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5 11:43:21| 人氣3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出閱讀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出閱讀力

  p.20)擁有一本閱讀紀錄簿,每次記錄:什麼時候讀(年月日幾點)、讀多久、讀什麼書、孩子有什麼反應(說了什麼)以及自己對這一本書的感想等等。過些時間,翻閱前面的紀錄,可以看到自己與孩子在閱讀上的共同成長,這對親子都是一種鼓勵。

 

  p.27)學習閱讀的歷程需有人示範,幼兒透過記憶與模仿學習。之後學習文字符號,讀字裡行間的意義,最後讀出自己的感受和詮釋,形成自己的知識。

 

  p.36)孩子的「伴讀策略」:

1.  為孩子選擇簡單、具像、有重複句型或語詞的圖畫書。

2.  讀出聲音來:因為他們還不識字,但是可以透過聲音,學習語言和故事。

3.  當孩子要求重複讀同一故事時,不要拒絕,因為他們有「不斷自我練習以求精進」的發展特徵。

 

  p.61)閱讀過程中除了豐富的字彙、背景知識有助於理解外,還有下列要求,這些行為屬於閱讀的「自我監督」:

1.  讀者必須覺知到,自己在閱讀歷程的什麼階段發生哪些困難,以及如何解決所遭遇的困難,使自己讀得懂、能理解。

2.  要在文本中找出文章意思。

3.  知道如何澄清與摘要文本訊息,組成自己的知識。

4.  有閱讀動機。

 

  p.66)閱讀是一種滿足。滿足好奇的心。閱讀是一種習慣。缺少的時候才知道不方便。閱讀是一種關係的建立。這關係需要慢慢經營培養。

 

  p.67)大部分學生在小學三年級以前都在學習如何閱讀。

 

  p.80)各年齡閱讀能力表現:

閱讀表現

4

1.字彙不多 2.喜歡重複讀 3.可以預測故事結局

5

1.字彙增加 2.在協助下可以自己讀,並可相當完整的複述故事

1年級

認真學識字與數字計算

2年級

1.記憶許多讀過的知識 2.遇不認識的字會開始猜字

3年級

1.熟悉字,達自動化認字的地步 2..遇不認識的字,以上下文來猜字義

4年級

1.開始透過閱讀學習 2.能以閱讀進行有主題的作業

5年級

一本接著一本大量閱讀

 

  p.86

    書本概念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經常翻閱閱讀產生的。第一次看書的孩子不知道怎樣才算是「正著」拿書看,有的「反著」拿,也看得津津有味。常常有翻書機會的孩子,才能一拿到書,就知道由哪裡開始讀起。父母親不妨觀察一下,當你遞一本書給孩子時,他怎麼翻閱書。

    你們讀過一本書後,在第二天讀同一本書之前,先把書拿給孩子,看他怎麼處理這本書,包括他是不是知道你快讀完一頁,手會伸出來準備翻到下一頁。

 

  p.89)有興趣才能持續閱讀,因此:

1.  讓你讀書的聲音由輕柔開始,有時稍微提高語調,提醒孩子注意。若孩子睡著了,很好,不要搖醒他。

2.  當孩子更大了,在你念故事時會接續故事,讓他參與念故事。念故事時,可以故意停一下等他接。

3.  當孩子注意力不夠時,想翻書,想離開,我們不必堅持一定要把書唸完,更不要罵他。在生氣與強迫中,閱讀變得不是一件樂事,會讓孩子避之唯恐不及。閱讀習慣與興趣養成,需要時間的累積。

 

  p.90孩子還不識字,他看書看什麼?

1.  看圖命名:小朋友翻閱繪本,視每一頁維獨立的圖畫,與下一頁之間沒關係,翻頁時會跳著翻。他說故事基本上是看圖命名,如指著書中的圖說小魚、花、大牛等。

2.  敘述圖片中的行為:小朋友描述圖片中主角的動作,但未組成故事。基本上每一頁的動作是獨立的,與下一頁沒有關連。

3.  看圖編故事:小朋友看圖自己編故事,頁與頁之間的行為有連續的關係,他說的內容有一個故事的形式,但與書呈現的內容不一定一樣。

4.  看圖說故事:小朋友透過圖畫組織故事,所描述的情節與書上的內容相似。

 

  p.100

1.  一篇故事已經讀了幾遍以後,不妨試試在讀到一個較常出現的字時停一下,看孩子是否接著讀:另一種方式是,和孩子讀了一本書或故事幾遍以後,讓孩子先試著認幾個你認為他可能會認得的字,若孩子可以指認出來,在你開始唸書時,遇到這些字就請他自己念出來。

2.  孩子可以讀更多字時,不妨親子輪流讀:他讀他認得的字,你讀他不認得的字。若他讀錯,你將那個字正確複述即可,不用急著糾正說:「錯了。」此時他需要的是鼓勵。

3.  孩子可以自己閱讀時,請放手讓他讀,你在一旁聽(此時真的需要耐心):當他念錯字,念顛倒,請注意看他自己怎麼更正。更正後正確的唸書來,就鼓勵他。若再錯,你就將那個字正確複述,這是學新字的途徑。

4.  雖然我們所看重的是閱讀文字,但有的繪本圖畫很精緻,不妨在讀完一本書後提醒一下:「這素描好細心。」「這色彩用得很亮麗。」

 

  p.104)每次讀完故事後,若大家還有時間和興趣,爸媽可試著問:

1.  故事裡有誰(主角)?  2.故事在說什麼?  3.還有呢?接下來會怎麼(情節)?

    此外,爸媽不妨做些論述或評論,如「這故事好感人」「昨天讀的時候沒有感受到,今天再讀一次,有不一樣的收穫。」面對年幼的孩子不要忘記,他的注意力有限,還有漫漫學習路要走,需要休息時就休息,不急著一天認識書中每一個字、討論書中所有想法。

 

  p.117)當孩子指著注音符號問:「這是什麼?」可以示範讀出個別的注音符號並拼出字音讓他理解注音符號的功能。當孩子有興趣自己拼音,在教導他注音符號。

 

  p.137)孩子四歲左右可以在父母朗讀後,自己拿書來讀,請鼓勵孩子讀出聲。當孩子長到五、六歲,認識更多字,親子輪流出聲閱讀,這時可以觀察:

1. 孩子讀得順不順暢 

2. 他認新字的策略是以字形、字音(聲旁)、字義(部首)還是上下文猜字?

3. 他在生活中使用所學習的新字詞,用得是否恰當?

當唸書有新字詞出現時,不必急著解釋,經過幾次閱讀,孩子可以從上下文取得字意。

若孩子問:「這字什麼意思?」父母可以鼓勵他猜猜看。

 

  p.141小孩說不要跟我討論,怎麼辦?

     在閱讀中,父母不妨找沒有標準答案,開放式的問題或議題,如「故事很吸引人,你覺得呢?」「你覺得故事合不合理?」不必說「我們來討論」,直接和孩子來回傳這顆「議題球」。當孩子說出意見,請他「解釋」為什麼這麼說,這是討論的開始。

    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可以讓孩子沒有「壓力」的跟你分享,你也可以先分享一點自己的想法,再把「議題球」丟給孩子。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分享當成「標準答案」,而是試圖「拋磚引玉」。

 

  p.151每次閱讀都需要問問題嗎?

    不是每次閱讀都要問,重點在親子有對話,使彼此對所讀內容有進一步瞭解,也瞭解彼此對書的想法,起父母不要做老師要做的事(如:孩子寫字但不要成為作業練習、說故事不一定要準確摘要),在家中閱讀是興趣培養和習慣養成,更是親子溝通的時間。

 

  p.170)進小學後,兒童接觸的說明文機會會更多,當小孩在閱讀說明文時,不妨問問他:

1.  書名、篇章名是什麼?(說明文不同於故事體,標題顯示反映文章內容)

2.  有沒有子標題、副標題?

3.  每一章有沒有摘要?

4.  有沒有圖表(包括圖示、年代表、地圖、統計圖表等)?

5.  有沒粗體字或是畫線部分(表重點)。

這些訊息都可以幫助小讀者更理解說明文的內容。

 

  p.192好書的書目參考資料哪裡找?

1.  行政院新聞局中小學優良讀物推薦

2.  好書大家讀

3.  臺北市深耕閱讀

4.  童書久久

5.  童書久久Ⅱ,台北閱讀協會

台長: 大頭阿呆如
人氣(3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千萬別罵孩子—與孩子溝通的30個方法
此分類上一篇:教出學習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