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16 19:21:43|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行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行善這件事,我有許多疑問, 你知道在台北生活對我而言,最難忍受的一件事是什麼嗎? 或者該說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更廣泛地說是活著, 是面對貧病老苦的索求. 走近台北車站,一路上,必須穿越過人世極好與極壞的兩種生活面向, 好一點的,有賣東西的老人家,客人往往稀少, 你買了,她的感激涕零會讓你懊悔怎麼不多買一些, 並且制約你往後經過這條路線的行為模式. 你沒買,她臉上滿溢的無奈,會讓你走不完良心苛責的路, 並且改變你之後的路線規劃,不想買,就得繞路. 發傳單的中年男子,我總是忍不住將他跟失業,家庭人口眾多, 親人貧病,小孩失學等等作一番聯想, 加上自己有過發傳單的經驗,知道被拒絕及發不完的痛苦, 於是,拿傳單也已被歸為制約模式之一, 最簡單必做的那種. 至於台銀前那些賣彩卷的殘障阿姨們, 我就實在幫不上忙了,並不能像小璧一樣充滿希望地購買彩票, 帶給他們及自己希望與快樂, 這是我最為佩服的一點, 因此我思考著,我的善,為我帶來憂傷的原因是否在於我的悲觀, 而她的善,背後毫無動機,所以帶來樂觀與笑容. 然而最叫我難以忍受的乞討的人們, 心的堅硬程度在當下立見分明,往往一走過, 不論我給予與否,我總會在一兩個小時內思考著關於貧窮的種種問題, 到最後,我的口袋裡得隨時準備零錢, 以防停駐掏錢的難堪與匆匆走過的自我譴責. 我不是不想看見貧窮, 是心過於軟弱,無力感常常侵襲, 關於給予與施捨,我總是在想怎麼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那才是給予. 我想起大學中庸的大同境界: 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 而台灣正在朝反方向前進. 還有,在這種處處充滿濫情煽情,以索求同情善心的社會環境中, 我又該如何分辨何謂真正需要協助的人, 如何保護心靈的易感與脆弱,不會在一次次的路程中被考驗打倒, 這是小小的混亂的島, 這是小小的混亂的心. 關於墨莊之辯,關於貧窮與善心,關於悲觀與慈悲, 我想,我還有很多要學.

台長: 會長野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