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1-17 13:59:23| 人氣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片面」與「模糊」的核四媒體圖像(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片面」與「模糊」的核四媒體圖像

本文為五分珠與貓血榚合著

除了消息來源上偏向政府官員與學者專家,在報導時呈現系統性的論述偏頗之外,新聞工作者在建構新聞事件的時候,則呈現出一種「混亂」的選擇情形。

如果我們認為核四是事件重點,那麼核四本身似乎應該是報導的重點所在,但是本文發現,在核四建廠相關事件報導上,核四本身反而是一個相對稀少的議題,包括核能發電是什麼、台灣究竟需不需要核電、核廢料處理問題等,在新聞裡其實是邊緣問題;而核四所引發的各種其他問題,特別是政治爭議以及社會動員,才是真正得到大篇幅空間的新聞焦點,核四本身通常被包裝在這些爭議裡面,「核四案新聞」雖然常常出現在報紙版面上,但是報導的重點通常是其餘問題,閱聽人反而無法從報導中獲得核四的資訊。

以2000年底發生的核四政治風暴為例,從新政府行政院長唐飛下臺,到繼任行政院長張俊雄突襲宣佈停建核四、在野黨聯合討論罷免總統與倒閣案、股市狂洩千里、企業出走與經濟不景氣等,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波的新聞建構是將核四案與所引發的政治議題與財經問題連結起來,新聞報導的重點並不在核四本身,而在各個政治人物及其政治角力動作,還有相關的財經風暴。

包括唐飛因核四案辭職時陳水扁總統的石頭說;張俊雄可能因核四案成為任期最短的行政院長;核四停建案使投資環境看壞而造成股市大跌、企業出走效應,這些新聞事件的建構上,核四早就已經不是重點,閱聽人很難從這種新聞構連方式上對第四核能發電廠有什麼清楚的認識;尤其新一代的閱聽人,更沒有辦法從新聞中了解核四究竟是什麼,公眾的共識可能只在於核四興建與否確實是台灣社會的一件大事。

回顧2000年之前的核四新聞報導,本文經由報紙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出論文刊登數量最大的幾個日期,再查詢該日期前後新聞報導,整理出1981年之後最大的幾次核四新聞報導行動如下︰

1992.6 1985年因石油危機被行政院凍結的核四預算案在立法院解凍
1993.6 該年度預算在立院通過,台電提出電力白皮書與「核四計劃報告書」,擁核反核人士立院前對峙
1994.6 台電擴增機組預算案立法院保衛戰,貢寮自救會、環保聯盟抗議
1994.11 台北縣發起罷免擁核立委公投
1995.4-6 台電核四機組招標、該年度預算保衛戰,反核人士到場抗議
1996.1 台北市決定於總統大選附加核四公投
1996.5.24 立法院突襲通過張俊宏版本「廢止所有核電廠興建計劃」案
1996.5-10 行政院對停建案提覆議案,10.18在立院通過,期間立院紛爭不斷,反核團體多次動員(為2000年新政府停建核四案之前,對大的一次媒體報導行動)
1997.2 南韓抗議台電與北韓簽訂核廢料貯存場合約,中韓外交關係緊張
1997.3 日本茨城縣核災
1998.6 全國能源會議討論核能發電共識,反核團體到場抗議
1999.3 原能會核准核四建廠執照,反核學生團體靜坐,監院提出糾正案
2000.10 新政府宣佈不執行核四預算,在野黨串聯尋求罷免總統與倒閣
歷次反核大遊行︰1988.4.22,1989.4.23,1990.4.22,1991.5.5,1995.9.3,1999.3.28,2000.5.13(其餘年份大部分因為有非常頻繁的靜坐、絕食、抗議活動,沒有動員類似大遊行的活動)

(報導量在報禁解除前期之前,由於報紙版面有限,比較觀察不出量上變化。至於大事記則以前身是環保聯盟台北分會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版本最為清楚,網址︰http//www.teputc.org.tw

我們發現這幾波最大的新聞報導潮都和政府機關及相關社運抗議活動連結,本文整理出幾次重要行動中聯合報的頭版標題如下︰

(聯合報,頭版)
1994.06.19 核四預算審查前 電力白皮書將公開
1994.06.22 核四攻防戰趨近白熱化 擁核反核團體昨在立院短兵相接
1994.07.13 場內議事火爆 場外流血衝突 核四預算立院三讀過關
1994.11.27 罷免擁核立委 北縣今天投票
1994.11.28 罷免立委投票率 21%未過門檻
1996.05.25 在野黨主導 立院通過廢建核四廠
1996.10.15 立院內外今演核四大戰
1996.10.16 核四覆議案 立院後天票決
1996.10.18 核四今票決 立院總動員
1996.10.19 83︰0 立院半數通過核四覆議案
1997.01.25 核廢料事件有擴大趨勢 南韓抗議 北韓指恐嚇
1998.05.28 2020年前 核能廠址凍結 核電比率限20%

限於國內報紙搜尋資料庫的不完整,本文無法搜尋到量上具有代表性的結果,但是這個搜尋結果大致可以顯示新聞報導的重點所在,新聞重視的是一次一次因為核四而引起的相關事件,包括立院議事秩序、抗爭現場衝突情形、立委罷免公投,甚至外交事件,在這幾次事件當中,核四本身都不是主角,因此,「核四」這個修辭,事實上代表其他非常混亂的相關事件綜合,第四核能發電廠本身的問題,倒是模模糊糊。

台長: 五分珠
人氣(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