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10 12:00:00|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設計師不缺技術,最缺目標((新聞分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御弈設計 分享新聞文章 "設計師不缺技術,最缺目標"





咖啡色是啤酒瓶被習以為常的顏色,他卻挑戰現況,讓海尼根成為第一個使用綠色玻璃瓶的啤酒公司。




2014年的倫敦設計展中,現場一個由白色菱格框所包覆而成的繭型包廂,由於外觀獨特,功能兼具透視感與親密感,立刻引起媒體好奇的眼光。

這個由海尼根(Heineken)所設計的快閃城市星酒吧(Pop-up City Lounge),今年10月初於全世界巡迴展出,特地將台北選為亞洲唯一展出的城市。在華山文創園區亮相時,開放式貨櫃長屋裡,夜晚中熠熠發亮的吧台設計,與四處座落的白色繭型包廂,吸引不少人前往參觀體驗。

當初,海尼根全球設計總監馬克.范伊特森(Mark van Iterson)與他的設計研究團隊在討論如何設計一個創新酒吧時,大家一致同意不想再為一個新產品創造傳奇,或是只說個動聽的故事,何不回歸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單純聽聽大眾的想法?於是他們決定透過“social design”(社交╳設計),運用社群軟體Instagram邀請全球各地的人分享對酒吧的想像。

「給我們一張關於你對酒吧想像的相片!」這是范伊特森在Instagram發出的邀請,結果有超過1萬人參與活動。范伊特森笑著說,這些來自全球各地上傳的相片,讓他發現許多重要、有趣的線索:首先,有半數以上的相片幾乎都在戶外拍攝,不論是幾個人正在翩翩起舞,或在豔陽下享受一杯色澤美麗的雞尾酒,或是三兩好友聚集在戶外聊天。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所設計的快閃城市星酒吧會做成半開放式空間,因為我們發現人們對酒吧的期待,比較傾向有戶外感。」范伊特森解釋,此外,所有的相片裡,人們幾乎都在身旁放著一杯雞尾酒,這又給他們帶來新啟發,何不將啤酒試著做成各種雞尾酒款,讓大家可以同時享受啤酒與雞尾酒?

范伊特森後來更徵求來自全球各地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共20位,從室內設計、時尚、攝影、產品等面向,一起集思廣益完成這項創新的快閃酒吧設計。

創新=尊重傳統+打破框架

一方面尊重傳統,一方面打破框架,一直是范伊特森對創新的思考。擁有超過20年的設計和品牌行銷經驗,2005年加入海尼根的范伊特森,品牌創意發想與設計都由他來搞定。光就海尼根的瓶身來說,咖啡色是啤酒瓶被習以為常的顏色,他卻挑戰現況,讓海尼根成為第一個使用綠色玻璃瓶的啤酒公司。他所創作的“Club Bottle”(見左圖),鋁製的瓶身搭配公司的經典標誌,在酒吧的光線下還能產生特別變化。

好奇問他如何挖掘創意來源,范伊特森總說:保持開放心胸,用心觀察人們在做某件事時的反應與理由,通常會帶來重要線索。他也數次表示,如果在一個領導品牌公司工作,想要創新,一方面一定要尊重公司傳統,一方面也必須不斷推翻既有做法,才能持續讓消費者有所驚喜。

究竟如何兼顧創新與傳統?如何持續挖掘創新商機?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對創新的熱情?這次專程來台的范伊特森,特別從快閃城市星酒吧談起,一路延伸到他對創新的各種思考。

Q:設計師通常都會面臨兩難,究竟要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還是引導消費者走向下一步?

A我認為兩者要平衡,而它們的前提都是:你必須先觀察消費者要什麼,做很多研究去洞察消費者行為,才能試著理解人們行為背後的出發點。

例如,設計酒瓶這件事,我觀察的不只是酒瓶本身,而是人們使用的情境。例如當人們走進酒吧裡喝啤酒,你會發現大家從頭到尾都將酒瓶拿在手上。這是因為啤酒的種類太多了,如果放在桌上,很容易跟其他人的混淆在一起,最後忘了自己究竟喝的是哪一瓶;同時也是擔心萬一放在桌上,被別人放了什麼東西進去都不知道,所以才會一直拿在手上。

可是,這就造成另一個困擾:因為手上一直拿著酒瓶,喝酒的速度會不自覺地加快。我希望大家喝啤酒是慢慢的享受,而不是加速,所以瓶子的設計很重要,得讓消費者清楚的辨別。如果能設計一個各種顏色與形狀的架子在一旁,讓消費者隨時將喝了一半的酒瓶放在上面,辨識度就可以提高。這便是我所說的洞察消費者行為。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在一個領導品牌工作,通常這樣的公司需要保持領先地位,就不能只是跟從趨勢,還必須創造趨勢。洞見(insight)就變得很重要,你得比消費者更早踏出第一步,試著找出什麼事情在困擾著消費者。

當我們在海尼根創新時,一方面,我們必須尊重海尼根的傳統歷史與DNA;另方面,人們喝啤酒的歷史已經很久了,很多事情都變成習以為常,但為了創新,有時候你就是得打破藩籬。例如,用傳統的啤酒調製出雞尾酒,但仍要讓消費者品嘗到雞尾酒中有啤酒的滋味;又或者我們在設計瓶身與標籤時,如果設計的是“Club Bottle”,可以揚棄一些傳統,做更多創新。而在設計給大眾的產品時,兼顧傳統就很重要,這就是我所謂的兩者平衡。

Q: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商場遊戲規則動輒改變,如何保持敏銳的觀察?

A豐富的線索是關鍵。以我們公司來說,我們有一個做研究的部門,稱為消費者市場情報部門(Customer and Market Intelligence, CMI),這個部門專門蒐集各類資訊,從消費者行為、市場到競爭者的動態觀察並分析研究。我們也會跟來自全球各地許多有創意的經紀人一起合作,彼此交換新的想法與資訊。

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培養自己具備一種心態,就是所有一切莫不是靈感來源。我認為真正好的設計師或是好的創意工作者的精神,就是永遠打開感官去接納所有一切。例如我這次停留台北數天,我會用心去觀察這個地方正在發生什麼,聽這個城市的音樂、看它正在上映什麼電影、翻翻雜誌或是到商圈去購物,到龍山寺去看傳統的節慶……這些都是不同的素材,將來都可能成為我們創新的概念之一。

像台北101大樓,對我來說就是一棟不可思議的建築設計,它雖然是一棟摩天大樓,卻大量運用傳統圖騰的意象,融合了中國傳統的竹子造型,讓文化元素進入到摩天大樓的設計中。這種獨特造型,讓我也希望將來能夠設計出竹子形狀的瓶身,這些都是很好的啟發。

Q:現在的設計師既不缺設計工具,更不缺點子,那麼你覺得現在的設計師最缺什麼?

A有一件好事是,現在很多人因為愛上設計,會去念設計學校或是藝術,而且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設計。我覺得台灣就是個好例子,20年前,「台灣製造」代表便宜的產品,透過大量快速製造再外銷到西方國家,這是台灣賺錢的方式。但這次我來台北,住的飯店中,裡面所有東西都是台灣製造,卻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從材質到概念都很有台灣原味的設計感,就連餐廳也出現很多很有設計感的餐廳。

不過,我們必須承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好設計師。現在大家可透過方便的管道如設計軟體來設計,但那不意味著你就是好的設計者。如果設計只是為了有趣,我覺得沒關係,但真正令人焦慮的是,當設計工具變得唾手可得時,你得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而設計。

我認為每位設計師都得有個目標,這個目標可大可小。以我個人來說,我在海尼根工作,我們賣啤酒、設計跟啤酒相關的事物,我從不認為我的設計可以改變世界,或是為世界帶來和平。當然,設計師可以擁有很大的野心,但對我來說,如果我的設計能帶給消費者一個美好的新體驗,讓他覺得這是值得回憶的一天、一個值得回憶的夜晚,其實我也改變了世界一點點。我在我擅長的領域裡做了一件好事,這樣就夠了。

當然,如果設計師能夠透過設計解決人們日常生活的困擾,改變他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事。其實,每位設計者到最後都想成為創造者,幫助大眾創造一個更有效的使用環境。

Q:如何在企業裡突破框架創新?

A在我看來,在企業創新,首先要清楚一件事:你不可能改變所有的事,而且,一位好的設計師也不只為自己的工作負責而已。如果他不了解其他部門在做什麼、不了解產製過程的每個環節,就無法產出好產品。

作為一位設計師,若要突破企業框架,首先要先突破自我框架。好的設計師不僅了解設計,還會去了解科技、財務、商業與消費者行為,具備將這些因素都集合在一起的考量,才會有洞見,看到未來需要怎要的設計。

英國一位很有名的設計師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經說:“Design gives hope.”(設計帶來希望。)當你設計出好的東西時,人們會眼睛一亮說:「哇!這正是我想要的產品」,因為你的設計讓他看到未來與希望。所以我認為好的設計師會創造希望,至於不好的設計師,我想那就是創造災難了(笑)。

范伊特森的小叮嚀:永保好奇心,才有創新熱情

我一直強調心態很重要。如果你對新事物永遠有好奇與想要探索的心情,永遠能看到新鮮的事情並啟發你,就能源源不斷維持創新熱情。

這有個前提,有時你要強迫自己:不要變得太懶惰,提醒自己要積極開放,對每件事都要從頭開始觀察。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先找到你喜歡的,才會看到未來創新的機會。

我看過很多好的設計師之所以能創造未來,在於他們非常了解設計對未來的影響力,所以會抱持非常專業與紀律的心態,鉅細靡遺地觀察四周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產品,也不是曇花一現而已,而是會影響社會數十年以上的時間。



 

台南網頁設計.網頁設計.envisage.網站設計.台南網站設計.網站架設.平面設計.關鍵字SEO.網路行銷.關鍵字行銷.台南做網站

御弈設計官網 http://www.envisage.com.tw/

御弈設計部落格 http://www.envisage.com.tw/welcome/

御弈設計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envisageart

原文網址: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103&page=1
 

台長: 御弈設計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