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7 21:51:41| 人氣2,9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規】健康食品違規案例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保健食品要講功效,有健康食品認證,是有限的可能,沒有健康食品認證,那是萬萬不能。
衛生單位每個月都會公告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的一大串名單,網路上被罰的也是一大票哪!
掌櫃的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實際的案例供大家參考,不要以為不會被罰,是總有一天會被罰。
涉及療效、誇大不實、佔健康食品名稱或相關資料便宜的,一旦被開鍘,損失將難以預估。

 話說前文掌櫃的跟看倌們聊到健康食品,雖然健康食品認證取得相當不易,但是並不是到手後就天下無敵,它的規範可說是相當嚴格:

 1.有效時間:健康食品許可證的有效時間為五年,時間到還是得捧著銀子去換照。
 2.品名及包裝:都只能照健康食品核可的名稱及包裝來生產,要變更還是得到衛生署走一趟。
 3.內容物及製造廠:都得依許可證上規定製作,不能換顏色換大小,製造商也得是許可證上那一間才行。
 4.保健功效敘述:只能依照許可證上規定的來說,不得超出許可範圍,否則,輕則罰錢,重則撤照。

 很硬吧?但是很少聽到健康食品所有者被罰錢啦,因為能夠申請健字號認證的,都是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或企業,既然都有心要做健康食品了,就不會在保健功能敘述上偷雞摸狗佔便宜了。反倒是一般的業者,看到市場被炒熱後,就開始進行複製→貼上作業,然後準備大撈一票。其行逕之誇張,有時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其實衛生單位都有專人在負責稽查的工作,電視有、通路有、廣告有,網路,當然也有,而且每個月還會出公告,這個月又有那些廠商被開鍘了。請參閱違規食品廣告廠商查詢:
http://www.fda.gov.tw/itemize.aspx?itemize_sn=185&pages=0&site_content_sn=51

 綜觀這些被罰的案例,其中大多是因為宣稱療效及廣告誇大不實,但也不乏對健康食品法令認知不足,或想要佔便宜的。這些症狀又分以下數種:

 1.佔健康食品名稱便宜的:自健康食品管理法實行以後,健康食品就變成是法律名詞,沒有經過核可常擅自使用是違法的。佔便宜的方法像是「認識健康食品─品名」、「有益健康食品─品名」「康健食品─品名」、「建康食品─品名」等等,這些統統會被衛生局請去泡茶順便買單。

 2.佔健康食品相關資料便宜的:拿掌櫃的最熟的牛蒡來說吧,其實那隻健康食品的相關資料,上食品藥物管理局都找得到,雖然是網路上公開的內容,但不代表就能「引用」到自己的產品上,以下這個例子掌櫃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圖說:劃紅線部份是掌櫃的認為一定會被衛生局請去泡茶的地方,更有甚者,業者竟然在牛蒡產品的拍賣網頁上,叫消費者去查衛署健食字第A00139號的資料做佐證。事實上,健字號的資料只能用在健字號產品上,根本不能授權...


 圖說:本新聞報導的確可以引用在非商業用途,但是將它用在銷售商品的介面,那就保證完全違法。該篇報導所引用的資料係保健科技與大仁科技大學產學合作之研究報告,上面所提的研究報告、學校、製造商,跟該廠商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沒有授權給該廠商使用。

 3.廣告涉及療效:這就是衛生局泡茶邀請函中最多的一部份了,暫且表過不提。

 4.廣告誇大不實:誇大不實怎麼界定?像某家的牛蒡產品貼了一張照片,上面大喇喇地寫著四個大字「歸來牛蒡」,但掌櫃的怎麼看,它都像是一般市售的將軍(白雪)牛蒡。不過這個很難證明,因為即使是歸來牛蒡也有大小支之分。但這不是最離譜的,最離譜的還是那家號稱「3200倍濃縮100%鑽石級黃金牛蒡精華」,號稱是台灣的牛蒡做成的,一盒90顆算起來等於要144Kg的牛蒡。這個就很容易證明,衛生局或公平交易委員會只要一查出貨發票,假設賣出一萬盒好了,那麼該公司也要有1440公噸的牛蒡原料進貨單據備查(是的,1440公噸,掌櫃的沒算錯,你也沒看錯),拿不出相當於1440公噸的牛蒡進貨單據,很抱歉,廣告誇大不實馬上成立。

 總而言之,做保健食品,誠信最重要,要嘛就老老實實的花錢去做研究報告,去衛生署拿健康食品認證,要嘛就低調一點,不要老想著用誇大不實的宣傳手段來誤導至欺騙消費者,以牟取暴利。什麼?他們好像也都沒被罰過啊!掌櫃的說,不是不罰,是總有一天會被罰。在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年掌櫃的唯一一次被衛生局請去泡茶,就錯在寫了「服用」兩字──不過掌櫃的並非刻意誤導消費者,只是單純賣弄文字──吃的寫「食用」、喝的寫「飲用」、膠囊類的寫「服用」,如此而已。衛生局人員也佛心來的,知道掌櫃的不是故意,也就不予追究。但連這種雞毛蒜皮大小的事都會被衛生局請去泡茶了,上面這些誇張的,能逃得過如來佛的手掌心嗎?

台長: Mr.Biomart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972)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食品相關法規 |
此分類上一篇:法規】認識健康食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