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5 01:14:01|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何是"秦"統一天下?兼論今日美國的富強

周朝京都於前770年自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遷至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歷史上稱東遷以後的周王朝為東周(前770年-前256年)一般從周平王元年(紀元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三家分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之後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統一中原這段期間稱則戰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天下只剩下為七國,即韓;趙;魏;燕;齊;楚與秦.這七國全是在數百年間兼併了無數的城邦而形成的,均係搞富國強兵內行中之內行.但何以由原先最"樸質無文"也最不起眼的"秦"完成統一?而非由其他六國?

周族的興起:《國語·周語下》說:「自后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有人認為后稷是上古農官的通稱.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今陝西旬邑縣)。他們居住穩定,由遊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到古公亶父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產生「周」的概念。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遷到周原以後,周與商有了聯繫,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與中原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穩定的同盟關係,卑事商王武乙,於商的保護下積聚力量,並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統,特別是有關於天命的上帝觀念,周朝建立之後,這套上帝觀念經過了周公旦的整理,成為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進而形成了影響後代王朝數千年的「奉天承運」概念。

     換句話說"周"之能代"商"而成天下之共主,代表著以農業生產為本的立國基礎,在當時的"汾渭何谷"與"黃淮平原"上是優於漁獵;採集或貿易的(殷商長於貿易,故後世才稱做買賣的為商人).所以在"以農立國"基礎上,傳到< 周文王>周之勢力早已侵入殷商的範圍,已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地步.滅商已是時機成熟與否問題,而非能與不能的是事.

    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嬴姓,相傳始祖< 伯益>曾輔助禹治水有功,被< 帝舜>賜了嬴姓。< 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了。紀元前770年,< 秦襄公>護送< 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原西周王室在陝西的領地。秦最初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中國邊緣部分。

     時秦西部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

     也因為如此在春秋時代早期是比較不顯眼的國家,直到< 秦穆公>登基.< 秦穆公>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    

     正好,< 綿諸王>聽說< 秦穆公>賢能,派了< 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 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 廖>的策略,挽留< 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 由余>回國。< 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 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 秦穆公>三十七年(紀元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 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 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 秦穆公>霸西戎後等於將秦國領土,鞏固在關中平原.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四方的關隘,再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易守難攻。加上關中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平均海拔約四百公尺,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都,號稱「八百里秦川」。

    戰國初期,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比中原各國落後,後來經過< 商鞅>推行的變法,秦國才漸漸強大起來。< 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後來得到< 秦孝公>的賞識,被封為秦國的宰相。< 商鞅>是一個出色的治國人才,他發現秦國當時的政策和法律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於是便在< 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變法。商鞅先後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兩次頒布變法措施。

   變法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 發展農業,獎勵生產:新法規定凡努力耕織、提高生產力的人免除徭役;怠惰而貧困的人,收為公家奴隸。又獎勵小家庭制度,規定一家有兩個以上成年男丁,如不分開居住,要加倍納稅。

   二、 取消貴族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定「首功」的制度,以斬殺敵人首級的數目來決定爵位的高低,爵位共分成二十級。按照爵位等級訂定私有田宅、服飾、奴隸等的標準。宗室沒有軍功,也不能授予爵位。另外規定私鬥者,要按情節輕重受罰。如此,使得人民不敢內鬥,卻勇於在對外戰爭中立功,使國家兵力強大起來。


   三、 組織保甲,行「連坐法」:編定戶籍,以「五家為保,十家相連」的保甲制度互相監督,並實行「連坐法」,如一家犯事,其他各家不舉報將一同獲罪。收留客人留宿而不驗明客人身份的人,牽連有罪。使民眾的組織更嚴密,加強了中央對地方上的控制和管理。

   四、 改革地方行政:畫好田界,加上記號,以便賦稅。廢封建,開阡陌:廢除以前井田的封疆界限,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承認土地私有,可以買賣,而政府則按土地徵稅。行政合併鄉村城鎮為縣,全國統一規劃設置四十一縣,每縣設令和丞,由國君任免。

 此外,商鞅也統一全國度量衡,並制定秦國法律,公佈實施。商鞅的變法,使秦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上得到全面革新,國勢蒸蒸日上。

    < 秦穆公>能做到的僅是獨霸西戎與統一關中平原,使臥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歸於秦的治下.加上關中易守難攻也使秦少受關外的刀兵之災,即使< 秦穆公>亡後秦的實力衰退但根基並未減損.關鍵在周興後國勢之強弱繫於農業之發達與否,而秦空有肥沃土地,縱橫河流與溫和氣候.但因文化落後故農耕技術欠佳,加上法律與制度不齊備,所以只能自保而始終無力逐鹿中原.

    < 商鞅>變法等於將當時先進的中原文化整套有系統的搬進了秦國,最重要的是改良了農業生產技術(這相當於18世紀發生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大大提升了秦的生產力.這樣一來糧食的產量迅速不斷增加,如此可養活更多人口.更多的人又可開闢更多耕地,如此循環秦的實力就只會往上增而不易向下減了.

    "中央集權"的被確立更是史上大事,直到21世紀的今天美國與歐洲的大部份國家也都不是"中央集權"但以富國強兵這個標準來檢驗,即使今天"中央集權"也是最有效率的,連美國也逐漸向此靠攏.統一全國度量衡,並重新制定法律這不是<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的措失施嗎?所以在變法施行後秦在良好制度規範與控管下國勢是蒸蒸日上.

     其實最先變法維新的並不是秦,因"鐵"的發明與使用,取代了石器而與青銅器並進使用,商業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的發展,而春秋時的井田制被取消。農業進一步發展,各國人口增多。手工業的冶鐵、青銅器鑄造、漆器、絲織業的生產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各國之間的商業貿易得到大力發展。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加劇。諸侯國兼併土地戰,爭奪生存空間,代替了春秋時期政治上的霸權爭奪。

     這些發展也使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世襲的等級制度被瓦解,一些過去的貴族失去了地位,而另一些那個時候的平民通過經商或其他的機會致富,甚至成為政治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官僚制度發生了變化。

     為了應付這些變化,各國採取了不同的變法。最早開始改革的是魏國。率先改革的是< 魏文侯>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領域進行了改革。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悝被< 魏文侯>任命為相邦,是文侯、武侯時期變法的關鍵人物。他吸取各國成文法的長處,編寫了《法經》,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他提倡「盡地力之教」,要求農民勤勞耕作、提高生產積極性,以增加國家的收入。「平糴法」則是他的另一項重要經濟政策,在豐年官府向農民徵收一定數量的餘糧,遇上荒年就可以把多餘的糧食平價輸出,以保證糧價穩定。這些措施可以避免農民破產、流徙,維持了社會的穩定,使魏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接著趙烈侯用相邦< 公仲連>進行改革,在政治、財政,教導用儒家。楚悼王用< 吳起>實行變法,「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第二年楚悼王逝世,< 吳起>也被楚國貴族亂箭射死。齊國起用< 鄒忌>「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實行改革,國力大增,與魏國衝突。齊國以< 孫臏>為軍師,發動桂陵之戰(前354年)、馬陵之戰(前342年),戰勝魏國。韓國初期曾進行改革,但不徹底,造成一些混亂。< 韓昭侯>起用< 申不害>以「術」變法。

    < 商鞅>是在學習和經歷了這些變革的利敝得失後,做出了總結.加上< 秦孝公>的鼎力支持,而且秦本"樸直無文"推動較易故< 商鞅>在秦進行過兩次變法.較之六國變法的最大不同是六國大多"人亡而政息"君主一換原來的政策也就走樣,但< 商鞅>所變之法卻一以貫之,秦大致持續了他所變之法在施政.

    六國彼此之間爭佔頻繁耗損國力,又沒從戰爭中得到實質的力益. 其實戰國初期,魏國先霸於戰國。自從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就開始強盛起來。文侯、武侯兩世,屢敗齊人。西面侵入秦之河西,派李悝、吳起守西河、上郡,一再挫敗秦國的進攻。到武侯子惠王時,實行改革,更加強盛。紀元前361年,惠王從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從此更加緊了對宋、衛、韓、趙等國的進攻。

     在魏國進一步強大的同時,齊國由於齊威王的改革強大起來。由於趙國奪去了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就起兵伐趙,率宋、衛聯軍圍攻趙都邯鄲,次年破之。於是,趙國向齊求救,齊威王派< 田忌>為將,< 孫臏>為師,前往救援。< 孫臏>認為魏國的精銳部隊在趙,內部空虛,乃引兵疾走大梁,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備,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南)取得大勝,生擒其主帥< 龐涓>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聯合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齊國不得已向魏求和。次年,魏國便迫使趙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魏在東線取得了勝利。

     < 魏惠王>二十六年(紀元前344年),< 魏惠王>與十二國諸侯在逢澤之地會面,率諸侯朝見周天子。但後來在馬陵之戰,慘敗給齊軍,< 太子申>被殺。紀元前340年的吳城之戰,魏國被秦< 商鞅>擊敗,主帥被俘,不久被迫將河西割於秦國,數戰皆敗的魏國一直也再沒有復興起來。

     楚國於紀元前313至前311年間三次大戰秦國都失敗。但卻在前306年趁越國內亂,攻佔了吳國舊地,但之後數次被越國收復。在與越國的長期戰爭中,國力亦有削弱。

     紀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增,中山為趙所亡,中山王被放逐至膚施。紀元前287年,趙、魏、韓、燕、楚五國軍隊聯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給趙、魏以求和。

     紀元前286年,齊國攻滅被諸國垂涎的宋國,引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兵於紀元前284年圍攻,齊軍於濟西迎擊卻被聯軍重創,齊兵退守臨淄,臨淄被燕軍攻陷,齊湣王出逃,輾轉到齊的莒,楚軍出兵佯稱救齊,< 齊湣王>被楚將< 淖齒>殺害,城內軍民奮起殺死< 淖齒>,齊失七十餘城,只餘下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兩座城池。紀元前278年,< 燕昭王>死,太子< 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 田單>施反間計,使燕惠王撤掉大將軍< 樂毅>。< 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復國,但國力大衰,開始走向沒落。

     紀元前280年楚國逆長江上游攻秦,欲收回巴國舊地,結果遭秦反攻。紀元前279年楚國被秦軍於鄢之戰(今湖北宜城東南)大破,幾十萬軍民被< 白起>放水淹死,紀元前278年連首都郢也被秦將< 白起>所攻陷,被逼遷都到陳,楚國詩人< 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前241年,楚國又遷都到壽春,躲避秦軍,再也沒有能力對抗秦國。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處。通常認為都江堰是由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 李冰>及其子於約紀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年多來都江堰一直在發揮巨大的作用。

     韓國著名水利學家< 鄭國>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為秦築渠(韓水)三百里,為紀念工程師「鄭國」,稱「鄭國渠」。鄭國渠完工後灌渠全長300里,以谷口為起點,把涇水引入櫟陽的渭水,可澆灌關中農田4萬餘頃。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

     至此,秦國的三大糧倉——巴蜀、漢中、關中就此全部建成。在鄭國渠完工的那一年,秦王政發動了統一中國的全面戰爭——秦滅六國之戰。從秦王政十七年(紀元前230年)至十八年(紀元前229年),秦王政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秦滅六國之戰發動之後,秦國於秦王政十七年(紀元前230年)滅韓;十九年(紀元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紀元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紀元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紀元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紀元前221年)滅齊。具體過程如下:

    最先被滅掉的是韓國,秦王政十四年(紀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3年後,十七年(紀元前230年),秦國俘虜了韓王,韓國滅亡,韓國的領土也成為秦國的潁川郡。

    秦王政十三年(紀元前234年)起,秦國多次攻打趙國,但受阻於趙國名將< 李牧>。十八年(紀元前229年),秦國使用反間計借趙王之手處死< 李牧>。三個月後,趙軍大敗於秦軍。次年,< 趙王遷>被俘,趙國滅亡。趙< 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自稱代王,聯結燕國、魏國共同抗秦。

    秦王政二十年(紀元前227年),燕< 太子丹>派< 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二十二年(紀元前225年),魏國都城被秦軍攻破,魏國滅亡。二十三年(紀元前224年)秦老將< 王翦>和< 蒙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打敗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燕王殺< 太子丹>以求和,退守遼東。二十五年(紀元前222年),< 燕王喜>被俘獲,燕國被徹底消滅。同年,代王被俘,趙國徹底滅亡。

    秦王政二十二年(紀元前225年),秦將< 李信>和< 蒙武>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為楚國大將軍< 項燕>所敗,秦軍幾乎全軍覆沒。二十三年(紀元前224年),秦王又派老將< 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以60萬重兵,大破楚軍,攻下楚國首都壽春,楚王被俘。次年(二十四年,紀元前223年),< 王翦>全殲< 項燕>殘部,楚國滅亡。

    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其餘五國已滅,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同年,秦國大將< 王賁>在滅掉燕國後,領兵南下,齊王建聽從秦使的話,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歷時十年,秦王政掃滅六國,基本統一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500多年諸侯長期割據紛爭的局面,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秦帝國。

     整體而言秦之能在七雄中脫穎而出,前期取決於< 秦穆公>他獨罷西戎,占據了整個易守難攻的關中(八百里秦川之地).這點類似美國在最初13州龜縮於北美洲的大西洋岸邊,周邊都是文化上落後的印地安人,結果在鯨吞蠶食與巧取豪奪下,逐步把自己推向太平洋邊,建立了全球唯一的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國家.

     既然稱戰國時期則上面所提只是重要或知名的戰役,其實實際發生的戰爭遠多於此,但不管怎麼打都不在秦的領域內打.美國自建國以來除南北戰爭與911攻擊事件外,境內無戰事.這點差很大,不但基礎設施不被破壞,而且平民百姓也無傷亡,如此損失才算最小.反之六國與歐洲因戰事均在其境內,一戰下來耗損難以估算,事後要補充回來也困難.

     < 商鞅>變法後不但政策;法令與習俗做了很徹底的改善,各項工業;科技(鑄鐵技術)被引進,農業生產技術獲得改良.更重要的樹立了一套較客觀的選人拔材的機制,使得做官非貴族專利,布衣可為卿相.如此吸引無數六國奇才異能之輩,絡繹於途朝秦進發.替秦策謀統一的< 李斯>與< 呂不韋>等多是六國之人.
而美國亦如此因長期和平又強調自由競爭,故將舉世優秀人才往她那吸.

     都江堰與鄭國渠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完成,使得秦之三大糧倉—巴蜀、漢中、關中佈建完成.如此秦境幾不見兇年,富足程度冠於六國,人口的自然增加率也優於六國.加上< 商鞅>在變法中又創"首功制"平民可憑戰功升官發財,故在軍事訓練上,將士的臨陣的奮勇上也都明顯較六國為佳.美國在農業機械化;專業化與水利工程上也佈建的很成功,多年來農業作物皆有外銷.軍事上美國早就把管理與軍事結合,凡事講究科學與效率.故第一與第二次大戰,美軍在傷亡上遠低於她的對手德國與日本.

     其實到了秦始皇登基時,整個六國的國力加起來也不如秦了.統一只是時間與要付出多大代價的問題.當時六國以人人懼秦如虎,加上秦又施展"遠交近攻"策略(即統一戰線啦,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秦攻任何一國其他國家沒敢來救的.除了趙之< 廉頗>與< 李牧>和楚之< 項燕>能做有效抵抗外,其餘皆吹枯拉朽不堪一擊.最後的"齊"是不戰而降.而今日之美國在基礎科學,高科技業與軍事武器上均屬獨霸局面,很多方面也只有任她予取予求了.

台長: Peter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歷史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張愛玲是美國C.I.A的間諜嗎?
此分類上一篇:我所研究的日本明治維新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