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5 17:44:30| 人氣6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號人性論與情理同源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號的性質和其人性意義

─記號人性論與情理同源論

何秀煌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論文大綱)

  本文旨在探討人類所創制使用的記號之人性意義,闡明記號在人類演化過程中,所擔負的塑造人性的功能。

  為了瞭解人類的記號行為,本文首先陳明人類使用記號的緣起,指出記號化過程所牽涉到的約定化、俗成化、客觀化和公眾化。公眾化的記號系統直接有力地造就了人類認知方式的形成,以及人類各種知識的長進。在這個關鍵上,兩類記號--「自然記號」和「人工記號」--全都扮演著舉足輕重和互補相長的角色。

  人類的知性成就並非人類記號化的唯一成果。人類的感性--特別是人類的感情,也在人類的記號化過程中琢磨和塑造,造就了人類特有的感情。可以說,整個人類的文明人性根本上就是記號行為的產物。這是「記號人性論」的要義。

  此外,作者主張人類的知性和感性、理性和感情都同出於記號的應用以及對記號之遵行和尊重。由此發展出作者所持之「情理同源論」。




一、記號、記號世界與人的存在

  記號雖然並不是人類獨有而專享的東西,許多其他的動物也使用記號;可是人類卻是最最善創記號,而且最最優用記號的動物。人類不僅使用記號加強解決競存、適存和續存的問題;他更在記號的有力作用下,演化生命形式、塑造人性、建立文明。
  
記號為什麼具有這樣的效力?它怎樣行使這樣的功能呢?
  
從最基本的層次看,記號扮演著一種「替身」的作用。一個記號可以用來代表、代替、代理和代換其他事物,行使該事物的作用。該記號成了該事物的記號。在這個層次上,人類和其他許多動物的生活裡,全都滿佈著記號的運用。舉個顯明而熟悉的例子。人類和許多其他較高等的動物,在遭遇危急的情況,都有著令同伴,帶引他們離開現場,逃避危難的行為表現。為了令自己的同伴免於陷入受傷受害的地步,首先發現危急情況的成員,固然可以使出自己肢體的力量,親身牽引、推拉、背抱或以其他動手動腳的方式,帶領或遣送同伴,使其安然脫離險境。不過,除了對待嬰兒稚幼,或病老傷殘之外,一般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動物,全都很少訴諸如此親作親為的舉動。通常首先發現危急的成員發出特定的聲音,或作出特定的動作示警,通知同伴各自分別走避逃難。

  上面所舉的,雖然是個原始簡單,但同時卻是個典型完整的「記號情境」的例子。它含有記號情境裡所應具備的三大要件:記號、記號使用者,以及記號所代表的事情、事態或事物。在上述的例子裡,那特定的聲音或特定的動作就是給用來報警示危的記號。

  我們說記號可以用來代表其他的事物。可是這種替身的工作卻非同小可,我們絕不可以等閒視之。設想一下上述的例子:在危急的情況之下,倘若只能使用肢體的動作,運用一己的體力來幫助同伴擺脫險境,那麼其效果一定事倍功半;甚至無法順利成事,功虧一簣。比如,自己逃難總比牽引著同伴或背負著同伴一起逃難要來得快速,安全而有效。不但如此,一個成員的氣力有限,所能牽引或背負的同伴數目極為有限。而且,使用這種方法所能幫助的,只限於處在鄰近左右的同伴,對於居身略遠,但卻依舊受著威脅的同伴,也就鞭長莫及,力有不逮。更重要的是,這樣做無法達到各自依其所長,分散逃難的「戰術」應用。大家一起,生則同生,死則同死。這種行為模式欠缺多面性與靈活性,大大不利於一種動物的競存、適存和續存的演化。

  不過,上面所說的這些只構成一般容易想像的記號功能--從實用上觀看記號的作用,以及沒有使用記號的生活方式所涵藏的困難和不便。可是,記號還有另外一層更加積極,甚至更加影響深遠的功能--尤其對於人類來說。記號的使用促進人類生命形式的改變。

  順著前面的例子來說,發出示警的聲音,充當危險的記號,這樣做和使用肢體力量帶動同伴遠離危難,兩者之間具有根本的不同。軀體的動作訴諸物理的因果和生物的規律,驅使其他個體,改變其狀態或行為。這是被動的成事。可是,記號的使用令有關的族群成員進入一種交流溝通的情境。成員之間產生一種意識上的傳遞與領會。接著各成員可以按照他的個別處境、獨特能力,甚至不同的判斷,各自做出自以為最實際而又最有效的反應。比如,在敵人來襲的危機狀況之下,有的可以爬樹,有的可以落水,有的可以急奔,有的可以掩蔽偽裝,有的可以奮起抵抗等等。這是一種主動參與的情況。這時記號扮演著一種樞紐的角色,它令分享使用記號的成員由物理世界的生活方式,走入兼有意識世界或心理世界的生活方式。

  對於人類來說,記號在意識世界裡的興風作浪和開發經營最為影響人類文化的成就和走向。漸漸地人類的行為和其他生活情節幾乎全都浸潤在記號的汪洋大海之中。我們的文化成了記號的文化。我們的人性成了記號的人性。

  記號怎樣發揮如此的作用呢?推想起來,記號的發生最早只是一種自發的生理反應。人類和其他某些動物一樣,在不同的外在環境的刺激下,具有產生某種生理反應的傾向。比如,遇冷令人發抖,受熱使人流汗,驚嚇時肌肉收縮,震怒時面紅耳赤,遇險時落荒而逃,歡迎時張懷擁抱。凡此種種,天生自然,因緣相關。所以,人類早期的遠祖當遭遇危急之時,口出尖叫,拔腳而逃,這原是一種很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過,這樣的行為在同伴看起來,卻具有一種指示、指引,或者提示、提醒的作用。這樣一來,某一特定的聲音和動作,以及某一特定的生活情況或遭遇之間,就可以給人加以關聯起來,在他們的意識裡建立起一種具有指引性的關係。比如,尖叫奔逃指引出危急的境遇。這就是人類「就地取材」創發使用記號的緣起。

  類似這樣的情況佈滿在早期人類的生活情節之中。人類的遠古祖先在競存、適存和續存的要求下,發揮觀察,累積經驗,在自然和人世的事件脈絡中,清理認識出事件和事件之間的關係。他們更進一步,選取那些具有指示或提示關聯的一對對的事件,有意識,甚至有目的地加以「記號化」,以其中一個事件「代表」另一事件。前者成了後者的「記號」。

  人類一經開始有意識的記號化,有目的地使用記號之後,除了使用記號幫助求存營生,繁衍壯大之外,人類也開始陸續不斷地經營記號。人類由使用現成的事事物物充當記號開始,慢慢地走向改良記號,再製記號,甚至自由創制記號的活動。人類的記號活動演進精化了。他的記號化也逐漸推向更高更深的地步,參與改變人類的生活內容,重塑他的生命形式。

  自從人類的遠祖開始發現記號之為用以後,下一個很自然,但卻又很重要的邏輯步驟就是記號的改良再造,或者製模定型的工作。比如,一個族群的成員認識到某種聲音和某種動作可以用來表示危急情況,因此將它當作記號使用之後,這樣的記號也就成了大家都可以採用的「公器」,用以傳達交流,用來表示心意。可是,當實際應用起來的時候,大家所發出的聲音可能不盡相同,彼此所做的動作也可能有所差異。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行之有效,避免誤解,大家必須對於一個記號加以「公眾化」,加以合理的固定。比如,大家不要發出相差太遠的聲音,或者做出過為不同的動作,去充當同一個記號。大家彼此學習模仿,甚至商量協議,將一個個的記號的形式和用法相對地加以「標準化」,使它具有一種彼此可以公用分享的「客觀性」。我們常說,記號是「約定俗成」的。即使在人類記號化之早期,那依據因果關係或生理心理關聯而成就的記號,也必須經過這種約定俗成化的過程。

這個約定化、俗成化、標準化、客觀化,因此公眾化的記號化歷程,對於人類的文化和文明產生了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它促進了人類生活內涵的嬗變,加速了人類生命形式的演化。

本來人類和許多其他的動物一起,同聚共居在這個地球之上,分享著同一個物理世界。大家在同一個自然生態中生存和競存,並且追求適存和續存。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原理之下,人類雖然沒有比某些壯健兇猛的動物具備更強壯的體魄或是更雄偉的體力。然而經過時間的考驗,在對比較量之下,人類終於脫穎而出,拔萃超群,高居生物之首,成了萬物之靈。人類在進化史上的成功源於大腦的發達,以及努力開發智能,有目的地發揚智力的成果。不過,在這個成功故事的背後,居功最偉,起風興浪的,卻是人類的記號活動--他發明創制記號,他有系統地使用記號,他在物理世界之外,開闢了一個帶動知識開展,促進文化演變的「記號世界」。

  上面所說的記號之客觀化和公眾化,這時正好擔負著左右大局的作用。記號的公眾化使得人類所創制經營出來的記號世界,成了一種可以獨立於個人的意識活動,而且可給人加以客觀化的公眾領域,正像物理世界是個公眾領域一樣。在這樣的公眾的記號世界裡,個人的心思和情意能夠通過記號的作用,而彼此交流比證,互相傳佈感染。在個人的意識之上,形成集體意識,在個人的心思和情意之外,建立起集體的心思和情意。於是,人類除了自然的物理世界而外,更擁有自創的記號世界。人類除了在物理的自然生態中,與其他動物競存續存之外,更在記號的文化生態裡,拋離其他動物,超越進步,提升演化。人的存在除了表現出他的物理樣態而外,他更進一步開闢成就了他的記號樣態。人類成了典型而卓越的記號的動物。

  人類那個人的心思和情意,以及那集體的心思和情意,在記號世界裡交會迸發,開拓經營的結果,不但擴充人類生活的內涵,改變人類的生命形式,並且塑造了人類的理性,培養了人類的感情,開拓創建了人類文明的人性。
 


二、概念與情意:記號的意義和記號的作用

  人類的記號世界是他的心思和情意馳騁奔放之地和拓展演伸之所。心思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我們的概念,而情意則是情懷、意志和意願的綜合物。這些人類的內心項目通過記號的作用,以記號充當它的替身,可以比較容易地加以固定,加以澄清,加以改良和加以精製。不同的內心項目之間,也比較容易加以比較,加以關聯,加以結構和加以演繹拓展。這樣,在一個人的內在世界裡所存藏的心思和情意,經過記號化之後,除了因為進行了客觀化的程序而自己更能加以斟酌修訂,拓展改良之外,通過記號的公眾化,更加可以將自己的心思和情意表達傳輸給同類,產生交流,造成迴響,引起互動,成就共鳴和感應。這樣一來,開始於個人的內心的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等等,全都可以藉著記號的媒介,表達在公眾的世界中。於是,在這樣的公眾世界裡,存有許許多多個人內在世界的內涵,在那裡交感作用,衝擊互動。人類的生活除了物理世界而外,增添了一個記號世界,它步步開展,演化出人類那獨有而特有的精神世界。從此人類不但有一個物理世界,在它的自然生態中競存演化,他更擁有一個精神世界,在它的文化生態裡創造發明。人類以自己創制的記號為媒介,開始塑造他獨特的生命形式。

  記號之所以能夠發揮這麼大的成效,主要在於它能夠給人開發成為一種多能有效的「載體」或媒介。它不但能夠用來裝載我們內心的活動,它也可以用來裝載我們儲存心中的內容。不但如此,經過條理化、結構化和系統化之後,記號不只可以在某一特定的平面上運行,它更可以跨越情境,在不同的層次上或在不同的深度中,行使複雜多變的功能。

  記號的功能和記號的內涵兩者雖然相關,但卻是不同的兩件東西。簡單地說,記號所表現的功能是我們內心活動的向外延伸,而記號的內涵是它所裝載的,儲存於我們心中的內容。

  再拿上面所舉的例子來說,我們使用記號來示警。這時記號的作用在於提示同伴急難情境的存在,甚至告戒他們逃離現場。這是使用記號的人的意向或用心所在。它代表該人使用記號時所懷有的一種內心活動。可是這樣的記號在約定化、俗成化、客觀化與公眾化的過程當中,卻要固定出我們的認識內容,這樣記號才有充分行使某種特定作用的條件。比如,用來示警的記號必須表達著危險、災難或緊急等等內心的意思,這就是記號的內涵。

  凡是記號都有它的內涵。不同的只是,有時這種內涵比較清晰,有時比較模糊;有時這種內涵之立看來有根有據,有時卻顯無緣無故。另外,有些記號的內涵比較穩定持久,有的比較流動多變;有的內涵很受我們知識增進而變化,有的內涵專由文化裡的價值導向所左右。不過無論如何,沒有內涵就不是記號。記號不是一些空洞其內,只能產生效果於外的事物。比如,我們大聲一叫,把人嚇了一跳,這不一定是記號。我們做出聲音令人理解,令人把握其內涵,甚或更進一步做出反應。這才是記號。

  這樣的記號內涵怎樣產生的呢?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為了求存適應和改善拓展,他必須記取經驗,在失敗的經驗中獲取教訓,並且在成功的經驗裡繼續發揮過往的成就,以及追求改良與擴大。這種在生活中所累積的經驗,雖然在人類演化之初,絕大部份起於外界的刺激,然而只是接受刺激,最多形成感覺,產生反應,並不足以造就那可以用來檢討過去和策劃未來的人生經驗。人生經驗之起,在於人能善用他的智能;記憶過往之事件,比較眾多事件之差異與類同,分析事情的起因與結果,考察人事之參與和作用,歸結事理之恒常與變化,甚至訴諸想像,突破現實界限;創造發明,改變慣常的信念和思想。所以,人生的經驗是些多面複雜的東西,它通過各種形式的記號化,存藏在我們的意識之中。而且,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加上記號的客觀化與公眾化,眾多個人的生活經驗可以互相比較,互相參照,斟酌審辨,取長補短,共同創造出集體的生活經驗。我們的生活智慧、人生體認、信仰、知識和其他的思想、情意和心懷,都是在這樣的歷程中演變塑成的。一方面,記號化令我們的人生經驗固定成形。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基於表達交流的需要,將人生經驗的內容託付記號,成為大家可以分享共用的記號內涵。

  從這個觀點看,記號所裝載負荷的是人類形形色色的意識內容。人類不斷經營他的記號,不斷構作記號系統和記號規則,以便最有效、最深入,甚至於最動人地表達交流出人類的意識內容。人類的意識內容種類繁多,而且衍生增殖,無窮無盡。比如,我們所熟悉的觀念、概念、理念、思想、情意、心懷、感情、心境、想像、幻想等等,全都可以注入記號,成為它的內涵。不僅如此,意識內容的聚合體和衍生物,甚至記號本身或其聚合體或引申組織,全都可以給指定成為記號的內涵。例如,由觀念、概念、判斷、假設、推想、想像而構成的理論,本身也可以充當記號的內涵;複雜的記號聯串可以使用簡單的記號加以替代,令其具有複雜的內涵。所以,記號之為物,千變萬化;它的內涵之種別,無以盡舉。不過,在此只為了說明和例釋,我們將主要集中於兩類的意識內容,那就是概念和情意。前者是人類思想的重要基本單元,雖然通常不是唯一的單元。而後者是人類感情的基本成素,雖然不是唯一的成素。

  我們說過,人類早期開始,已經知道利用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建造起約定化、俗成化,進而可以客觀化和公眾化的記號關係,用來行使生活上的種種功能。這時,其中一個事件給加以「典型化」和記號化,成為指示或指引另一事件的記號。這時後者這一事件也會給加以典型化,以便令記號的表達成功收效,不生太多誤解。這種典型化或「理想化」的方法從記號的創制、指認和使用開始,但卻普遍行之於人類的種種認知活動之間,構成人類「概念化」的基礎。

人類利用認識到而加以概念化的因果關係創制發展出種種的記號系統。除了用在人事統合、組織安排和傳遞交流的基本功能而外,更有一些記號系統用於開闢人類的生活經驗和自然認識,增進人類對於他周圍的自然生態的知識。在這方面人類自古以來經營所謂「自然記號」--如何將它加以約定化、俗成化、客觀化和公眾化,如何將它與其他記號結合起來,造成人類的共同認知和集體意識等等--慢慢演進出種種的經驗知識。這些經驗又裝載在記號系統之中,和人類的其他文化成素產生交流和溝通,產生更多的人類文化和文明的事物。

  舉些淺顯的例子來說。人類很早就觀察到他周圍的許多事件,並非隨便發生,隨便停止。不但如此,有些事情的發生和另外的事件之發生,其間似乎具有密切的關聯。例如,通常艷陽高掛的時候,天並不下雨--儘管有時陽光普照的時候,也可能幾陣速來速往的輕雨。因此,有些地方甚至產生像「日出下雨,下不成器」的諺語。1一般,下雨之前,天色轉變。灰雲湧現,甚至烏雲密佈。這樣的天象和下雨之來臨,兩者常常相伴而生,彼此呼應。這樣的關聯被人類所察覺。於是他可以因為見到烏雲之湧現,而做出防雨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烏雲之出現成了即將下雨的提示。烏雲成了下雨的記號。

  這種自然記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徵兆」、「預兆」或「徵候」。不過,這種徵兆的生發需要經過一番人類的察覺、釐清和確認。不但如此,其中的事件也需要經過「整型」和理想化和典型化,需要經過約定化、俗成化、客觀化和公眾化的歷程。這是人類所進行的記號化的程序。人類把某一類事件判斷確認,當成是另一類事件的記號。許許多多的人類的認知行為,在這種意義下,成了人類的記號行為。從這個觀點看,我們就深切體認到人類的記號使用和他的知識長進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可是,也是從這個觀點推衍下去,我們也察覺到人類知識的形成、構作、發展,以及表現出來的形貌,也經常受制於人類的記號現象:他的記號創制和發明,他的記號使用和演進,以及他在「記號世界」裡,繼續不斷的開拓和經營。人類的記號和人類的知識,彼此刺激,互相闡發。在這個關鍵上,不僅自然記號在那兒弄潮肇始,人工記號更加扮演一種促長衍發,闡釋開拓,製模造型和系統推理的重要功能。這時,概念、概念的構成物(尤其是命題)、概念構成物所成的集合和系統(尤其是假設、學說和理論等等)就是最明顯可見的人類記號活動所成就的事物。這些事物的開展也反過來促成更多更深入的記號活動--特別是人類求取知識,建立認知的活動。2

  當然,人類的記號活動遠遠超乎求取認知和建立知識的範圍。在人類的總體生活內容之中,各種類別的感性行為--包括感覺表現、情緒反應,以及感情的建立與發揮,一直佔據著重大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人類求生圖存,繁衍進化的成功,不僅依賴理性的力量。人類文化和文明的成就,更有賴感情的驅動和發揮。

  正像上述的概念是人類認知活動,以及其他一切理性活動的演作單位和構成單位--雖然不一定是最基本的單位,也不定是獨一無二的單位;同樣地,情意是人類的感性活動,特別是感情活動的演作單位和構成單位,當然也同樣不一定是最基本的單位,並且絕對不是獨一無二的演作和構成單位。人類的感性活動,尤其是人類的感情,在演作上和在構成上,全都牽連著概念的呈顯與佈局。只有在極為原始,極為本能性的情緒運作之中,概念可以一時完全隱居幕後,而不參與作用。

  人類的感性活動也像他的理性活動一樣,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塑造出它的形式與內容。自從遠古以來,人類在求生競存,進而繁衍開發的歷程中,經驗到群居生活的必要、方便與樂趣,學習到求偶、結合和生育的知識、方法和苦樂,體認到個人的生命和集體的命運之間的交錯與關聯,甚至計慮到許多人類文化的開展,以及人生人性的開拓與塑造的種種問題。這樣的生命體驗令人類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就不只是簡單聽憑身體肌膚的感覺,做出本能即興的反應。我們生命裡的許多活動也許多少源於感覺,但卻並非完全出於感覺,動以感覺,也非完全基於感覺和止於感覺。人類克制他的本能衝動而成就知識和理性。人類也一樣地馴服他的本能衝動成就了他的情意,成就了他的意志和感情。

  人類感性的生長,正好像他的理性的成長一樣,經歷過一段曲折迂迴的演化過程。起先,人類的遠祖多依從本能衝動行事,訴諸感覺,容易激動,不講道理,愛鬧情緒。可是漸漸地人類學習到改進生活和控制情緒之間的關聯,明白體認到只憑一時感覺的激動並不足以成就個人或集體想要完成的事務。於是,在面對他周圍生態環境裡的種種事物和事件之中,人類一方面察覺到不能只是盲從感覺,而需要通過思辨分析和比較推理,才能獲得可靠的知識。另一方面,人類也意識到只是聽憑感覺,訴諸情緒並不能獲致他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他必須克制一時的感覺,生發比較長遠穩定的情愫。他必須避免發作突來的情緒,培養比較恒久深刻的心懷。這是人類感情的發端,也是人生情意經驗和情意活動的演化之始。其中牽涉到的不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各種感覺。情意的形成更牽涉到思想與概念,牽涉到意志和願望,牽涉到人類對生命的自許,以及對於人性的反省、自覺、想像和改造的期望。這些都不是人類天生的本能衝動。這些都是人類記號活動的結果。人類在求生競存的現實世界之外,開拓出種種的記號世界和意義世界。除了前述的概念世界之外,人類更經營出他的情意世界和他的意志世界。人類的感情就在這些記號世界(包括概念世界)之中,醞釀定形,塑成演化。這樣塑造演進出來的人類情意,內裡含有人類概念的支架。這樣陶養生成的人類感情,當中具有人類理性的邏輯。3

  基於上面所述,可見人類創制和使用記號的結果,為人類的生活開闢出嶄新的經驗內容--包括智性的經驗和感性的經驗。人類的生命形式和生活內容也在他的記號世界的不斷開拓進展之間,增進開發和改革演化。所以,人類的記號行為不僅創發和豐富了他的意義世界,拓展了他的經驗內涵。人類的記號通過其所塑成的種種意義世界,帶動了人類生命形式的改變。

三、「記號人性」和情理同源

  從功能或作用上看,人類創制使用的記號對人類演化所施的最重大的成效,就是將人類的生命形式由主要膠著於天生本能的一般動物情狀,有力地提升到可以意願,可以自許,可以懷想期望的「價值」取向。簡單地說,人類由「自然人性」通過記號文化,塑造演變出「文明人性」。4

  起先,人類像其他一般動物一樣,主要受自然規律和本能衝動所支配。可是,自從發明記號,並且努力學習使用記號以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他的行為舉止產生了根本而重大的改變。比方,人類普遍應用記號的結果,改變了他與自然生態之間的互動關係。原來人類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全都依憑得自外界的刺激,交替反射地做出基於本能衝動和天生欲望的學習和適應。這樣的生活方式往往是被動的、消極的、聽天由命、隨遇「求」安的。相反地,遍用記號和善用記號的結果,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進入一種遠為主動、遠為積極的爭取冒進的導向。前面已經過,記號的使用令人類容易塑成概念,構做想法,形成假設和理論,追求事實與真象。尤有甚者,人類進行記號行為的結果,不但可以通過記號而比較經驗和傳遞經驗,更可以依此而大大擴展和加強個人經驗的領域,形成集體共同的經驗領域。這點甚為重要,而且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至為鉅大。人類個別的努力成果,因為記號化的關係,可以推廣成為人類集體可以共同分享的成果。這樣一來,人類優秀的聰明才智可以通過(也是記號化的結果而成立的)各種組織建構,以及各種人文、社會和物理的科技,廣泛而直接地推動人類全體的進化。5人類由於大量而徹底地記號化的結果,令他的優生工程不只建基在生物遺傳的層次。人類的聰明才智透過記號文化,將優生的因子傳播在他的文化建樹之中,促進人生及人性的演化。所以,人類能夠擺脫其他動物的演化軌跡,突飛猛進,一「支」獨秀,那絕對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人類的記號文化是其中的樞紐和關鍵。

  人類通過記號而構作理論,而發掘事實。這令他可以更進一步增進他的生活方式,加強他適存和續存的能力。不僅如此,人類認識到某些真象之後,可以在該基礎上,加上思考和想像的記號運作,尋取更多更深的真象。他在體驗到某些現實上的可能性之後,可以更進一步依循以往的經驗,開闢甚至創造更多更深的可能性。種種人工的技藝也就相繼生發成長,增添人類生活的安適與豐富。由此,種種的認知逐漸衍成種種的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物理科學。同樣地,種種技藝一步一步奠定了各門各類的科技--人文科技、社會科技和物理科技。在大量的記號行為,包括價值和意義的追求下,科學和科技互相激蕩,彼此加強,投射運用到人類的生活方式中,不斷塑造人類特有的生命形式,造就人類與眾不同的獨有突出的文化和文明。

  人類的記號行為不但激發了他的思考與想像,開創出上述的科學和科技的文化和文明,這些文化和文明的成果更被人類採用種種記號設計,保存收藏在他的記號世界之中,成為豐富人生,增益生命,演化人性的有力媒體。人類經由孕養、教育、理性互動、感情相涵和意願共鳴等等的記號行為,將個體和集體投落於記號世界的文化傳統的長流大河之中,繼續開拓生活的內涵,不斷演進生命的形式。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生命不只在他所處的「自然生態」之中演化。他的生命更在他自己所開拓的「文化生態」裡嬗變增進。這個文化生態正是由他建造的記號世界所構成的。

  當然,人類經營記號不只用來認識外界的真實,開闢外在的可能。人類也通過記號活動拓展內在的空間,開發精神生命的天地。

  其實記號世界的基本特徵本來就在於它蘊涵連帶著一個意義世界。這樣的意義世界不是外在於人類意識生命的物理世界。它是內在於人心,或至少寄存於人心,或倚存於人心的精神世界。人類個體生命所表現的聰明才智,通過記號的經營,經由記號的俗成化、客觀化和大眾化的歷程,由「個人語言」轉化成為「公眾語言」,6而將內存於個人意識之中的意義世界,轉化成為集體意識裡的公眾的意義世界。公眾的意義世界是一種集體擁有、大家分享的精神世界。

  這樣看來,即使在上述構成科學和造就科技的種種記號行為中,人類已經築起一個個的意義世界,開創出個人的和集體的精神世界。不過,人類的精神生命的天地卻遠遠不僅局限在認識求知的層次。人類更把他的記號世界延申開展到步步改造人性內涵,層層提升生命境界的疆域。於是人類生命的演化遠遠超離物理品質的增長,他走向具有文明價值意含的精神演化。由於這樣的人性演化不是在天生本能的自然軌跡上運行,而是在人類自創記號世界的意義世界裡加以經營締造,因此我們要把這樣塑造出來的文化人性稱為「記號人性」。那是人類記號行為的成果。那是人類投入記號世界,通過意義洗滌和精神修鍊所得的結晶。這是作者所主張倡議的「記號人性論」的要旨。

  推想起來,這樣的文化的記號人性締造開展起來,也不全是步調輕盈,一帆風順。我們知道,記號一經創制使用,很快成為人類的第二天性,如影隨形地彌漫在人類生活的各個層次之中,呼之即來,揮之不去。然而意義世界的開闢並非自然定律的展現,而是人類意願和情理的發揮。其間充滿無窮未知的適然機運,缺少一定必然的絕對規範。加以人類天生的野性和本能的衝動,根深蒂固,不易完全馴服,更難徹底根除。於是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在經由記號世界的締造經營去改造生命形式的進路上,有順景也有逆境,有靜水也有漩渦,有寬平的大道也有崎嶇的險徑。比如,就以人性所不可或缺的理性、感情,以及其他文明成就來說,由於個人、集團、民族、國邦等等利害關係的衝突;由於不同文化傳統所開展出來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價值意識和道德觀念的不同;由於各地區所建立的種種科學和種種科技的參差不齊,甚至互相排斥;由於人類在許多領域的知識仍然不夠深入也不夠健全,在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欠缺全面欠缺妥善;由於人類的意志傾向和精神狀態,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有的積極有的消極,有的開放有的保守,有的進取有的含蓄等等;因此,當我們回顧人類的歷史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在人性演化的進程上,到處充滿著艱辛坎坷的段落。人性中的理性、感情、道德、價值和意志等等,在開拓塑造和演化嬗變的路途中,都不是風平浪靜,順水暢流。回顧歷史的過去,展望理想的將來,我們可能發現我們的理性多所獨斷而不夠開明,我們的感情多所偏頗而不夠平衡,我們的道德多所狹隘而不夠廣含,我們的價值多所片面而不夠遠大,我們的意志也多所專橫而不夠超凡等等。不過令人深深引以為慰而不致輕生絕望的是,儘管前路漫漫,滿地艱辛,人類在塑造文明的記號人性的進程中,畢竟已經走出一段堅實而豐盛的路。人類可以在不斷的進取之間,接受教訓,改造自己,開創出一條更加文明和更加成功的路。

  當我們心存人性的前景的時候,有一點令人想來欣慰歡喜,思之樂觀而懷有希望。上面說過,人類自從創制和使用記號以來,記號成為人類的第二天性。它變成呼之即來,揮之不去的人性事物與人性現象。人類不管是在舉止行為的外顯表層,或在內裡精神世界的意識深層,全都成為道道地地的記號的動物。這是一個無以逆轉,不能回頭的演化方向。除非有朝一日,人類滅種絕跡,消失不再,否則人類已經不可能洗脫一切的記號行為,漂白所有的記號意識,走回完全原始,一概野蠻的地步。

  事實上,人類一開始跨過記號行為的門檻,這樣的記號人性的演化命運就在冥冥中註定,在悠悠裡安排。人類為了使用記號,他就不能任性發野,他必須與人合作;他就無法情緒用事,他必須遵從規則。基本上,這是記號人性的發端,是人類的理性和感情的起始萌芽的關鍵。說得明確一些,人類所創制使用的記號,要能成功行使它的功能,要能成功地達致俗成化、客觀化和公眾化的效果,那麼參與使用記號的人類全都必須學習養成克己存他,自制客觀的習性。一方面,這樣的習性發展成為人類尊重事實和遵守規律法則的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它也導致在求偶養育和集體交往中,那種與人同心,和人交會的人間感情。在記號人性中,它的理性和它的感情全都導源於這種克制自己的衝動和尊重外人外物的存在之習性。因此作者進一步倡議主張人性中理性和感情同出一源的「情理同源論」。



註釋:

1 台灣民間就有〈台出日落雨,落不濕土〉或〈台出日落雨,落不濕路〉之押韻諺語。「〈台...〉」表示其中之「...」換成台語之對應語彙加以發音。

2 有關概念的事和理論的事,可分別參閱作者之下列文字:《語言與人性--記號人性論闡釋》,第八章〈概念的世界〉,台灣書店,台北(即將出版),以及〈語言、文化與理論的移植--一個人文生態的思考〉,收於作者之《傳統‧現代與記號學--語言‧文化和理論的移植》,東大圖書公司,台北,1997。

3 參見前引《語言與人性》之第九章〈情意的世界〉、第十章〈意志的世界〉,及第二十一章〈感情記號的開拓〉。

4 作者拿「文化」和「自然」相對。「文明」則和「野蠻」對立。一切人為的歷程和結果皆為人類文化。而人類文明則指文化事物和現象中,為人類依其價值標準而選取或珍視的部份。所以「文化」一詞不含價值判斷,然而「文明」一詞則蘊涵價值上的取捨。

5 關於「人文科技」、「社會科技」和「物理科技」之概念及其分野,參見作者之〈社會科學.社會科技與社會的現代化工程--一個文化生態的哲學思考〉。發表於「社會科學的應用與中國現代化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與台灣東華大學合辦。199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即將出版)

6 有關個人語言和公眾語言的區分及其各自獨特的功能,可參見前引《語言與人性》,第四章〈大語言和小語言〉,以及第五章〈公眾語言和個人語言〉。








載《哲思雜誌》一九九八年三月第一卷第一期

台長: 思平
人氣(65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人文 |
此分類上一篇:理性的語言和語言的理性

飛鸞斋主人
 
2007-04-25 16:46: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