奴僕。6因為那說光要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為著光照人,使人認識那顯在耶穌基督面上之神的榮耀。7但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當使徒這樣宣告基督的時候,有的人快樂地接受福音,並從心裏順服福音,有些人被撒但弄瞎心眼。因為保羅沒有傳講他自己(這是其他人沒有辦法做到的事),而是傳揚耶穌基督是主(5),為耶穌的緣故,他自己也成為他們的奴僕。因為事實上(這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則),基督榮耀之福音的照耀是神能力的工作,同一位神,只靠著祂的話,就使光瞬間從黑暗中發出光芒來(6)。祂已照進使徒的心,為要照耀出那在耶穌基督面上,屬於祂自己榮耀知識的亮光來。福音藉著神聖的運作發出光來,這種神聖的運行類似於在創世紀第一章所發生的事,神藉著一句話,就叫光從黑暗裏照耀出來。使徒的心就是那個器皿,就是燈,在人眼前、在世人中間點亮這盞燈。

照在基督身上榮耀的啟示,藉著神之靈的能力,照耀在使徒心中,為了使這榮耀藉著福音照耀在這世人面前。這個照耀是神的能力在這福音裏所作成的,就像光是憑著 “要有光!就有了光” 這句話所創造而照耀出來的。但是,這榮耀啟示的寶貝是放在瓦器裏(7),因此在瓦器裏所運行的能力應該僅僅是屬於神,而不是屬於這器皿。總之,器皿的軟弱表現在環境的試驗裏,神為了這個目的(這是神其他目的之一)使這見證走過神所命定艱難的環境。然而,從這器皿所顯出在它道路上的艱難裏,神的能力彰顯在這器皿裏,顯得更加地明顯。這見證已經完成,這工作已經完成了,結果也產生出來了,即使在人被打倒並且發現自己在興起來反對真理之人面前毫無幫助。

瓦器和神;領會死亡;使耶穌的生命顯明出來(8-12)

8我們四面受壓,卻不被困住;出路絕了,卻非絕無出路;9遭逼迫,卻不被撇棄;打倒了,卻不至滅亡;10身體上常帶著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使耶穌的生命,也在我們這必死的肉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你們身上發動。

因患難受苦,這是器皿的分;不被困住,因為神與器皿同在(8)
沒有逃脫的辦法(
出路絕了),那就是器皿的分;但並非沒有幫助,因為神與它同在(8)
遭逼迫,那是器皿的分;沒有被撇棄,因為神與它同在(9)
打倒,那是器皿的分;卻不至滅亡,因為神與它同在(9)
    他總是在身體上帶著主耶穌的治死*{3}(被製作像祂一樣,因為要將這樣的人削減至無有),因為耶穌的生命是死無法觸及的,這生命已經勝過了死,使耶穌的生命好彰顯在他必死的肉身上(10)。天然的人被消減的越多,就越明顯那能力不是出於人。這是原則,但它是在心中藉著信心在屬靈道德上實現的

*{3}治死,或者更確切地說,被“處死”。}

保羅作主的僕人,他的心中認識,所有人的生命都會死亡,使這能力純粹藉著復活的耶穌而屬乎神。但除此之外,神叫使徒藉著他必須經歷的環境來認識這些事;因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為耶穌的緣故,常常被交給死,好叫耶穌的生命可以在他必死的肉身中顯現出來(12)。因此死在使徒身上發動;屬人,屬天然和天然生命的會消失,好叫基督裏的生命,憑著神和祂的能力在他身上得以發展,同時藉著他更要在哥林多人身上發揮功效(13)。這是何等的職事!徹底試驗人的心,這是一個榮耀的呼召,使一個人能夠與基督同形,成為祂純粹生命能力的器皿,並藉著一種完全否認己,甚至否認生命的本身,能在屬靈道德上像耶穌。這是藉著恩典所達到何等的地位!何等的模成基督!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它藉著這人的心來達到別人的心(這確實是基督教本身的素質),的的確確不是人的力量,而是神在人的軟弱中所做成的事。

為基督作見證,與祂同受苦難(13)

13並且照經上所記:「我信,所以我說話;」我們既有這同樣信心的靈,也就信,所以也就說話

因此,使徒可以使用詩篇中基督之靈的話,說,“我信,所以我說話(13)”也就是說,“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我不顧一切,不顧所有的危險,不顧所有的反對,我都是要為神說話,我已經作了見證。我對神有足夠的信心,無論後果如何,我都要為祂和祂的真理作見證,即使我為此而死。
也就是使徒說:“我的行為就像基督親自所做的那樣,因為我知道那叫耶穌復活者會為我做同樣的事,並且會叫我和你們站在祂面前,在同樣的榮耀裏,一起展示基督現今在天上,並且為我所作的見證,我像祂一樣遭受死亡。
我們必須清楚地區分基督為義受苦和為祂愛的工作受苦,以及祂為罪受苦。前者是我們與祂有分受苦的權利;後者是祂獨自一人受苦。

輕微的苦楚和有永遠份量的榮耀(14-18)

14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祂面前。15因為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典藉著更多的人而增多,使感謝洋溢,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17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18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纔是永遠的。

使徒說:“叫我們與你們”為此他補充說,照著基督向著屬祂之人的心和心思,“因為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典藉著更多的人而增多,使感謝洋溢,以致榮耀歸與神(15)“因此,他不允許自己喪膽;但恰恰相反,如果外面的人在毀壞,裏面的人就會日日更新(16)。因為輕微的苦楚,這只是暫時的(為此他為著榮耀而看重它,因為這只是這個可憐的必死身體暫時的痛苦),要為他成就有永遠分量的榮耀(17),這個榮耀超越了所有最崇高之人所能表達的思想或語言。這種更新發生了;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因為他所看的不是那些看得見的,因為那些是暫時的,他所看的是看不見的,因為那才是永遠的(18)。因此,神聖生命的能力及其所有結果,都是憑著信心在他的魂中發展起來的。因為他知道神所有事情的結果。

哥林多後書第五章

基督徒的身體;神確定的建造,在天上永遠是一個真實而實際的盼望,當我們在這個帳幕裏嘆息(1-4)

1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幕房屋若拆毀了,必得著從神來的房舍,非人手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2原來我們確是在這帳幕裏歎息,深想穿上我們從天上來的住處;3若真的穿上,就不至於顯為赤身了。4因為我們在這帳幕裏的人,負重歎息,是因不願脫下這個,乃願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

基督徒所有的不只是看不見、又榮耀的事物。我們知道,使徒代表他們說,如果這地上的房屋(正要消逝)被拆毀,而且他自己幾乎就是這樣正在被拆毀,我們有一座神的建築,不是人手所造的房屋,而是在天上永遠的房屋。這個居所是何等珍貴的確定!使徒知道這件事。基督徒也認識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信仰的一部分。我們曉得*{4}他知道這是將來要屬於他的榮耀,要藉著信心成為實際又真實的盼望,藉著聖靈的能力啟示在他的心裏。他將這榮耀視為屬於他的榮耀,因為這是他將來要得著的榮耀。

因此他也在他的帳幕裏嘆息,不是(像許多人那樣)因為他肉體的慾望無法實現而嘆息;因為即使滿足了這些慾望,人的心還是無法滿足;也不是因為他不確定他是否會被神接納,以及他是否會有榮耀;而是因為他的肉身對於他是一種障礙,容易壓制神聖的生命,剝奪他充分享受新生命所看到和所期盼的榮耀,那就是保羅看見並期待的榮耀。這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屬地的人性;由於他無法滿足自己的慾望,因此這件事對他來說並不痛苦;他的苦難是發現自己仍在這必朽壞的人性裏,因為他看到了更美的事。
*{4} “我們知道” 這個詞實際上是為著基督徒的分技術性的發表,這就是他們所知道的事。例如:“我們知道律法是屬靈的,”“我們知道神的兒子來了”,等等。

使徒渴望“穿上”(4);死亡在耶穌生命的能力之前消失了

然而,他並不希望自己脫下,因為他在基督裏看到了得榮的生命能力,能夠吞噬和消滅死的每一絲痕跡;這是根據基督在榮耀裏坐在高天之上,正是這個能力的結果,同時也是屬於他們屬天之分的彰顯,那些都是祂的。因此,使徒希望,不是要脫下,而是要穿上,而且凡在他身上必朽壞的都要​​被生命所吸收,以至於他在地上人性特徵的朽壞,要從他在耶穌身上所看見生命能力的面前消失,這就是他的生命。

這能力是不必死的。這不只是一個沒有其他基礎的盼望,而是一種看見將來所要產生的榮耀,因而喚醒的盼望:神就是為這事構成了基督徒。基督徒也是為此而建立起來的,不是為著其他任何目的。是神親自為此建構了他,就是這個榮耀,基督這位末後的亞當,在這榮耀裏,祂在神的右邊。這是何等珍貴的保證!信徒對恩典和神大能工作充滿信心是何等的快樂!能夠將所有歸於神自己,能這樣證明祂的愛,以愛的神來榮耀祂,祂是我們的保護者,恩惠者,我們也知道這是祂的工作,並且我們可以安息在神這個完成的工作上。在這裏,我們不是安息在神為我們所做的工作裏面;而是安息在神在我們裏面為此帶來有福的認識裏面:因為我們是祂的工程。

在我們面前的榮耀;那靈所賜的熱切;基督在祂降臨時改變形狀的能力(5-8)

5那為這事培植我們的乃是神,祂已將那靈賜給我們作質。6所以我們常是放心振作,並且曉得我們居家在身內,便是離家與主分開;7(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8是的,我們是放心振作,寧願離家出到身外,與主同在家中。

然而,我們享受這個安息還需要其他的東西,因為事實上我們還沒有得到榮耀;為此神賜下那靈的熱切。因此,我們有在我們前頭的榮耀,是由神親自為我們做成的,我們有那靈的熱切,直到我們到達榮耀那裏,並且知道基督已完全勝過了死,當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要在不死的情況下改變而進入榮耀裏。死將被吞滅。這是我們藉著在復活基督裏生命的能力,憑著恩典在末後的亞當裏面所得的分。

在基督裏擁有對死亡和審判目前生命的影響;在這光中(9-11)
9所以我們也懷著雄心大志,無論是在家,或是離家,都要討主的喜悅。10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的審判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到應得的報應。11所以我們既曉得主的可畏,就勸服人,但我們向神是顯明的,只是我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裏,也是顯明的。

但接下來,使徒將處理第一個墮落之人天然的分,就是對死亡和審判的影響;因為這裏的見證是非常完整的。

那麼在基督裏得著生命對於死亡和審判有什麼影響,死亡和審判是人恐懼的兩個天然的目標,就是罪的果子嗎?如果我們的身體尚未改變;如果必朽壞的尚未被吞滅,我們同樣會充滿信心,因為,為著得榮耀和被模成,以及基督(祂已顯揚打開到祂那裏去天國之路那得勝的能力)是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在穿上榮耀之前,要離開這個帳幕並離開肉身,那麼我們仍然還沒有觸及這生命;這生命已經在耶穌裏勝過了所有死之力量的影響。我們就要與主同在;因為我們憑信心行事,而不憑著看到這些超越的事。因此,我們寧願離開這個身體,也要與主同在。所以,當基督要來帶我們到祂那裏去,使我們有分祂的榮耀的時候,無論我們是否離開這個身體(離家),或者在這個身體裏(在家),我們都尋求討祂喜悅(9)

這就把我們引到第二點,就是審判。因為我們必須在基督的審判臺面前顯露出來,使每個人都按照他在肉身時所做的,無論善惡來受審判(10)。畢竟,這是一個快樂而珍貴的思想,儘管可能也是莊嚴的思想;因為,如果我們真正理解恩典,如果我們站在恩典中,如果我們知道神的所是,祂對我們所有的愛,祂對我們所有的光,我們就會喜歡留在完全的光中。進入這光是一種有福的拯救。隱藏任何東西都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儘管我們身上犯了很多罪,但沒有人知道(甚至我們已經犯了一些罪,而且沒有人知道),這是一種安慰,如果我們認識神完全的愛,既然祂在光中,一切就都在完全的光裏。

這就是憑著信心和為著信心,只要有穩固的平安:我們在神面前正如祂所是的也正如我們所是的一樣,所有的罪都在我們自己身上!除非祂藉著賜生命給我們,並在我們身上行事;在我們所在之處,祂是這光中的愛;因為神是光,祂顯明祂自己。如果我們沒有與恩典有關的知識,我們就會怕光:我們只會怕。但是認識恩​​典,知道罪已經為著神的榮耀被除去了,而且罪行不再出現在祂眼前,我們就會喜歡光,這光對我們來說是叫我們快樂的光,當新人的生命出現,這是我們的心所需要的,沒有它就不能滿足我們的心。新人的本質是喜愛光,喜愛所有完全的純潔,這純潔不能接受黑暗的惡,它關閉了所有不是它自己的一切。現在這些都要在光中,並且要被顯明出來,這些都是同樣的事,因為這光使一切都顯明出來(11) 
    當我們的良心在神面前,我們就能憑信在光中。當我們出現在基督的審判臺前的時候,我們將按照那光的完全(受審判)。我說過這是一件嚴肅的事,的確是如此,因為一切都要照著那光來審判;但這件事是我們的心所喜愛的,感謝我們的神!因為我們在基督裏是光。

基督審判臺之後的回顧(12-15)

12我們不是再向你們推薦自己,乃是給你們一個為我們誇耀的機會,好叫你們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口的人,有可應對的。13因我們或是癲狂,乃是向著神;或是謹守,乃是為著你們。14原來基督的愛困迫我們,因我們斷定: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15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向自己活,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者活。

但還有更多關於審判的各面。當基督徒這樣顯明出來的時候,他已經得著榮耀了,而且,他要像基督一樣完全,他犯罪的邪惡本性已一無所留。他現在可以回顧神在恩典中引導他走過的一切道路,使他得到幫助,被提升,遠離墮落,而不使他的眼從義中撤回。他認識他所該認識的。這是何等恩典和憐憫!如果我現在回頭看,我的罪孽不再在我的良心裏;雖然我懼怕它們(罪孽),但它們卻被拋在神背後。我在基督裏是神的義,但這是何等愛和忍耐,善良和恩典的感覺!當一切都在我面前的時候,那時還有甚麼比這個更完全!當然,在將我們自己向神陳訴的時候,那時我們從光和愛確實會有很大的獲益;而我們的惡沒有存留一點。因為我們要像基督一樣。如果有人害怕得著所有從神面前出來的,我不相信他在靈裏、在義上有自由,因為他雖然在基督裏成為神的義,卻還沒有完全在光中。我們不應該在任何事上受審判:基督已把它完全除去。

報應;損失或獲得,以及在光中看到原因

但是這段經文還有另一個與報應(10)有關的思想。使徒並沒有談論對人的審判,因為聖徒被包括在內,基督為著所有與他們各人有關的審判,站在他們的地位上:“那些在基督裏的人就沒有定罪。”他們不是進到審判裏。但他們必須站在祂的審判臺前,並接受他們在肉身上所做之事的審判。善的不會受到任何懲治:他們接受他們所做善事的獎賞,就是恩惠在他們身上所產生的;然而,他們還將得到獎賞。他們所做的要被視為自己的行為。如果忽略恩典和那靈在他們裏面的見證,祂所產生的果子就會被拋在一邊,他們就要承擔後果。   
    在這種情況下,神不會離棄他們;並不是因為聖靈不要在他們所處的光景裏面在他們身上作事,而是聖靈要在他們的良心裏行事,審判肉體,因為肉體阻止人在聖靈的同在裏結出天然果子,肉體也阻礙聖靈在新人裏的運行。這樣聖靈就要完成在他們心裏所需要的一切;神在這個人身上將會成就祂完全的旨意,祂會顯出忍耐,祂的智慧,祂在行政的道路,以及祂在最降卑的愛中對他們的照顧。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地位,因為這是父為他所準備的。但是,聖靈的同在和運作在有(或者,照著它所享受的,而該具有的優勢)一定程度之光的魂裏頭,還不會產生天然果子。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人被什麼阻礙了。照著神的審判,祂要審判在人裏面所有的善惡,嚴肅地尊重神的所是,並且因為祂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而熱烈地敬拜祂。我們將要領略完全的光;藉著將完全的光應用在我們生命以及祂對付我們的整個過程上,我們將徹底認識那愛,就是完全,在一切之上至高的主權,這主宰權能要在無法言喻的恩典裏作王。

維持神的威嚴;我們所認識和已理解祂對待我們的完全和溫柔

因此,神的威嚴將由祂的審判來維持,同時祂對待我們的完全和溫柔將成為我們魂裏永遠的回憶。沒有烏雲或黑暗,只有光,光將在它的完全裏被人理解。理解光就是在光裏面、並享受光。光就是神自己。這樣的彰顯是多麼美妙!在這光完全的智慧裏是何等的愛,以它奇妙的方式壓倒一切的惡,要在我們這樣的生命裏,把我們帶來享受沒有遮蔽的光,認識善惡(那些只有神才能說與我們相似(創三22)”的自然權利),他們在他們所認識那惡的轄制之下,並且因著有虧的良心,使他們從神的所在之處被逐出來,這些善惡的知識本屬於祂,他們的良心足以證明這是神的審判,使他們避開祂並且活在悲慘裏,但沒有什麼可以把他們吸引到那獨自能找到醫治之神這裏!能夠把這樣的人帶到善良,純潔的幸福之源,那是何等的愛和何等聖別的智慧,在他們裏面善良的能力可以徹底擊退它所審判的惡!

各人對不義所該負的責任

關於不義的人,在審判之日,在他們完全該負的責任之下,他們必須親自為他們的罪回答。

神的恩典和行政引導信徒討主的喜悅

無論在完全的光中我們有多幸福(這種幸福的特性是完整又神聖的),這個主題呈現我們良心的這面。神藉著祂所執行的審判來維持祂的威嚴,正如經上所記:“主因祂所施行的公理將自己顯明了”(詩九16):在那裏(經文),是祂對這世界的行政;在這裏是最終、永遠並個人的審判。而且,就我而言,我相信將神的審判活化在我們心中,對我們的魂是非常有益的,並且藉著這種方式,維持我們認識神不可改變的威嚴在良心裏也是非常有益處的。如果我們不是在恩典之下,它(神的威嚴)將是,也應該是沒有根據的;但維持這種感覺並不與恩典相矛盾。確實只有在恩典之下才能把它(神的威嚴)維持在真理之下;否則有誰能只消片刻持守住這個想法,接受他在這個身體裏所做的事?沒有人能,除非他完全是瞎眼的。

但是,在審判中堅持神自己的權柄,就是神的聖別權柄,構成了我們與祂關係的一部分;維持這種感覺,與充分享受恩典有關,這是我們聖別屬靈情感的一部分。這是對主的敬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箴二十八14)”。如果這會削弱神的愛充分的安息,會減弱那永遠在我們身上的信念,那麼我們就會從與我們與神任何關係上,唯一可能的基礎上脫離,那就只能稱之為滅亡。但是,在恩典甜蜜和平安的氛圍中,良心藉著對神審判的感覺,維持神的權利和權柄,反對肉體微妙的入侵,因為聖別不能與神的性情分離,也不能否認神的存在:因為如果有神,祂是聖別的。

這種感覺吸引被接納之信徒的心,使他努力在各方面討主的喜悅;而且,在神面前能感覺自己是一個罪人這是多麼嚴肅的意義,這位信徒心中必然伴隨的愛,促使他去說服人們,為了拯救他們,同時他能在光中維護自己的良心。現在在光中行走的人,他的良心把那光反映出來了,當光顯在榮耀裏的那一天,他也不會懼怕它。有一天我們必然被暴露出來;但是,如果我們在敬畏神的感覺裏行在光中,認識祂對惡的審判,我們就已經是向神顯明的(11):沒有什麼能攔阻祂愛的甜美和確信的流出。因此,一個人這樣的行走,最終要向他人的良心做見證;這人顯明是行在光中(11)

行在光中,尋找那些有受審判危險的人,因為我們被基督的愛所困迫(12-15)

12我們不是再向你們推薦自己,乃是給你們一個為我們誇耀的機會,好叫你們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口的人,有可應對的。13因我們或是癲狂,乃是向著神;或是謹守,乃是為著你們。14原來基督的愛困迫我們,因我們斷定: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15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向自己活,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者活。

因此,這職事有兩個偉大實踐的原則:
(1).順從神對每個人嚴肅審判的感覺裏行在光中;並且,
(2).良心在光中因此成為純潔的,對審判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不會使魂為自己煩惱,或掩蓋人對神之愛的看法)是促使人心在愛裏尋找瀕臨這個審判的人。
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將他自己與基督救主的教導聯結在一起;基督的愛困迫了我們,因為我們看見,如果一人為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14-15)。這是人的普遍狀況。因此使徒尋找他們,為著要使他們可以藉著基督向神而活。但更進一步的說。首先,關於墮落之人的分,死是有益的。

聖徒如果離開身體,就會與主同在。至於審判,他了解審判的嚴肅性,但這並不會使他顫抖。他在基督裏,會像基督一樣;他要顯在祂面前,因為基督已經除去他必須被神審判的所有罪孽。這種果效就是使那現在要完全顯在神面前的人成為聖別。但這種果效會激起他對別人的愛,不僅僅是因為害怕將要臨到他們的審判;而是基督的愛困迫了他,就是愛顯明在死亡中。但這證明不僅僅為著(消除)將要帶來審判的罪:這是因為基督為所有人死了。神的靈進入他們的整個狀態的源頭和泉源裏,他們的光景不僅僅是邪惡本性的結果,而是因為他們都死了。我們在約翰福音五章24節看見同樣重要的教導:“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遠的生命,不至於受審判[為著審判罪行],乃是已經出死入生了。”他已經從這整個受審判的光景和情況中走出來,好像是已經丟棄的東西,使他進入在基督裏另一個不同光景和情況裏面。這是真裏上非常重要的方面。這種區別主要是在羅馬書中發展起來的,同樣可以在許多其他經節中找到。

轉向之前和之後罪和失敗的景象,喚醒了信徒對神恩典的謙卑和敬拜

只要我們瞭解這光,我們就要知道在神面前、在這光中所顯明的工作,已經成為真實的了。難道我,現在在平安裏,回想起我在悔改信主之前的樣子,以及回想自從我悔改信主以來所有的失敗,我就要為著祂為我所做的一切,謙卑下來並且敬拜神的恩典,卻沒有任何懼怕或定罪罪的思想嗎?難道這不會喚醒神在聖別的恩典和愛中極深的感覺,祂以無限的忍耐對待我,以這兩項(神在聖別的恩典和愛)保守我,幫助並恢復我的一切嗎?這就是當我們顯明出來所要發生完全的狀況,那時我們要認識我們所當認識的。

神藉著審判這魂,要藉著這魂審判萬有,使這人享受交通

這點可能需要解釋的更加清楚,因為這是一個重點,讓我在這裏補充一些進一步的觀點。我們在這段經文中看見,一個人在以審判為特點的寶座面前,將他的所是和以前所做的完全徹底的顯明出來,而沒有關於這人是否會被定罪的審判。無疑的,當惡人接受他在肉身裏所做之事的時候,他會被定罪。但這裏不是說“審判”,因為所有人在那個時候都必受到定罪。但是,這種顯明出來正是將在屬靈道德的一切都帶回到這心上,那個就是它能夠為自己審判惡的時候:如果它(這心)在審判之下,它就不能審判惡了。我們已經從所有的恐懼中被釋放出來,並且來到帶著完全之愛的安慰這裏,來到完全的光這裏(我們有罪的良心,以及它沒有被定罪的地方,我們以謙卑的方式接受完全之愛的感覺),同時,使權柄和神聖行政的感覺在魂中充分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這魂本身來審判,正如神審判它一樣,並且進入與祂自己的交通裏。這是非常珍貴的。

信徒在基督的審判臺之前,已經得了榮耀

我們必須記住,在我們出現在基督的審判臺之前,我們已經得了榮耀。基督以完全的愛來到我們身邊;並且照著祂榮耀的身體,改變了我們邪惡的身體使之與祂相似。在審判開始之前,我們像基督一樣得了榮耀。並且標上在保羅身上的影響。顯明出來的想法是否能喚醒焦慮或恐懼?一點都不會。他了解到這過程的嚴肅性。他知道主的可畏(11);他把敬畏主放在眼前;結果是什麼?他著手去勸服那些需要它的人。

神為著在基督裏信徒的義和完全的愛;現在向神顯明了

可以說,在神的性情和本質上有兩個部分:祂審判一切的義;和祂完全的愛。這些對我們在基督裏的人是一個,我們的分是在基督裏。如果我們確實認識神的所是,那麼兩者都會有他們自己的地位:但基督裏的信徒是義的,這是神照著祂的性情,如果我們要與祂同在並享受祂,顯在祂寶座的面前,我們就必須有義。
    
但在審判臺前,我們是站在祂面前,基督是我們的義。祂憑著義來審判,祂的所是就是這義;但我們就是那義,就是在祂裏面神的義。因此,這一點在魂裏不會引起任何疑問,只會使我們照著人所當作的敬拜這樣的恩典,但不會提出任何問題,只會增強我們自己擁有這恩典的感覺,使我們理解這恩典,因為有這審判,並且使我們感受到,沒有分於這恩典那嚴重又可怕的後果。

因此,這神聖性情另一個確實基本的性情就是愛,這愛將要在我們裏面作工,使我們能爲著他人;而且,既知道主的可畏,我們就會說服人。因此,保羅(為著那最嚴肅的時刻要緊的是良心)得著在那審判者裏面所看見的義,因為是憑著祂的義來審判;因著那將他帶來接近神的工作,使他轉向祂(第13,14節),他因此熱切地尋找其他的人。但是看見這個審判以及我們在那日要完全顯明出來,要照著它的本性對聖徒產生當前的影響。他憑著信心認識這一點。他是顯明的。他不怕被顯明。當他在榮耀裏的時候,要展開神過去對待他的所有方式;但他現在向神是顯明的,他的良心在這光中受操練。因此這光對他現今有成聖的能力。

三個明顯矛盾的原則聯合起來,要賦予基督教職事完整的性質(1621)

16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按著肉體認人了;雖然按著肉體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17因此,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舊事已過,看哪,都變成新的了。18一切都是出於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自己和好,又將這和好的職事賜給我們;19這就是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祂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算給他們,且將這和好的話語托付了我們。20所以我們為基督作了大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樣;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要與神和好。21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

在這裏我們看見強大動機的組合,以及非常重要的原則;它們在外表上相互矛盾,但對於一個行在光中的人來說,它們不是相互衝突和彼此摧毀,而是結合起來,賦予基督徒執事和職事完全和徹底的性質。

首先,第一個原則是:在這生命的能力中,認識這榮耀的人不會想死,因為他在基督生命的能力中,看到能夠吸收在他裏面任何必死的,他從享受這榮耀的確定性來看待這件事,就是以擁有對這生命的理解來看待(神已經為此構成了他,並給他對那靈的熱切),如果死臨到他,只是一種為了使他離開身體與主同在享受快樂的途徑吧。

現在,被提到基督那裏去的想法,給他被主接納的願望,並認識主(構成這職事的第二個動機或原則)就是審判者,祂要照著每個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嚴肅地想到這個審判是何等的可畏,這個思想佔據了使徒的心。這個想法和“神的建築(1)”之間有何等的區別,為此他有把握的等待著!然而,這種想法並沒有讓他感到震驚;反而,在那審判現實的嚴肅意義上,驅使他去勸服其他人。(為基督作了大使(20)

第三個原則,基督的愛與保羅試圖去勸服那些人的光景有關。因為,基督的愛顯明在祂的死裏,所以在這愛裏,見證所有人已經死了並且失喪了。

因此,在這裏,榮耀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因此個人有了享受它的確定感,並且死成為我們與主同在的方式;基督的審判,以及我們必然要在這審判面前顯明出來;並且因著基督在祂死裏的愛,眾人都死了。像這麼多元的原則如何在我們心裏得到和好與安排呢?
    這就是使徒向神顯明出來(11)。因此,〝被顯明這個思想是在審判臺前產生的,與目前的成聖一起,只有成聖的嚴肅性對他有影響,因為他不會受到審判;但照著基督在祂的死裏面所顯明的愛,審判成了他迫切向別人傳道的動機。審判臺的想法一點也沒有削弱他對榮耀的確定感*{5}。在神充份的光中,他的魂返照在那光中的事物,也就是返照基督以人的身分昇到高處的榮耀。並且這位同樣耶穌的愛,藉著感覺到這個審判臺正在等待著所有的人,使這愛在他裏面積極的行動得著加強。
*{5}這個真理是,審判臺最能帶給我們在神面前的確信;正如祂所是的,我們在這個世上也是如此;當基督顯現的時候,我們就要像祂。}

潔淨的良心 (11)

11所以我們既曉得主的可畏,就勸服人,但我們向神是顯明的,只是我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裏,也是顯明的。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這些動機多麼奇妙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以神啟示祂自己的一切為特徵的職事,並藉此祂可以運行在人的心和良心上!在這潔淨的良心裏,這些事情可以把他們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如果良心不潔淨,就會掩蓋審判臺的榮耀,至少會遮蔽屬於祂自己的榮耀,並削弱我們對祂愛的感覺。至少,人會因為這些事(良心的不潔淨)而被己所霸佔,而且應該會如此。但是,當人在神面前是潔淨的時候,只會看到一個不會激起個人不安的審判臺,因此審判臺位信徒有真正屬靈道德的果效,這個審判臺成為我們在行事為人上態度認真的另一個動機,並且是在他所認識耶穌之愛莊嚴的大能裏,推動它向人發出呼籲。

基督死與復活的結果;在新造中有新的性情、新的受造之物;宣告與神和好
(16-19)

16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按著肉體認人了;雖然按著肉體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17因此,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舊事已過,看哪,都變成新的了。18一切都是出於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自己和好,又將這和好的職事賜給我們;19這就是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祂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算給他們,且將這和好的話語托付了我們。

於我們在向別人供應人與神的關係有多深厚的題目上,使徒又加了另一件以他的行事為人為特徵的事,就是關於基督死和復活的結果。因為他活在一個全新的範圍裏,活在新造中,就像活在另一個世界一樣,他撇下所有屬於地上、在肉體裏天然的東西。基督為眾人而死的見證,證實眾人都死了;並且祂為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向自己活,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而活(14-15)。他們與基督在復活所在的這個新秩序有關。因為死在一切之上,死封閉了一切。如果我能活著,我就是活在一種事物的新秩序之中,在新造裏,基督是新造的豫表和元首。對地上這世界而言,基督已經死了。祂被稱為彌賽亞,當祂活在地上的時候,祂與神給活在地上肉體之人的應許有關。然而使徒不再這樣來認識祂了(16)。事實上基督帶著這個性質已經死了;而現在,祂已經復活了,祂已經擁有一個新的和屬天的性質。

因此,如果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屬於這個新造,他是這個新造的一部分(17)。他完全不屬於前一個世界;舊事已經過去了;我的一切都變成新的。這個系統不是人類本性和罪惡的果子,不是照著肉體,就像我們在地上周圍的一切那樣。在這新造中,這已經是一個在神面前屬靈道德的體系,所有的事物都是屬神的。在新造裏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的,祂使我們藉著耶穌基督與自己和好了(18)。我們活在一個新事物的新秩序中,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造,完全屬於神。我們在平安中,因為作它中心和源頭的神,使我們與祂自己和好了(18-19)。我們享受它,因為我們是基督裏的新的受造之物;這個新世界裏的一切都屬於祂,並與新的性情相符合。照著保羅自己所介紹的事物的順序,祂還將和好職事交給使徒(18)。因為已經和好,我們就藉著神的啟示認識了,神為了他成就了這件事,因此他宣告和好,宣告他正在享受和好的效應。

神在基督裏;使徒作不在這裏那基督的大使;
神使基督成為罪,好使我們成為祂義
(20-21)

20所以我們為基督作了大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樣;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要與神和好。21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

所有這一切都流自無窮盡且無所不能的真理。神在基督裏。但是,為了使其他人可以與他有分,使徒成為這事的執事(1),基督也必須為我們成為罪。其中一個真理展現神接近我們的性質,另一個展現神為信徒所做之工的功效。

以下是與使徒職事第一個真理有關的內容,它們構成了這些章節的主題。神在基督裏(也就是說,當基督在地上的時候)。那時信徒還沒有等待審判之日。神在愛裏來到與祂疏遠的世界。這位就是基督。
有三件事刻畫出並與這偉大而重要的真理有關:
與世人和好,
不將過犯歸給(不將他們的過犯算給他們),並
把和好的話託付使徒

因此產生道成肉身的第三個結果的成果,使徒承擔了基督大使的特性,神藉著他來勸誡(神藉我們勸你們一樣),他以基督之名勸人與神和好(20)。但是需要這位大使是因為基督不在這裏;因此祂的大使代替祂行事。事實上,這是基於另一個具有不可估量重要性的真理,也就是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照著神完全啟示出來的完整內容,這是使我們與神和好的真正方式,而且我們可以完全與神和好。

因為在我們所在之處,祂將祂的愛澆灌在我們身上,並且賜下祂的兒子,祂的兒子無瑕無疵,沒有改變,沒有罪的原則;並使祂為我們成為罪(因為祂獻上祂自己為要完成神的旨意),使我們可以在祂裏面,神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榮耀了祂,就是把祂神聖的義彰顯出來,在穿越一切永遠的屬天諸原則的面前,使我們在義上成為祂的喜悅; “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21)”人本來沒有神的義:神使聖徒在耶穌裏,成為祂的義。在我們裏面,這神聖的義被充分證實了,當然首先是在基督裏面,使祂坐在神的右手邊,祂在我們裏面,正如祂在神裏面一樣。何等奇妙的事實!如果它的結果在我們裏面引起感謝和讚美,當我們看見耶穌的時候就會在沉默的心裏迴響,並在敬拜中拜叩,因為看到祂在恩典中*{6}奇妙的作為而感到驚奇。
*{6}讀者應該要注意,第20節,應該省略“你們”這個詞。這就是使徒完成他對世人職事的方式。}希臘原文沒有你們這詞
https://biblehub.com/text/2_corinthians/5-20.htm
所以我們為基督作了大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樣;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要與神和好。(和合本與恢復本)
所以我們為基督作了大使,好像神藉我們;我們替基督求:要與神和好。(按照原文翻譯)
Darby Bible Translation
We are ambassadors therefore for Christ, God as [it were] beseeching by us, we entreat for Christ, Be reconciled to God.
King James Bible
Now then we are ambassadors for Christ, as though God did beseech you by us: we pray you in Christ's stead, be ye reconciled to God.
RV
On behalf of Christ then we are ambassadors, as God entreats you through us; we beseech you on behalf of Christ, Be reconciled to God.

哥林多後書第六章

保羅證明自己是神的見證;神的能力在軟弱的器皿裏 (1-10)

1而且我們既與神同工,也就勸你們不可徒受祂的恩典,2因為祂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濟助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最可蒙悅納的時候;看哪,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3我們凡事都不使人絆跌,免得這職事被人挑剔,4反倒在各樣的事上,在多方的忍耐上、在患難上、在貧困上、在困苦上、5在鞭打上、在監禁上、在擾亂上、在勞苦上、在不睡上、在不食上,6以純潔、以知識、以恆忍、以恩慈、以聖別的靈、以無偽的愛、7以真實的話、以神的大能,藉著在右在左義的兵器,8藉著榮耀和羞辱,藉著惡名和美名,證薦自己是神的執事;似乎是迷惑人的,卻是真誠的;9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在死,看哪,我們卻活著;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10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

保羅說過神藉著他來勸誡人。在哥林多後書第六章,使徒的感情受到那靈的引導繼續這項神聖的工作,他請求哥林多人,要使他們身上所蒙受的恩典不至於成為徒然(1)。因為,現在正是最可蒙悅納的時候;看哪,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7} (2) 。使徒曾談及他的職事的偉大原則及起源。他提醒哥林多人,他在各種環境中藉著他所受的引導,使他操練職事的方式。他服事的重點在於他是神的執事,他在服事上代表祂。
這使以下兩件事變得十分必要:
第一,他必須在所有事情中無可責備;然後
第二,他要通過所有的反對,以及在一切情況下,通過人心裏面的敵意,甚至撒但的狡猾,來維持神執事的特質,運用他的職事,能使他過關。

在任何地方和所有事情上,他都會避免因著他的行為使這職事有真實的機會被人指責,好使沒有人有空間來挑剔這職事(3)。他在一切事上都證明自己是神的執事(8),包括他在神的名裏很合宜的代表祂向人說話;並且他以忍耐,在罪人的逼迫和敵對中,顯示出他內心的大能,他感覺對神有義務並且他感覺要倚靠神,這實化祂的同在也實化我們對祂的責任,唯有藉此才能維持他的職事。這是使徒所說在所有情況下作王的品質,並且管制它們(所有的情況)
*{7}這段經文引用以賽亞書498,其中提到當基督被猶太人棄絕時,將要帶給外邦人的祝福,但這是藉著基督的工作和復活。}
耶和華如此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濟助了你;我要保護你,使你作眾民的約,復興遍地,使人承受荒涼之地為業;49:8  因此,他表明自己在一切試驗他的事上顯明是神的執事(8);在純潔上,以恩慈,在愛裏;作能力的器皿;無論是羞辱還是榮耀;是世人所不知道的,卻是人所共知的和傑出的;外在被踩在人的腳下並受管教,內心卻是得勝和喜樂的,叫許多人富足,並擁有萬有 (6-10) 。在此結束了他對這職事的來源,特質,勝過環境,以及關於在軟弱的器皿裏顯出神能力之職事的描述,他們最好的分是死(9)

囑咐哥林多人要維持神所賜他們新造的地位      (11-13)

11哥林多人哪,我們的口向你們是張開的,我們的心是寬宏的;12在我們裏面,你們並不受限制,你們乃是限制在自己的心腸裏。13但你們也要寬宏,作同樣的報答,我像對孩子說的。

使徒將哥林多人恢復到適合福音那個屬靈道德的光景裏,加上他剛剛經過的環境,使他能夠向他們敞開心胸。直到現在,他的主題一直是榮耀的基督,祂已完成救贖,並差遣他作恩典的使者(大使),救贖為此已經打開了自由的通路,並帶著自由的心向他們述說構成在他職事裏面的一切,他以愛的心腸回報他所愛的哥林多人,顯明他是以開放的心與他們同在,他的心是寬宏的(11)。他說“哥林多人哪,我們的口向你們是張開的,我們的心是寬宏的;在我們裏面,你們並不受限制,你們乃是限制在自己的心腸裏。(11)”他只要求他們以寬宏他們自己的心(13),作為回報從他向著他們的心所滿溢出來的情感。

使徒像是對他的孩子說話。但他運用這種溫柔的關係來勸勉哥林多人,要把他們維持在神所設定他們的地位上:“你們跟不信的,不要不配的同負一軛。(14)”他緊緊抓住他們的情感,他因著使他們恢復正確情感的這個恩典,在神面前深深地喜樂,彷彿他們就在他自己旁邊,他的心樂於讓位給在得榮的基督裏屬於他的喜樂 並且,畢竟,當他親愛的孩子們在信心有疑問的時候*{8},他要以清明的心思,試圖將他們從一切為人所知的肉體裏斷開,或者向他們暗示世人所認可基督徒該有的一種關係,就是遠離一切否定在新造裏擁有生命和權益之人的地位,以及在榮耀裏基督是新造元首的地位。

一位使者在這個世界上事奉神:如果他認為只要那是神的道路,就不用太在乎他用什麼方式來事奉神;反而他把自己與這世界的利益聯結起來,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把自己與那些受世界影響之人的動機聯結在一起,為要達成共同的行動,顯明這一方和另一方都是按照形成這世界特質的原則,對於那些屬天的人來說,這樣會使他們失去他們的地位和特質。基督徒的份是基督的榮耀,基督是他的世界,他的生命,他真正的同夥,基督進入的所在就是他的分;作為一個基督徒,他不該,也不能與那些只有出於屬世動機的人共負一軛,在雙方共同的道路上拉著生命的戰車 (14-16)
*{8}一個人當他被帶出他自己和平靜的反思的狀態的時候,那是何等的有福,他會完全沉浸在神裏面或是轉向神,當他確實清醒地思考計算的時候,他會充滿愛,為了尋求他弟兄們就是基督肢體的益處,他要嘛沉浸在對神的沉思裏,與
交通;要嘛被充滿,以至於只能在愛裏想到其他人!}

分別出來:從屬世的人中間分別出來,進入神兒子和女兒的關係裏,並被祂占有(14-18)

14你們跟不信的,不要不配的同負一軛,因為義和不法有甚麼合夥?光對黑暗有甚麼交通?15基督對彼列有甚麼和諧?信的同不信的有甚麼同分?16神的殿同偶像有甚麼一致?因為我們是活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所以,「主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得以分別,不要沾不潔之物,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子和女兒。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基督對彼列有甚麼和諧(15)?光對黑暗有甚麼交通(14)?信的同不信的有甚麼同分(15)?神的殿同偶像有甚麼一致(16)基督徒是住在他們中間,並在他們中間行走之活神的殿。祂是他們的神;他們是屬於祂的子民(16)。因此,他們必須從一切與世俗所有的交通中出來,並與他們有分別(17)。作為基督徒,他們必須與世人分開,因為他們是神的殿。神住在他們中間,並行走在他們中間,祂就是他們的神。因此,他們要從世界出來並與世界有分別,神要得著他們,並且要在父親與祂親愛兒子與女兒的關係中對待他們(18)

注意,這是神與我們共同承擔的特殊關係。前面兩個(兒子與女兒)從世界出來並與世界有分別,神要得著他們,並且要在父親與祂親愛(關於神與人的啟示在這裏被提起,而祂()佔有第三位。神向亞伯拉罕啟示祂自己是全能的;對以色列人神啟示祂自己為耶和華或主。在這裏,全能的主宣告祂是屬祂之人的父,就是祂兒子與女兒的父。我們要從屬世的人中間分別出來,因為這只是(不是身體離開世界,而是還在其中),為了進入兒女與全能的神之間的關係:否則我們無法實際地實現這種關係。

神不會與祂的兒子與女兒維持世俗之人的關係;他們與祂不是在這個地位上。祂也不會承認那些仍然與世人無異的人擁有這個地位;因為這世界已經棄絕祂的兒子,因此與世界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那與世界為友的就是神的仇敵。就實際的意義來說,他們不是祂的孩子。因此,神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並要與他們分別,你們要作我的兒子和女兒。(17)”請記住,這不是一個從世界出來的問題,這是當我們還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從屬世的人中間出來,進入兒子和女兒的關係,好進到與神那個兒子和女兒的關係裏,在這個關係裏得著祂。*{9}
*{9}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這段經文在我們面前陳明了兩件事:神與那些和世人分別之人的召會同在,並在他們中間行走,正如祂帶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在曠野中所做的那樣。那些組成召會的每個人都進入了與神那個兒子與女兒的關係裏。}

哥林多後書第七章

神的應許合理的結果:行走上的聖別和思想上的純潔(1)

1所以親愛的,我們既有這些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肉身和靈一切的玷污,敬畏神,以成全聖別。

但是,我們不僅僅是從世界分別出來進入與神那兒子和女兒的地位上,這個地位吸引使徒的注意,還有這應許的合理結果。對全能主神的兒子和女兒來說,聖別是我們該有的地位。我們不僅要與世界分別;在與神的關係中,還要潔淨自己的肉身和靈的一切玷污:並在外面的行為上聖別(1),這件事在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同樣重要的,還有要在思想上潔淨。因為,雖然人看不見思想,但那靈在心中的流動,會因思想上的不潔淨而停止。僅僅與神交通不會擴大我們的心,如果我們感覺到祂的同在,我們的心就會被擴大,也能實化我們與祂的關係;只認識恩典,卻幾乎不認識神,這就是在交通中逐漸使祂自己被人認識的方式。

顯明基督執事的心(2-16)

2你們要容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占誰的便宜。3我說這話,不是為定罪你們,因我先前說過,你們是在我們的心裏,以至同死同活。4我向你們大大的放膽,我為你們多多的誇口;我滿得安慰,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我格外的洋溢喜樂。5原來我們就是到了馬其頓,我們的肉身也不得安寧,反而凡事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

使徒回到他自己與哥林多人的關係上,就是藉著他的職事所形成的關係裏。現在他已經揭開了這職事的真正含義,他尋求阻止這個聯結被破壞,這個聯結是由哥林多人和他自己藉著聖靈的能力在這個職事中所形成的(2)

你們要容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2)” 這是他急於不傷害與這些被恢復哥林多人的感情,他發現他們自己再次回到與使徒的舊感情上,並且因此回到他們與神真正的關係裏。使徒先說:“我不是為定罪你們,”他接著補充說:“你們是在我們的心裏,以至同死同活(3)我向你們大大的放膽,我為你們多多的誇口;我滿得安慰,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我格外的洋溢喜樂。(4)”他現在不是說到關於職事的原則,而是陳明一位執事的心,就是他對哥林多人光景所感受的一切。當他離開特羅亞後,他到達馬其頓(不管他往哪裏去我們都要記住,他沒有去過哥林多),因為他在那裏沒有找到提多,因為提多要將保羅給哥林多人第一封信的回答帶給他,當他來到馬其頓的時候,他的肉身也不得安寧反而凡事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5)
6但那安慰頹喪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7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在你們身上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切望、你們的哀慟、和你們為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們,叫我更加喜樂。8我雖曾寫信叫你們憂愁,我並不懊悔;雖然我曾懊悔過,(因我曉得那信曾叫你們憂愁,儘管是一時的,)9如今我卻喜樂,不是因你們憂愁,乃是因你們憂愁以致悔改,因為你們照著神憂愁,就不至於在任何事上,因我們受虧損了。10因為照著神憂愁,生出悔改以致得救,是沒有後悔的,但世上的憂愁是產生死亡。11且看這事,你們照著神憂愁,在你們中間已產生何等的熱誠、甚而自訴、甚而憤恨、甚而懼怕、甚而切望、甚而熱心、甚而責罰。在各方面,你們都證薦自己在那件事上是純潔的。
然而,但那安慰頹喪之人的神,藉著提多的到來安慰他(6),因為他已經為此焦慮等待了許久;不僅是提多的到達,而且藉著提多從哥林多帶來的好消息安慰了保羅(7)。他的喜悅超越了他所有的憂愁,因為他的心與他們同死同活(3)。他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那靈運作的屬靈道德的果子,他們的切望,他們的眼淚,他們對使徒的熱切(7);他的心再次轉向他們,要藉著表達他的感情,將他的第一封信可能在他們心中所造成的所有傷口(那是他們需要的傷口)包紮起來。(8-9)
12因此,我雖曾寫信給你們,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也不是為那受虧負的,乃是為要在神面前,向你們顯明你們對我們的熱誠。13所以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這安慰之外,我們因提多的喜樂,就越發更加喜樂,因他的靈從你們眾人得了暢快。14因為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甚麼,也不覺得羞愧。相反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事,怎樣是真實的,我們在提多面前所誇獎你們的,也怎樣成了真實的。15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從,就是怎樣恐懼戰兢的接待他,他的心腸就越發傾向你們了。16我如今喜樂,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

沒有什麼比他心中的衝突更令人感動了,因為他曾經感覺,由於他們之前的光景,他必須要嚴厲地寫信給他們(12),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帶著冷酷的權柄,以及現在對已經產生影響所發的感情,幾乎為他可能造成他們的憂傷而道歉。他說,如果因為我的信使你們憂愁,我並不懊悔:即使他曾經懊悔了一陣子(8)。因為他看到這封信使他們憂愁,但不過是一時的。但是現在他很喜樂,並不是因為他們曾經憂愁,而是他們曾經憂愁現在已經悔改了。這是使徒對信徒何等的關懷!這是對聖徒何等有益的心!如果他們對他有一種熱切的想法,他肯定會給他們機會和動機。在他收到消息之前羅無法安寧:不是福音的門打開了,也不是患難,可以消除他的焦慮。他也許後悔寫了這封信,擔心他使哥林多人的心疏遠了;而現在,仍然因為使他們憂愁而感到痛苦,他歡樂,不是因為使他們憂愁,而是因為他們敬虔的憂愁使他們生出悔改了(9-11)

保羅給哥林多人的兩封書信;保羅個人與受靈感動的作者保羅之間的區別

他照著聖靈的大能寫了一封信。留下他心裏的感情,我們看到他在這方面,低於聖靈所激發靈感的大能水平,這種大能口述了那封信,凡是屬靈的人都會承認是主的命令;當他還沒收到任何消息之前,他的心在思考(第一封書信)後果的時候不禁顫抖。看到使徒的個性和得著靈感之間的區別是非常要緊的。在第一封信中,我們注意到他所說憑著他經歷的結果與主藉著他所傳遞命令之間的區別(林前第七章)。在這裏,我們發現經歷本身的差異。他暫時忘記了他書信的性質,並且,由於他的感情,他害怕因為他為回復他們的問題所做的努力,反而使他失去了哥林多人。從他所使用發表的形式可以表明,這種情緒只是暫時佔據了他的心。但事實上,他清楚地表明了保羅個人與受靈所感動的作者保羅之間的區別。

保羅在談到他強烈感情的時候所顯出他心裏的偉大

現在使徒很滿足了。哥林多人感受到他深刻關心的發表,正是他職事的一部分,對我們也是有價值的教導,顯明信徒的心進入這職事的道路,就是進入這強大之愛大能靈活的道路,為了藉著適當的發表,穿透到我們自己裏面的情感當中,來贏得人心並制服人心:如果這心充滿了感情,那麼當這感情的場合正確又自然的時候,肯定會發生這種發表;如果可能的話,照著那情感的真相,一個強烈的感情容易使它的對象知道它。他心中的憂愁會消損它(情感),但是感受到敬虔憂愁的心則會使人走向悔改之路。*{10}
*{10}偉大高尚的心不會隨時談到情感,因為它(這顆心)會為他人考慮,而不是只為它自己考量。但是,如果環境出現,它(這顆心)並不會害怕去為他人考慮;因為它(這顆心)本來就是為別人考量,並且在它(這顆心)的情感裏有一個深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在所有這些情感行動的背後。因著基督教使信徒有一顆偉大高尚的心。而且,從這心的本質上來說,它是深信不疑,並且這樣的信心為這顆心贏得它所不尋求的影響力,這偉大高尚的心並不尋求影響力,因為它是無私的。為著他們的益處,使徒確實維持了他與他們真實的關係。}
*.達秘這段註解是解釋保羅的心是一顆偉大的心。

敬虔的憂愁所生的果子(12-16)

12因此,我雖曾寫信給你們,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也不是為那受虧負的,乃是為要在神面前,向你們顯明你們對我們的熱誠。13所以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這安慰之外,我們因提多的喜樂,就越發更加喜樂,因他的靈從你們眾人得了暢快。14因為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甚麼,也不覺得羞愧。相反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事,怎樣是真實的,我們在提多面前所誇獎你們的,也怎樣成了真實的。15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從,就是怎樣恐懼戰兢的接待他,他的心腸就越發傾向你們了。16我如今喜樂,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

然後使徒闡述了這個敬虔憂愁的果子,這顆心產生對罪的厭惡,這心的聖別拒絕與罪有關的一切。現在他們也在屬靈道德上分別他們自己,使徒將那些無辜的人與那犯罪的人分開。他不再將他們混淆在一起。他們在屬靈道德上曾輕易地與那犯罪的人混在一起(12)。藉著除去那罪,他們現在置身於那惡之外;使徒表明這是為了他們的益處,因為他專心致力在他們身上,他所寫的是證明佔據在他心裏對他們的愛,並且將他們對他的愛擺在神面前接受測試(13)。使徒曾因他們的行為傷心,他向提多保證,當他鼓勵提多去哥林多的時候,提多肯定會在那裏找到能夠回應使徒感情訴求的心。他並不曾感到失望,因為他曾在他們中宣揚真理,他對提多說到關於他們的也被證實是真的(14),當提多看到它時,提多本人的情感也被強烈喚醒了(15)


哥林多後書第八章

勸勉聖徒幫助以色列的窮人;收集款項;在人面前以及在神面前的誠實
(
115)

1還有,弟兄們,我們把神在馬其頓眾召會中所賜的恩典告訴你們,2就是在患難中受大試驗的時候,他們充盈的喜樂,和極深的貧困,匯溢出豐厚的慷慨。3我可以見證,他們是按著能力,而且也過了能力,4自願的多方懇求,向我們要求這供給聖徒的恩典和交通,5並且他們未照著我們所盼望的,反而憑著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給了主,也給了我們,6以致我們勸提多,他怎樣開始了,也當照樣為你們完成這恩典,像完成其他的事一樣。7但你們當在這恩典上也充盈滿溢,像你們在凡事上,在信心,在言語,在知識,在一切的熱誠,並在那出於我們而在你們裏面的愛心上,都充盈滿溢一樣。8我說這話,不是命令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誠,也試驗你們愛的真實。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10我在這事上題出意見,因這是與你們有益的;你們不但在實行上,也在意願上,在一年前就先開始了,11如今也當辦成這事,好叫你們怎樣有願作的熱切,也怎樣照所有的辦成,12因為人若熱切願作,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不是照他所無的。13這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為難,14乃是要出於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今時可以補他們的不足,為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15如經上所記:「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在下一章中,使徒(在前往猶太的路上)勸誡哥林多人要為以色列的窮人預備救濟之物;他打發提多去哥林多,好使所有人都可以把甘願之物準備好,在他的旅程曾說過,他在這些基督徒當中所安排的事,以致於其他人也被激起來同樣給予。而現在,他把這些算為他們的善意,並知道他們在一年前已經開始這善工。他不願冒險使他以前對他們所說的成為謊言。他並不是要加重哥林多人的負擔並使猶太人輕省(13),而是富人應該為貧窮的弟兄們提供幫助,好使沒有人有缺乏(14)。如果有人願意這麼做,就該照著他的能力被神所接納。因為祂喜愛快樂的贈與者。只是他們要照著他們所播種的收穫。

留心作善美可敬的事 八1624
16感謝神,把我為你們同樣的熱誠,賜在提多心裏,17因他固然接受了懇求,但自己更是熱誠,自願往你們那裏去。18我們還打發一位弟兄和他同去,這人在福音上普遍的為眾召會所稱讚。19不但這樣,他也被眾召會選出,在我們所服事的這恩典上,和我們同行,是為著主自己的榮耀,也是為著我們的熱切。20這就避免人在我們所服事的這豐裕上,挑剔我們,21因為我們留心作善美可敬的事,不但在主面前,也在人面前。22我們又打發我們的弟兄和他們同去,這人是我們在許多事上,屢次試證為殷勤的,現在他因對你們極其深信,就極其更加殷勤了。23論到提多,他是我的同夥和為著你們的同工;至於我們的弟兄們,他們是眾召會的使徒,是基督的榮耀。24所以你們要在眾召會面前,向他們顯示你們愛心的明證,並我們為你們誇耀的明證。
提多對他第一次訪問哥林多的結果感到高興,並且他也很關切哥林多人,他已經準備好再次去那裏收集這些果子,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祝福(16)。與他一起去其他教會的使者,同樣受到任命要在他們中間為著同樣的目的收集餽贈,一位在所有教會中有名望的兄弟,這人被保羅向著哥林多人的信心所激發,還有其他受認可勤奮的弟兄(18-19)。如果在這件事上沒有差派同伴一起同去,使徒也不會負責這筆錢,避免在這個事務當中所有可能會受到的責備,他要小心使一切事在人面前和在神面前都是誠實的(21)。儘管如此,他並沒有用誡命說話,而是因著其他教會的熱誠,並證明他們愛的真誠。

要記得,正是這個收集引發保羅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一切,結束了他的職事,阻止他前往西班牙,也許還有去其他地方的機會;另一方面,他也有機會寫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也可能寫給希伯來書。我們對保羅所處的環境對他的影響認識的太少了,很高興我們從一開始就受到知道結局之主的領導,並且使萬事對那些愛祂的人有益處!

哥林多後書九章
在實行上的善心帶來快樂和多方面的果效 (15)

1關於供給聖徒的事,寫信給你們,於我原是多餘的。2因為我知道你們的熱切,就是我常對馬其頓人所誇耀你們的,說亞該亞人在一年前就豫備好了;你們的熱心便激動了許多人。3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使我們在這方面為你們所誇耀的,不至於落空,好叫你們照我所說的豫備好,4免得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發現你們沒有豫備好,就叫我們所確信的蒙羞,你們就更不用說了。5所以,我想必須勸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裏去,把你們先前所應許的祝福事前安排好,使這事如此豫備好了,就成為受者的祝福,而不成為施者的貪婪。

為著收穫義果而撒種 (615 )

6還有,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7各人要照心裏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神喜愛樂意施與的人。8神能使各樣的恩典向你們洋溢,使你們在凡事上常常十分充足,能洋溢出各樣的善工。9就如經上所記:「他分施周濟貧賤,他的義存到永遠。」10那豐富供應種子給撒種者,並豐富供應糧食作食物的,必供應並繁增你們的種子,又增添你們義的果子,11使你們凡事富足,以致十分慷慨,就藉著我們對神生出感謝;12因為這服事的供應,不但補足聖徒的缺乏,也藉著許多對神的感謝而洋溢。13他們因著你們承認基督的福音而有的服從,以及你們對他們和眾人慷慨的交通,就稱許這供給的事,藉以榮耀神。14他們也因神在你們身上超越的恩典,切切的想念你們,為你們祈求。15感謝神,為著祂難以形容的恩賜。

在結束那些照著他們的能力饋贈的那些勸勉的時候,他也勸勉他們照著神豐富的善良,因為祂必使他們在凡事上常常十分充足,使他們能在各種情況下洋溢出各樣的善工(8),豐足的供應一切豐富,好在其他人身上(藉著使徒在這方面的服事)對神生出感謝來(11)。他補充說,因為,你們在基督的名裏運用實際的愛心帶來快樂的果效,不僅可以補足聖徒的缺乏(藉著他對哥林多人餽贈收集的管理),也藉著許多人對神的感謝而洋溢;因為那些接受餽贈的人會感謝神,使他們因著饋送者而承認基督的名,並帶著這實際的慷慨,向他們和所有人行事。這種想法激起他們熱切的渴望,為那些以這種方式提供他們需要的人祈求,因為在他們身上有彰顯出來神的恩典(14)。因此,雙方永遠之愛的連索都得到加強,榮耀加增的歸給神(13)。使徒說,感謝神,為著祂難以形容的恩賜(15)為著無論什麼恩典的果子,我們在神所賜的任何事上都有見證和能力。這就結束這封信所說正確的題目。

哥林多後書第十章

保羅與哥林多人的關係;他使徒職分的真實和權柄;他採取行動的原則
(
16)

1然而我保羅,就是那如你們所說,在你們中間,見面的時候是卑鄙的,不在的時候,向你們卻是放膽的,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與和藹勸你們,2我甚至求你們不要叫我同在的時候,因自信而放膽,我憑這自信認為,我該勇敢對付那些認為我們是照著肉體行事的人。3因為我們雖然在肉體中行事,卻不照著肉體爭戰。

使徒回到之前佔據在他心裏的主題(1~十三10),就是他與哥林多人的關係,以及他使徒職分的真實性,這是那些被迷惑,蔑視他的哥林多人所提出來的質疑。他們說,見面的時候他是軟弱(卑鄙)的,不在的時候,他卻是放膽的(他的信很有自信(又沉重,又強硬),但他在這裏時卻是可鄙的)。使徒說,“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與和藹勸你們,”[藉以顯明他在他們中間溫柔和謙卑的真實性質],不要逼我在你們中間放膽,就像我認為,我會勇敢地對付那些認為我是照著肉體行事的人 (1-3)
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肉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倒堅固的營壘,5將理論和各樣阻擋人認識神而立起的高寨,都攻倒了,又將各樣的思想擄來,使它順從基督,6並且我們已經豫備好了,等你們完全順從的時候,要責罰一切的不順從。
    他對邪惡發動戰爭的能力是建立在屬靈的兵器上(4),他用這種兵器摧毀了所有高舉自己反對神的知識(5)。這是他行事的原則,為了將所有聽見神的人帶來順服祂(5),然後嚴厲責罰一切不順服的,一旦完全順服,秩序就會完全建立起來,那些聽見的人就會恢復秩序(6)。何等寶貴的原則!那靈的能力和引導,充分地,有耐心地行動,為著恢復秩序,為著使信徒行事為人配得過神;他將恩典的勸勉發揮到最大限度,直到所有那些聽從使徒們並樂意順服神的人得到恢復;然後在審判和紀律中維護神聖的權柄,藉著所有那些已經被帶回順從之人的良心和共同行動,增加使徒行動的重要性。
7你們是按外表看事情。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關於他自己,他要再想想,他是怎樣屬基督,我們也怎樣是。8主賜給我們的權柄,是為建造,並不是為拆毀你們,我即使為這權柄稍微過多的誇口,也不至於慚愧。9我說這話,為免我像是寫信威嚇你們。10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強硬,他親身的同在卻是輭弱,言語又是可鄙。
    請注意,使徒指的是他作使徒個人的權柄;但他耐心地使用它(因為他為了教化而不是為了毀壞而擁有權柄),以便使所有那些聽見人恢復順從和正直;因此,他能在聖別中維持基督徒的聯合,他在那靈的引導下,運用教會裏面的普遍良知的力量,穿上使徒的權柄,在還有良心在運作的地方工作。
藉著神尺度的度量 (1118 )
11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的時候,信上的言語怎樣,同在的時候,行事也必怎樣。12因為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些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他們拿自己度量自己,拿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13我們卻不要過了度量誇口,只要照度量的神所分給我們尺度的度量誇口,這度量甚至遠達你們。14我們並非過度伸展自己,好像達不到你們,因為在基督的福音上,我們是最先來的,甚至遠及你們。15我們不憑別人的勞碌過度誇口,但盼望隨著你們信心的增長,照著我們的尺度,因著你們得以豐盛的擴大,16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並不是在別人的尺度之內,憑現成的事誇口。17但誇口的當在主裏誇口,18因為蒙稱許的,不是自己推薦的,乃是主所推薦的。

然後他宣告,他在信中如何,見面的時候他們會看見他也是如何(11);並且他與那些利用他工作之人的行為相對(12),他們欺騙一個已經成為基督徒的人,為了挑起他們反對他,他自己要去基督尚未傳揚的地方,尋求把人帶到他們不認識的救主這裏(16)。他還希望,當他訪問哥林多人的時候,他的職事將因他們信心增加,而在他們中間擴大(15),以便他可以越過他們,把福音傳到仍然在黑暗之中的地方(16)。但那想要得榮耀的人,願他在主裏得榮耀(17)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

假教師和在使徒一生中所顯明出來絕對的忠誠;活的源頭 (十一115)

1我願你們容忍我一點愚妄,其實你們確是容忍我的。2我以神的妒忌,妒忌你們,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將一個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3我只怕你們的心思或被敗壞,失去那向著基督的單純和純潔,就像蛇用詭詐誘騙了夏娃一樣。4假若有人來,傳另一位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接受了一個不同的靈,不是你們所接受過的,或者接受了一個不同的福音,不是你們所接受過的,你們還好好的容忍他!5但我認為,自己一點沒有趕不上那些超級的使徒。6我即使在言語上是常人,在知識上卻不然;其實我們在凡事上,在各方面,都已經向你們顯明了。7我因為白白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就卑屈自己,為叫你們升高,這是我犯了罪麼?8我剝奪了別的召會,取了工價,為著服事你們。9我在你們那裏缺乏的時候,並沒有累著你們一個人,因我所缺乏的,那從馬其頓來的弟兄們都補足了。我向來凡事自守,不累著你們,將來也必自守。10基督的真實在我裏面,這誇口在亞該亞一帶,是不會在我身上被堵住的。

在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中,使徒帶著他為心愛的哥林多人的嫉妒,這是一種神的忌妒(2),他進一步提出關於假教師的論點(4)。他要求哥林多的信徒稍微容忍他,而他說到他自己的時候,他的行事就像是個愚妄人(1)。他曾把他們好像貞潔的童女許配給基督(2),他擔心有人會敗壞他們的思想,使他們遠離在基督裏的潔淨。如果哥林多人從最近到他們中間的教師那裏得到另一位基督,或者另一位靈,或另一個福音,他們還好好的容忍這些教師所作的(4)。但是,即使他們將他與最著名的使徒相比較,保羅在他的教導上也肯定沒有一點趕不上其他使徒(5)。難道他在他們中間作工,不曾從他們手裏收到任何東西(正如這些新的教師誇耀自己所做的),使徒反而得從其他召會中拿錢過來(9),他從來沒有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是錯待他們了嗎?這是值得誇口的題目,在亞該亞地區沒有人能剝奪他誇口的權利 (10)
 11為甚麼?是因我不愛你們麼?神曉得。12我現在所作的,將來還要作,為要斷絕那些要得機會者的機會,使他們在所誇的事上,給人看出也不過與我們一樣。13那等人是假使徒,是詭詐的工人,裝作基督的使徒。14這並不希奇,因為撒但自己也裝作光的使者。15所以他的差役若也裝作義的差役,並不算大事,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所作的。
    他曾拒絕接受他們的任何東西,是因為他不愛他們嗎(11)?神曉得,當然不是;當使徒接受金錢的時候,就是剝奪因為假教師以在他們中間也無償作工,而向他們自薦的方式(12)。他會剝奪假教師這種誇口,因為他們是假使徒(13)。連撒但也會將牠自己偽裝成光明的天使,當然牠差役也會裝成公義的執事(差役)(14-15)

16我再說,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縱然如此,也要把我當作愚妄人接納,叫我也可以畧畧誇口。17我所說的,不是照著主說的,乃像在愚妄中,因自信而這樣誇口。18既有好些人照著肉體誇口,我也要誇口,19因你們是精明人,喜歡容忍愚妄人。20若有人強制你們作奴隸,若有人侵吞你們,若有人擄掠你們,若有人高舉自己,若有人打你們的臉,你們都會容忍!21我自賤的說,我們從前太輭弱了!然而,我愚妄的說,人在何事上勇敢,我也勇敢。22他們是希伯來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麼?我也是。

但是再一次他請他們容忍他,當他像一個愚妄人說到他自己(16)。如果這些撒但的差役他們認為自己是猶太人,屬於古代神的宗教,藉著古老的宗教和傳統奉獻,保羅也能做到這一點,他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並擁有他們誇口之榮耀的所有頭銜(22)
藉著他被迫的誇口 (十一16~十二18 )

誇他的身分、勞苦和患難 (十一1633 )

23他們是基督的執事麼?我瘋狂的說,我更是!論勞苦,是更多的;論下監,是更多的;論鞭打,是過重的;論冒死,是屢次有的。24我給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5給棍打了三次,給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在深海裏過了一晝一夜;26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27勞碌辛苦,論警醒,是多次的;論飢渴、論不食,是多次的;論寒冷和赤身28除了沒有題起的事,還有為眾召會的掛慮,天天壓在我身上。29有誰輭弱,我不輭弱?有誰絆跌,我不焦急?30我若必須誇口,就要誇我輭弱的事。31主耶穌的神與父,就是那當受頌讚直到永遠的,知道我不說謊。32在大馬色,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色人的城,要捉拿我,33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裏給人從城牆上縋下去,逃脫了他的手。

如果這是一個基督徒服事的問題,我像一個愚妄人說話(16),當然,這種對比會顯出忠誠奉獻之人的真實。事實上,在此,神許可這些邪惡猶太化的人(他們稱自己為基督徒)入侵使徒的工作,使我們了解使徒不知疲倦的工作,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千百種情況下進行。在使徒行傳中,神已給我們召會建立的歷史,教會建立在其上的偉大原則,以及它經過猶太教並從那裏出來的階段。使徒將在榮耀的國度中得到給他自己的賞賜,而不是在人們中間談論它(那個獎賞)。然而,對於我們的信心來說,認識基督徒的奉獻是有益的,就像它顯明在使徒的生活中。哥林多人的愚蠢行為成為讓我們略微瞥見使徒生活的憑藉。

外在的煩惱和危險,和內在不間斷的煩惱,在危險之前不畏縮的勇氣,對可憐的罪人的愛,以及對召會甚麼都不膽怯的愛,這幾條線描繪出一種如此絕對奉獻生活的畫面,觸及了最冷的心;它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所有的自私,並在那有福使徒奉獻的生命之源面前屈膝,是祂的榮耀激勵了使徒這個奉獻。

哥林多後書十二

在軟弱中的榮耀;在神的主宰的權能裏、在奇妙啟示中得著榮耀 (十二110)

1誇口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我要來說主的異象和啓示。2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十四年前,這樣的一位被提,直到第三層天裏,(或在身內,我不曉得,或在身外,我也不曉得,只有神曉得。)3並且我認得這樣一個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曉得,只有神曉得,)4他被提進樂園裏,聽見不能言傳的話語,是人不可說的。5為這樣的一位,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輭弱以外,我並不誇口。

儘管如此,使徒雖然被迫談論他自己,但使徒只會在他的軟弱中得到榮耀。事實上,他是在天然之外工作,他以往的生活在他眼前打開來。哥林多人迫使他回想他所撇棄在背後的事。在結束他的說話之後,他宣告他只能在他的軟弱中得著榮耀,有一種情況將再次發生在他身上。沒有甚麼比這些交通更自然,更簡單的了。他必定要得榮耀嗎?這是無利可圖的。他可能因著成為一個在肉體的人而得不著榮耀。因為榮耀是出於神主宰權能的能力,人在其中沒有份。他所說的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這樣的ㄧ個人曾被提到第三層天,到樂園裏;在身體內,或身體外,他不知道。他的身體無分於其中。像這樣的人要得著榮耀。

他要把那將他在地上高高舉起的放在一邊。那將他帶到天上的,就是那使他在天上有一份的,就是他在“在基督裏”的,能在天上、在基督裏有一份,就是的榮耀,是他心中的快樂,在在天上、在基督裏他隨時預備好要得著榮耀。能夠這樣是何等的快樂!

他在基督裏的那份就是這些,想到他的份的時候,他得到滿足,使他忘記所有可以高舉他這人的東西;正如他在其他地方所說過的,“使我可以贏得基督。”這個人,這個身體,無份於能力,他必須被提到天上去才能嚐到那能力;但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會得到榮耀。在天上,神和祂的榮耀就是一切,為要認識在天上的事,他必須與他的身體分開來,他聽到的事,是在肉身裏的人無法了解的,而且必朽壞之人也不合適來宣告那些事,這是一個人在身內的方式裏不能言說的。這些事必然給使徒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這些事加強了他的職事;但是他無法將它們引入地上,無法將它們帶進屬人理解和溝通方式的狀況裏。

被提到第三層天:它給我們的教訓
6我即使願意誇口,也不是愚妄,因為我必說真話,只是我惜口不說,恐怕有人評估我,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的,或從我所聽見的。

然而許多實際的教訓與顯明在使徒身上這奇妙的恩惠有關。我說,奇妙;因為事實上,人們會感受到他所有的是何等的職事,他的力量,以及他看待和判斷的方式,都來自這個立場。這位使徒的使命是何等的特別!但他把它放在瓦器裏。因為沒有什麼能改良肉體。一旦保羅回到他在地上之人所在的意識裏,使徒的肉體就會利用他所享有的恩惠,來抬高他自己的眼目,說:“保羅,只有你到過第三層天。”但是當他出到身外、在榮耀裏靠近神,他就不會自我膨脹。(說明為甚麼保羅要出到身外(2)

一切都是基督,基督就是一切: 在這裏己被遺忘。曾經去過天上是另一回事。神的同在會使我們感到自己一無所是。當我們不在那裏的時候,肉體仍然可以利用我們在天上所得到的東西(因為出到身外所以肉體與此無分)。唉! 人是什麼?但是神是鑒察人心的神;在祂的恩典裏,祂為可能發生在祂可憐僕人身上的危險提供了幫助。可以這麼假設,如果神把他帶到第四層天,這樣只會增加危險。因為肉體無藥可醫;神的同在能使肉體沉默。然而一旦肉體不再在那裏(第三層),它就會誇耀自己。要安全地行走,必須對肉體進行檢驗,例如發生在使徒身上的這件事。我們必須算肉體是死的;但肉體往往需要被約束,使人的心不會因著它行事的方式而遠離神,肉體也不能妨礙我們行走,也不能破壞我們的見證。保羅在肉身裏接受了一根刺,免得因為他領受的大量啟示而自誇。我們從加拉太書裏面知道,這些事情往往使他在講道中變得可鄙:對這些非凡的啟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可以理解的平衡點。

保羅肉體上的刺;撒但是神的僕人
7又恐怕我因所得啓示的超越,就過於高抬自己,所以有一根刺,就是撒但的使者,加在我的肉體上,為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高抬自己。

神把這個任務留給了撒但,因為祂曾用牠來羞辱約伯。無論我們領受什麼恩惠,我們都必須經過個人信心一般的操練,在這個操練裏面,只有當肉體被束縛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使肉身失效的時候,這心才能安全行走,當我們希望完全交給神,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肉體在我們裏面是活躍的,並且我們會照著我們的度量,思考祂和如何與祂同行。

預防的方式;謙卑的功課,以逃避羞辱-比較彼得和保羅 (十二8-9)
8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9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輭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極其喜歡誇我的輭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使徒三次求過主,(就像主提到祂將要喝的杯一樣),好把刺除去;但是神聖的生命是在放下己的過程中塑造成的,並且因著我們是不完全的,這樣子放下己就是為了實踐真理,如果我們注視我們在基督裏的地位,我們就會把己放下來了,放下己,是因為我們認識到這肉體帶給我們不合宜的羞辱,我們喜歡滿足於神的同在和在我們所蒙的恩召裏來執行的事奉。當我們藉著預防的方式,而不是像彼得(三次否認主)一樣因墮落帶來羞辱的方式(暴露他的肉體),我們為此感到喜樂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在彼得的事例上,儘管有神的警告,但在彼得身上,他的自信與己意交織在一起。在這裏,使徒雖然仍然在肉體裏,但這個場合是給保羅的啟示。如果我們在神面前了解肉體的傾向,我們就會謙卑地從肉體裏出來,使我們逃避羞辱。但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在某些方面對所有人說)我們必須經歷將我們提升到神那裏的啟示,無論它們有多高,我們必須經歷瓦器所盛裝的寶貝,藉著它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藉著這個感覺來認識這個寶貝的意義,我不是說藉著跌倒(彼得的三次否認主) 來認識。

在這實際的經驗裏,人是無有,基督是萬有

神在祂的行政中,知道如何把為基督所受的苦難,與在同樣的環境下肉體所受的訓練聯結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解釋希伯來書十二章1-11節。使徒傳道:如果他在講道中被人藐視,那麼他就是真正為他所傳揚的主受苦;然而,同樣的事情規律了他的肉體,並阻止使徒因著自己所享有的啟示,以及隨之而來的能力,連同他所打開的真理而驕傲。在神的面前,在第三層天裏,他真的覺得人是無有的,而基督是萬有。他必須在地上得到同樣的實踐經驗。肉體必須被除去,在天上那裏它還不是無有的,必須藉著對肉體所經歷的邪惡來廢除肉體,並且因此在他個人經歷中必須有意識地使肉體成為無有。保羅的肉體是什麼,肉體只不過是在屬靈道德上對他的工作的阻礙,使他遠離神,肉體只不過是他工作中一個麻煩的同伴嗎?對肉體的壓抑和審判是對人的心最有益處的操煉。
1所以,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脫去各樣的重擔,和容易纏累我們的罪,憑著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賽程,2望斷以及於耶穌,就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與成終者;祂為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3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自己的,你們要考量比較,免得疲倦灰心。4你們與罪爭鬪,還沒有抵擋到流血;5你們竟全然忘了那勸勉的話,就是對你們如同對兒子所講論的,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6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7為了受管教,你們要忍受。神待你們如同待兒子;那有兒子是父親不管教的?8只是你們若不受眾子所共受的管教,就是私生子,不是兒子了。9再者,我們曾有肉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們,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服從祂而得活著麼?10肉身的父是在短暫的日子裏,照自己以為好的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使我們有分於祂的聖別。11一切的管教,當時固然不覺得喜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給那藉此受過操練的人,結出平安的義果。(希伯來書十二章1-11)

在享受無法言語屬天事物當中,喪失己的徵兆

在這裏請讀者注意使徒那個蒙福的地位,他被提到第三層天上。他可以用這個身分得著榮耀,因為他的己完全喪失在與他有關的事物當中。他不僅僅在這些事物裏頭得著榮耀,他也沒有說“在我自己身上”。當他回到己的意識裏的時候,他的己就完全忘記他在那些人所不能言傳之事物上所得到的享受。他大可在這樣的個人經歷中得到榮耀;但在他自己身上,他看著肉體,除了他的軟弱之外,他不會得榮耀。另一方面,認為享受這種高舉的人必須經歷肉體,邪惡,卑鄙和自私的痛苦經歷,這豈不是一種羞辱嗎?
基督和其他人之間的區別

讀者還要注意基督和其他任何人之間的區別。在山上,基督可以與摩西一同在榮耀裏,並由父自己宣告為祂的兒子;祂可以與撒但和眾人在平原上;但是,雖然場景不同,祂在每一方面都是很完全的。我們在使徒身上同樣看見令人欽佩的感情,特別是在保羅身上;正如耶穌所說,我們發現工作比祂自己更大;我們看見藉著恩典,在人心裏的操練所能達到驚人的高度;總之,我們看到藉著聖靈在這位非凡的僕人身上所發展出的奇妙的能力來;但我們在他身上沒有看到在基督裏的均衡。祂是在天上的人子。就像如保羅是神所彈奏的和弦,產生一種奇妙的音樂;但基督本身就是音樂。

基督用來顯示祂能力所需要的羞辱;決定於祂所學習的

最後,讀者要注意,需要藉著羞辱才能將背逆的肉體減少到無有,器皿才能被基督用來展示祂的能力。因著謙卑,我們學會了依靠。我們所有的一切和構成自我的一切,都是一種障礙;軟弱是指己被放下,放低,在其中領會軟弱。使基督的能力在我們的軟弱中得以完全。這是一般性的原則;從人的角度來講,十字架是軟弱的。因為死亡與人的力量相對。然而,基督的能力在人的軟弱裏顯現出來。在人的軟弱那裏,祂完成了祂救恩榮耀的工作。

這裏的軟弱是完全的軟弱;基督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中被人認識並得到顯明(十二10)
10因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輭弱、凌辱、貧困、逼迫、困苦為可喜悅的,因我甚麼時候輭弱,甚麼時候就有能力了。

當談到軟弱的時候,這裏的主題不是肉體裏面的罪,而是與人的力量相對的軟弱。基督從來一點也不倚靠人的力量;祂只憑父活著,因為父差遣了祂。從祂身上只有聖靈的能力顯明出來。保羅需要將肉體降低到軟弱的程度,以便在肉體裏,沒有對肉體來說是很自然那罪的行動。當肉體被貶低成真正的無有的時候,只要是與善有關的,就會以明顯的方式,使基督就可以在他的身上顯出祂的能力來。這個能力有其真正的特點。仔細注意它:這始終是它的特徵,就是這個能力要在軟弱中才能顯得完全。這位有福的使徒可以在天上、在基督裏的人位裏得著榮耀,享受所有這些最高的福份(耶穌登山寶訓所說的八福),這些奇妙的事可以把己趕出去,只要這些最高的福份是在我們所是之上。

在享受它們(這些最高的福份)的同時,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體是否存在。當他再次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時,他所聽到的內容無法轉譯並交通給那些以身體作為交通憑藉的人,也無法交通給那些只會運用人的耳朵作為聰明手段的人。他在基督裏面那人的身上得著榮耀。在地上,他只能在基督自己裏面得榮耀,並且在那使基督的能力停留在他身上的軟弱裏得著榮耀,這就是使徒這個能力是基督能力的明證,那基督使他成為彰顯這能力的器皿。

但是,這個得榮耀還是要藉著痛苦的經歷來實化。首先是在基督裏的人,其次是基督的能力在人身上。對第一個來說,屬肉體的人是無有的;至於在第二個,肉體被審判並且被除去,也就是轉成軟弱,叫我們可以學習,使基督的能力可以顯現出來。在天上有一種衝動,一種不可言喻之職事的來源。當這人被削減至無有,能力就會降臨到在這世上被羞辱之人的身上,這就是他在神聖事物中真正的價值,就是基督在他身上展現出與人的力量無關的能力,也不以任何方式依靠人的力量。如果正如他們所斷言的,那個器皿是軟弱的,那麼這瓦器所作成的力量必定不是屬於人的力量,而是出於基督的能力。

保羅職事的實際意義和來源

因此,正如在本書信開始的時候, 我們看見這個職事的真實特徵,與賦予這個職事特質的對象有關,因此我們在這裏可以看見這個職事實際的能力,以及這個職事能力的來源,這些都與神的見證所存放的器皿有關,這個職事的道路是藉著將一個必死之人帶進從這個職事所流出不可言喻的源頭,以及把他帶進與活的,現今,活躍之基督的能力的關聯裏,使這人有完成這職事的能力,但他不是用自己肉體的力量來完成這職事,因為這工作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11}
*{11}這章完全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章節。我們有在最高之處和在最低之處的基督徒(使徒保羅);他在第三層天,又在實際低級的罪裏。在頭一個情況中,他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即使他看不見,但是對我們所有人來說仍是一個真實的地位),使徒得著榮耀,我們也將進入這個榮耀裏,他就是在基督裏的人。至於他自己的本性,他必須被帶到完全無有的地步。但是,在基督裏之人得著榮耀,以及他在肉體上被削減至無有,都不是藉著能力,這個能力只是通往那個地步的道路;最後,他成為無有,然而基督的能力與他同在,在他身上,使他在這裏有服事的能力,使這人在基督裏得著他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說基督或祂的能力在這人身上成為他服事的能力。因此,我們對那靈,對於肉體達到最低的失敗,以及對於使肉體成為無有之能力的方式,都有了最高的領悟,使基督的能力與我們同在,雖然我們仍在肉身裏卻有實際的能力。但是我們會有一種軟弱的感覺,在我們是瓦器與我們所供應和享受之間有不成比例的感覺。這不僅僅要問(有寶貝在其內的瓦器)邪惡的本質是甚麼,更是與瓦器裏的寶貝有關。}
使徒給出了他職事最顯著的見證,並顯明“凡事忍耐”的愛
(十二11-18)
11我成了愚妄人,是你們強逼我的。我本該為你們所推薦,因為我即使算不了甚麼,也沒有一點趕不上那些超級的使徒。12我使徒的記號,確已在你們中間,以全般的忍耐,藉著神迹、奇事和異能,完全顯出來了。13因為除了我自己不累著你們以外,你們還有甚麼事不及其餘的召會?這不公之處,你們饒恕我罷!14看哪,這是我第三次豫備好,要到你們那裏去,也必不累著你們,因我所尋求的不是你們的東西,乃是你們自己。因為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蓄,父母乃該為兒女積蓄。15我極其喜歡為你們花費,並完全花上自己。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麼?16罷了!我並沒有加給你們擔子,你們卻有人說,我是狡猾詭詐,用詭計牢籠你們。17我所差到你們那裏去的人,我藉著其中一個佔過你們的便宜麼?18我勸了提多,又差了那位弟兄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麼?我們行事,不是在同一的靈裏麼?不是在同一的腳蹤裏麼?

因此,使徒在他的苦難和他的軟弱中得到了榮耀。他不得不說話像個愚妄人(11);那些應該要宣揚他職事卓越之處的人,卻逼他這樣做(11)。因此使徒職事一切最引人注目的見證要在他們中間顯明出來(12)。如果關於他使徒的明證在他們中間有任何不及其他教會之處,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為他的供給做出任何貢獻(13)。現在他又要來哥林多了(14)。這個明證仍然缺乏。作為一個慷慨的父親,他會把自己花費在他們身上(15);即使他愛的越多,他反而就越少得到他們的愛。

他們是否會說他自己不拿任何東西是為著維持表象,但是他知道如何藉著提多保護他自己免於受責備(18),為要從他們接受東西甚麼嗎?沒有這樣的事。他們很清楚,知道提多在他們中間是以與使徒同一的靈行事為人。當ㄧ個超越這些以卑劣動機和判斷與評估事情方式的人,他即使充滿基督這些神聖和榮耀的動機,卻不得不來到那些充滿自私之心的人這裏,他還必須與他們來往,這是何等可悲的工作,然而他們的心與激發和管理他們周圍世人之動機竟然處於相同的水平!但是,愛是凡事忍耐,他必須為別人著想,如果一個人不能為他們著想,他們就不會想到他。

保羅害怕他可能會發現和必須做的事(十二19-21)
19你們一向以為我們是向你們分訴,我們乃是在基督裏當著神面前說話。親愛的,一切的事都是為建造你們。20我怕我來的時候,或許見到你們不合我所想要的,你們見到我也不合你們所想要的;又怕有爭競、嫉妒、惱怒、私圖好爭、誹謗、讒言、自高自大、混亂的事;21且怕我再來的時候,我的神在你們面前卑屈我,我還要為那許多從前犯罪,還沒有悔改他們所行污穢淫亂邪蕩之事的人哀慟。

那麼使徒是否接受了哥林多人對他行為的審判呢?他在基督裏、在神面前說話;唯恐當他來的時候,他會發現許多自稱為承認基督之名的人,行事就像他們周圍充滿罪孽的世人一樣(20);並且他就要在他們中間受到卑屈,並且必須使他為許多曾經犯罪並且沒有為他們罪行悔改之人的錯誤感到哀慟(21)

哥林多後書第十三章

保羅延遲了訪問哥林多;他的正直(十三1-2)
1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們那裏去,憑兩三個見證人的口,句句都要定准。2我從前說過,現今不在的時候,事先又對那些從前犯了罪的,和所有其餘的人說,正如我第二次同在的時候所說的;我若再來,必不寬容,

因為這是第三次他要來了。一切都該由兩三個證人的見證定準(1);而這次他不會再寬容了(2)。使徒說:“這是我第三次要來”;然而他補充說,“正如我第二次同在的時候所說的,現在不在。”這是因為他曾經在去馬其頓的路上,第二次去過那裏,但不是因著哥林多人的光景去的;但他第三次要來了,他事先告訴他們;他事先說,正如他曾經第二次去了,雖然現在不在那裏,如果他再來,他就不會寬容。

哥林多人的困境;如果保羅的使徒的職分受到質疑,
他們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就會被推翻
(十三3-6)

3因為你們尋求基督在我裏面說話的憑證。基督向著你們不是輭弱的,在你們裏面乃是有大能的。4祂固然由於輭弱被釘十字架,卻由於神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在祂裏面也是輭弱,但由於神向著你們的大能,必與祂同活。5你們要試驗自己是否在信仰中;你們要驗證自己。豈不知你們有耶穌基督在你們裏面麼?除非你們是經不起試驗的。6我卻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經不起試驗的。

然後他藉著提出一個會完全混淆他們的想法,來結束關於他們對他職事的質疑。如果基督沒有藉著他傳揚,基督就不會住在他們裏面。如果基督在他們裏面,祂必然藉著使徒說話,因為他是他們悔改的憑藉。所以他說,“因為你們尋求基督在我裏面說話的憑證。你們要試驗自己是否在信仰中;豈不知你們有耶穌基督在你們裏面麼?除非你們是經不起試驗的(3-5)”並且他們根本沒有想過這件事。這令他們感到非常不安,並使他們愚蠢和愚笨的反對思想轉向,將他們對使徒不合宜的蔑視,轉變成為他們自己的混亂。他們讓自己被一種(錯謬)的思想引導是何等愚昧,這種(錯謬)的思想無疑曾經在他們眼中受到高舉;但是,藉著提出質疑,保羅使徒必然會翻轉他們自己基督教的信仰!

使徒自我謙卑的渴望要使他們得到祝福和保護,以免他必須行使神賜予他的權柄(十三7-10)

7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作。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經得起試驗的,乃是要你們行善,讓我們就像是經不起試驗的罷!8因為我們不能作任何事抵擋真理,只能擁護真理。9無論何時我們輭弱,你們有能力,我們就喜樂了;我們還祈求一件事,就是你們被成全。10所以我不在的時候,寫這些事,好叫我同在的時候,不必照著主所賜給我的權柄,嚴厲的待你們;這權柄是為著建造人,並不是為著拆毀人。

從“向著你們不是軟弱的(3)”到第4節的結尾是一個括號,指出他職事的性質,照著前一章提出的原則:因著軟弱,因此在人的一面容易成為受到蔑視的原則;在神這面有能力:即使基督因著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又被神聖的能力所復活。如果使徒本人是軟弱的,這樣的軟弱也是在基督裏;他藉著神的大能,向著哥林多人活在祂裏面。

無論他們遇到什麼情況,他都相信他們應該知道他不是經不起試驗;他只向著神禱告,好叫他們不做任何惡事(7),這不是為要叫他不被定罪(也就是說,就他的職事而言(叫他們不做任何惡事)是毫無價值,因為他在這裏說的是職事),而是要他們能行的好,即使他經不起試驗的。因為他不能抵擋真理,只能擁護真理(8)。他不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想成為哥林多人的主人,而是滿足於他自己成為軟弱的,好叫他們成為強壯的;因為他想要的是他們被成全。但他寫道,如他所說的,他不在這裏,為要在他來的時候,他不需要採取嚴厲的行動,而是照著主所賜給他的權柄來建造,不是來拆毀(10)

感人而有愛的結論(十三11-14)

11末了,弟兄們,要喜樂,要被成全,要受安慰,要思念相同的事,要和睦,如此那愛與和平的神,必與你們同在。12你們要用聖別的親嘴彼此問安。
14願主耶穌基督的恩,神的愛,聖靈的交通,與你們眾人同在。

他被聖靈充滿和引導,寫出他心裏的所是,促使他說;他把心全部傾倒出來了;現在我們可以這麼說,他疲憊不堪,努力地想用幾句簡短的句子來結束這封書信:“要喜樂,要被成全,要受安慰,要思念相同的事,要和睦。(11)”無論發生了什麼事,他盼望他們都要這樣;並且愛與和平的神必和他們同在。他依靠這個盼望,勸誡他們帶著情感()彼此問安,因為所有的聖徒,包括他自己,都向他們問安;但願主耶穌基督的恩,神的愛,以及聖靈的交通,都與他們同在(14)

台長: Bible聖經
人氣(8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達秘聖經略解 |
此分類下一篇:加拉太書
此分類上一篇:哥林多前書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