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26 18:22:37| 人氣2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國緣何改變不向韓國出售“全球鷹”的立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緣何改變不向韓國出售“全球鷹”的立場

 

美國已正式進入向韓國出售戰略武器“全球鷹(Global Hawk)”高空無人偵察機(HUAV)的官方程序。美國國防部屬下的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12月21日(當地時間)向議會通報了以12億美元價格(約合1萬2800億韓元)向韓國出售四架“全球鷹”的計劃,給出的官方理由是為了進一步強化韓美之間的政治與軍事同盟。

韓國軍方相關者表示“因為擔心美國生產的戰略武器銷往海外會導致技術泄露到敵對國家,出售計劃還需要得到議會的同意”,“此前一直拒絕向韓國出售的美國國防部此次向議會通報出售意向書,意味著已經同意向韓國出售‘全球鷹’”。因此,已經為引進“全球鷹”做出了8年努力的韓國政府有望迎來正式的軍售談判。

早在盧武鉉政府時期,韓國就準備引進“全球鷹”,但美國一直拒絕出售。分析認為,現在美國之所以轉變態度,主要是考慮到本國經濟惡化的現實情況。也就是說,此次軍售表面上是為了在2015年戰時作戰指揮權轉移給韓國之後,增強韓國的對朝遏製力,但事實上是為了支援本國的軍需企業。

「Defence 21 Plus」的金鍾大(音)主編表示“2008年以後美國經濟逐漸惡化,國防預算不斷減少”,“我們認為,美國現在同意軍售,是為了通過向盟國銷售武器來支持處境堪憂的國內軍需企業”。事實上,90年代末期將“全球鷹”投入實戰配置之後一直拒絕對外出售的美國現在還正與日本進行相關的軍售談判。據悉,由於歐洲國家因為財政危機而無力購買,國內需求也持續不振,因此,美國軍需企業將亞洲看做最後僅存的市場,不斷游說政府與議會放寬尖端武器的出口限製。

此外,美國此次的報價比2009年韓美接觸時的報價要高,因此也有觀測認為,美國此舉意在將在國內賣不出去的“全球鷹”高價銷往韓國。

韓國政府製定預算時參考的標準是美國2009年提出的四架“全球鷹”和一套設備的價格(4億5000萬美元,4800億韓元)。但美國國防部屬下的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此次向國會通報的出售價格卻高達12億美元(1萬2800億韓元),翻了將近3倍。如果美國方面通過購買同意書(LOA)提出的金額比韓國預估的預算高出20%以上,則需要對整個購買項目進行重新探討。美國方面主張“向韓國銷售時所花費的飛機改造費、性能改良費和技術現代化費用等大幅上升,還新增了開發費用,因此提高了整體出售價格”。但韓國推動引進的機型要落後於美國現在正與日本談判的軍售機型相比。預計在接到LOA進入正式的談判之後,雙方將因為價格問題而產生矛盾。

韓國軍方在盧武鉉政府時期的2003年6月正式決定引進“全球鷹”。當時,軍方首腦層的“聯合參謀會議”決定,為保證對韓半島周邊的監視能力,實現對朝鮮後方地區的監視偵察,有必要引進高空無人偵察機。這一決定反映了盧武鉉政府追求自主外交,降低對美依存度的政治哲學。

韓國政府在2004年確定了引進“全球鷹”的計劃,並向美國發出了軍售邀請,但美國在2005年6月舉行的韓美安全合作委員會(SCC)表示了拒絕立場,稱“全球鷹”是不外銷的武器。分析認為,當時美國拒絕軍售的背景是韓美關係冷卻。韓國政府當局者認為,當時韓美關係陷入低穀的同時,韓國政府不斷推進韓朝和解的政策,因此美國擔憂向韓國出口尖端武器會導致高科技技術流入朝鮮或者中國。

韓國國防部在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間委托國防大學和韓國產業開發研究院製定對策,仍然得出了必需引進“全球鷹”的結論。美國方面也不斷試探韓國“要不要購買”,韓國再次表達了希望購買“全球鷹”的意思。

這相當於雖然盧武鉉政府時期的談判進展緩慢,但到了李明博政府,雙方已經進行了實務談判,在新國家黨的朴槿惠候選人當選之後,雙方將直接進入價格談判。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