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28 22:58:27| 人氣6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先秦諸子思想研討 981124 個人主題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目 錄

 

論語言「仁」形式的考察 馬鈺真‧‧‧2

 

踐仁成聖的道路 高士彬‧‧‧‧‧‧‧4

 

仁的基本特性羅育評‧‧‧‧‧‧‧‧‧8

 

仁與孝弟倫常之德鄭學敏‧‧‧‧‧‧9

 

仁與外王事功之德 鄭心媛‧‧‧‧‧10

 

 

 

論語言「仁」形式的考察    馬鈺真

 

一、         前言

(一)  」這個字在孔子以前即有。

(二)  周公在尚書金縢篇中有「予仁若考」。

(三)  詩經鄭風叔於田有「洵美且仁」。

(四)  左傳大約出現三十個左右的仁字,意指「仁愛、仁厚」之德。

(五)  至孔子,賦予「仁」以更為深廣的意義。

 

二、         孔子答弟子問仁之言中的兩點意思:

(一) 無將「」視為固定的德目

(二) 無從字義訓詁上解釋「如: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

   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

   而後獲,可謂仁矣。」

  1.義不能以字義訓詁決定。

    2.仁不是一個固定的德目。

    3.仁的意指不容易把握(所以才三次問仁)       

   (1)在孔子的思想中,「」純粹是一個道德觀念,是一種理想的道德

      境界和道德行為。它並不像主要是作為倫理觀念的「禮」那樣是一

      種人際關係的外在規定,或是某種倫理關係中的義務制約,即「

      是「發乎內而著於外」的,而非外面強加於我。這正是孔子強調「為

      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真諦所

      在。

   (2)孔子所提倡的「仁」,既是蘊含於人自身,起源於「親親」之情的

      人類精神泉源,又是使人之所以立為人的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也

      是「推己及人」而以仁愛精神處裡人際關係的道德準則,是推而廣

      之建立禮制、政教的道德依據。所以孔子「仁」學的歷史意義,乃

      在於肯定人的意義和價值,肯定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人類生活、社會

      中的意義、價值、功能、作用,並且溝通了道德(人、信、孝、悌)

      與人情(親親、愛人)、倫理(禮義)以及社會政治的關係,從而奠定

      中國哲學的仁學──儒家道德人文主義的理論基礎。

   (3)孔子「仁」學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古聖先哲的理性思維,基本上擺

      脫了外在超越的宗教意識(殷周天命觀),而進入一種嶄新的發展階

      段。                   吳光《儒家哲學片論》

 

三、論了解「仁」應取的態度與進路,及「仁」本身

  之分位

  

  () 「仁」基本上不是個知識概念,因此不能以成立知識、行構概念的態

     度來對待它。

()「仁」最基本的特質在於是一「主題性的存在」之根本根據(即人先驗

     而內在的本有「仁」之故),「仁」就是人之所以是一「主題性的存在」 

   的「生命本質」、「生命原理」。因此「仁」係屬於「內容真理」(屬於

   人之主體生命,透過具體的生命所真實地呈顯抉發出來者。凡道德藝

   術、宗教等接示的道理都屬之),而不為「外延真理」(可脫離人之主

   體性生命而予以客觀肯斷者,如科學真理即屬此類。這類屬能客觀地

   確定外物「是什麼」之知識、概念,乃相應於人之認知能力而形構成,

   是人之認知主體相對於客觀之存在,而平列抽象地形構成),故而不

   當以成立對外在事物之知識的態度來對待它。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

 

四、         結語

    

    孔子言「仁」,從廣大精深的理論中不斷地探求其本義,進而落實於己

  身的實踐,勉人除了知曉仁的道德倫理之下,不忘從力行處事的地方著實,

  以此提升人格的陶冶。

 

踐仁成聖的道路        高士彬

  

  踐仁以成德,而成德的最高境界是「聖」,所以儒家以「踐仁成聖」為道德實踐的目標。孔子開創「踐仁成聖」一路,乃是中國文化史上的躍進。「踐仁成聖」可以分為「踐仁」與「成聖」兩部分來說明,以下先說明「踐仁」

  顏淵問仁,孔子答以「克己復禮為仁」。這是教人去除私欲,以復本然之天則,使其視聽言動,皆因此天則而行。通過「克己復禮」的工夫,則仁心昭顯,自能感通出去,而天下事物亦在仁的感通涵潤之中歸於仁。

  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下歸仁,是說天下的「人、事、物」皆歸於仁的原則。「歸仁」是緊承「一日克己復禮」而說的,所以並不意指是實踐的最後效果,而是一個光明的開端,這個開端,始於人之克己復禮,是人自覺的開顯出來的「生活的原理、生命的途徑」。這種「踐仁」的工夫不能外求也不能假手於他人,所以孔子說「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回答仲弓問仁「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兩句,是說「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恕」。敬以持己,恕以及物。持己既是存仁,乃立己成己之事,屬於主觀面的踐仁。及物既是行仁,乃立人成物之事,屬於客觀面的踐仁。

  子貢問仁,孔子答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更推進一層的說法,乃是「恕」的積極表現。恕,是仁由內通向外的孔道。仁由恕道通出去,不但可以「立人、達人」,還可以「潤物、成物」。這表示依於仁而顯現的道德行為,是可以層層向外感通,步步擴大,以連屬家國天下為一體的。

  「踐仁」的工夫,入手只須在眼前生活日用間,「將他心比己心,以己心度他心」,便自然能夠推己行恕,以「立己而立人,仁民愛物」,此謂之「能進取譬」而「行仁之方」,亦正是落在這裡說的。

  其他如「愛人」,如「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等,也是吾心之仁自覺的流露與表現。

  聖人千言萬語,無非是指點「仁心之自覺」。無限的價值必須透過有限的生命來表現,而任何一個現實的人都不能超脫他自然生命的有限性,所以在人的生前,任何人都不可以亦不應該以「仁」與「聖」自居。「聖人」的稱號,是後世之人依於無私的公誠之心而推尊出來的。所以孟子說「夫聖,孔子不居」,孔子自己也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雖然孔子不已聖人自居,不過「踐仁」以「成聖」的道路,卻可以在孔子的生活中看出來。

 

 

「成聖」這個部分蔡仁厚認為有以下三個途徑:

 第一、「無隱」是踐仁成聖的第一步―― 

            生命有隱曲,便是生命有蔽塞。有蔽塞,有暗角。有蔽塞的生命很難接受真理,有暗角。有蔽塞的生命很難接受真理,有暗角的生命必然會有渣滓,這種當然不可能通向仁與聖。所以要化去生命中的隱曲渣滓,而後才能敞開心靈之門,顯發出德性生命的的光輝。所以自覺的要求「無隱」,乃是清澈其生命以從事道德時間的第一步。

 第二、「不厭不倦」是仁之不容已――

            從「不厭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顯現的,渾然是盎然之興趣,彌漫之生機。  

若非仁心之不容已,其誰能不厭不倦、健行不息,有如不舍畫夜的川流不息的水呢?水有本源,人有本心,故本者,仁而已矣。仁是生化的原理,是真實的生命,亦是人能不厭不倦從事道德實踐的總根源。

 

       

第三、「仁且智」是成聖的規道或模型――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智者動,仁者靜」等等,便是仁智對顯。孔子言智,並不指理智活動而言,而是指「明智、明覺」;這是生命的瑩澈通透,明覺朗照。仁能感通,能潤化;智,能覺照,能朗現。智及之風姿與仁德之潤化通而為一,便是生命之圓成,便是德慧全備的聖人。

 

心得

孔子所提倡的儒學,不是單一的學術科目而已,他更是由人的生命所

發展出來的哲學,實踐「仁」能感通萬物,潤化萬物,使天下萬物皆

歸於仁,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成就自我的德性,最後達到「成聖」

境界。孔子的「仁」並非只是一個單一的德目,他是所有美德的總源

頭,「仁」具有多面向,「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仁,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也是仁,所以「仁」是一切道德的標準

與源頭。

仁的基本特性                  羅育評

 

由感通無隔、健行不息,可以了解到仁道亦如天道之生生。仁是生化原理,仁有兩大特性,一曰覺,二曰健。

 

一、覺:

            是論語所說的不安之感,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或「不忍仁之心」。  

        有覺,才有四端之心,無覺便是所謂麻木,麻木不仁這句成語,顯示出

        人是有覺而非麻木。不是單指心理上的感覺或認知上的種種感覺,而是

        指道德心靈的。所以一個人縱使在權貴和錢財上有很強烈的感覺,但在

        心靈仍然可能是麻木不仁的。

 

二、健:

            是健行不息的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的生命要透過

        覺表現健,要像天一樣有創造性,健的涵意,在精神上創生不已。

 

「仁以感通為性,以潤物為用」

        「感通」是精神生命的層次層層擴大,「潤物」在是感通的過程中給予

    溫暖,並引發他人的生命進到仁的境界。仁心就是我們道德的本心,碰觸即

    動,動之即覺,很活潑的,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命。

 

    謝幼偉先生曾提出六點以為說,一曰普遍性,二曰永恆性,三曰感通性,四曰創生性,五曰剛柔性,六曰愛惜性。

 

 

仁與孝弟倫常之德              鄭學敏

 

一、「仁」是道德之根,是價值之源。

 

二、倫常之道:家人相處,共同生活的原理和軌道。

 

三、五倫:(父母之慈,子女之孝),(兄姊之友,弟妹之恭),夫妻和順、君臣之

義、朋友之信。

 

四、天倫:父子、兄弟。(這是先天而永恆的關係)。

 

五、父母慈愛子女是隨著自己生命的延伸,是「順」的流注,因為是天性自然的,

故教慈之言甚少。子女孝順父母必須通過一念省悟,才能在自覺中流露他對於生命本源的攀慕與依戀。是「逆」的回溯,因為有待反省自覺,故須加以提醒。

 

六、「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故行仁當自孝弟開

  始,仁是體,孝弟是用。孝弟是「行仁」之本。

 

七、以現今少子化的結果,兄弟姊妹愈來愈少,孝的責任加重了,弟的學習減少

  了。

 

八、古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今言: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九、現代的父母,時時要向子女學習,因為:

  父母當過別人的子女,當瞭解為人子女的心情;而子女尚未當人家的父母,很難體會當父母的心情。(妞妞語錄)

 

 

 

仁與外王事功之德              鄭心媛

 

一、闡述「仁」與「外王事功」之關係

 

(一)、「仁」的意涵:

           仁,指的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內在品格,且仁存在於每個人的天性之中,因此只要有志於仁,一心向仁,便可求仁得仁,盡而能夠接近仁。又以剛正、堅毅、質樸、這些品性都接近仁性,因此仁是意義崇高的德性總稱。在孔子心目中的好」者,是認為世上沒有再比「」道更可貴的東西,所以說「」是「無以尚之」的;而在生活實踐上,更是念茲在茲的奉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總括而論,仁的範疇在於道德進修做人態度及學習方法等三個方面。

 

(二)、「外王事功」的意涵:

                  此「外王」即同於「內聖外王之道」的「外王」之意,意謂執行於外的政策事功和禮樂制度等合理規範,指身為執政者管理、統治百姓時所實現的政治理念。而此處「外王事功」又側重於「事功」方面,指出政治策略之下的「具體功績」,著重於執政者或政策主導人執行的事蹟結果,為一公正客觀的施化影響,意旨遵從王道制度之下,體現以「仁」為主的具體事蹟。

 

(三)、「外王事功之德」的意涵:

                        「外王事功之德」環繞著「仁」此一中心主旨,由德性一詞引發出內在人格的仁道之意,意謂所侍於外的準則、規範須符合內在修養的人格表現,也便是「內聖」的自省工夫;又由內聖、自律的功夫下追尋到其內在根本乃基於「仁」的道理。由此便可將內聖基於仁、而外王侍於外、事功本於德的結果相互結合,而看出之所以產生外王事功的結果,乃為其人本身便存在著「仁」的思想,故擁有「仁德」的內聖基礎,則可對外實踐其「外王事功」。

 

 

二、論「外王事功之德」-舉管仲為例

 

(一)、感通潤物,功業德澤施於天下

                        此處指出管仲所成就的功業事蹟符合「仁德」的表現,而由管仲實現的幾項政策中,可驗證此論點。例如「尊王攘夷」、「興滅繼絕」等德業便是管仲所提出的理念與結果,而受此政策披澤下之百姓蒼生眾多,因此功德施及天下,是感通潤物的發生、仁德的實踐。又「尊王攘夷」使得周天子得以持有君王尊嚴、諸侯間尚能遵守其自身本分而維持完整的封建體系,就此點而言,確是維繫了中原宗法封建制度的延續。所以管仲相齊桓公,使其「尊天子而睦諸侯、抑強楚而保小國」,也足以證明管仲對「外王事功」的貢獻與成就。

 

(二)、奮力衛護華夏衣冠之區

                        亦就管仲對天下後世的功德而言,就屬此項成就最為後世稱讚。管仲輔佐齊桓公,而匡正天下,保障華夏之命脈,使天下人免於「披髮左衽」的地步。引述孔子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由此句可看出孔子肯定管仲的「仁德」,認同其遏止夷狄之勢,拯救諸夏垂危之局的「德業」。管仲能恪守信義,使其功業德澤惠及天下後世,因此可以看出管仲生命中所彰顯的「仁」。

 

(三)、不拘泥小信小節,終成就大事

                        管仲的志向從不在於眼前的小信節,他將遠光放得更加遠大,也看穿了中國封建制度下的疲弊與問題,他起身主張其政治抱負,以自身所秉持的「仁德」信念,而實現於外在政治制度上,達成了其「外王事功」之成就,將「尊王攘夷、興滅繼絕」的文化理想廣泛運用。但管仲輔佐桓公之前曾侍於公子糾,引發出許多對管仲的爭論,對此,孔子指出:「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剄於溝瀆而莫知之也。」意謂要成就大事的人,不需拘泥於小節,又以一個有文化理想與政治理念、有功於天下後世的人,當然更不必要以小信小節來相責,應以正其事功而言看待之。

 

台長: 先秦諸子思想研討
人氣(6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研讀心得分享 |
此分類上一篇:先秦諸子思想研討 981103 個人主題報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