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9 21:21:03| 人氣113| 回應0 | 下一篇

我搖擺,因為我是台灣製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術家莊普在奔牛節的創作「三隻鹿」,嘲諷毒奶事件。聯合報記者周美惠攝影

 

中國毒奶事件搞得沸沸揚揚,全球化導致的國際產業分工,類似的事件未來只會持續發生,要如何防患未然,政府相關單位必須上緊發條,記取教訓。如果說,危機就是轉機,這未嘗不是「Made in Taiwan」翻身的大好機會。

 

台灣做為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製造業本來就應該是我們的強項,但長久以來,缺乏自創品牌的舞台,我們成為許多國際品牌的代工夥伴,或是生產一些低附加價值的商品,從民生消費品的角度,MIT對國人來說,一直不是一個令人與有榮焉的標籤。1987年的好萊塢電影《致命的吸引力》,台灣製的雨傘被大大消遣一番;2007年蕾哈娜的冠軍單曲《雨傘》,讓台灣製的產品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20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世界的變化很大,足夠讓MIT脫胎換骨,擺脫廉價、劣質的代名詞,成為品質的保證和卓越的追求,在現今這樣的氛圍,更應該是讓人安心的「品牌」。

 

MIT當成品牌來經營,可能是政府相關部會亟須有的思維,貴報的「台灣爭氣」系列和「愛台灣來消費」專題已代表媒體所欲發揮的影響力,另外也有高雄市的大賣場成立「台灣製造產品專區」,業績呈現明顯提升,本土的酪農業也頓時忙碌起來。中央政府相關單位應該串連地方政府、民間同業工會或組織,將台灣優良的農特產品、食品、用品、物品等,陳列在各大通路明顯位置,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其實是「信心」,政府除了喊話外,拿出具體作為才能贏得民心。何不讓台灣製的產品,真正在自己的土地「樂活」起來,因為它們是proudly made in Taiwan。(10/17/2008聯合報民意論壇)

 

台長: fine_flat
人氣(1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