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16 00:57:11|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個人新聞台」的可能出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個人新聞台」的可能出路

終於在台長們奔走與串連下,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的未來有了新的契機,明日報總編輯陳裕鑫表示,由於台長的積極爭取,「個人新聞台」將繼續經營,他並保証無論如何處理,都確定新聞台不會消失。這樣的發展說明了閱聽眾是有影響媒體經營的權力與可能,並且也突顯出網路作為公共平台與公共空間的重要性。

在自救行動者中不少台長提出願意付費使用的意願,希望能夠藉此保下「個人新聞台」中的豐富資產,以及社群共享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有網路公司想趁機接收「個人新聞台」的台長資源,順著使用者付費的邏輯,提出依台長人氣指數差異的計價方式。

這樣的發展態勢,似乎使得「個人新聞台」必須從原本「免費使用」的形式轉成必須付費的經營。事實上,以商業的形式支持網路社群的經營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不過,當「經營成本」及「使用者付費」的觀點成為網路社群存在的主要論述後,將可能忽略網路的原有定位—即公共事業。

雖然,「個人新聞台」的事件暫告落幕,但並不保証類似的問題不會再發生,其實,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思考:有沒有可能讓網友不用付費,或者以自給自足的方式來經營網路社群,進而讓網路回歸公共事業的原貌?

許多人開始接觸網路大多是從學校的BBS開始,在BBS的虛擬空間裡,大家自由地發表文章、交換心情、打屁聊天、認識朋友,透過網路的互動功能,形成了特殊、有趣的社群關係。

這個互動的平台是由教育部於民國79年7月所建立的台灣學術網路(TANet)。TANet成功意味著由國家資源建構一個網路公共領域可能與必要,透過電信基礎建設的佈建,讓人民有機會在網路世界中蒐集資訊與情感抒發,甚至尋求認同與慰藉。事實上,政府早就將電信事業的發展當作是國家的資訊基礎建設,並且也開始「電子化政府」的相關計劃,於是網路便如同道路、水管一樣成為政府介入建設的公共設施,在設計上必需要考慮到全國人民都能平等使用的機會。如果順著這樣的邏輯來思考,政府是有可能甚至是有義務建立一個類似個人新聞台的公共平台,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在真實生活以外有一個自在的場域,同時,也是展現「電子民主」的最佳表現。

除了「公共介入」的模式外,「共給共足」也是另一個可行的方法。

明日報除了提供新聞資訊之外,也致力開發互動式的網路服務,包括網路議會、連署台、個人新聞台、逗陣新聞網、數位剪報室、ePOST電子報聯盟等等的互動服務便佔了整個明日報點閱率(Pageviews)的4分之1,一天約40萬人次使用。

和其它明日報其它的新聞資訊相較,互動服務可說是成本最低的經營項目,不像新聞部門必須耗費高額的人事成本生產資訊,經營者只要付擔少許的管銷費用就能獲得資訊與人氣,甚至是廣告效益。

雖然個人新聞台的台長只是單純地希望在網路世界中自我實現與經驗分享,但卻意外的成為明日報的免費資訊提供者。事實上,知識經濟時代強調的就是知識的生產,而媒體經營也必須以內容作為利潤交換的重要環節,不過,個人新聞台的經營方式卻讓明日報省去了記者與自由撰稿人的工資,卻依然能夠蒐集大量的資訊,作為和廣告商交換利潤的依據。

從這個角度來看,明日報4分之1的廣告收入必須歸功於這些辛勤又快樂工作的台長,亦即,明日報在個人新聞台的經營上只是提供一個使用的平台,而真正生產、蒐集及販售資訊的卻是那群默默耕耘的知識生產者—台長。換句話說,只要台長願意,仍有可能建立一個「共給共享」的網路平台,以自己的力量建構一個平等使用的公共空間,因為,廣告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公共網路應該以什麼樣的型式來維持其網路的公共特質,從不同的邏輯及經營目的出發,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不過,如果只是以商業邏輯作為思考網路未來的唯一基礎,那麼,網路必會走向商業發展的形式,屆時,使用者必須花費更多的成本才能享有網路的公共服務。明日報「個人新聞台」自救行動的落幕,暫時保有了台長們的自我實現與互動的空間,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網路公共性的問題。「公共介入」與「共給共足」的模式也許是一種可能的發展,但也可能只是一種在學理上的想像,端看網路使用者如何實踐。



台長: 五分珠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