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5 19:06:12| 人氣5,1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我都可能遇到的病症-『退化性關節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文報導:

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軟骨退化病變,好發於45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此病症會讓關節內的軟骨漸漸磨損、軟骨厚度減少、失去彈性,當關節間隙變得狹窄,此時行走或運動時,產生的力量會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使骨頭變性、硬化、壞死,變成囊狀空洞,常併有發炎現象,稱為退化性關節炎。


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彭健豪醫師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關節疼痛或酸痛,晨起時會有僵硬感,看其外形會發現關節變形、變大、變粗,關節活動時會產生嘎啦的雜音,關節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容易發生在常動關節,如手指關節,或載重關節,如頸椎關節、腰椎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


此外,退化性關節炎依患病部位不同,會有一些特殊的症狀,如手指遠端指間關節變得粗大、疼痛,常被誤以為是痛風;若發生在頸椎則會形成骨刺,壓迫到神經根,出現肩膀痛及手指麻木疼痛,若是發生於腰椎所形成的骨刺,會壓迫坐骨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或產生間歇性跛行;髖關節炎的酸痛向上傳到腰部,常被誤認為有腰椎疾病。


於平日生活保健方面,彭健豪醫師提出幾點提供民眾多留意:


【運動】適當的運動可有效改善關節周圍肌肉肌腱的強度與柔軟度,減少關節的僵硬與疼痛,促進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加強肢體平衡及穩定度,如太極拳、瑜珈、慢走等運動較合宜。


【注意正確的姿勢】為保護關節,避免蹲、跪或登山,以減少膝關節的負荷與磨損;提重物時保持背部直立,使用大關節作支撐,把重量分散在幾個關節;拿取低處的物品時,彎膝蓋和髖關節,盡量不要只彎腰

適當的休息】避免長時間的站或走,活動後應適度休息。必要時應使用柺杖或助行器,分散關節負擔,減輕受損關節的壓力。應睡較堅實的床。

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幾乎是每一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病症,有些人並沒有任何不適出現,有些人只有稍微不舒服,有些人病情卻漸漸加重,值得我們留意,因此,保持理想體重、適當運動保持肌腱和韌帶的彈性,以及特別注意活動時姿勢等,都是關節炎預防之道。若關節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就要就醫,及時治療,以免遺誤病情。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559

 

建議:

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由於肌腱與韌帶相連部位的軟骨衰退所致,通常症狀最明顯的就是手指發麻

一般退化性關節炎以中年女性居多,隨著年紀增加而惡化愈甚!

為了抑制疼痛而服用止痛劑,常常帶著許多的副作用,而且會增加藥量,形成耐藥性而不自知。

市面上的藥物到目前為止,以維骨力(玻尿酸前趨物----葡萄糖胺,靠身體製造另一半來形成玻尿酸,可惜人類25歲到身體機能的高峰後,這種能力也逐年下降,四十歲只剩下以往六○%,五十歲剩不到五○%)最多也只能做到緩和症狀,剛服用一個月內有明顯的緩和改善,再服用卻無法進一步無法澈底解決關節炎問題,因為老化而帶來的玻尿酸製造不足,又加速流失的情形。

要想長期持續性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困擾,建議從兩方向著手:

一、維持肌腱與韌帶的彈性:此一部份彈性的維持,我們要著眼於「軟骨素硫酸」的補充。

二、維持關節軟骨滑順:這一部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關節液的補充:關節液主要成份就是「玻尿酸」

「軟骨素硫酸」與「玻尿酸」都是構成「粘多糖」的主要成份(它的另兩種成份是肝素與甲殼質)。我們可以從食物上補充:例如豬腳、豬皮、魚翅、蟹、比目魚的側緣、鮪魚的眼珠、牛眼、鯊魚軟骨、泥鰍、鱉、鰻魚、雞腳等,不過需要食用足夠的量,所費不貲,而且不只時間、金錢上不划算,還會因為同時攝取過多其他的營養,造成另類的營養失調。所以食物上只能小小的補充,不能當作主要來源。

最好的方式是以保健食品的攝取為主,加上日常食物的補充。

目前市面上的食用粘多糖,僅有臺灣經衛生署核准生產的一種(臺灣卜蜂集團的金銥生命科技公司生產的青春晶露與coQ10+青春晶露兩種),國外生產可直接食用的產品尚無合法管道。


台長: ‘* ★’SANDY* ★’
人氣(5,1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食譜/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46個不可不知的生活小常識...........
此分類上一篇:什麼人該補充什麼維他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