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10 17:51:22| 人氣2,5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雞母穴」出能人?馬公廟傳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嫺南市報導〕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馬公廟」又稱「馬王廟」,相傳創建於明永曆年間,約在公元一六六二年建立,是府城歷史超過三百年以上的古廟,亦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主祀「輔順將軍」,為宋代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四大部將之一,因冒死英勇救主極為英勇神武,死後宋高宗敕封他為輔順將軍,「馬公廟」相傳為「雞母穴」,亦流傳清朝擔心危害皇朝,伺機破壞風水寶地之傳奇故事。
  台南馬公廟分香自漳州馬公廟,廟中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的重修碑記載,此廟創建年代應在明永曆年間(明鄭時期),不過據說當年隨奉來台的開基金身則是西元一一四八年雕刻,距今已有八百五十年歷史了。 
  馬公廟主祀馬公爺「輔順將軍」馬仁,他與輔顯將軍、輔信將軍、輔義將軍等人,同為宋代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四大部將。相傳馬仁在岳山之役中,騎馬奮勇衝入敵陣護衛陳元光,結果寡不敵眾,頭顱被砍而身軀卻坐立馬上不倒,其姿極為英勇神武,死後宋高宗敕封他為「輔順將軍」,漳州百姓則為他立廟奉祀,稱為「馬公廟」。台南「馬公廟」廟中配祀觀音佛祖、註生娘娘,奉祀盧清、韓德兩將軍及虎爺等。
  馬公廟在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由台灣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內有古匾三塊,一是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蔣元樞的「觀其所感」匾,二是道光三十年(一八五0年)的「英靈千古」匾,三是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的「護國庇民」匾,還有二塊在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以紅楠木雕刻所立的木質碑記〈重建馬公廟捐緣啟〉,昔日曾被列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內尚有已故國寶級藝師潘麗水先生所繪二十四節氣門神彩繪及白蛇傳壁畫,都是難得一見文物,值得研究與觀賞。而前總統陳水扁也贈匾「忠義長昭」表彰其氣節,目前懸掛廟堂大廳之上。
  馬公廟有一傳說,相傳該廟風水為「雞母穴」,能出能人異士,台灣知府蔣元樞深諳風水,精通天文地理,且能占吉卜凶,也看出馬公廟為「雞母穴」,日後必出異人,恐有害於大清皇朝,為防範未然,蔣元樞即施計以修繕為名,大敗馬公廟風水,改變廟宇坐向,並藉御賜乾隆聖旨一面高掛於大殿正門前,趁機搗鼓雞母巢穴,讓雞母穴無法孕育出人才。而後因廟需修整,取下聖旨後因看守鬆散,聖旨被竊至今仍未找回。
  另外民間尚有一傳說,相傳清朝官員藍理出征澎湖之前,曾到馬公廟進香祝禱出征順利,澎湖海戰中,藍理負傷肚破腸流,劇痛間,忽見馬公爺現身撫觸他的傷口,頓時痛感盡失,藍理即將腸子塞入肚中,帶傷血戰,功居第一。戰後康熙褒封賜建藍理牌坊,並親筆題寫「勇壯居易」表揚其功,而馬公爺的神蹟也因此廣為流傳。
  此外,馬公廟大門上方有掛大型燈籠,相傳輔順將軍馬仁在清除閩漳番人時,以紙燈籠照路夜襲,屢見奇功,平番後還教導原住民以竹籐製物,因此又被奉為竹籐業、燈籠業、草鞋業的祖師爺。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