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忙太累
手頭上正處理許多事情
實在有點想把文章給用混的過去
又恰巧在電台聽到了一首歌
雷光夏的新單曲
我的80年代
所幸就轉貼自己大約一年前的文章好了
於是乎掐掐捏捏後
又一篇完成了
(sometimes I really hate myself)
如英文部分標題
其實是大師希區考克於1953年的作品
講述了由蒙哥馬利所飾演的牧師
經歷內心心靈混亂和外在身體危險的故事
當然
我要寫的
和這部電影
一 點 都 沒 有 關 係!!!
(除了借用片名)
話說回來
上週家人整理抽屜時
挖出了一本大約20年前
尚未歸檔的相簿
有趣之處不只在於重新回味了
80年代台灣一般家庭擺設的樣式
(舉凡沙發啦 窗簾啦 茶几啦 玩具啦 地毯等)
更好玩之處在於一張自己小時後的獨照
以20多年後的後設角度觀之
可謂是大有玄機
終於在2006年之際
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是一個"怪喀"
理由在於
回顧了一下過往
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
作出了跟別的小朋友很不一樣的決定
也讓我在鄰居茶餘飯後的故事中
已小有名氣
就連去喝個街坊的喜酒
遇上了已經搬離10多年樓下雜貨店的老闆娘
馬上開口就是:
你就是那個小時後不吃飯
你爸爸從樓上餵到樓下的那個嘛
(經過青春期的巨變後還認的出來?!)
後來上學去
一路到大學
選擇的科系竟是美術系
(從父母同事的臉上總是能輕易地閱讀出"佩服"的眼神)
結果
讀完大一
變成了很像60年代純粹為理想而活的憤怒青年
勇敢的批判現實中的不公不義
讀完大二
休學從軍去
(入午前還去外國外打工流浪了半年直至接獲兵單)
退伍復學
居然要投身電影業!!!
總而言之
二十多年活下來的叛逆
比不上當年"養子不教誰之過"的詹姆士狄恩
"岸上風雲"的馬龍白蘭度
或者貓王的瀟灑舞步
(傳說是阿甘教的)
但總算也留下了一些青春深刻的印記
唯獨自己很不解的地方
我的家庭成員都很正常
為何我總是這麼怪異
直到見了那張照片
憑良心說
實在沒幾個不到5歲的小孩
能對著鏡頭
擺出20年後時尚雜誌
男模的姿勢與表情
(當然現在我自己看了是覺得很欠扁啦)
但套句時下的流行語
夠屌了吧
阿
原來基因中已注定
這輩子會與主流大眾很脫鉤
好壞難說
只能繼續努力向前走
PS.二十多年是一段不算長但也不算短的日子
中間也還發生過許許多多的起承轉合
就像後來終於在某一奇妙的時刻
終於體會到了美食的博大精深
導致身材曾一度嚴重 嚴重 嚴重地失控
還好現在努力將其平反當中
反正
就讓我
重提一次當年勇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