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05 15:26:46|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Agnes: 《人到中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到中年(1982)

人物:
潘虹 飾 陸文婷 (中年眼科大夫)
達式常 飾 傅家杰 (陸文婷丈夫, 科學家)
趙奎娥 飾 姜亞芬 (陸文婷的好友兼同事)

電影簡介:
陸文婷是一名中年的眼科大夫, 手術精湛. 無奈十年文革, 砍斷大夫晉升的階梯. 儘管如此, 陸文婷仍然默默耕耘, 將全幅精神放在病人身上, 為他們帶來光明. 為此, 她犧牲了家庭的生活. 多年的生活與工作壓力積壓下, 陸文婷終於倒下來...

評語:
若干年前, 筆者在電視上初看<人到中年>, 最近到中央圖書館的視聽資料庫重看. 筆者對電影的年份不甚清楚. 但根據原著的刊載日期(1980年), 電影的年份可能是1982年.

為了解釋這套電影, 筆者有必要簡單介紹文革與「傷痕文學」的背景. 文化大革命期間, 不少知識份子受到中傷和逼害, 更有不少文人和藝術家斷送了生命和前途. 如作家老舍和傅雷抵受不了饞言所害, 自殺身亡; 一畫家(忘了名字) 被逼要親手毀掉所有作品, 以免被紅衛兵破壞和批鬥. 十年文革, 不但拖慢國家政治與經濟的進步, 更為文化界帶來一場浩劫. 文革後, 身受其害的知識份子帶著磨滅不掉的傷痕, 有感而發下, 寫下一篇篇有關文革對青少年所造成傷害為題的文學作品, 是為「傷痕文學」. 著名的「傷痕文學」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戴厚英的《人啊!人》等.

<人到中年>是諶容的中篇小說, 電影編劇一職亦是作者擔任, 因此電影大部份情節都參照原著. 筆者偶然下閱讀原著, 再找電影觀看. 雖然這套電影不為人知, 然而並不是一部劣作. 各位如有興趣, 可以到各區中央圖書館找找看.

<人到中年>的主角陸文婷, 正是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青年貢獻青春和光陰的寫照. 當年的知識份子, 一心學以致用, 貢獻國家, 造福人群. 一場文革衍生許多荒謬, 黑白顛倒. 陸文婷無視風風雨雨, 將病人利益視作優先考慮, 因而獲得病人和同僚的敬佩.

文革過後的改革, 並沒有完全眷顧這批默默奮鬥的人. 陸文婷的地位仍然無法提升, 待遇與職位不相乎. 可幸是丈夫傅家杰的體諒, 使她能夠兼顧事業與家庭 然而這並不是沒有犧牲的. 陸文婷幾乎將所有時間放在治療病人上, 忽略了一雙兒女的照顧. 她經常自責如果沒有結婚, 便不會有生活的煎熬了. 另一方面, 她亦自疚疏忽丈夫, 子女的生活. 再加上強烈的使命感, 使她背負了無形的壓力. 這就是陸文婷大夫內心交戰的矛盾.

從一方面來說, 觀眾會覺得陸文婷是自私的. 兒女只求媽媽能陪伴左右, 但她無法做到, 她選擇了病人而不是家人, 結果工作上的重擔令她瀕臨死亡邊緣; 另一方面, 觀眾又會憐憫陸文婷的遭遇. 在貧窮狹窄的地方, 她的奮鬥仍能擦出光輝, 照亮病人每一對的眼睛. 在手術台上, 大夫的一把手術刀就是權威, 大概這就是陸文婷的畢生追求.

<人到中年>命題代表了「人到中年」的感慨. (人到中年, 精力有如瘦草, 奄奄一息) 自文革完結後, 國家百廢待興, 中年人士紛紛被國家招攬, 建設祖國. 所以中年人是當時國家各項興建項目的重要支柱. 但人的目光和觀念並不是同步的.

片中, 一對老幹部夫婦找陸文婷治療眼疾, 幹部的妻子因為陸文婷不是黨員或高級醫生, 認為「讓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夫治病」是不妥當的做法. 如果, 在專業上要以出身來評定人的好壞, 那麼, 文革中視地主、 資本家、 留學生是「大毒草」; 出身高幹世家, 有良好革命思想的人 (視乎逢迎哪一個得勢的人物)、 出身貧農的人, 才是優秀, 若通行了這種「不平等」觀念, 文革在本質上是完全顛倒是非的. 女幹部的偏見, 某程度上是十年文革的「副產品」. 因此亦可以解釋不趨炎附勢的陸文婷為何無法晉升. 中年人的苦況, 被「美好的」革新下備受忽略.

因為這種漫長的不平等待遇, 使陸文婷的好友姜亞芬對刻下前景感到迷茫. 她決定與醫生丈夫出國行醫. 一半是對祖國失望, 一半是對祖國仍抱有憧憬, 希望來日能夠報答祖國的恩情. 這種心態, 應該是當年不少人士的心聲.

筆者嘗試挪用西方悲劇的基本觀點, 闡釋電影/故事的中心思想: 西方悲劇中, 無數神人歷盡有生之年與命運搏鬥. 雖然最終敵不過命運, 但悲劇就是強調人性的尊嚴, 在奮鬥的過程中獲得肯定. <人到中年>所抒發的, 除了為那個年代人們的苦難而悲嘆之外, 還歌頌人對生命熾熱追求的不朽精神. 今天,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身同感受.

再說<人到中年>電影裡的技巧, 很「七八十年代」的文藝風格 (「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那一類) , 配樂、連主角唸白都是文縐縐的. 佈景毫不時髦、鏡頭角度經常有些「星閃閃」 (一種攝影鏡頭下的效果), 加上劇情以主角們的對白為主, 如果少些耐性, 這套電影有可能誤為「老土」悶片.

演員方面, 潘虹的名字, 筆者略有所識, 她是當年的名演員 (亦是經歷過文革的一代); 達式常, 心水清的應該知道他就是許鞍華《書劍恩仇錄》的乾隆皇帝, 可惜筆者的記憶和印象完全不符; 趙奎娥, 亦好像是國家級的演員. 香港對內地演藝界的資料認識太少, 筆者對<人到中年>的背景也僅止於此.

後記:

最近, 在報刊上得知北京一位鼓吹中國自由的著名哲學家李慎之去世的消息. 報張上刊載一段故事: 李慎之與各界人士坐在一起討論, 一名自稱流行文化作家的「新世代」青年人, 在會上「我認為文革或以前的文人...所受的所謂『逼害』... 這些遭遇言過其實...誇大其詞...不怎麼樣」諸如此類地批評. 李慎之聽後指著這人笑道:「有你這一句話, 我立即肯定中國今後已經沒有前途了!」雖然筆者不曾認識李慎之的一二, 但學生時代看過一點有關文革的書籍和影片, 亦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可怕. 它扼殺的不但是一國之運, 而是無數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著名學者季羨林在文革中被打入「牛棚」, 他在訪問中曾說過: 「來世永不要成為知識份子!」有識之士在文革的苦衷, 可想而知. 我們應該慶幸自己不是生長在火紅的年代, 沒有遇上不分青紅皂白的思想控制. 至今, 仍有不少人不肯面對昔日的過錯. 作為一個中國人, 我想, 我們至少要珍惜自由的空間. 同時要汲取歷史教訓, 不要重蹈覆轍.

台長: Agnes
人氣(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