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1 00:43:09| 人氣2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武林功夫-幼兒武術班 唐詩功夫《登鸛雀樓》(二)黃河入海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舉手投足,讓每個動作充滿熱情與專注,一舉一動之間充滿故事。這才是武林「唐詩功夫」的特色!

文 / 「功夫哥哥」任培豪

近日,有家長看到網路上的訊息跑來詢問我,老師你的「唐詩功夫」被人模仿了?!

回到家搜尋了一下自己過去寫的網路日誌,其實以前也有過另外一個訓練單位的家長問過這樣的問題,只不過這次是另外一個不同的單位,

當下所回答的還是一樣的:「唐詩與功夫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什麼模仿的問題啦!」

況且,一直以來我對於武林才有的「唐詩功夫」有著很高的自信,

因為「唐詩功夫」的系統化教學與完整的內容可是比其他「念詩+打拳」的動作可是不一樣的!

由於「武林」這段時間的努力,成功的帶動起這樣的功夫風潮,其他單位也會想開始著手研發與設計,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肯定與榮幸。

在同業當中,我不是資深的。但,培根老師想帶領整個「武林功夫團隊」成為最好的!

▲、不僅僅練的開心,更要練的有意義。練到孩子認同、家長滿意,從心與根本出發,這才是我的武術之路。

從今年開始我不想讓「唐詩功夫」僅僅成為一個「武術」,更想讓它變成一種「文化結合」一種武藝與文學的新風貌,

除了成功的在孔廟開設課程之外,今年秋天打入大龍峒文化創意市集的表演還有《語文創意》活動的帶動,

為了讓更多學生可以接受與吸引它,在今年延伸的出「經典功夫」課程之外,更直接去國小、國高中去做教學與演講帶動,

希望每一個動作讓大家了解到,我不是只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商品,而是打從心底給自己一個使命感想要去做一個推動的任務。

並且對於2011年,全新並且突破傳統的「唐詩功夫」將會有更多豐富的變化與延伸,

目前實驗的教學對象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是讚嘆稱奇,我相信未來的「唐詩功夫」更可以從「文化與武術」的結合延伸成為親近大眾文化的潮流。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唐詩功夫動作:
2、黃河入海流(撥水鶴嘴閉襠捶)

▲、黃:左右撩陰水波浪

▲、河:右手鶴嘴又亮翅

▲、入:仆步蛇身入海勢

▲、海:起身勾腳手揮hi~

▲、流:退步滑坐往下流

為什麼一開始設定的名稱不叫做「唐詩拳」呢?最初設計的名稱叫做「唐詩武術」,後來甚至連「武術」都改稱「功夫」。

因為一來不希望孩子只學了「拳」,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搭配組合,

二來更期盼不要給人只有「學武術」的感覺,更要「教品德」、「傳文化」,功夫一詞本來就代表經驗與時間的累積成果,

我希望孩子可以藉著功夫展現自己的變化,而非單純的只打拳踢腿而已。

目前由於武林培根老師所設計的「唐詩功夫」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目前也看到有不同相關的設計動作出現在其他教學單位上,

不過為了避免支持「武林功夫」的家長對於市面上類似的教學法產生混淆,

因此培根老師所設計之動作只有以「唐詩功夫」做統一的名稱喔!此外所有有授權並且受訓合格的「武林功夫師資群」也都會放在官方部落格上提供大家辨別!

台長: 培根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