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3 22:50:14| 人氣2,20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早生華髮,煎熬詩心 --《文學生產、傳播與社會: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析論》序言/ 顧蕙倩

       1953年「現代詩」在詩人紀弦的狂熱鼓動下正式創刊,1956年元月「現代派」的成立,造成詩壇空前的高潮,儘管之後詩人或研究者對紀弦於現代派六大信條的諸多論點頗多微詞,但揆諸當時詩壇現象,紀弦以發行《現代詩》揭櫫其文學思維,並特別強調西方文學思潮的效習與影響,至少使現代主義在台灣詩壇風靡近數十年。

      1960、1970年代隨之而起的新興詩社如藍星、創世紀、笠等詩社,至今對台灣詩壇仍有深遠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這些詩社的歷史無疑正代表了台灣詩壇的發展動態。然而為何1980、1990年代興起的詩社詩刊如浪潮洶湧般明顯增多,現代詩壇已由初期拓荒階段逐漸開花結果,如今審視之,繼續耕耘詩壇的詩社詩刊卻屈指可數呢?即使在解嚴之後,現代詩壇因為傳播媒體的自由化與多元化而更加百花齊放,但到了二十世紀末至今,反而呈現出詩刊詩社的急遽蕭條與表現意識的模糊與曖昧。

       詩人陳謙與出版工作者陳文成在這本書中藉著對解嚴後詩刊的「選題」策略加以剖析,他指出:選題策略中,詩社從意識型態到詩美學之呈現,以及環境變遷與詩刊角色扮演的之關連性,背後皆有典律建構的實質考慮。可見得不論是寫作者或是出版傳播者,在選題時不免為了擁護一己的意識型態,進而想要影響他人,都會做出權宜的選擇策略,這些見解,似乎幫我們解決了若干的疑惑。

      本書原為陳謙就讀南華大學出版所碩士所撰寫論文《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改定之作,並將書名改訂為《文學生產、傳播與社會: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析論》。顧名以思義之,陳謙將研究角度集中在文學生產者、傳播者與社會所屬的所在環境。這也提醒我們,對台灣現代詩社詩刊的窺看與解讀,當不能只從數量或影響力視之。

       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檢視詩社性質,可知詩社不僅是一群愛好文學者的結合,更是「社會力」的凝聚。詩人憑藉個人不能完成的事,可以透過「結社」來完成,所以「詩社」必然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時代環境的影響。至於詩社運作過程對社會的變遷如何調適與變通,這就需留待每位參與詩社的詩人敏銳的思索了。基本上,隨著傳播媒體的快速輕便,屬於心靈層面的文學作品也必然會傾向快速輕巧的發展形式,而詩的特性不也正符合如此型態嗎?詩人大可不必為詩刊預先設定廣為流傳的媚俗路線,如何消化傳播媒體的「毒藥」,又能保存詩的「精純」特質,才是鍾情於詩社詩刊者所應深自思索的問題。

      陳謙攻讀文學博士三歲有餘,寫詩歲月已近三十年,難得的是,其能一本對創作現代詩的初衷,一邊行吟詩海養詩文,一邊隱身江湖觀社會,品味人生旅程的苦辣酸甜之餘,還能重回校園,歷經埋首書海,皓首窮經,以至四十初度已早生華髮。而今能將其隱身江湖的出版心得與豢養詩心的不悔堅持,加以學術思維的整合,相信這不但是陳謙人生進程的一大步,更會是台灣現代詩壇的重要指標,是為序。

 

                顧蕙倩 2010.4.4 寫於北投

 

 

 

 ﹡顧蕙倩,佛光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新觀念雜誌採訪編輯,現為國立師大附中國文科專任教師,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助理教授。

台長: 陳謙
人氣(2,203)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城市觀測 |
此分類下一篇:《詩的真實》推薦序 必然的向度/ 黃文成
此分類上一篇:幸福的視角——解昆樺的〈雙島〉

樸拙
多希望有天能
重返校園......

校園

校園的胸襟很開闊
豐富的知識、書本任我們採集
各種專業的師長
滋養我們幼嫩的意志
我想做她的一塊磚
當她的一頁書香
2010-06-06 13:21:26
版主回應
心想
終究事成


加油
2010-06-08 12:12:04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