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5 17:59:23| 人氣47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什麼青少年越來越不長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於教育,韓愈在<師說>開宗明義說“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六個字絕對是教育的真義。但我相信這六個字在今天的澳門,已經改寫成“考試、考試、考試”。可是,似乎很少學校會令學生明白考試的意義,他們只是機械式的年復一年在一個有限範圍內把需要考試的內容硬塞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在今天的教育制度下,有多少人能承擔?有多少人會以此為本?

中學的學習,基本上是按大學入學要求而設置的,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就為“入大學”這個目標而奮鬥,這個入學要求以外的知識,往往被學校視為毫無用處,至少不太鼓勵學生為此“浪費”時間。

當然,教育工作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於是近年出現了不少新鮮的名目,什麼創思教育、素質教育、目標為本,一大堆新名詞看起來各有特色,各顯本領,但骨子裡誰不是以應試教育的變種出擊?本來,中學的任務就是把合乎要求的學生送入大學,把其他學生放進勞力市場,這樣的分類本身就很殘酷,以考試的成績來決定一個人的“前途”。現代的學校一方面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一方面要勢利地生存,本來就十分精神分裂。他們可以傳的道,十分狹隘。所受的業,早有限制。至於解惑,你以為一班經常強調自己“有壓力”的成年人,可以給孩子海闊天空的人生觀、價值觀嗎?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我們的中學畢業生面對升大問題時一般都很迷惘,很少年輕人可以在中學階段培養出自己的志向,他們不是受就業趨勢的左右就是被父母師長所影響,沒有多少人可以理性地選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他們所受的“教育”總令人很困惑,他們不知唸什麼科目有前途,不知學什麼技術有出路,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選擇,卻害怕得不到父母師長的認同。許多人升大選科根本不是為自己作選擇,他們只是盡量的隱藏自己,隨波逐流,據說這樣的孩子比較令人放心。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嗎?世界很大,每一個方向都有可能是通向成功的大道。可是,狹隘的澳門人比較渴望孩子走狹隘的路,中學教育著重考試而無法培養學生正確了解學習的態度,認真留意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用最傳統的標準去衡量,傳道、受業、解惑,他們做到哪一項呢?

(教育與我們的恩恩怨怨之四)

台長: 寂然
人氣(47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理想學校 |
此分類下一篇:為什麼孩子要入名校?
此分類上一篇:為什麼年輕人找不到自我?

ム^_^ 雨後陽光
&quot為什麼青少年越來越不長進?&quot
其實問題不只青少年, 甚至青年, 中年, 老年都是&quot越來越不長進&quot.
可能身為教師的你(我估計), 未留意.
2007-03-08 22:04:58
寂然
絕對留意到,只是也沒辦法,只有悲哀.
2007-03-08 22:59:46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