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07 08:38:57| 人氣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寒夜誰為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寒夜誰為伴

行政院長游錫堃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時指出,台灣加入WTO後,正式面對全球競爭,為了能迎接衝擊,必須將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如何打造?游錫堃提出了四大政策方向。其中之一便是:人文新台灣。

什麼是「人文新台灣」?該篇施政報告說:文化就是生活...因此,我們將…強化在地認同,從小培養我們國民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

一篇短短的施政報告只能展現口號式的宣示,無法清楚說明執政者的實際規劃與作法,不過,公視最近推出的文學大戲--「寒夜」,卻為「強化在地認同」與「尊重多元文化」帶來落實的可能。

這部改編自李喬同名小說的劇作,內容描述客家先民奮鬥故事,平均每集成本高達200萬元,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以純客語發音的電視劇,劇中除了有客家文化的傳統特色外,泰雅族、閩南等各族群的風俗文化也歷歷在目。

顯然地,公視正在逆勢製作與商業媒體截然不同的節目類型,這對高喊全球化、拼經濟的媒體產業而言,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投資。特別在這個事事講究全球化的年代,製作這種區域、小眾的節目怎麼能打入國際、獲取利潤?!

公視膽敢製作「寒夜」是因為他跳脫了商業媒體強調利潤的資本邏輯,一方面公視有較穩定的經費來源,另方面則是公共媒體必然實行的責任。但也因為其與商業媒體不同的經營目的與原則,使得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觀眾,多了一個認識本地社群文化與歷史的機會;並且在讓區域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風潮下,得有稍稍喘息的空間。

事實上,台灣公視的作法並不特殊,加拿大公共電視CBC在九五年便曾宣示,CBC的存在是要確保在加拿大的媒體中可以聽到加拿大的聲音、看到加拿大的文化;澳洲公視ABC的總經理Schultz也指出,全球化的時代,在以利潤導向的商業電視台中,本土性節目的空間勢必越來越狹小,也因此,公共電視肩負了製作本土文化節目,促進多元認同的重大責任。

不同的媒體制度與經濟邏輯主導著媒介內容的呈現,以經濟全球化為思考的媒體邏輯考量的是市場,製作或引進娛樂與消費節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還好,公共媒體提供了另一種文化選擇,地區的文化才有生存的空間,也讓全球的文化多了一種類型,否則在一片全球化的歡慶聲中,在地文化只有孤自渡過漫漫寒夜。

台長: 五分珠
人氣(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