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3 20:41:05| 人氣7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余杰香港演讲信仰改变中国(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9-04-09
北京作家余杰应多个学术、基督教团体邀请到香港进行为时五天的演讲交流,他周四做客本台,分享此次多场演讲内容,包括介绍和分析大陆家庭教会现状,以及在中国社会、伦理、制度重建中的作用等;同时也讲到了在北京机场被查扣所有书籍、材料的经历。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RFA

图片:余杰近照 (摄于自由亚洲电台香港录音室)




记者:余杰先生你好,听说来的时候在机场有点麻烦?

余杰:六号早上,一到机场就有一个便衣跟着我,行李托运的时候,他就叫了海关人员过来说做行李例行检查。我带的几十本教会刊物,以及帮朋友带的反右运动中的历史资料,以及我此次的几份演讲稿,据他们说只要是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印刷品他们都有权查扣。我差点赶不上飞机,所以没有和他们过多争论,回北京以后我会请律师介入看怎样捍卫我的基本权利。

记者:你到香港后已经举行了三场演讲,三个题目都不一样,可以介绍一下么?

余杰:我在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浸会大学的宗教哲学系、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以及香港基督徒协会都作了专题讲演,其中有个一以贯之的大主题是:在中国急剧转型期,教会、基督教信仰起到什么作用,在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制度的重建中,我个人认为家庭教会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所以我这几次讲演有对家庭教会现状的分析和描述,比如近十年中国城市教会的复兴和发展,他的重要性已经超过原来海外所比较关注的乡村教会,城市教会中新兴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群体成为基督徒,从信仰的角度来参与公共事件、人权活动,使整个中国维权活动呈现新的气象。同时我也分析官方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来自儒家的这些治国观念,表面好听,但无法解决中国目前的危机,我其中一个讲题是从以人为本到以神为本,预测基督教精神在未来中国社会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这种社会转型中,我也对比了向南非、和韩国的社会转型中,教会用爱、宽容、非暴力、公义这些价值理念重建社会避免了转型期出现大规模暴力、流血、冲突。

记者:城市教会发展的这样快是否意味着中国大陆宗教自由的改善?

余杰:城市教会的迅速发展是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空间拓展的重要部分,面临不可逆转的潮流,不是当局有根本性转变要在中国实现宗教信仰自由,而是被动的作出一些调整。我这次也介绍了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官方在北京召开的两次会议,国务院下属的民族与宗教研究所主持,与会的有官方研究机构、大学、社科院。还邀请了十多位全国各地家庭教会的代表人物,甚至其中有些人此前几年受到严重逼迫甚至关押劳改,也让他们充分的表达意见,比如说有人直率的谈到应该解散官方控制的三自教会;也有人建议取消宗教局。当然这些看法和观点不可能迅速转化为官方的宗教政策,但我觉得这样的会议显示新迹象,官方学术机构首次与家庭教会代表面对面的谈话,而且没有邀请三自教会的人,说明官方已经意识到根据原有制度,根据原本的水杯已经不能把家庭教会的水全部装载,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而且他们也看见家庭教会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大的趋势我个人保持乐观评估。

记者:那么乡村家庭教会聚会频繁受冲击的情况有所改善么?

余杰:今年以来据我所知稍微有所好转,但我想还需要在一个更长时间内进行评估。因为上半年有两会、西藏问题等,所以基督教问题可能还不是重心,但这种稍微的放松能持续多久我认为还需要观察。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台長: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