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6 19:15:19|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多談問題,少談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我的討論中常出現「XX主義」的字樣,引起部分網友的反感與批評,要我少談或不談主義,多談問題。這讓我想起當年胡適的討論。 

民國初年,五四運動期間,胡適曾撰一文,題為〈多談問題,少談主義〉。當然,最後這個話題也是不了了之。談(社會)主義的,繼續批胡;胡大概也繼續對老談(社會)主義的人們不以為然。

大體上,我是贊成胡適的說法的。重點在於,我們不要用「主義」替換了真實世界。我們關心的是真實世界的問題,而不是「主義」本身。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也不宜過度採取二分法來看這個兩個詞。「主義」與「問題」並不是完全兩回事。

當我們要談問題的時候,我們最後還是訴諸言詞、陳述。所有的「問題」都必須依託於言詞、陳述。抽去了言詞、陳述,所指的「問題」也就消失了。從而,關鍵是在於:如何陳述?用什麼言詞?

用什麼言詞,重點不在於在字典的諸多詞彙裡做選擇,而在選擇觀點、選擇看事、論事的框架。而「主義」往往就提供那個觀點、框架。

有些人強調不依任何主義來陳述,因為任何主義都形成框限,都使我們陷入偏執。我同意這個話的後半段。但是,話說回來,我們事實上不可能完全沒有心中先存的框架。按照瑞士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的說法,我們永遠是先有些「基模」(schema)在腦海心中,並運用基模來進行認知。基模也是框架。只是,它初時可能還只是零散的、較無邏輯性、系統性,也較少啟發性的框架。

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不可能是純然客觀、完全不受限於主觀框架。有些人只是不自知自己心中的框架為何,而不是沒有預存框架。

「主義」幫助我們形成較嚴謹、完整、系統性的認知、思考框架。譬如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影響那麼多人,就因為馬克思主義提供的思考框架被認為很有啟發性、有說服力。

沒有了「主義」,「問題」很難談;但是,過度搞「主義」先行,真正的「問題」性質常就被弄擰了。社會主義搞了半天,工農卻可能覺得:我們怎麼無感?你們的主義不是說要照顧我們工農的嗎?所以,談主義的確還是要謹慎,不能只是搬弄抽象概念。這點,我同意。不過,反過來說,不搬弄概念的人就真的掌握了問題的性質嗎?
 

好了。我無意堅持必須以任何主義作為思考框架。我只是說,不要輕易笑別人用框架、笑別人談主義。

台長: 齊老師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社會思想與社會學 |
此分類下一篇:黃種人的天賦運動體能:從林書豪熱說起
此分類上一篇:簡說男女的先天差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