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31 21:42:12| 人氣88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情直播不NG】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情直播不NG」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以誇張、搞笑的方式來呈現廣播界的部分風貌。片中的東京電台直播一齣名為「女人的命運」的廣播劇,在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原來一齣廣播劇的完成,需要由製作人、編劇、控音、旁白、明星等各方面的配合,如果其中有人不合作,或是哪裡出了紕漏,整個節目很可能會面臨開天窗的窘境。

在此先來簡述廣播業的發展源流。工業革命之後,大眾社會逐漸形成,因而對傳播媒介有迫切的需求。十九世紀末期大眾傳播媒體陸續產生,1910年代無線電廣播問世,1920年代因為收音機發明,廣播業開啟了它的黃金時期。廣播的優點是它擁有語言傳播的一切長處,是之前的媒介所無法企及的(如:報紙)。可是隨著電視機的發明,到了1960、1970年代,電視逐漸在先進國家中普及,慢慢地,廣播業的黃金年代也隨之結束。不過,廣播並沒有沒落。片中製作人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只要人有想像空間,廣播劇就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廣播的侷限在於它「有聲無影」,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正是它的特色。拍電影和電視劇,在螢幕的聲光效果和電腦特效方面,必須得砸下大筆的錢,但拍出來的效果卻又不一定能讓觀眾滿意。可是廣播卻不同。它只需要聲音,就可以讓聽眾無限的發揮想像力。而且廣播也可以配合其他事情,像是開車、搭車、走路時,聽廣播就是一個不錯的消遣。電視和電影沒辦法隨處可看,但廣播很方便,現在連手機都可以接收到。所以科技進步不見得會讓廣播沒落,反之,或許能相輔相成,更有助於發展。

接著,我還記得片中製作人曾經說過,他的夢想是做成一齣完美的廣播劇。可惜,殘酷的現實不由得不讓他低頭,他為了迎合演員、配合廣告商,因而不斷地對劇本做出修改,甚至失去了原先的韻味,劇情變的低俗和可笑。不過我很欣賞製作人的一個堅持,他認為即使這齣劇很糟糕,但也是眾人的心血,既然播都播了,他就有任務堅持到最後。我想身為製作人,他當然希望自己做的每一部劇都是最好的。不過大多時候「高雅」和「通俗」不能並存,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後者。始終「高雅」的作品總是難尋知音,「通俗」的作品能廣為大眾所接受。這也是為什麼卡車司機聽完了一齣灑狗血的廣播劇後,居然還能大聲叫好的原因。既然高雅的作品乏人問津,那麼何不嚐試編寫一齣「雅俗共賞」的好劇?至於該如何呈現,我覺得主要可以從幾方面來著手。第一,劇情方面可以煽、可以色、可以腥,但就是不要過頭、不要灑狗血,像金庸小說就是雅俗共賞的典範;第二,對白、旁白應盡量使用淺白、簡潔的口語,不要過於文謅謅,但也不要粗俗;第三,音樂也是重要一環。我主張走中庸路線,一個橋段要搭配適當的音樂,才更能營造感情和氣氛。

主題回到電影上。女星從不滿女主角的名字,一直到更改職業,然後使得男主角不滿並也要求更改,最後導致整個廣播劇的情節和對白完全走樣…。其實更動角色名稱和劇情,本來就是無可厚非,但前提必須是「有必要」才行。可是大牌女星只因個人喜好而任意妄為,結果使得製作人到處為她奔走;編劇則不斷地修改劇情,甚至是被製作人竄改;旁白和其他角色得一直配合她,像牧師本來有三場戲,結果最後只剩一場。一切的一切,完全只因為她「大牌」,因為她紅、她有人氣、這齣廣播劇需要她,因此她的任性意見都會被採納。雖然我不認為工作人員一定得配合,可是實在擔當不起開天窗的責任,所以即使再怎麼不情願也得接受。因而製作人下達命令修改,底下的員工也集思廣益,一個配合一個,最後才能完美結束。

最後,我覺得從事新聞工作難免會身不由己,如果想抗拒主管不合理的要求,主要還是婉拒有方,說話要有技巧;如果無法抗拒,那麼在寫稿件的時候,可以加入主管的要求,但又不要寫的太過分、違背良心和操守。


本心得為【新聞學導論】之作業

台長: 淚水晶
人氣(88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6 23:39: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