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2 00:10:03| 人氣141| 回應0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機械公敵」(I, Robot)觀後

Isaac Asimov以擅長科幻小說聞名,他所建構的未來世界除了充滿尖端科技外,常含有深刻的寓意,值得讀者深思。這部「I, Robot」是Asimov的原著小說改編,單就這一點就吸引大批觀眾進場觀賞了。

我喜歡看好的科幻電影。現實太過呆板無變化,一成不變的上下班或上下學使得人們的創造力漸漸降低,生活再怎麼多采多姿,總脫離不了現實。科幻電影會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將你帶往一個幻想世界,暫時離開實際,在科幻的時空中,有許多的智慧、場景值得我們去挖掘、去體會。機械公敵,無疑是這樣的一部片。

時間在30年後的2035年,那時機器人已變成人類不可或缺的家電之一。當時USR公司所開發的機器人遵守貫通全片的三大法則:一、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三、在不違背第一和第二法則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這三條法則有順序性,邏輯上的結構很嚴密,確保機器人能保護人類,行有餘力再保護自己。

USR公司的機器人NS4是保有上述三條法則的產品,新一代的產品NS5雖仍遵守三法則,卻發生問題了。因為NS5的控制核心發生了Dr. Lanning在生前所預測的機器人自我進化過程,中控核心電腦V.I.K.I.以優異的智慧,對三法則予以全新的詮釋。V.I.K.I認為,人類不斷重覆自我破壞的行為,由人類來控制地球只會互相傷害,這違反了第一條法則,因此下令所有機器人NS5接管世界,以避免人類無謂的傷亡。這樣的推理邏輯雖有些牽強,但卻值得我們思索。

Dr. Lanning提早預測如此的事情即將發生,因此在生前製造了一個更先進、更強壯的機器人Sonny。Sonny給了主角由Will Smith飾演的警探Del Spooner許多線索,讓Spooner能發掘出真相。Spooner是個喜歡復古簡單生活的人,對機器人存著不信任態度,最後由於Sonny的幫助,對機器人的態度改觀。Spooner對機器人不信任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他的老婆小孩都在一次車禍中喪生,車禍發生後隨行的機器人基於法則一必須救人,卻由於計算出救Spooner成功的機率遠大於救其小孩的機率,而選擇救出Spooner。對Spooner而言,就算救其小孩成功的機率多麼微小,也應當先選擇救出小孩,因此事件,Spooner不再信任只會根據數字作決策的機器人。

機器人不懂人情世故,沒有情緒反應,所作出的決策是公正的,但缺乏因地制宜的變通。這反應在我們這樣的程式設計者,所設計的程式只能根據有限的條件,來決定整個決策樹的長相,現有技術不可能達到完美的考慮而作決策,因此總有缺憾。30年後的技術,在這方面不知是否會有長足的進步,我不敢斷言。不過我想,要像片中的機器人那般身手矯健,跳上跳下,又能維持平衡不倒,應該是不可能達成的。

也許未來總有一天,機器人果真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好幫手,服務人類,像稱職又不會累的佣人一般方便。但是否有一天,機器會有「自我認知」的能力?所謂自我認知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甚麼東西的能力。缺乏自我認知,就缺乏情緒。機器沒有像動物般的情緒,使其專門為服務人類而存在,但沒有情緒,就不免對於若干情況的判斷失之以情。有了模擬人類情緒的機器又如何呢?會不會增加相對的危險性?會不會發生許多科幻小說所敘述的,機器人產生取代人類稱霸地球之心?這些問題雖然都有點像在作白日夢,畢竟還沒有到必須思考擔心的時候,但思考這些問題卻能讓我們更瞭解何謂人類,以及人類存在的價值等核心問題。也許,科幻電影的價值就在此吧!

台長: 祖魯
人氣(1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