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2 11:55:20| 人氣9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清涼寺鐘聲】觀後感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名稱:清涼寺鐘聲
導演:謝晉
演員:濮存昕(明鏡法師)、丁一(牛角大娘)、栗原小卷(大島和子)、尤勇(葫蘆)、李 (秀秀姑姑)、川田淳子(加藤美智子)、祝士彬(牛金川)、越冬蘭(牛妻)

戰爭,是國家造成的。然而,背負戰爭傷痛的,卻是人民。電影是以現在-過去-現在交錯的方式呈現。一開始明鏡法師跟著中國佛教團來到日本宣教,踏上這個既陌生而情感上又親近的土地,明鏡法師有著說不出來的感受。晚上,當他面對日本的霓虹街道,不禁讓他回想起往事……當年,二戰結束的時候,日本從中國撤退出來,男主角的母親沒辦法帶他離開,因而他被丟棄在中國的土地上。那時,他還只是個嬰兒。後來他被好心的羊角大娘收養。羊角大娘象徵著中國偉大的母親,擁有人道主義精神,她不顧周圍反對的聲音,堅持領養這個日本小孩──之後被取名為「狗娃」。豺狼(日本人)生豺狼,可是在「羊」的細心教養下,狼也能變成忠心耿耿的「狗」。與羊角大娘相對,狗娃的親生母親則是顯的很無助、很無奈,背後也意味著日本政府不負責的態度。

狗娃就這樣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可是隨著父親過世、姑姑嫁人,奶奶身體不好,沒辦法繼續照顧狗娃,因而把他送到廟裡當和尚。狗娃做了和尚,法號「明鏡」,意思是要超脫世俗,與佛為伍,有種跳脫中國和日本彼此間衝突的意味。一葦法師曾經在日本留學,他知道明鏡是日本人,所以便教他日文。時間回到現在,明鏡到日本宣教的時候,與親生母親終於相認。在母親的家裡,明鏡脫下僧侶袍,穿起父親的衣裳,他向母親叩頭,感謝生育之恩,並搥背以盡孝道。可是,他終究是出家人,要回到廟裡去的。影片刻意安排狗娃出家,明顯是為了避掉應該選擇中國或選擇日本的這種矛盾。

天龍八部裡的喬峰跟明鏡的身世也很類似。丐幫是一個濟弱扶強的漢人組織,他們跟要侵略大宋的契丹人、西夏人是勢不兩立的。可是喬峰居然意外發現自己是契丹人的身分,在他身上可以明顯看出這種兩元文化衝突。他在宋朝的土地長大,因此對宋朝有種依戀;可是他卻是契丹人,他不能違背親生父親而做個不肖子。一邊是忠,一邊是義,不管他怎麼選擇,都是不能兩全。所以,當種種矛盾和衝突引爆到最高點的時候,蕭峰選擇自殺。因為他不可能置身事外,也沒辦法解決宋遼間的衝突。自殺除了可以表明心跡,某種程度上,或許也算是種解脫吧!

殘留孤兒有雙重的意義象徵,一方面它是日本侵華的一個孽果,一方面又表現中國人民那種跨國籍的情感歷史見證。影片明顯反映了中國人這項特質──中國人對日本以德報怨的寬容精神。雖然戰爭帶來很多慘痛陰影,可是面對這群日本孤兒,生命是最高價值,所以中國人扶養了他們,這顯示出中國人的厚道跟仁慈。不過,日本對於二戰之後的問題,並未給予妥善處理,除了這群日本遺孤之外,還有賠償問題、慰安婦、台籍日兵等等。這在在都顯示出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態度,跟德國勇於承認歷史錯誤,並且與納粹畫下界限的行為可做一鮮明對比。近日大陸的反日風潮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傷痛下形成的。然而,日本國內在面對龐大的反日浪潮下,他們內部更為團結,進而在日本形成所謂反中風潮。中日雙方為了爭東亞的領導主權,又加上歷史傷痛和現實利益的糾葛,中日問題在未來能否解決,還真是未知之數。

雖然「清涼寺鐘聲」是大陸的政策片,但不能否認劇情真的很感人,比起前一部看了會想笑的「生死抉擇」,我還是比較喜歡「清涼寺鐘聲」。

本心得為【東北亞區域史】之作業

台長: 淚水晶
人氣(905)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