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1 17:16:53| 人氣1,4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謝謝》 감사합니다 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編劇:張慶熙

導演:李宰東

演員:張赫、孔孝真、徐信愛、申九

上映:2007韓國

 

* 編劇李慶熙專訪:http://blog.yam.com/shine0814/article/10104354

 

 

 

「春天跟他媽媽對我而言是什麼?是奇蹟。正如我這樣爛泥的人生裡,有人給我禮物的奇蹟。」

 

《謝謝》這部戲,對我也好像禮物一樣。感動淡恬,自然而溫柔。除了小女孩春天的善良單純;閔書基為了愛,和永新癡呆的爺爺、愛滋病的孩子成為家人;閔書基從他們身上,看見任何環境都能夠感恩的心,對敵人說謝謝並給予溫暖;因此閔書基從冷漠驕傲變成一樣的天使,將爺爺的巧克力派分送到每一戶人家。閔書基對永新的寬容與溫柔,讓永新明白未婚媽媽不是不好的,不是奇怪的,只是不一樣。也因此,閔書基對他爸爸說了第一次的「謝謝」。他終於諒解,為何爸爸說:「不要醫病,而是醫病人。」

 

這是一部傳達信仰的戲,所以感動人的心。

 

當書基為永新開刀,在生死關頭裡等待時,爸爸說:「你已經盡力了,剩下來就是神的領域了。」於是書基走進教堂祈禱。

 

我看見上帝愛的啟示充滿在這部戲裡面。包括奉獻犧牲、給予、感恩、寬容與接納…。重視「人」的本身勝過其他事情。編劇說他想寫的是一部善良的劇本。

 

我很羨慕韓國。百分之二十的基督徒國家,擁有強盛的民族性以及卓越的影視、觀光工業,保守含蓄確卻溫暖可愛的儒家文化,他們的戲劇有內涵,能帶給人感動。

 

瑞家說台灣的偶像劇《薰衣草》也拍得不錯,我想到照庭輝老師對偶像劇《薰衣草》的研究論文,但仍然覺得少了什麼。我說可是那些浪漫的場景、甜蜜的話,看完後就忘了,留不住什麼。瑞家回答:應該是台灣的偶像劇少了傳達的價值。不虧是瑞家敏銳的觀察力,此話一語中的。甜蜜的情話、難分難捨的情節都是浪漫偶像劇的形式,如果劇本少了內涵與精神,就無法深深地感動人的靈魂。

 

不過當我看這部戲的時候,我心中就猜測導演不是《尚度,上學去》的李亨民。李宰東在這部戲的掌握上,有些情緒抓得沒有這麼精準。有時候演員憂傷的表情超過了,在交代不清楚的情況,並不能體會他們在難過什麼。像是一天大雷雨,張赫擔心永新的情況下,一面探頭一面在屋簷下閃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風雨再大,一個已經在屋簷下的男人照常理是不會閃躲的。如果主角的憂傷難過,觀眾無法解讀,這就是導演在掌握情緒上的不精準。另外,張赫有幾次行醫的時候,帥得太戲劇化了(雖然不太自然,但因為太帥,所以網路上沒有人有意見哈。)相較之下,李亨民《對不起我愛你》、《尚杜,上學去》雖然是悲劇,但是情緒從頭到尾的醞釀就自然許多。所以很容易就能判斷不是出自於同一位導演。

 

而韓國演員的演技完全沒話說。從《尚度,上學去》、《這該死的愛》、《對不起我愛你》到《謝謝》,每一個演員都專業、自然,劇本的角色都因為他們活了起來。與台灣相比,我們的演員情緒掌握不純熟之外,劇本也缺乏內涵與張力。而且我們的男主角通常都比較秀氣,台灣的男演員缺乏那種很MAN的典型。

 

如同編劇李慶熙在訪談中所說:「…不管別人說什麼,我都盡心竭力地完成了,今後再也沒辦法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了。從那之後過了五年,現在仍沒有再次把《尚杜,上學去》寫得更好的自信。但是對於《對不起我愛你》或《這該死的愛》,我或許就有自信把它寫得更好,《謝謝》也是一樣。」

 

最經典的一部,我的想法也是《尚杜,上學去》。劇本別出心裁。編劇和導演的默契完全融合,從頭到尾的節奏、伏筆、笑點、讓人大笑然後大哭,在情緒掌握上,導演讓哭與笑兩種極端的氛圍,結合得再自然不過,演員完全入戲,角色都活了起來,彷彿是他們自己的故事。拍到劇尾,孔孝真後來還受不了,寫信給導演說如果沒有尚杜,恩桓也沒辦法自己活下去,希望劇終時,如果要死就一起死。

 

雖然這些戲或許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因為編劇、導演、演員都有一定的水準之上,即便偶有掌握不佳的情況,然而每一則都是動聽的故事。

 

推薦給每一個愛聽好故事的人。

 

 

《謝謝》傳達了信仰價值的其中一段

這段的節奏比較緩慢,但重點是信仰的價值融入了韓國的文化。

 

台長: 之穎
人氣(1,4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光影築起又一場夢 |
此分類下一篇:賞金戀人:EX檔案
此分類上一篇:《謝謝》감사합니다 上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