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4 17:20:12| 人氣1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可以詮釋、事實不應簡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可以詮釋、事實不應簡略

余紀忠先生日前病逝,中時報系及社會各界紛紛撰文紀念,中國時報更以大量篇幅刊登追思文字,不過,在這些弔唁文辭中只有讚揚,卻忽略了部分的事實。

除了少數篇章隱約可見余老先生與黨政高層密切的關係外,對於余紀忠在黨國時期的曖昧角色、中時一貫腥辣的社會新聞取向,以及裁撤中南部編輯的作法幾乎隻字未提。如果,余老先生中時事必躬親,這些事也是理解余先生的重要材料。

中時員工及昔日部屬的知遇之恩,可以理解;黨政要員的禮貌言詞或感懷之情,可以理解;死者為大的人情意理;可以理解。不過,歷史可以詮釋,但事實不應簡略。

傳播人當然知道媒體建構真實的功能,而且不需扭曲事實,只要讓某些事件「缺席」即可,不必多加一點,只要少寫一點,一樣可收功效,但不論多加或是少寫,媒體都會影響人們對史實的理解。

學者Johnson曾經針對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形像作過分析,比較親身經歷水門事件和後來經由媒體認識尼克森的讀者差異,他發現,透過媒介報導來認識尼克森的人,比直接經驗醜聞案的,給予尼克森較高的評價。

翁秀琪也作過類似的比較,她指出廿年媒體將「美麗島事件」定義為「暴力事件」,甚至是「叛亂事件」,使用「目擊高雄事件,騷亂八小時,激烈份子逞兇,一八三人受傷」、「不法份子暴行,引起全民公憤,各界促請政府,依法從嚴懲處」等文字建構事件的形像。但二十年後的主流媒體中,報導雖仍使用國家、人權、族群、民主法治等符號,但卻從「叛亂事件」轉變為「應該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應該是屬於所有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每個人都有權力與責任一起來紀念、闡揚」的里程碑事件。有趣的是如果有個人在十年前就掛了,那麼媒體中的「美麗島事件」對他而言,將永遠是個負面的圖像。

顯然的,媒體對歷史事件的選擇與評價將對人們的記憶造成影響,因為今日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如果,後人只從中國時報的報導認識余紀忠先生,那麼無法還原余老先生完整面貌,這對他、對讀者都不公平,還好,現在的媒體多了,人們也不一定要從中國時報來認識世界。

台長: 五分珠
人氣(1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