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8 23:13:16| 人氣2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不符實的校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皇仁的知名校友很多,報章雜誌上經常出現的就有幾十個。但這幾十以至幾百人在皇仁的成千上萬校友中 (記者於97年會考,戰後註冊編號是10249),畢竟是少數。即使以大學畢業的而言,也是不成比例,他們受過大學教育,在他們那一代是天之驕子,普遍而言應非常符合社會上的「成功」標準;知名度低,只能因為選擇低調生活。我們或者應該說,這一個階層更能廣泛地代表皇仁畢業生的風貌。

  關善明算是介乎兩者之間。他是香港著名的建築師,自己開設事務所,員工逾百人,獲獎甚多,九七年獲環保建築獎。關善明本人則被日本建築界評為「世界之建築家五百八十一人」之一。但以其成就,公眾知名度卻遠比相稱的低。他一向堅拒訪問,反而他的一橦橦作品在市民生活中無處不在:寶翠園、演藝學院、科技大學、九龍公園、紅墈體育館。

  這次,乘舊生會重建找他幫忙設計之便,在師兄穿針引線之下,記者隨同幾位參與計劃的師兄,在一個週五的晚上,與關善明見面。

  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生於四十年代,關善明與大部份香港人一樣,家境清貧,與很多皇仁同學一樣,拿政府獎學金交學費,課餘消遣是打波,與及畫畫。升讀港大後他選擇了建築系,畢業後一步步執業,開設事務所,規模擴大,近年開展內地事業務。

  他在建築事業以外,還有一「認真的嗜好」──美術。自小愛繪畫的他,修讀建築時接觸到廣闊的美術、文化、歷史領域,興趣變得更廣泛而濃厚。

  他送給筆者的月曆,都是他的旅遊攝影作品。他稱攝影只是「閙著玩」的,這也許是相對於他的其他追求。
  他工餘在港大美術系修了一個「非榮譽」博士,論文題目是「晚清官窰」,共花了六年時間。他在建築事務所隔鄰相連的單位,開設「沐文堂美術出版社」,專門出版高質素的中國古代美術書籍,由Media Communication畢業的兒子打理。已出版《中國古代玻璃》、《中國寫真畫》等。

  關善明談到工餘興趣時,比談一橦橦獲獎的建築更興奮。公司裡會客室到辦公室都放置了古物。據他公司的目錄介紹,北角嘉華中心的設計意念,是來自新石器時期玉琮的「天與地相連的和諧及融洽」。

  關善明至今未有真正滿意的作品。「最喜歡的是下一個。」

  他現在仍然親力親為,每天工作十一小時,親自畫圖則,無緣「享受人生」。他工作與興趣已經分不開了。工作中有樂趣,興趣中有責任,不以工作為苦,也不以興趣作逃避。

  難怪大眾對於他的作品要比其人熟識得多。他重視藝術上的追求,而忽略名氣、別人的認同,只透過作品與書籍與人作知性與藝術的交流。師兄說:「他是個很Poetic的人。」

  關善明接受訪問,是覺得新一代可以聽一聽他做人的感受,或者會有得著。

  「我們這一代最生Hard Luck,生不逢時,小時打仗,大學畢業時六七暴動,到創業時又碰上七三股災。」

  「我們這一代吃慣了苦,所以不怕捱,反正Nothing to lose,做好了本份,有少許回報便已覺賺了。」

  「今日香港的困境並非前所未有的差,只要實事求是,做好本份。冬天來了,春天也快到了。」

  關善明認為幫忙設計舊生會大樓,也是本份之一。「皇仁學生之間有一份親切感,像『愛爾蘭握手』,不必說出來的。」

  會面為時約一個半小時。八時許,一行四人離開關善明的辦公室,去吃晚飯。因為大部份職員已離開,大門已鎖上。他帶我們穿過隔鄰沐文堂,目送我們進升降機後,轉身走進辦公室繼續畫則。



──讀陳冠中《香港未完成的實驗》後作

台長: 波仔
人氣(2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