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28 11:10:51|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慈悲禧年徽號中默觀的意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分享/問題:慈悲禧年的徽號展示出聖言誦讀孕育的默觀意義,就是我們結合基督的眼目,參透生命,觀看世界。(來自2015-2016年香港信仰小團體文憑課程的學員)

林康政老師的回應:

於2015年12月,我在香港為信仰小團體文憑課程講授《天主教教理的信仰主題與聚會應用》的課堂上,談及「天主創造和原罪」的教理課題,學員們問及為何天主慈愛的創造中出現罪惡呢?在這罪惡世界裡,如何了解天主的慈悲?從這些問題,我與學員們一同探索慈悲禧年的徽號,當中耶穌與他所背負的人共有三隻眼睛。這已表明只有當人與基督的眼目結合而為一時,才能明白天主在罪惡世界中施行的慈愛計劃,這也正是聖言誦讀使人孕育出默觀的意義。為此,我嘗試從聖言誦讀的默觀與慈悲禧年的關係與意義,回應上述問題。

有關天主慈愛的眷顧與罪惡共存的問題,《天主教教理》309-314號應用多瑪斯「受造世界於過程中才達致最終完美」以及奧思定「天主從惡中引出善」的教導,已作出詳細的闡釋。教理尤以311-312號,引用奧思定的立論,說明罪惡不是天主創造,而是受造物誤入歧途,以自由所選擇。天主尊重受造物的自由,才容許惡的發生,但祂卻奇妙地要從惡裡引發善。我們要發現天主在祂的全能眷顧中,能由受造物所造成的惡果,甚至是倫理的惡果中,引出善來。這是源於天主的慈悲和愛,而其豐富的救贖恩寵總勝於罪惡。

問題是人的目光十分短淺,只是看見眼前的罪惡、人的病苦、生活的不如意等就會怨天尤人。當面對自己的痛苦、別人的錯誤、婚姻與家庭的困難、政治與宗教的疆局及世界災禍的慘劇等種種情況時,往往沒法看到天主在一切背後的慈善眷顧,祂的考妙安排,以及祂要使人成全的旨意。為此,慈悲禧年正要喚醒我們要在一切人為與事情中,默觀天主的慈悲。慈悲禧年的徽號意義於網上或在禧年禱文的單章中,已清楚列明。那是取自早期教會「耶穌下降陰府」的圖像,當中聖子把失落的靈魂背在肩上,而充滿慈悲的善牧將人背在肩上時,他的眼光與人的眼光結合為一。這正道出每個人不要只以自己眼光去判斷他人,給人定罪,而要以基督的目光去寬恕,並懷著天主的慈悲去包容和愛護他人,因而要注視和默觀天父的慈愛。為孕育出基督的目光,《慈悲面容》禧年詔書13號叫我們放下自己去聆聽聖言,在寧靜、平安與喜樂中,默想聖言,好能默觀天主的慈悲,並以祂的慈悲在生活中實踐愛。這正是聖言誦讀所要孕育出來的默觀結果,即以新的眼目與心目,在一切人和事中,看見天主的臨在,甚至在惡事中去辨認天主的慈善計劃與仁愛旨意。默觀天主之意義就是如此。

這一點與天主教教理#2715的意義相對應,說明默觀是我們因著耶穌的注視,潔淨心目,獲得光照,因而能以信德和真理的目光,並懷有慈悲之情去參透萬事萬物,由此更能認識基督生活的奧跡、天主慈愛的救贖計劃。聖本篤生於5世紀,他以「祈禱和勞動」(ORAETLABORA)的靈修去培育隱修士的默觀態度;這態度並不是只留在聖堂默觀基督,而是在勞作活動中、悔改行動裡、弟兄友愛時,以及在接待客人、管理修院、操管飲食等事務上,能看見天主的慈顏,並活出天主的愛。事實上,聖本篤會規強調祈禱(ORA)的優先,包括日課祈禱、聖言誦讀、主日禮儀,視之為天主的救世工作(OPUSDEI),當中第4章及48章所提及的聖言誦讀只有誦讀(lectio)、默想(meditatio)和祈禱(oratio),而沒有默觀(contemplatio)這步驟。反而,人的工作(LABORA)才成為聖言誦讀的延長,因為只有在祈禱中與主交心,按天主旨意和恩

寵去行事,人的勞苦才有力量,具有意義;人在工作中才能默觀到天主,即看到天主的旨意,並能以皈依行為與愛德服務配合,活出天主的愛。為此,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上主的話》宗座勸諭86-87號中,致力恢復聖言誦讀的精神,重申默觀與行動的根本與密切關係。

總括而言,慈悲禧年以誦讀聖言作為仁愛行動的首要建議,就是要我們藉著默觀耶穌奧蹟,先去孕育出基督的目光,才能生活出天主慈悲之情,在一切人際與事情上,辨識到天主的慈愛,並能以信、望、愛去回應天主在人類和世界中的救恩計劃。這裡,我以《天主教教理》314號作結:「我們堅決相信,天主是世界和歷史的主宰,但祂所眷顧的人間旅程卻往往不為人知。只有到了終點,當我們完結局部的知識、「面對面」地(格前13:12)看見天主時,我們才能完全認識這些道路,天主就是沿著這些道路,甚至經歷過壞事和罪惡的悲劇,要引導祂的受造物,抵達那最後的安息的祥和中,天主正是為此而創造了天地。」

page2image1863591104

台長: 綠茶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天主教教理 |
此分類下一篇:修和聖事
此分類上一篇:【《天主教教理》對死刑的立場】從接受到廢除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