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4 20:34:44| 人氣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哈耶克:二十世纪的先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哈耶克:二十世纪的先知
陈奎德 著
(大陆网友在google海外版搜索引擎可检索到该书电子版下载)


第一章 导言:二十世纪的先知

一、「世界错了,海耶克是对的」

二、思想渊源与传承
经济学渊源
政治思想渊源

三、力挽狂澜 重建古典自由
经济学成就
政治哲学上的贡献

四、自由主义的辉煌复兴
自由狂飙再起
迟到的桂冠
历史的报偿

第二章 风华时代:维也纳—纽约—伦敦

一、动荡的维也纳年代
家世与教育
维也纳小组 . 维根斯坦
智力类型
在奥地利学派的温床中

二、纽约之旅
与美国经济学界结缘
海耶克与米塞斯

三、在伦敦经济学院
黄金岁月
学苑轶事

四、大论战:海耶克—凯恩斯
初次交手
凯恩斯旋风
概览双雄之争

五、学术重心转向
经济学与知识
缘结卡尔.巴柏
兴趣焦点的转移

第三章 风雨交加:《通向奴役的道路》

一、诞生背景

二、警世诤言

三、风雨之「路」
毁誉来袭
全球的反响
晚年的重估

第四章 赴美前後

一、情感旋涡与自我流亡
培勒林山学会
百年后与密尔的对话:情困与神交

二、心理学探险:《感觉秩序》
缘起
演化论的心理学
走出专业化的胡同

三、反对科学主义
知识与文化的区分
行动的自由
自由与责任

四、演化的魔力
演化是行动之果,非设计之果
实至名归

第五章 《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与自由》

一、密尔的继承者与批判者

二、自由:涵义的深化

三、自由与平等:两难困局
平等主义之危害
关于机会平等
关於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问题

四、「社会正义」的歧途
关於契约主义的问题。
「乌托邦」的社会心理根源

五、自由的守护神:法治
海耶克法治原则的肯定与否定层面
罗斯福总统案例与超立法原则
法律的演化生成及英国的历史典范
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
海耶克关于立法议会和政府议会的设想

六、民主与自由主义的紧张
民主在海耶克理论中的地位
当代民主制:一些隐忧
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六章 晚年总结: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

一、弗赖堡岁月

二、一曲社会主义的挽歌
《致命的自负》:缘起
核心论点
思路脉络

三、贸易与社会秩序
贸易早于国家
历史上对于商业贸易的怀疑和恐惧
关于边际效用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
划界:区分两种秩序

四、社会主义的渊源
亚里士多德的消极影响
理智的僭越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
被毒化的语言

五、两项因素的考察:人口与宗教
关于人口与市场秩序
宗教的功能

六、海耶克对流行思潮的批判
四大哲学批判
异化理论批判
罗尔斯(J.Rawls)《正义论》批判

七、疏离经验主义
海耶克与巴柏异同论
海耶克的反智倾向
海耶克留下的问题

八、总结

第七章 保守主义还是自由主义?

一、海耶克与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乎?
传统:无罪推定
海耶克精神上的贵族色彩
为富亦仁:少数富人的贡献
闲暇阶层存在的意义
就业人士与独立人士

二、海耶克型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其他主要派别
海氏自由主义的核心与贡献

三、挑剔海耶克
基本成就及弱点
通向更高理解之门

四、挑战自由主义
来自环保主义的挑战
当代社群主义、文化多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终曲:远航的哲学

海耶克的生平

海耶克的论著

参考文献


《海耶克》序

  在二十世纪的思想家中,海耶克堪称焦点。其理论命运的起伏涨落,夺人眼目;其色彩倾向的鲜明彻底,不假辞色。若要征选本世纪最牵动评论家情感的思想者,海耶克势将雀屏中选。赞者推之为俾睨世纪之雄,抑者视之为抱残守阙之辈。褒贬两极,毁誉纷呈,莫筹一是。
  然而,无论何家何派,都无法否认海耶克的重要性。即使是其论敌,也承认他在当代的巨大影响。作为经济学家,他以其专精的创获夺得诺贝尔奖;作为政治哲学家,他于本世纪左右两翼乌云蔽日之时重启自由主义之光,力挽狂澜。而世纪末石破天惊的历史剧变,更是无可争辩地把他推到了经济学界和政治哲学界的聚光灯下。他毕生的学术事业同本世纪历史潮流的曲折走向相纠缠,成为本世纪历史演变的预言家与见证人。
  有鉴于此,在某种意义上,与海耶克对话,就是与二十世纪的历史对话;探索海耶克的学术与思想历程,也就是窥探二十世纪人类起伏跌宕命运的底蕴。
  这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基本初衷。
  本书并不想标榜「纯客观中立」而刻意隐藏作者的倾向。事实上,那也是徒劳的,并有污辱读者智力之嫌。笔者竭力尝试的是:以同情的理解,「入乎其内」;用不同的视角,「出乎其外」;在此基础上,坦诚地给出自己的判断。是耶非耶,交付读者裁判。
  如前所述,一旦踏入海耶克所涉的学术思想领域,由于各家评论毁誉交加,不可避免会遭遇情绪汹汹的意识形态陷阱,势必溅得满身泥浆,无法洁身自好,难于以不偏不倚的面目示人。不过,好在笔者既无洁僻,对平衡术也兴味索然。「求仁得仁,何所怨哉」。
  本书之缘起,有赖傅伟勋教授的多次催促。而今傅先生已溘然辞世,谨以此书告慰他在天之灵。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承蒙余英时教授及林毓生教授激励与支持,在此谨致由衷的谢忱。当然,毋庸赘言的是,本书错讹之处,概由笔者负责,深望方家指正。是为序。
   陈奎德

   一九九八年十月于普林斯顿



台長: yuluoke
人氣(1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公民图书馆 |
此分類下一篇:动物庄园
此分類上一篇:《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