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2 20:31:29| 人氣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輩子的禮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個人的回憶裡難免鑲嵌著悲劇事件,很多人猶記得自己在哪裡乍聞甘乃迪總統遇刺的消息,多數人都記得九一一事件發生時自己身在何處。但我們也會記得自己生命中強而有力的快樂經驗,這樣的經驗形成一本記憶相簿,在緊張壓力的時刻浮現出來支持著我們。這是遊戲之力的最後一項例證。

一九四九年八月號《讀者文摘》的一篇文章曾就這一點有過動人的描繪。作者法蘭西斯.法歐樂(Frances Fowler)憶起自己孩提時候的一個美好春日,那個風箏日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奇妙經驗。他的媽媽和姐姐放下了家務瑣事跑到外頭,欣喜若狂地看著他和弟弟們放風箏,他的爸爸中斷自己的工作看著他們,許多鄰居也出來同歡。法歐樂如此描述那天的場景:

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風箏日!老天爺絕不可能讓這種日子在一百年內重現。我們把手上所有的風箏線都放光了,風箏還一直高飛在空中,讓人幾乎分辨不出空中那小小的橘色色塊。我們不時緩緩收線,最後把風箏降下來,使勁讓它們回到地面,目的是為了再一次感受讓風箏升上天的狂喜。與風箏共舞的感覺真的是太刺激了,一下左一下右,你明白到自己侷限在地面上的貧乏動作,是在天際威風飛舞的風箏舞動數分鐘之後牽動著你。我們把心願寫在紙條上,讓紙條沿著風箏線漫升上空,它們毫無抗拒地慢慢爬升,一直到碰觸風箏;不消說,這些心願全都會成真。

在那登峰造極的一天,我們都不清楚時間是怎麼過去的;那一天,時間並不存在,有的只是寶貴的、微風習習的當下。我想,我們全都有點忘我;爸爸媽媽忘了自己的職責和威嚴,孩子們忘了自己的好勇鬥狠和小恩小怨。我迷惑地想:「這大概就像是身在天堂吧。」

儘管他們放風箏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感受風箏升空的狂喜,它的長期意義和重要性卻超出他們的預期。這個難忘的風箏日發生在二次大戰前的一九三○年代後期,其中一個風箏男孩入了伍,在俘虜營裡待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返家。當他被問到這件事時,他說,情況惡劣的時候,他就想著那一天和那些風箏,幫助他度過艱困的時日。戰爭過後幾年,法歐樂去看一位剛剛守寡的女士,她當年也曾目睹那回的風箏經歷。當法歐樂向她表示哀悼時,這位女士微笑著說,「亨利那天玩得很開心,你還記得我們放風箏那一天嗎?」

對遊戲經驗的回憶和遊戲經驗本身,可以降低壓力、提供安慰和保障。它是遊戲之力的另一種例證。不過,因為現在人們對小孩和大人強調的都是壓抑遊戲以迎合工作的需要,這種力量正受到威脅。把遊戲、愛和工作分開來,是對人類基本意向運作的一種誤解。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只有在我們整合了遊戲、愛和工作的時候,才能過著健康、快樂、豐富的生活。

台長: 吳小興
人氣(1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遊戲讓孩子更聰明 |
此分類上一篇:分享我們的熱情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