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1 21:54:07| 人氣7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父母和孩子都有用的專業知識-失讀症是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個帶著眼鏡的菜鳥巫師哈利,讓許多新生代的小讀者進入了閱讀的世界。然而,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尚未發掘閱讀之美的人。在許多家庭裡,即使家中的牆壁早就被書本所覆蓋,有很多孩子根本沒翻開過幾本,這讓父母煩惱到真想把客廳裡的電視機和電動玩具給燒掉。這些父母也知道強迫孩子閱讀是無濟於事的。就如同作家丹尼爾.潘拿克(Daniel Pennac)曾說的,命令無用:「閱讀這個動詞無法忍受命令式……閱讀不能被這麼要求──天啊!我不管啦!我要命令你閱讀!」

實在沒辦法,孩子們就是喜歡在那些電動遊戲或是什麼神奇卡的撫慰下睡著。這些圖片與虛擬影像盜用了他們的空閒時間。不過,在那些不閱讀的孩子當中,有一些孩子的確有足以支持他們不閱讀的好理由:看書?他們根本看不懂!對他們來說,書本就是痛苦的同義詞;書本就像是個直盯著他們看、伺機折磨他們的敵人,千萬別碰書!

造成閱讀障礙的原因很多,卻常因上述原因很難被發現,也總是很晚才被診斷出來。失讀症也是這樣,它是阻礙寫作閱讀之路的最大阻礙。這是一個在學習上很嚴重的束縛,而且是一種持久性的學習困難。二○○五年二月,法國的一項數字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十的法國年輕人有閱讀困難,而其中有一半的症狀是很嚴重的。失讀症這個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沒有被發現,那麼很可能會變成嚴重的個人障礙。

「我沒有ㄜ下午茶」,這樣的話從四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常讓人覺得可愛,但也因為如此,幼童時期失讀症這種口齒不清的表達模式,往往被誤認為是正常的。直到孩子大一點了,這種異常發音開始引來他人的嘲笑:「你說話怎麼還像個嬰兒啊!」接著到了讀書階段,問題開始浮現:「你到了這個年紀怎麼還讀得那麼差!」終於有一天,令人難堪的話語殘酷地出現:「你是文盲啊!」

失讀症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症狀:很聰明,卻常得費很大的勁讀書。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皮層產生變化,無法良好運作所造成的。這個問題並不會因為其他的機能障礙或是心理精神層面的問題而受影響發病,更不是拒絕學習的問題。這是一種在神經生理方面的病灶所引發的障礙。「這些小孩子是字彙上的殘障」,米榭.阿和比如此解釋。他是馬賽CHU醫院的神經科醫師,特別專長是研究大腦的機能異常。根據他的第解釋,由解剖學的角度來判斷,失讀症患者的腦中,大腦與小腦的大小相同,但是一般正常的腦卻是一大一小。他還補充了一些在「認知」上的因素,這項發現多虧近來一個新發展的神經語言學的研究,讓我們注意到腦袋如何在閱讀與寫作的學習過程中處理資訊。慶幸有這些關於「異常」兒童的研究,也因為有了這些孩子,才讓我們有機會發現身體機能的運作情況。

他不是懶惰的孩子

失讀症會對孩子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有人生而不平等的負面想法。

失讀症的孩子並不是懶惰的孩子。他們無法順利閱讀,是因為文字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思的。對他們而言,那些字看起來就跟外星文沒有兩樣。失讀症的孩子也有混淆發音的問題,所有文字對他們而言,都顯得很陌生,尤其上課時若被叫到黑板前寫下他們聽到的字,會讓他們感到很難為情。這樣的情形若持續下去,就會使學習遲緩成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障礙;然而,最糟的是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語文能力是如何將他們給絆倒在字彙地毯上。

在一般的教育體制下,這樣的孩子更是受盡煎熬,因為多數的測驗考試都是用寫的,他的學習成效自然一無所獲。此外,他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也會發生問題,而這些問題將接踵而來,形成連鎖反應:他會感覺到別人對待他與對待其他人的態度有所不同,因而不願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於是與班上同學愈來愈疏離,無法建立起分享情感的特殊情誼,最後甚至無法確認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

一些很晚才被發現有失讀症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雖然受盡痛苦,卻總是被視為缺乏企圖心、不夠勤勉。他們的學習成了枉然,沒有得到任何解釋的機會就被放棄了。他們只能自己背負過錯、自責自怨;他們自責為什麼自己總是做「相反」的事?為什麼常常「搞混」?但最後的結論卻是:只能怪自己不正常。如果這樣的孩子真的「只能怪自己」,那才真的是大錯特錯!在充滿擔憂與自貶的打擊下,這些孩子根本沒有童年可言。一而再,再而三,在接收訊息 上的「誤解」以及自己的表達「被誤解」的雙重打擊下,連他都覺得自己很複雜難懂,最後終於導致人格上的障礙。

像這樣的機能異常不僅會造成一連串的問題,也會嚴重影響他在生活中每個需要表達與理解的環節,造成日常生活上的種種困擾。

「異常」的孩子

有「拼寫障礙」的孩子,無法正確地轉化聲音,在聽寫時,也無法糾正文句中的錯誤。在地理科或其他類似科目上的考試,往往無法得到公平的對待,因為,儘管他們早就熟記課本內容,還是會因為寫了一堆錯字而必須與其他沒唸書的學生一起遭受懲罰。這有多麼令人沮喪啊!

除了「拼寫障礙」之外,還有「計算障礙」。計算障礙是指一個人在處理、計算數字等相關問題時有障礙。這種問題對一個需要開支票的成人來說,就會產生很大的困擾。而「失語症」孩子,則要面對許多口語表達上的困難。患有「發展性運動障礙」的孩子,則是在協調肢體動作上有困難。

以失讀症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筆記本可以說是比鬼畫符還糟,根本沒有人看得懂;他們也不知道怎麼造句、怎麼找出句子的規則,但是聽他們說話時,卻又會讓人以他們是在讀一本書!

這些不同的症狀則要看是大腦中的哪個部位有問題。正常來說,人體要能正常運作,必須大腦中的各個功能共同運作,而拼寫障礙與失讀症,就是大腦某部分的功能無法協調運作所致。在評估語言能力的模式中,語言是結合了字與發音兩個元素。有失讀症的孩子通常很了解自己在表達上的障礙,因為在他的對話中常會出現錯置的字句,他自己可以聽得出來那種表達法並不正確。不過,也有一些失讀症的孩子在口語表達上完全正常,但卻無法了解書面文字的意思。

在法國,失讀症發生的頻率很高,每一百個幼童中就有四至八位有失讀症的困擾,男女比例為七比一,而百分之七十的失讀症患者是有家族病史的。我們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有失讀症時,孩子就有八分之一的機會有失讀症。在以前的年代,這種家族性遺傳的失讀症會被視為是「遲鈍」,幸好這種觀念在今日已經改變了。但是學校的回憶對於這些同樣患有失讀症的家長來說總是那麼可怕,以致於他們只想將回憶給掩埋。

一位因為女兒有學習障礙而崩潰的母親,我問她:「您曾有過這種困擾嗎?」她回答:「沒有,我從沒得過失讀症。」在諮詢過程中,她提到在家裡那些永遠也寫不完的功課、上課對她來說變得很沉重等等之類的情形,最後她說:「你知道嗎……我快受不了了……她把所有的字都搞混了……像這樣一直搞不清楚實在太折騰人了!」這句話可以說是陳述者下意識的個人招供,這個母親不知不覺地顯露出她也曾經有過的回憶與情緒,反映出這段她不願回想只想掩飾的過去。遺憾的是,她的女兒已經八歲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被家人以正確的方式來對症治療。

經過檢驗確認,這個小女孩的失讀症是遺傳的。在檢驗過程中,我請小女孩敘述小豬「小黑腳」的故事(小黑腳的大腿上方有一個黑色的大斑點)。故事中有位小仙女要送給小黑腳兩個願望,小女孩要自己發展這個故事的劇情。小女孩馬上回答,小黑腳的第一個願望就是除掉「小黑腳」的大腿上的斑點,第二個願望是除掉牠媽媽的斑點!在這個故事中,小女孩很明顯地透露了自己的母親也擁有跟自己相同的缺陷。失讀症在生活中,有時候就像是一個潛伏在回憶中的傷痕。

台長: 吳小興
人氣(7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孩子有學習問題怎麼辦 |
此分類下一篇:藥物真的對孩子不好嗎?
此分類上一篇:重新出發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