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21 17:09:08|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升格成大學 卻招不到學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部每年都會對大學進行評鑑的工作。尤其是對於管理學院與技術學院,教育部都會遴選專家,對於學院作出評鑑。評鑑的範圍很全面,包含行政、教學、研究、甚至學生畢業之後的表現。惟有教育部評鑑成績為優等的學院,才有資格擴大招生名額、增設系所、並且從「學院」升格成為「大學」。

「學院」升格成為「大學」之後,就可以依計劃申請擴大學校規模,加設科系、多招學生;更可以成立研究所,招收碩士班、甚至博士班的學生。因此,幾乎所有的管理學院與技術學院都非常在意教育部的評鑑,都希望能夠得到優等評鑑,可以升格成為「大學」。從學院升格成為大學,可以提高名望、而且必然有助於招生。

社會也期望教育部的評鑑,是一個負責任的品管把關。畢竟教育部花費這麼多納稅人的錢,過去這麼多年毫無節制的廣設大學,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問題;既然現在每年要煞有介事的進行評鑑工作,就應該確實做好品質管制。但是今年最低分7.69分的學校,立德大學,卻是最近才經過教育部評鑑優等,同意從「立德管理學院」升格成為「立德大學」。立德也是今年全國唯一改名成為大學的學校。

一方面教育部評鑑認為「立德」辦學優良,同意升格。今年立德可以依計劃開始擴大規模;反諷的是,今年立德只能招到7.69分的學生。招生不足的問題非常的嚴重。譬如台中的健康暨管理學院,評鑑成績優良,近年升格成為「亞洲大學」,得以擴大招生。但是有幾個系的單科原始平均分數,連5分都不到。

教育部的大學評鑑,勞師動眾。評鑑結果認為一些私立學院辦學成績優良,可以升格成為大學,擴大辦學與招生的規模;另一方面這些學校根本就已經招收不到學生。我們要問,教育部的『大學評鑑,到底意義何在?』是不是教育部應該提出說明,為什麼教育部評鑑為優等的學院,升格成為大學,招生的績效卻是這麼的差?為什麼教育部的評鑑,與市場的認知有這麼大的差異?

何卓飛指出,某些大學或學院應該成立「招生危機處理小組」,因應招生不足的問題。似乎教育部要把招生不足的問題,丟給各校自行處理。但是我們忍不住要問,教育部掌握巨額經費,負責大學教育的品質管制。教育部乍看是慎重其事的『大學評鑑,是否真正做好了分內的工作?』自己分內的工作都做不好,又如何指導別人成立「招生危機處理小組」?

【中華民國資深人力協會理事 薛中鼎 蘋果8.21.2008摘要】

參考資料:
http://earthk2007.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3167.html


台長: 果凍讀書會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啟迪 |
此分類下一篇:蔡志忠實力打敗學歷
此分類上一篇:如果沒有明天 也要微笑說再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