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2 18:32:05| 人氣1,763| 回應2 | 上一篇

民族路的百家爭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一個教會裡  牧師是辛苦的  會友是辛苦的  辛苦後的是向上  抑或是向下  It depends.

翻開民族路教會的歷史,洪溫柔牧師牧會的30年,配上冬聰凜在後成為副牧師,其實近年來,教會一直處於一個以愛為最高準則的團體。洪牧師總是微笑,樂看自己的羊群欣欣向榮的成長,冬牧師對青年,對敬拜的事情總是不遺餘力,他的笑容也是燦爛的沒話說,神就是愛,愛是從神而來,確實兩位牧師清楚的定位出民族路教會的特色以及氣氛,大部分的長執團契同工會友契友也都在愛的方式當中成長學習,並多結果子,以前輩所教導的愛,來提攜拉拔晚輩。以青少年團契來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內地會的宣教士張麗安,麗安姊自紐西蘭來台灣傳福音後,一直想做一個台灣人,這些年來除了在校園團契承接學生工作,也在民族路教會的青少年作深耕牧養的動作。簡單來說,教會裡誰不認識麗安姊,一個微笑溫柔騎著淑女車的棕髮女性。麗安姊用愛陪伴帶領多少年輕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感謝神,這些歲月以及愛的累積,也在民族路教會留下深切且不意抹滅的痕跡。這些年輕人紛紛回頭成為教會的中流砥柱,成為陪伴在更年輕一個世代的領路人。曾經民族路教會可以說擁有全台南最強壯的年輕人輔導群,分工合作,用愛,用神的話,教導陪伴著數不完的後起之輩,這也是民族路教會相當自豪的一個區塊,我們的輔導,不是實習的神學生,不是短期的派遣,也不是來上班打卡的上班族,是一群不支薪,主動願意花時間用生命陪伴的哥哥姊姊。確實到某個世代界線裡,我們所受的教導強調愛,以愛為主。

洪溫柔牧師於2003年退休,同時副牧師冬聰凜牧師一併轉任,至此之後,民族路教會於兩年多內皆無牧師牧會,僅倚靠各教會中會派遣牧師輪流講道支撐。

自小會提議,向中會申請通過,2006年初,林宗正牧師正式就任民族路長老教會第五任牧師。也為民族路長老教會開啟了新的一頁。

若是稍微了解林宗正牧師的過去,其實很輕易就會發現林牧師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貢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不提及林牧師過去牧養過的教會,光是在台南大專中心服事的日子裡,就不知道造福了多少大專青年。這兩年在外遇見認識不少長老會牧者,每當只要提及自己母會的主任牧師是林宗正牧師,沒有一個牧者不是用欽佩敬畏的態度來談林牧師。轉述其中的某些片段:林牧師當年帶領的台南大專,是一個強盛精壯的年輕人團體,不只要會念聖經會敬拜,還要懂得上山下海,勇敢挑戰自己的極限。這是林牧師對當時台南大專青年的要求,也因此成就了不少牧者及各行各業中的人才。基督長老會底下的大專青年神學研究班,每年都會舉辦,七天的營會由全台灣各區域中會的大專領導牧師配合各區域的青年會長共同策劃執行整個千人的營會,但是據說,當年由林牧師帶領的台南大專根本獨立運作就可以完成整個營會,並且比聯合舉辦的更有效率更有實力,由此便可知林牧師當年的領導,高效率,高紀綠,高能力,有多麼發光發熱。—轉述自援中教會李牧師。

林牧師的領導風格,並不若以往洪牧師,冬牧師以愛為主軸的風格。嚴謹詳細,井然有序的行事作風,對甚麼事情都有明確又條理分明的計畫步步執行,透過的提早的籌備,確實的執行,以及事後的整理檢討,來完成所需執行的任務。林牧師總說自己是苦瓜臉,大家都以為他在說笑,確實林牧師不如同前兩位牧師一樣,總是笑臉迎人,用溫柔的話語來關心問候每個會友,因為這的確不是他的強項,沒有時時刻刻的關心,沒有足夠的肯定跟動人的鼓勵,讓人覺得冷漠不貼心帶著撲克臉,當然不是說他不會笑,沒有輕鬆的樣子,只是真要比較起來,林牧師較容易給人這樣的印象。

改變所帶來的,磨合摩擦排斥不適應,看似都不理想不盡人意,還是原本的好。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在林牧師上任之前所面臨的,另一個不爭的事實:原本以愛為主的方式,確實也在經歷二三十年的歲月後顯得搖搖欲墜,人的衝突,體制上的牴觸,橋不攏的各種政策,最主要的是,羊群在失落,好像停止生產一樣。

沒有哪種作法最好,也沒有哪種作法最不好,先秦的百家爭鳴,各有優缺。洪牧師冬牧師就像墨家,主張的兼愛非攻來統治世界,而林牧師則像法家一般,重法理,從權術勢來理政,進而逐鹿中原。不論哪個好哪個不好,民族路教會當前所面對的,就是出現了一個法家為主的領導者,在眾墨家的地盤要用法家思想來統領墨家子弟兵打天下。整個互相了解信任改變磨合的階段,說穿了也不是兩三年就能夠完成的,特別是在教會裡有許多堅守崗位的墨家學者,也讓領導者費了很多心思來溝通處理。一統天下的過程,不知道要歷時多久,現在過了四年,也許是二十,三十,沒有人曉得,但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沒有清楚了解法墨兩家的輪廓,調適好自己的態度跟想法,這段路可能需要一段很不短的時間......


快速融入的服事好典範

黃主儀&梁雪惠
當年初見主儀哥,以為是哪裡來的新契友,後來才曉得,其實是前輩中的前輩。也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主儀哥一家融入教會的速度驚人,一下子的,就跟青少年打成一片,特別是家中的兩個孩子齊恩,沐恩,天真活潑,也在許多關係上做了快速的破冰,拉近了大家的距離。談起敬拜,主儀哥的眼裡發著光,談起復興,主儀哥身上都發火了!當然主儀哥並不是一來到民族路教會就開始大興土木,可以看到的是主儀哥在等待其他人時的心態及準備工作,看見主儀哥的預備,接受牧師的教導,參予裝備,虛心學習,另一方面,陪伴鼓勵後生晚輩勇敢向前,傾聽了解知道每個人的想法,眼光始終專注在十字架上,讓人相當感佩主儀哥的態度,不只主儀哥如此,雪惠姊也如此,相信不久的將來齊恩沐恩也會一樣,甚至更超越前人的成就。也難怪在時間到的時候主儀哥有能力有本事站出來帶領教會敬拜團,開始著手於許多陳年無法改變的問題,試圖將民族路的敬拜帶往更高的層次。

易士傑&李美蓉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他們夫婦倆頂著國外回來的光環在教會就可以說話比較大聲,但我相信他們講話可以大聲,而且絕對不是因為去過澳洲才大聲。其實Capp回來的期間都是自己學業在放假休息的時間,相對於許多人,Capp並沒有選擇在假期期間躺在沙灘或是打高爾夫球,相反的卻在教會用心服事。Capp是個優秀的鍵盤手,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成為高高在上的鋼琴老師,從音樂侍奉訓練,熱力之夜到接觸計畫,無一不是由Capp一點一滴策劃執行起的,特別是當他拉著大會兒開始掃廁所所展現的謙卑態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想到的。風趣的Capp也在服事當中快速的和民族路青年打成一片,簡單的關心,生命中的建議,屬靈的帶領,每一樣都在年輕人心裡灑下嶄新的種子。但是若單單只有Capp相信效果會比現在所呈現的還要少很多,Alex的插花以及Rain的努力都是不容被忽視的,特別是Rain在關心溝通這個層面,彌補了Capp的缺少,也讓兩個人的服事效果加倍。不管是在軍中書記所學,還是在澳洲Hillsong的造就,Capp對計劃的籌備檢討都有完整詳細的紀錄歸檔,明確的白紙黑字確實也讓林牧師快速了解事情的進展跟方向,加上Capp在處理問題及不確定方向時都會直接跟牧師做討論,也難怪Capp一家可以迅速的在民族路教會當中崛起,成為牧師所信任仰賴的得力助手。

陳以諾
從小就有一顆單純對事情執著不放棄的心,以諾在去台北之前給人的感覺是傻裡傻氣為怪事情堅持的年輕人,在台北靈糧堂受造就期間,也不時的將新資訊新觀念新領受帶回台南的母會,較為可惜的是當時快速填鴨的方式並沒有讓民族路教會的青少年接受,但是經過時間的磨練,畢業後回來的以諾,謙卑順服願意等待,也確實成為民族路青少年很大祝福,屬靈領受上的分享跟敬拜的熱情,以諾挑旺了許多年輕人的內心,他就像救火隊一樣,哪裡有問題了他就往哪跳,對神的渴慕以及堅持,他總能獨自在爵士鼓旁或音控室裡待個半天。以諾很厲害的是,他總是有辦法保持對神的熱情,總是有源源不絕的感受願意分享,願意跟牧師溝通分享聊天的爽朗態度,也讓林牧師對以諾有很高的評價。

當然並不是說其他人的服事就不好,只是在這些人身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做學習的。


做好預備等待機會

並不是說處在這樣需要磨合的時代就是倒楣或是運氣不好,從逆境崛起到擴張發光的歷程,總是比發光之後才參與的精彩美好。是說在這樣的世代理該如何調整自己,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才能讓自己健康成長並更快速完成教會的磨合,才是當前所亟需要面對的課題。

*放下堅持不分派別
面對新的領導風格,別在專注於以往怎麼做才是對的,順服,交代甚麼做甚麼,不好再來檢討,總比排斥而放空的好。

*謙卑虛心全面檢討
雖然過去許多子都是這樣過的,但是不代表都是對的。也許是自己沒發現,也許是別人再忍耐。重新看透自己,懂得自己的不好,改變才能對整個環境更好。

*不虛不假真心面對
常常到後來會為了完成任務或交差,所以淪於形式上的表面功夫。沒有真心,即使做的在真,還是都感受的出來的,開始相信周遭的兄弟姊妹,用真心分享取代虛假的表面,才能讓彼此的心更多凝聚。

*勇敢無懼大膽跨步
成長學習的階段理,多體驗多嘗試多失敗多學習,才能幫助自己有更多的裝備,以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若是懼怕而不敢向前跨,那不是白白浪費了美好青春!?

*活力創新熱情洋溢
就因為年經所以更要有年輕人的樣子。收起那老態龍鍾的態度,像個有活水流過的青年基督徒,因為生命一定不止一種模式一定不止一條道路,只是看如何運用如何揮灑在這些燦爛的歲月。


求神祝福台南民族路長老教會,一間我所愛的教會,一個我所支持的牧師,還有一群我的弟兄姊妹。當然,一份理當堅持一輩子的信仰。

台長: ~大飛~
人氣(1,76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Jesus In My Life |
此分類上一篇:腦袋開花

蕃茄胖胖
親愛的景廷平安 ~
你是一位心思慎密的孩子,也是一位聰明富創意熱情的孩子,我一直等候你回來一起同工的日子。就像你所分享的:並不是說處在這樣需要磨合的時代就是倒楣或是運氣不好,從逆境崛起到擴張發光的歷程,總是比發光之後才參與的精彩美好。越是在這樣的光景,我們更需要有在逆境中一起成長的同工、同在福音船上倘洋的同工。雖然我未能真正清楚你的心意,願神賜福與你!神的心思意念時刻與你同在!
2010-02-24 17:10:57
(悄悄話)
2012-01-19 18:03: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