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1 23:27:36| 人氣95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Hotel Rwanda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拿出你的手機,
作個算術,算算看一年裡面有幾分鐘.

我幫你算好了,
60 X 24 X 365 = 525600 ,五十二萬五千六百分鐘.
所以一百萬分鐘將近兩年,700天.

一百萬不只是個數字,
在1994年的盧安達,
一百萬條人命被開山刀,步槍,甚至是徒手殺害,在三個月之內,而不是兩年.

只因為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憎恨.

影片一開始用充滿煽動性的廣播開頭,
廣播的內容挑動族群意識(很熟悉嗎?),
要Hutu人做種族清掃,在觀眾的心中種下了恐懼的種子.

不過很快的注意力又被轉移,
生命力旺盛的配樂帶領觀眾一起跟著男主角Paul(Don Cheadle飾演)來到盧安達,
街景看起來落後,但是那裡的人們很有活力.

Paul是個比利時飯店的經理,
雖然是當地的黑人卻十分幹練,懂得運用靈活的手腕處理各式事務,
以當地的標準而言過著上等人的生活,
而且因為聰明機靈受到權貴的賞識,可說是政商關係良好,

Paul在和司機談論雪茄的對話裡揭露了自己的人生觀,”Style”,
他自己就過得有格調,
他的工作就是維持飯店的格調,
他要讓西方觀光客和權貴們享受格調.

我們可以看到在電影之中,Paul總是西裝筆挺,
不論多艱難的時刻他總是穿著西裝,
因為西裝代表著格調,
西裝是他的工具,
西裝是他為了遮掩自己黑人身分的迷彩,
西裝讓他自己相信,
像他這樣一個特別的,幹練的,幽默的,有禮的聰明黑人,
一個可以得到白人的友誼和提拔的非洲黑人,是可以獨善其身的.

他相信西方的那一套資本主義,
他相信聯合國部隊不會放任民兵,
他相信總統和叛軍的和平協議,
他相信即使時局動亂,他和大人物的交情可以讓他自己免於受害.

所以就算有種種跡象顯現出情形逐步惡化,
他也充耳不聞,他不能接受自己相信的一切正逐漸在崩解,
所以當別人告訴他總統遇刺他不願相信,
非要聽到廣播才能夠接受.

總統被刺之後,整個國家一團混亂,民兵乘勢而起,
他帶著十幾個鄰居和家人逃入飯店,
還有一波波的難民湧入要求庇護,
BBC記者拍到屠殺的畫面並播送到全世界,
Paul盡力維持整個飯店,
心裡還是相信西方國家和聯合國會把問題解決,一切會回歸常軌.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
Paul雖然在槍口的威脅下救出鄰居,
在不得已之下收容難民,
但是他還是注重”Style”,
在這樣的危難時刻還向老婆抱怨飯店的格調蕩然無存,
除了天真的相信西方人之外沒有別的原因.

但是就像攝影記者(最近當紅的Joaquin Phoenix飾演)說的:
”大多數的人看到這段屠殺的影片,會說天呀真是太可怕了,然後繼續吃晚餐”

西方人才不在意盧安達這些人的死活,
派遣軍隊來盧安達不會增加他們的選票,沒有任何的利益,
他們把自己人救走之後就決定袖手不管.

聯合國的將軍在得知列強的決定之後對Paul說了一段話:
”你是廢物,你們都是廢物,你們全部都被拋棄了”
”別裝傻,你還不知道嗎?你的白人朋友們拋棄你了”
”你是這裡最聰明的人,以你的才智你早就該擁有這家飯店”
”但這是不可能的,你不過是個黑人”
”你甚至不是美國黑人,你只是個非洲黑人”

聯合國?
聯合國只有三百人要保護整個國家,
他們甚至被下令不能開槍!

事實上,比利時是製造種族問題的殖民者,
而法國則是盧安達種族屠殺背後的支持者!

到此,Paul才明白自己所相信的一切都是謊言,
那些現實的西方人除了壓榨盧安達的剩餘價值之外沒有別的想法,
所有的友誼和賞識都是虛偽的,
正義和同情都是謊言,唯有利益才是真實的.

不過除了感嘆Paul的天真之外,
我們應該檢視Paul個人的矛盾何在.
Paul雖然服膺所謂的Style哲學,
但他的良心讓他把手上所有的財富用於賄賂民兵,
就算已經救出了家人仍舊盡力和民兵頭子周旋,總算把所有人都帶往飯店.

而一波波的難民湧入飯店,
Paul嘴巴一直強調”我們可是飯店,不是難民營”,
可是也概括承受的把所有難民都想辦法塞入房間.

Paul也許有點懦弱,也許有那麼點像是白人的走狗,但他百分之百是個善良的人.

在”白人”全面撤退的時候,
記者在雨中感到萬分羞愧的走上巴士,
忽然一個”白人”神父帶著一堆”黑人”孤兒逃進飯店,
”白人”神父正慶幸”白人”軍隊能夠保護這些孤兒,
才知道原來這些軍隊只是用來讓白人安然撤退,
”白人”神父只能跟著軍隊走,把所有的”黑人”修女和”黑人”孤兒留下.

看著這一幕,我不得不流下眼淚,
除了那個記者應該感到羞愧,除了那個神父應該感到羞愧,除了西方的強權應該感到羞愧,
我們每個旁觀的人都應該羞愧,
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事情不斷的發生,
作為一個人類,怎麼能不為自己的冷漠和無知羞愧.
這一幕的最後一個鏡頭,
一面呈現所有黑人呆呆的佇立在飯店目送白人,
一面拍著巴士的旅客,
旅客有的在沉思,有的感到羞愧,有的無力的看著窗外的黑人,
最後一個旅客手上拿著相機拍下盧安達飯店外那些無助的黑人.
這讓我震驚,
原來你我就像那躲在巴士上的旅客,
冷冷的透過鏡頭看著這群不幸的人們.

白人走了,
苦難還是繼續,
為了維持一千多人的生計,
Paul不得不去找一手指揮大屠殺一手買賣補給物資大賺戰爭財的民兵首領.

在那裡,他見識到民兵的殘暴,
尤其是對婦女的行為更是令人髮指.

首領對他提出交易,要他把旅館內的權貴交出來,以讓他保全他自己的家人,
但是Paul的良心讓他拒絕,首領笑笑的沒說什麼,只要他走河邊的路回家.

在凌晨的霧中根本看不清楚路面,
Paul在巔坡的道路停下車,
一下車才發現滿路的屍體,道路巔坡是因為輾過一具具大大小小的屍體!
Paul忍不住作嘔,但是上車之後仍然冷靜的囑咐司機不得告訴其他人.

回到飯店,
Paul獨自在更衣室換西裝,
過度緊張的他把領帶打的亂七八糟,他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
把領帶重新拆開,再打一次,
只是強忍已久的龐大壓力如同洩洪一般無法壓抑,
他失控的把襯衫扯下,跪地哭泣,連話都說不清楚,
Paul第一次崩潰,第一次把心裡種種的恐懼暴露,
掙脫了西裝和領帶的奴役,
一貫冷靜的他終於把這些日子以來所承受的都發洩出來.

這段內心戲演得非常非常好,光是欣賞這一小段表演就值回票價,
我不得不為沒有得奧斯卡的他感到惋惜,
也許因為Don Cheadle是黑人才沒得獎?

最後一如預期,
用盡各種辦法的Paul總算是帶著家人被救出去了,
也很戲劇化的在難民營找到失去父母的兩個姪女.

Paul從頭到尾都是個順從的人,
他似乎沒有思考過如何反抗,
他只是竭盡所能的讓飯店的人活下去,
他也沒有打算或可能拯救所有受苦的人,
他最想保護的還是自己的家人,
他或許不是個偉大的英雄,
但是他定義了勇氣.

並不是反抗的人才充滿勇氣,努力的在夾縫生存的人也需要很多勇氣,
如果沒有高貴的勇氣和良心,
Paul不會選擇在最後一刻放開家人留在飯店.

他說了,”我不能看著這些人死去”
如果是一開始的他是說不出這種話的,
但是在眼睜睜的看著這麼多死亡之後,他成為一個具有勇氣的人.

電影裡的最後一句台詞,
難民營的人告訴他已經沒有房間了,
他說”There’s always room.”,

是的,總是有留給飽受苦難的人們最後一點點生存的空間,
只要我們保有自己的勇氣和人性的高貴.

片尾的字幕告訴我們,
Paul現在和家人住在比利時,
片中出現的兩個戰犯分別被逮捕和被判無期徒刑,
正義似乎伸張了.

不過最後一段字幕又狠狠的戳了觀眾心頭一下.

”在1994年的種族屠殺中,有一百萬人被謀殺”

一百萬.

台長: 我愛麻辣鍋
人氣(959)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Albert
看了盧安達這部片子,讓我久久不能自己,可能剛好此時台灣正也處在族群對立的時刻,不管是資訊、事物、甚至政治立場,無可避免的人都會有選擇性攫取自己所喜歡那一部份的心裡,這是民主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是也因著尊重不同立場的主張,而從異中來求同,這也成為民主政治的基石,所以政黨之間經由對立監督又合作求得國家最大利益的方式維繫,現在的情形是完全無交集相互鬥爭,幾乎是沒有轉圜的餘地,遺憾的是媒體在此時並未扮演監督的中立角色,幾乎各台色彩鮮明,不但是裁判兼球員,媒體也成為不同陣營的發聲筒,如此零和的遊戲,似乎無法避免走向分裂的方向。
其實這一陣子的對立狀態,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
2006-09-23 20:18:38
Ocarina
這句<<並不是反抗的人才充滿勇氣,努力的在夾縫生存的人也需要很多勇氣>>很動人

讓我想起了二次大戰留下來的文獻裡,有一本日記,是一個15歲時死於納粹集中營的小女孩,安妮˙法蘭克所寫的日記

日記裡記載在密室裡躲納粹的日子和面對無邊無盡的恐懼時,所產生的信念與盼望,令人動容
2006-09-29 10:05:33
大M ,
種族歧視、對立、屠殺真得是很嚴重的問題,置始至終,還沒有和平過。好片一部。

一百萬,多慘烈的數字,這讓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殺,中國人慘痛的歷使。
2007-04-08 18:43: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