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1-30 21:04:02| 人氣8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初試食譜半做菜,中國脾胃醒過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過去幾天,我有了一個生平第一遭的經驗:看著食譜做了三道菜。重點是,吃得自己感到很高興,很幸福!說起來,這都是拜我家印傭阿娣之賜。

由於自己一直只把吃飯當成補充必要養份,對美食並不熱衷,當然自己也是個完全沒有烹飪能力及經驗的傢伙;所以過去一年多若是在家吃飯,也就一直都認命地吃著「印尼式中國菜」那種單一層次料理食物--就是那種,青菜永遠只是單炒,若是幾樣食材配成一菜的話,永遠是同時下鍋同時起鍋的,絕不會有什麼醃肉、預先調味的概念,也就無法讓各別食材的滋味起到互相加乘烘托的效果。說實話,不好吃是真的啦!讓我三不五時也想念起小時候我爸掌廚煮出來雖不典型也仍然真正是中國菜的菜們。

這幾天反正老公又出差不在家,我在家時間要照顧的事少了一大半,天氣又冷所以很想做點跟housework有關的事,加上冰箱裏塞了一堆單一層次料理一定很難吃的菜色(豬肝,高麗菜,雞胸肉,之類),我也就硬著頭皮把婆婆流傳下來的三巨冊極為古老的傅培梅食譜拿出來翻閱。

瀏覽過程中很快就發現,中國菜真的是好個「多層次料理」啊!能入食譜的菜,應該沒有任何一道會允許你把全部食材同步下鍋的(很麻煩,可是好像很必要)。雖然認真一想,確實相信各國美食絕對都是多層次料理之後精工細活才能做成的好味道,多層次料理應該算是烹飪的基本法則吧。不過面對食譜上寥寥數行指示,全無經驗的我也只能努力想像如何讓料理立體起來、多層次起來,其間的火候功力又要怎麼拿捏,實在是陌生得有點害怕。

不久就在食譜中找到一道「南炒豬肝」,很符合我家現成材料的需求,只要把其中各色筍啦、紅蘿蔔啦那些裝飾成份居多的配菜,換成我家現有的小黃瓜即可。然後又翻到個「北平辣白菜」,更是見菜心喜,雖然我有的是高麗菜,不過做起涼拌辣白菜來豈不更爽口?雖然我家沒有花椒,我也懶得專程去買花椒,不過憑我的想像,用麻油把以前叫PizzaHut剩下來的辣椒粉包、以及剩下不多的八角拿來炒一炒,也不會比花椒的香味遜色到哪裏去吧。

第一天,心情不錯,就失了戒心,用口述法跟阿娣講了一遍南炒豬肝的料理過程,卻完全忘了她其實聽不懂七成以上的國語對話,聽不懂時又不喜歡問而是悶著頭照她的猜測去做;結果豬肝和黃瓜分別切成斗大塊狀,在鍋裏一起炒完後又加了水和醬油煮硬了之後,才要把太白粉加下去勾芡,讓我快昏倒。結果全部豬肝都賞給小狗吃了。

其實我口述說的是「把豬肝切薄片,加醬油、油、太白粉、胡椒粉、鹽和糖,醃起來;小黃瓜也要切片,先炒一下,然後加上蔥和薑及醃好的整碗豬肝下鍋大火快炒」。怎麼會差這麼多勒?可見我平日和阿娣是多麼疏於口語聊天啊,更別提我簡直從來沒在做菜一事上向她表達過我的意見,怪不得她簡直無從理會我講到做菜時的任何用語了。

面對失敗時阿娣有不卑不亢的態度,這是好事,因為她也從不會在我表達失望或生氣之後,自尊心受到傷害、而回報我以不高興的臉色。既然失敗為成功之母,我也突然意會到這表示我很有機會親自下廚做一道南炒豬肝(說實話,這種料理方法從沒在我原生家庭出現過,可能這輩子只在我外婆家吃過一兩次類似的料理吧)出來哩!不覺生出一點興奮之情。

第二天下班回家後,我又說要炒豬肝,我們就把各剩下一半的豬肝和小黃瓜拿出來。阿娣說:太太你切一次給我看。我就顫危危地拿起菜刀(真是抱歉,太少用我家的菜刀,根本不熟其鋒利程度,所以很顫危危啦),用我想像的方法薄切了三片豬肝下來(相信我,我切得很不錯啦);阿娣馬上就把刀搶回去,她來切,幸好雖然她切得太大片,也總算是片而不是塊了。小黃瓜呢,她連示範都不讓我示範,也不叫我檢查,就偷偷快手切完了--切成小小的長三角型無數塊(能切成這樣,我猜可能有什麼滾刀切法可茲形容吧?功力也是蠻高的啦),但就是不成片。唉!我能說什麼勒,至少體積小點兒比較能入味,我就認了吧。

眼見我已在小黃瓜上失守,只得趕快再把豬肝搶回來,自己拿了碗就東加一點西加一點地調起醃料來。我家既無符合食譜萬用標準的量匙,我也不諳多少份量該配多少調味料,這時也只得再度發揮想像力,把上述調料和成一碗,丟進豬肝去攪和。

於是阿娣小姐下鍋素炒了小黃瓜,然後我發現她還沒切薑片,緊急暫停備薑;最後終於把我手上這碗豬肝下鍋去炒,過了幾秒鐘發現怎麼是用小火在烘呢?我趕快把火轉大一點,阿娣堅持要加一點水,我則緊記著食譜上說要快炒,就不讓阿娣再翻炒太久,直著喉嚨催她快起鍋。

嗯!這下盤子裏終於出現跟食譜圖片很近似的菜色光澤了!因為有太白粉(再說句實話,這可是我自己的家裏第一次有太白粉出現在食物中呢)的關係,醃料裏又含油,所以醬汁呈現出發亮的深褐色,小黃瓜的綠色點綴其中,很美咧,呵呵。

我陶醉不已地捧著盤子,雖然不是自己炒的,不過好歹也參與了一半嘛!但是捧近眼前一看,卻發現好幾片豬肝上還滲出鮮紅的血色來,原來火候根本不夠,還沒熟透哪,恐怕連豬肝應該會很香嫩滑口的八分熟都還沒到。但我是硬頸子一派的,不想承認我太快催起鍋(其實我是懶得罵阿娣不理會我說要大火快炒的指令啦),還是夾起一片來試吃看看;一吃之下我簡直對自己太滿意了!因為調味調得真好啊!真是太合我自己的胃口了!不覺精神為之一振,也就不管那幾片血色,吃將了起來;豬肝也真的在神奇太白粉於加溫過程中的護航之下,十分軟嫩不乾硬。

那天光配著這道stone式南炒豬肝,我就吃了兩碗飯。簡直從來沒發現過一向被我鄙棄的豬肝也有好吃的時候。

第三天早上,看見阿娣把冰箱裏三分之二顆的高麗菜剝了幾片下來要炒,我就說no no no,全部拿出來吧,我要做辣白菜。洗完菜示範了一下怎麼切條,結果因為我切得不好、阿娣又突然決定完全模仿我的切法,結果是切得太大條了一點,哈哈,不過也沒關係啦。倒是阿娣真的刀功不錯,快速切成的紅辣椒絲很漂亮。接著我在盆子裏灑下鹽,先把白菜漬起來,要漬四個小時哩!再一次,我無從確定該加多少鹽才對,只好加一杓拌一拌、嘗嘗鹹味,不夠鹹,再加一點。用手翻攪一盆白菜讓鹽拌勻的感覺,很不錯哩。

然後翻冰箱把我壓冰庫的辣椒粉包和八角拿出來,再揀出麻油和醋瓶兒,跟阿娣說要用相同份量的麻油和醋,下去炒辣椒粉和八角,炒香時起鍋,加糖進去拌到融化。本來是說請她四小時後再炒這份配料的,不料一轉眼快手腳的阿娣竟馬上就把東西炒完盛在一碗裏了!我想說應該要熱油倒進入了鹹味的白菜裏才對的嘛,但是既然炒都炒好了,也就晾在盆兒旁邊一起等四小時吧。

接下來四小時我就一直心神不寧地不時過去把盆裏的菜再翻翻攪攪,眼看著蓬蓬一大盆漸漸脫水,乾扁了下去。終於過了四小時,也不知試吃過幾片生白菜了,我決定可以拌入調味麻油啦!這碗油加進去後加緊拌勻,麻油加紅椒粉的淡紅色澤十分美妙地滲進白菜葉條兒裏,被我盛在那保鮮盒裏滿滿一盒,哇!真是美味又養眼極了,當場就吃了好大幾口。

這盆涼拌辣白菜,我吃了兩三天,冰起來後又別有風味,這下我以後不會再哈外面牛肉麵店的涼拌白菜小菜碟了!

接下來第四天,對照著一本比傅培梅食譜更為簡易的輕薄型小食譜,我們把雞胸肉拿來用太白粉、米酒和鹽先醃好,超市買的三色丁(玉米、紅蘿蔔和蜿豆)先下鍋煮軟,然後分兩階段下鍋炒熟。這麼簡單的菜,只要在料理過程裏多一點曲折、多兩個步驟,就能煮出如此的好風味來--我真有點搞不懂自己了!為何以前只是默默忍受永遠是三色丁直接從冰櫃拿出來下鍋、跟豆干及蝦仁硬炒成每樣食材都覺得還是生生的,那樣的印尼式中國菜呢?

-------------------

不知道我這三菜過程,可不可以算是味蕾的自覺革命?看來即使我常常自我安慰或自我催眠說自己不需要美食伺候,難以入口的食物吃久了以後,人也是會想要揭竿起義的。

同時,奇異地發現了食譜是一種真正有用途的書籍,不只是幾行簡單中國字在那裏羅列出一頁又一頁缺乏奧義的實用型文字而已;揉雜進味蕾不甘寂寞的大聲呼求、靈魂對對消化器官的同情、以及腦神經思考能力為了挽救大局而自發性進行的各種配料想像後,食譜可是會真正活起來變出一盆盆美味佳餚的。

對於擁有豐富經驗的廚子們來說,我的這篇初嘗做菜記,大概除了當成一場笑話來看以外,實在是沒什麼意義的囈語。不過,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覺醒過程的寫實紀錄呢?

何況,我還貨真價實地發現,做菜似乎不是什麼太難的事,而我可能還略有一點兒必要的天份呢。(唉!至於我還沒練習到的刀功、炒功,那其中的玄妙分寸,就等我真正有機會完全掌廚的時候再說吧。)

台長: stone
人氣(8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我自己 |
此分類下一篇:蕁麻疹
此分類上一篇:幼兒小說之1-媽媽今天不開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