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4 04:40:50| 人氣26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七修行系列~2016春末~二七(第五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七修行系列~2016春末~二七(第五篇)

行者透由禪觀而體悟空性的智慧稱為“般若”,亦即“空性慧”!“空性”又稱為實相、真如、法性、實際等。行者依參禪而能悟入空性,不但自身可以趨入解脫道,對於大乘行者而言亦即為修入了“勝義菩提心”。

“空性慧”的禪觀修行方法,是借由心性的觀察,直接趣入心中的實相,其過程中沒有任一的遐想妄思。在“空性慧”禪觀的過程涵蓋了五戒:殺、盜、淫、妄、酒(毒)的修持,令“心”漸達於“寂靜”之境,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緣”處參修而逐漸以達悟道。

行者藉由“空性慧”禪觀的精進,“心”將可漸入“心慧”的開啟,以敏銳與專注的“心戒”及“心定”的持衡安住,依無分別地觀察“緣”處的身心起落,從而透視諸事物的真意,得以修入禪慧,從而了知“身”和“心”之“無常”、“苦” 、“空”和“無我”的真諦。

透過持續“空性慧”禪觀的修持,依觀察的“緣”處諸象無常,進而深入本源,禪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和心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所組成,而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波動,其中皆無堅固不變的實體。

                               花開自花落   來去何戀啥
                               機緣何起落   本源自如如      

                                            參──!

                               *幻羽*靜書於早起香時分 


          

台長: 幻羽

幻羽
“勝義菩提心”是慈悲與空性的統一,此心一發,即已悟入“無生法忍”,轉識成智,證得真如實相。
“勝義菩提心”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所表達的無上智慧、不生不滅、涅磐寂靜。
行者於參修中漸次地由心而發:『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可以視作“發菩提心”的三個階段,但又各有擇重。
願菩提心,擇重於發願;行菩提心,擇重於深悲利他;勝義菩提心擇重於體證“般若”。此三者乃相輔相成,且不可分割的漸入參修證悟之鑰。
2016-05-04 06:01:5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