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9-14 11:30:34| 人氣1,79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拉赫瑪尼諾夫: 無詞歌 作品34之14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il'evich Rachmaninov,1873 - 1943)的「無詞歌」(Vocalise),是他在1912年6月譜寫,1913年出版「14首歌曲集(14 romances)」作品34的最後一首。不過,出版當初,這歌曲集只包括前面13首,在1915年完成的第14首,則要等到當年年底才出版。

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以c小調第2號鋼琴協奏曲最為有名,但這首「無詞歌」也以其美麗的旋律而成為名曲。本來「Vocalise」一詞,是指沒有歌詞的歌曲的一般名詞,但拉赫瑪尼諾夫的這一首太有名了,以至一提到「Vocalise」,大多是指這首作品。

這首歌曲原來是由女高音或男高音演唱,由鋼琴伴奏的音樂。此曲最早的手稿是在1912年春天,在補寫、改訂之間,作曲者自己將伴奏改編為管弦樂。後來,除原來的聲樂曲之外,由許多音樂家改編為各種樂器的獨奏曲,並經常充當獨奏會的安可樂曲。

「14首歌曲集」的歌詞,多數是與拉赫瑪尼諾夫有交往的亞美尼亞裔蘇聯女詩人瑪莉艾塔•夏基孃(Marietta Sergeevna Shaginyan, 1888 - 1982)所推薦。
(E. Söderström 女高音,V. Ashkenazy 鋼琴https://youtu.be/NIlClOTteQY
夏基孃常用筆名「Re」,此曲集的第1首歌曲就呈獻給她。此「歌曲集」中的各曲,除第1曲呈獻給詩人「Re」(Shaginyan),第7曲呈獻給對女演員Vera Komissarzhevskaya的回憶,第8曲呈獻給「P.Ch.」(柴可夫斯基?)之外,都獻給代表當時俄國的名歌唱家。

此「歌曲集」中14首曲子的大致情形如下:

1. 「繆斯女神」(The Muse)緩板(Lento)e小調。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作曲:1912年6月6日 在伊瓦諾夫卡(Ivanovka)。
歌詞: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
呈獻:R.E.(Marietta Sergeevna Shaginyan, 1888 - 1982)

2. 「在我們每一個心靈中」(In the Soul of Each of Us)不要快(Non Allegro)C大調。
作曲:1912年6月5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男低音或女低音
歌詞:Apollon Korinfsky (1868–1937)
呈獻:Fyodor Shalyapin (1873–1938)

3. 「暴風雨」(The Storm)快板(Allegro)e小調。
作曲:1912年6月7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普希金
呈獻:Leonid Sobinov (1872–1934)

4. 「季節風」(The Migrant Wind)行板(Andante)C大調。
作曲:1912年6月9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巴爾蒙特(Konstantin Balmont ,1867–1942)
呈獻:Leonid Sobinov (1872–1934)

5. 「阿里翁」(神馬Arion)快板 D大調。
作曲:1912年6月8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普希金
呈獻:Leonid Sobinov (1872–1934)

6. 「拉撒路之復活」(The Raising of Lazarus)極緩板(Grave)f小調。
作曲:1912年6月4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男低音或女低音
歌詞:Aleksey Khomyakov (1804–1860)
呈獻:Fyodor Shalyapin (1873–1938)

7. 「不可能這樣!」(It Cannot Be)快板 降e小調。
作曲:1910年3月7日,莫斯科。改訂:1912年6月13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中音
歌詞:Apollon Maykov (1821–1897)
呈獻:為Vera Komissarzhevskaya (1864–1910)之回憶。

8. 「音樂」(Music)更快的行板(Andante mosso)降e小調。
作曲:1912年6月12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中音
歌詞:Yakov Polonsky (1819–1898)
呈獻:P.Ch. ( 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

9. 「你認識他」(You Knew Him)勇武的極緩板(Grave. Marziale),D大調。
作曲:1912年6月12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男中音或女中音
歌詞:秋切夫(Fyodor Tyutchev1803–1873)
呈獻:Fyodor Shalyapin (1873–1938)

10. 「我記得那一天」(I Remember that Day)單純的行板(Andante semplice)降A大調。
作曲:1912年6月10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秋切夫
呈獻:Leonid Sobinov (1872–1934)

11. 「佃農」(The Peasant)不太快,很加重地(Non Allegro. Molto marcato)升c小調。
作曲:1912年6月11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男低音或女低音
歌詞:Afanasy Fet (1820–1892)
呈獻:Fyodor Shalyapin (1873–1938)

12. 「這多快樂」(What Happiness)最緩板(Largo)A大調
作曲:1912年6月19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Afanasy Fet (1820–1892)
呈獻:Leonid Sobinov (1872–1934)

13. 「不調和」(Dissonance)不太快而輕鬆的(Non Allegro. Agitato)降e小調
作曲:1912年6月17日,在伊瓦諾夫卡。
演唱:女高音
歌詞:Yakov Polonsky (1819–1898)
呈獻:Feliya Litvin (1861–1936)

14. 「無詞歌」(Vocalise)很慢的,並且很像是在歌唱(Lentamente. Molto cantabile)升c小調。
演唱:女高音或男高音
歌詞:無
作曲:初稿1915年4月1日,決定稿1915年9月21日在莫斯科。
呈獻:Antonina Nezhdanova (1873–1950)

首演:1916年1月24日、莫斯科。在庫賽維兹基音樂會中,由女高音Nezhdanova演唱、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伴奏。但也有由庫賽維兹基指揮管弦樂團伴奏的記載,究竟何者為是,沒有去查證。

 

「無詞歌」作品34之14

這首樂曲所蘊藏的俄國音樂共有的憂鬱旋律,使用巴洛克音樂的特徵「紡絲動機」手法,疊架短小的動機,引導出較長的旋律。以鍵盤樂器彈奏的伴奏,在不斷打出和弦中,偶爾奏出相對旋律,釀出一瞬間的複曲調音樂味道,也會令人想到巴洛克初期的單曲調音樂樣式。旋律的紡絲部分,是借用拉赫瑪尼諾夫所愛的格雷果聖歌「神怒之日」開頭部分。(請參閱本台「格雷果聖歌:末日經 與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一文)雖然曲中到處可以看 到拍子的變動,卻盡量少用「俄國五人幫」特徵的不協和弦與調式,顯示古典的明晰調性感。拉赫瑪尼諾夫使用西歐的手法與素材,卻表現出他自己的民族性,這就是他能成為大作曲家的所在。

所謂「紡絲動機」手法,是接在一定旋律之後,像紡絲般紡出細小旋律的手法。在孟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的作品中,也常常會看到這種在巴洛克時期廣泛使用的手法。

此曲的出版譜明記由女高音或男高音演唱,但大都由抒情女高音演唱。不過,最近偶爾可聽到由童聲高音或假聲男高音演唱者。

此曲的音域,高音部分達高升C音,不過作曲者另有停在高A音的樂譜。一般都喜歡唱到高升C音,無論是哪一種唱法,總是充分引出女聲在高音域的魅力的音樂。以男高音演唱時,只不過把女高音的旋律放低8度而已,實際上是在女低音的音域演唱。因此,男高音不移調演唱此曲,就可能與鋼琴伴奏混合而發生奇怪的聲音。也許是這個原因,男高音演唱此曲的絕無僅有。

這首「無詞歌」在拉赫瑪尼諾夫生前就很受人歡迎,因而有許多形式的編曲。其中有名的編曲例子,是鋼琴獨奏版。與鋼琴版同樣有名的是作曲者自己編曲的管弦樂版,以及大提琴或小提琴與鋼琴伴奏的二重奏版。這些編曲版常常移到e小調,而不使用原調。在聲樂方面,有合唱版與無伴奏聲樂版等。

此曲是自由的歌曲形式。在短短的導奏之後,紡織出甜美而帶有哀愁的旋律。其最初的動機借自格雷果聖歌「神怒之日」開頭部分已如前述。正如曲名所述,此曲沒有歌詞。只用母音「阿」唱出嘆息似的旋律,鋼琴伴奏則淡淡的奏出和弦與相對旋律。由於沒有歌詞,不受俄語的限制,因此在拉赫瑪尼諾夫的眾多歌曲中,成為最多人演唱的作品。

樂譜:http://imslp.org/wiki/Vocalise_(Rachmaninoff,_Sergei)

 

https://youtu.be/fW630zFA93Y    Kiri Te Kanawa, 女高音
https://youtu.be/5ZIQ2pHaJ1I     Natalie Dessay, 女高音
https://youtu.be/gERptKVcxTM   Renée Fleming, 女高音
https://youtu.be/19J8dO3T1S8    Akiko Suwanai 小提琴 Phillip Mol鋼琴
https://youtu.be/SVyza9jzw18     Luka Sulic, 大提琴, Mia Miljkovic, 鋼琴伴奏
https://youtu.be/7Rp33zCg0Js     歐陽娜娜, 大提琴
https://youtu.be/R5IiC1kAdzM    Emil Gilels, 鋼琴
https://youtu.be/QAwETLTAHHM André Previn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在Youtube上演奏或演唱實例極多,請讀者自行查聽。

台長: 雲翁
人氣(1,799) | 回應(1)|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歌曲 |
此分類下一篇:馬勒:「我從這世界消失了」-自「呂克特歌曲集」
此分類上一篇:馬斯奈:悲歌 作品10-5

Scott Lin
拉氏獨特浪漫
鋼琴部分和聲也很稱職
2020-01-19 17:03:43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2020-01-20 17:07: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