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4 03:22:41| 人氣8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研究生筆記】寂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口試終於結束了,也代表著我真的「畢業」了,雖然還得埋首書堆、修改論文,但也喜孜孜地接受「新科碩士」之類的稱呼(我一個唸博士班的大學同學還叫我Master,感覺自己頓時有很有credit--就是變成信用卡啦。這笑話有點冷。)

因為要畢業了,所以,也來整理一下我這三年的心得,既「爬山記」後,我要來個「寂寞篇」。這次就是寂寞篇。

我回花蓮參加畢業典禮時,我室友--原健所的學妹跟我說,她覺得做研究很寂寞。我們的寢室在十四樓,從窗戶望過去,可以看到他們的研究室,她說,當她在半夜讀得很累的時候,往窗外看去,可以看到他們研究室的燈還亮著,她也知道,有人跟她一樣在奮戰著。

這種遙遙相對的燈光,也傳遞著相對的寂寞的氣氛,即使如此,都沒有人能幫你分擔這種感覺。柯裕芬寫過一篇「獨身」談她在國外唸博士班的孤獨,無獨有偶,那段期間,我一個在國內讀博士班的大學同學也跟我分享他備受挫折的學術道路,而這條路是沒有人能夠幫他的。

跟這些人比起來,賴在家裡做研究,寫論文的我,好像沒什麼好抱怨的。我沒有遙遙相對的燈光,也不是在一個喝不到珍珠奶茶的地方,我也沒有投期刊積點的壓力。加上我的「玩興」,很容易就被其他有趣的知識或事務吸引,研究在腦容量中佔據的空間很少。所以,我算不上是個寂寞的研究生。

但是,我也有感到寂寞的時候。這種寂寞跟很多人的寂寞是一樣的,那就是「只有自己能面對自己的研究」。

用研究這個詞,是個很不稱頭的詞,因為現在連大學生都可以跟你說她在做研究,我留學美國沒寫過論文的同學,也可以跟你說「我快忘記研究方法」,感覺上她也有一段轟轟烈烈的過程。這種感覺,就像新聞所的、社會所的都可以隨便動用我們人類學專用的必殺絕技「田野」這個詞一樣,讓你覺得這是一個充斥著學術符碼的時代--雖然自己也算不上有多學術。

所以,合理地說,應該是如何面對你自己的「學術工作」(這有著一種知識產製的過程感,當然也必須得生產出一個知識產物),而這個工作是連你的指導老師都沒有辦法幫助你的,你必須自己查字典,自己讀書,自己轉化那些平常人不會使用的語言,然後讓他成為自己的知識系統,建立自己的知識基模。自己學會判斷、評論、提問、解釋、聚焦等所有學術操作的手段。就像練功一樣,自己練內力,自己找訣竅,找武器,然後,讓他變成自己的獨門武功。

在這過程中,很少人能跟你一起討論分享,因為你們不是不同門派,就是不同師承,即便同門同派拜同一個老師,也因為學武目的不同,或者資質不同,而有不同的發揮,閉關的時間也不同。

在花蓮的那段時間,看了日劇「不愉快的基因」,談的是一個動物行為學研究生的成長。透過不同的眼睛,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同,故事的主軸可能是藉著動物行為學來談論男女關係,但在為論文所苦的我看來,卻是一個對學術充滿熱情的研究生的研究記錄,在這之中,她不斷強調著對學術的熱情跟理想,當然還顯現了學術的辛苦跟寂寞。我在看這齣日劇時,室友剛好跟我提到研究室的燈光的事,後來,我還重複了一段裡頭的台詞給她聽,但是我現在忘記了,哈哈。不過,我想,如果有熱情,那麼,寂寞也只是小事一樁。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不覺得唸研究所是有必要的一件事,忍受這種寂寞是有必要的一件事。

台長: 阿潑
人氣(8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