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2 12:35:53| 人氣9,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溺死一隻老貓~~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篇文章《溺死一隻老貓》是知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先生的大作。作者透過平實的鋪述,將一個純樸的鄉下村莊,為了財團即將興建游泳池,發生的種種事情,活靈活現的呈現在大家眼前。文中透露出的,有對財團蠻橫與政府官僚的諷刺,有對鄉下進步趨緩以致與現代脫節的警示,更有一股濃濃的草根味。這種草根的味道,在台灣文學中十分罕見,也因此令讀者閱來,有一種獨特的熟悉感。以下,是自己幾個心得的整理:

一、鄉鎮開發與家園保護的衝突及協商

  文中提到「為了清泉的發展,各方面熱心促成在井口建游泳池的事,就要付諸實現,希望本地方的人要配合完成。有了游泳池以後,這裡還要通車,分班又要獨立,清泉很快的就會繁榮起來。」可是儘管如此,剛開始,清泉的人們顯然不樂見這種情形,以致在阿盛伯的帶領下,有激烈的抗爭。

  其實這種事情何只在文章中看到,幾乎不用太長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在新聞中見到類似的場景。其中犖犖大者,大概就是達悟族人為了讓核廢料離開蘭嶼,發動多次大規模的抗議。美濃人為了拒絕「美濃水庫」的興建,同樣有大規模抗爭。至於像這幾天所報導的:台中縣大肚鄉鄉民,為了拒絕台電在家園旁邊興建變電所,同樣發動抗議;雲林縣林內鄉的鄉民,因為環保署即將在林內興建焚化爐,也發出了怒吼!這些不勝枚舉的案例,在在顯示出人們對自己家園的愛護。

  或許有人說:「核廢料、變電所、焚化爐,都是對大家身體健康有妨礙;至於興建水庫,對環境也有相當影響。但是興建游泳池,這是開發地方天然資源,增進地方經濟發展,有什麼不好?」沒錯!站在我們的角度看,也許沒什麼不好;可是就當地居民而言,那是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真有任何對地方有利的開發,至少應該做仔細的規劃與協調,而非蠻橫的老大心態:反正我有權開挖,我就是要做!這樣任誰都不能同意。

  記得聽長輩說過:在美國,任何公共建設、攸關地方開發的工程,一定需要開公聽會,由當地住戶出席,了解這個案子對家園的影響是利大於弊或弊多於利,再經過投票決定是否興建。假使遭受反對,而建商又真的有心要做,一次又一次的公聽會就得繼續開,直到居民們同意為止。台灣也許民情不同,但是讓居民們了解自己的家園究竟會有怎樣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地方又有什麼幫助,這是必須做的,而且是必須實實在在的做,而不是向文中所述:在村民大會上,主委用「國語」(當地居民都不甚聽的懂,只有大官們聽的懂)報告,村長「宣佈」大家配合。事前如此粗糙的做法,難怪事後會有激烈的抗爭。雖然抗爭不一定有結果,而且居民們事後也「被迫」接受,但我們不禁要問:這就是台灣所引以為傲的「民主」嗎?而整體環境的改變,又能如此草率嗎?

二、民主社會中的秩序與民意

  在民主社會裡,「還政於民」是一個極重要的主軸;可是,也有一定的制度需要遵守,否則「民粹」凌駕了「民主」,那後果是相當慘痛的。故事中的主角──阿盛伯,是一位傳統社會中的長輩,在過去的農村時代,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是他們的全部;可是當場景換到日新月異的現代,單純的生活或許就需要作一些調整。

  在文中我們看到可愛的阿盛伯,他有著對家園的熱愛、有著對維護家園現狀的熱情、也有著一股腦兒的熱心,但是在現行體制下,四處奔走的結果,卻是處處碰壁無計可施。這是小市民的悲哀,卻也是現今社會的無情與無奈。所以最後激情的抗爭,說是「官逼民反」雖太嚴重,但也是面對權威下最後一聲的怒吼。

  《論語》述而第七中, 孔子有言:「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句話搬到現在的法治社會中,尤其重要。也許純樸的鄉下、單純的農人們不懂這些,但是激烈的抗爭與不理性的訴求,卻更非解決問題之道。我們當然不忍心苛責阿盛伯,不過也必須明瞭:從法制面解決,才是根本之道!

  進一步而言,政府對弱勢族群的重視、對老百姓們心聲的聆聽、對小市民們問題的解決,是不容再漠視!「政治是眾人之事」,假使為官是為了權利的無限擴張、是為了一己之私,那大家只有望天興嘆。文中村長只在意:「上面」要建游泳池,所以你們要配合;縣長只重視:這是什麼問題,要交給哪個部門處理。但人民真正的感受呢?沒人知道!這個問題值得任何執政當局永續去思考與解決的!

三、群眾力量的神格化與理想破滅的流俗化

  從文中我們看到阿盛伯,由一個普通的歐吉桑,因為愛護家園的信念,得到群眾的支持,使得個性上產生了類似「神格化」的現象;只是當理想破滅的時候,阿盛伯卻是比任何人還要「前衛」的,以嬉鬧的方式表現出另外一個他,這種兩極化的表現,是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情形。

  「請你們回去告訴街仔的人說清泉的阿盛伯說的……」

  「……阿盛伯正為他們敢為清泉挺胸出來而感到驕傲。雖然他以禍首的名份被拘留在所裡過夜,他仗靠著心理那份安慰,倒使他的態度顯出一種宗教性的安之若素。」

  「……忠於一種信念,整個人就向神的階級昇華。阿盛伯就像是這種情形,已經走到人和神混雜的使徒過程。」

*   *   *   *   *   *

  「從阿盛伯失去村人行動上的支持之後,他的信念亦不能完全赴之於行動。」

「……這些阿盛伯都看在眼裡,心理十分難受,他一邊受痛苦的煎熬,一邊往游泳池外徘徊了一陣。最後他瘋狂的闖進裡面,大聲的叫嚷著說:『要脫嘛就乾脆像我這樣脫光!』說著他真的把身上的衣服都脫了。」

  這幾段對比,透露出人性之中的許多層面。礙於自己這方面的書籍看的不多,沒辦法做太多分析,不過群眾力量的巨大,能令人產生極大的轉變;還有人性的善變與多面,都在作者的筆下流露無遺!

這篇文章有點「黑色悲劇、白色諷刺」的味道,在作者雋永的文筆下,刻畫出一個個發人深省的議題,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思考的!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9,5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