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2 12:23:23|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www.catholic.org.tw/stcw/book/04-2494.htm

「凡自謙卑的,必被高舉。」(路十四:11)


  一個信徒去問拉比:「人最大的德行是什麼?」拉比說:「你到墳地那裡去,讚美那些死者在世時所行的好事。」信徒回來,拉比問他:「他們怎麼說?」信徒回答:「什麼也沒說。」拉比叫他再去一次,這次是要譏笑、譴責那些死者在世時所行的惡事。信徒回來說:「他們同樣什麼也沒說。」於是拉比說:「無論人讚美或諷罵你,你都像死者那般毫無回應。如此就能體會到人的最大德行-謙卑。」

 (靜默片刻 自由分享)


  主,耶穌基督,你是良善心謙的。(瑪十一:29)我們受到讚美時便會歡喜而對人友善;被人批評、責罵時往往就會生氣而想要報復。求你讓我們的心像你那般良善謙虛。阿門。









http://www.dolf.org.hk/YearCbible/GospelSharingC.htm

丙年聖經分享聚會資料(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經文:路加福音 第14章1,7-14節

1) 祈禱

2) 導言


陳積和茂叔一同乘搭地下鐵,坐在一個近著門的座位上,當列車到達下一站時,進來了一個傷殘人仕,於是陳積站起來向那位傷殘人仕說:「我同情你,讓你坐吧!」他那高人一等的神情使那傷殘人仕感到不被尊重而不理采他。茂叔卻以一個慈祥的面容向那位傷殘人仕讓座,他欣然接受了。
﹝可作簡短分享3分鐘﹞

3) 讀經
路14:1,7-14

4) 靜默 ﹝2-3 分鐘﹞

※ 每人試圖在經文中找出最深刻印象的片段或字句,並作簡短分享。
※ 第二次誦讀經文


5) 訊息

一個人對別人的施予可以有不同的動機,有一些人是出於責任感,例如是誡命的訓示要求;有些人是出於自利的,為求名利等;有一些是要感到高人一等;有一些卻是出於真誠的付出。今天福音提醒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動機是甚麼。福音指出人為一些有能力回報自己的人所作的施予,最終他得不到天上的獎賞,相反的,一個在施予時從沒想到要回報的人,他在父面前必得回報。


6) 反省/分享 ﹝20-25 分鐘﹞

※ 在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的心態是因為感到比人優越,才將我們有餘的施捨給人?還是平等地和其他人分享我們的所有?
※ 面對社會的不境,你會否關心貧窮者、老弱者的需要?如何關心?


7) 生活聖言

『你幾時設筵,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路14:13-14)
實踐建議:
※ 積極參與一些義務工作或社區服務,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8) 總結


9) 結束祈禱 (鼓勵各人說出禱文,彼此代禱。)






http://www.vaticanradio.org/cinesebig5/dujing/annoC/C70ordinar22.html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德三,19-21,30-31;希十二,18-19,22-24; 路十四,1,7-14

本主日的福音中耶穌勉勵我們在靈性生活中和社團生活的關係上抱持兩個非常重要的態度,就是:謙遜和無私的慷慨。

在這段福音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耶穌的心理學說,更好說,祂那富有機智的教育方法。

耶穌參加一個法利塞人領袖的宴席,他注意到被邀請的客人都挑選上座,於是,用了一個想像的情況來忠告他們。這是說,耶穌所說的比喻也適合用於其他的情況,祂的教誨也適合其他的時刻和其他的處境。

耶穌的忠告是:「幾時你被人請去赴婚宴,不要坐在首席上。」隨後,祂根據人的心理而說出了理由:「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也被他請來,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個人!那時,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

從這番話,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為了使我們不受羞辱而操心,為了令我們不蒙羞,祂勸我們要謙遜。耶穌說:「你即使被請,應去坐末席,等那請你的人走來給你說:朋友,請上坐吧!那時,在你同席的眾人面前,你才有光彩。」

對我們來說,照耶穌的忠告做並不容易。事實上,我們一有機會,總愛爭上座,決不情願謙遜的坐末席。

然而這種謙遜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這需要我們放棄主動地尋找榮譽,等候別人將榮譽給予我們,尤其是等候天主給予我們榮譽和光榮。

我們每個人都有求榮譽和光榮的欲望,但如果我們自己去追求,那麼我們的態度就會是自私的,高傲的,這反而要令我們被貶低。耶穌卻要我們態度謙遜,因為謙遜的人的心靈願意向愛開放。

愛的最大阻礙正是驕傲和自豪,這樣的人希望所有的榮譽都歸他自己一人所有。謙遜則在增進愛的方面給予人非常大的幫助。

耶穌因此叫我們不要自己去尋找榮譽,因為這樣做的人態度會是佔有的,負面的。自己尋找榮譽的人不配得到榮譽。相反的,滿足於末座,或是一般的座位的人,他的態度是慷慨的,向真正的愛開放的。

隨後,耶穌舉了另一個例子,這一次,祂勸勉大家要有無私的慷慨心腸。耶穌的話令人感到驚異,祂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

這樣的勸勉真奇怪,因為通常我們請人吃午飯所請的正是親戚和朋友。耶穌為什麼給我們這樣的建議呢?

祂所說的理由也同樣令人驚異。祂說:「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這樣的還報有什麼不好呢? 耶穌的這個規勸,乍聽之下不能立刻明白。

耶穌因此補充說:「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

這又是一個令人奇異的規勸,請這些人吃飯,他們卻不能回報,怎麼能說是有福的呢?

耶穌最後說出了祂整個規勸的關鍵,就是:「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這是說,他將獲得天上的賞報,這賞報與一般的回報完全不同,我們期待的一般的回報,其實,只會損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個人的自私引進這原應該是慷慨、不計報酬的關係中。

因此,耶穌勸勉我們要有慷慨無私的心腸,祂要為我們打開一條通往更高層次的喜樂的道路,這是因著慷慨無私而能與天主緊密相連的喜樂;是生活在使我們與天主結合的祂的愛中的喜樂。


這些都是非常具體也非常重要的教誨。我們大家都必須不斷增進自己的謙遜和慷慨無私的態度,其實,這也是舊約中給人的勸勉。第一篇讀經這樣對我們說:「我兒,你執行你的工作時,應當謙和…………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

我們不要顯揚自己的權力或偉大,而應該放下身段,與弱小者同在,這樣,才能生活在友愛的關係中,才不會因自傲而變得孤獨。


第二篇讀經雖然和福音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仍然可以找到兩者之間的關聯。實際上,希伯來書的這一段告訴我們基督信徒,我們擁有特殊的尊嚴,因此,不需要尋找其他世俗的榮譽。否則會使天主的慷慨受到羞辱。祂賜予我們滿盈的天上榮譽。

這段讀經以兩個靈性經驗來互相對照。

第一個是人的不能溝通的經驗,這是一個可怕的經驗。

西奈山上的經驗便是這樣的經驗,當時,天主在一個令人震驚的情況中展示了自己:烈火、濃煙、黑暗、暴風;隨後一個可怕的號角響聲和一個神秘的說話聲…………

在靈性生活的開始時刻,這個信仰的經驗十分有用,令我們心中敬畏上主,這樣,我們才不會屈服於邪惡。

不過,基督信徒的靈性經驗不同,基督信徒的靈性經驗不是一個驚慌顫慄的經驗,而是與天主和與所有和天主結合一起的人的安詳友愛關係的經驗。希伯來書作者這樣說:「你們卻接近了西雍山和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這是說,我們基督信徒因著洗禮而得以進入天上的世界)接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和那些已被登錄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接近了審判眾人的天主,接近了已獲得成全的義人的靈魂,接近了新約的中保。」

這是一個令人非常喜悅的處境,一個有多種人際關係的處境,人被提升,被放在一個完美和無以倫比的美好情況中。

基督信徒要知道自己所享有的這個特別優待,就必須有信德,必須接納天主所賜的恩寵,這些恩典,都是愛的恩典。

基督信徒的靈性經驗,首先是一種與人分享來自天主的愛的經驗,這種經驗令人的心中充滿了愛,並推動人宣揚愛的文明。

一個人在深信自己受到這個優待時,他自然便會謙遜。我們雖然不配,天主仍然將恩寵和不需代價的愛充滿我們的心;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蔑視別人。

我們也應該像耶穌一樣坐末座,因為坐末座,最能表現愛的慷慨。



--------------------------------------------------------------------------------




台長: 薇薇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