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8 01:20:23| 人氣1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寫作-我的回顧與反思 1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就這樣,我胸懷一籮籮的武俠、動漫和搖滾從高中畢業,踏上了大學的征途。由於讀的是改制國中,一星期僅有五堂中文課,文凭拿到了不受台灣承認,只好飄洋過海到寶島先念一年的僑生先修班,才接著分發大學。再說,高中檢定考的「華文科」我只得了個B3,為此被同學們嘲笑至今。經久不見,每一相逢他們總是伸長食指說:哈哈!你個B3仔!

  我個B3遣詞用字還算不俗,作文內容卻常常離題。老師明明只訂了個「我的父親」,我卻鉅細靡遺娓娓道來我父親的成長史,他在我眼中的印象,我們家如何如何地窮到撿破爛,父親又如何如何地撿破爛,鐵罐塑料廢紙和玻璃,他一路一路地檢,我一路一路地跟,檢了換錢,換了錢我們髒兮兮地回家洗澡。當然,沒有一項是真的。無論如何,總好過我同學說他父親患了肝病,換上心臟,結果捐心臟的姐姐三天後死了。

  除了日常的文章,學校的作文題目便是想像力第二佳的發揮園地了。模式常常只有幾個,不是絕症就是車禍,不是好夢便是噩夢。反正考官從來就不要求你寫什麼真實情感。然而在自己作文中的情感往往是真摯的,如果不是在考試的時間限制之下。即便故事是假的,我也還是為了撿破爛而淚流滿面,為了肝病換上心臟卻死了姐姐而哀慟不已。在想像力某種程度的束縛與消亡之中,那一段對情感的專注卻是始終如一。記得許多年前堂哥問過: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十七歲的我答不上來。他說為了表達見解與看法。如今我或許可以再做補充,它同時是種情感的抒發。

  盡管當年我看《安娜.卡列寧娜》,看《包法利夫人》,看《罪與罰》,若干年後有人問我那些故事裡說了什麼?我還真答不出來。我所能記得的,僅僅是一些畫面,片面的印象,以及每一個故事來到了結局以後的情感。一股捉摸不來的感動使我熱淚盈眶,雖然我從來不曾讀懂故事裡的歷史、社會、文化批判、嘲笑與反諷。甚至也許作者的本意只是為了一聲冷笑,我仍舊哭得不能自己。

  基於這一股對情感的執著,或說一股強大的自我催眠術,一些批判性較強的作品我始終無法真正投入。例如《一九八四》,沒翻上兩頁我就悶了,轉而讀起太宅治的《斜陽》。要一直到升上大學以後的第一年,失戀了,這才推翻了那一股源自青春、動漫、搖滾的情感基礎,將面孔背離戴歐尼索斯,朝向理性的阿波羅。

  事到如今,假設你再問我高中所讀的那一些書到底說了什麼?我仍然答不上來。那他又給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我一概不知。除了感動以外,我僅僅記得《刺鳥》裡的紅衣主教翹腳的模樣,溫文儒雅,恰好和父親一樣,我便也學了起來。我還記得《麥田捕手》背頁上的文字,說他在懸崖邊努力補捉一個個蝴蝶般奔向邊緣的小孩。我記得三毛說她從小的志願是撿破爛然後捱大人罵。我無法確切告訴你那一些書影響了我什麼,但它們確實影響了我觀看與感受世界的方式。

  

台長: 郭史光治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