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14 10:09:35|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份免費報帶來的省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創刊7年,已攻佔歐美十餘國的瑞典免費報「地鐵報」,上個月中打算挾餘威進軍法國兩大城市巴黎和馬賽時,卻踢到了大鐵板,不僅遭在地報紙的冷眼對待,巴黎總工會的成員甚至動手毆打為「地鐵報」派報的工讀生,馬賽普羅旺斯報的員工則利用夜間摧毀其剛印好的5萬份報紙,逼得該報不得不報警保護發行及上告法庭。

法國報業工會成員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地鐵報」不按遊戲規則在盧森堡印報,經卡車運送到巴黎和馬賽,並由160個工讀生發送或是直接置放在人行道上供民眾取閱。如此的行徑不僅會破壞兩市處在脆弱平衡的報業生態,更會剝奪派報工會成員的就業機會。有趣的是,儘管法國政府文化部對「地鐵報」的發行採質疑立場,兩市報紙也有自行發行免費報與之抗衡,但法國報業工會卻認為文化部和兩市報紙態度還不夠堅持,蘊釀以罷工方式,逼迫他們上談判桌。

這個事件反映出,儘管歐盟已成為單一市場,會員國之間的商品、勞務、資金及人員可以平等自由地流動,但在近年來歐盟失業率維持高檔的情況下,各國為了自己產業的生存和降低失業率,對其他會員國產業的「入侵」行動,無不戒慎恐懼,防範再三。但法國政府和兩市報紙之所以砲口一致對向「地鐵報」
,除了因為產業生存的問題外,絕大部分是因為法國報業工會的強大壓力所致;而且法國報業工會的強勢,竟可以讓此一事件到了「舉世皆知」的地步。在資本全球化洪流到處肆虐,在國家和資本家利益密不可分的今日,「地鐵報」的例子顯示,勞工必須團結一致才能確保自己的生存和工作權。

相較於法國報業工會的強勢,台灣媒體勞工的處境只有「堪憐」二字可以形容。從去年年中中國時報裁撤中南部新聞中心,導致一百多名勞工失業,到今年的自立晚報和鏡晚報停刊、數家電子網路媒體未事先告知的大裁員、聯合報之美國世界日報打壓員工籌組工會等,除了聽到少數媒體社運團體的不平之鳴,包括有工會組織的中時和聯合、全國性的媒體工會(如大傳聯)以及傳播學界,對這些事件顯得「異常」沉默。沉默,除了是因為媒體資本家之間有聯手打壓媒體工人運動的不成文默契外,恐怕與國家默視媒體勞工的勞動權益,及媒體勞工缺乏集體勞動意識有關(對此,傳播學界需負一部分責任)。

在集體勞動意識不足的情況下,媒體勞工無法凝聚力量與資方談判,以獲取更好的勞動條件,以致於媒體勞工經常以跳槽做為換取更高薪資或職位的方式,這也是當台灣有新媒體成立時,媒體勞工會出現一窩蜂「轉換跑道」的原因,成功者因此成為羨慕的對象。名利的誘惑使媒體勞工根本無暇思索,新媒體對現有媒體市場可能帶來的衝擊。據此,法國報業工會以「暴力」對待遠道而來的「地鐵報」,其深意即在此。

對比於法國報業工會的「激進」,台灣媒體勞工的沉默,實在令我們汗顏不已!

台長: 永遠的山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