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4 15:12:12| 人氣8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腳ㄚ走台灣-雲林縣西螺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10/2下午來到雲林縣西螺鎮...首先第一個點是振文書院...先來介紹一下吧!轉貼美美旅遊網的資料:

「振文書院」在西螺簡稱為文祠廟,建於清嘉慶二年,西螺當地士紳廖澄河等人挺身而出並熱心捐地資資,是時榛箂初闢,規劃簡陋,廖氏遂會同振文社生員暨地方士坤,鳩資撤新,經始於嘉慶十七年,閱一歲仲春而 告成,主要奉祀文昌帝君、孚佑市君、關聖帝君、朱衣帝君、綠衣帝君等帝君,以及孔夫子和倉頡先師,後來當地百姓直接將其簡稱為「文祠」。

文祠內設有振文社,然而因為當時西螺地區民風強悍,故振文社之同仁有感於明禮教化的重要性,振文社獻有「千秋書祖」牌匾一方,做為勉勵與期望。民國73年,行政院內政部將此列為三級古蹟,民國78年,再次整修,書院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目前為雲林縣碩果僅存的書院及重要的文化資產。
 



看這斑駁的大門就知道這個書院歷史悠久了...




來個遠鏡頭...





這是古井..已經廢棄不用...




介紹牌...





剛好在網路上找到這裡的建築之美...搭配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看出來:(資料來源-美美旅遊網站)

1.屋頂:山川門雄偉壯麗採燕尾脊式建築,正上方有似太陽火炬,是鎮災、避邪之物,兩旁「鰲龍」相對意義非凡,前方有四仙人指路。

2.太陽火炬:山川門正上方有似太陽火炬,是鎮災、避邪之物,象徵光明,兩旁「鰲龍」相對意義非凡,前方有四仙人指路。又因以往建築多用木造,亦有防火之意。

3.仙人指路:山川門正上方有四個牌頭(即四仙人指路),有加官進碌之意。

4.鰲龍:山川門正上方二旁各有一隻「鰲龍」盤踞,這是書院特色和一般廟宇有所不同,「一躍龍門化成龍」這鯉躍龍門的故事,相傳民間千年,莫不是要辛辛學子努力向上,雖科舉不再,但向上力爭精神卻永不變。

5.避邪螭虎:避邪螭虎,亦為鎮災避邪之用,位於山川門屋頂的下方,兩大門柱的上方。

6.木核文飾:山川門正門上方之「匾額」及兩旁秀緻的木核文飾。

7.石鼓:又名門枕石,其置於中門的前方,亦是書院都會有的,其功能為門柱的基礎的一部分,前後夾住可防止門柱搖動。
 
繼上次去南投的藍田書院遇到法會之後,這裡正巧也有法會...真是巧...書院怎麼這麼多法會呀!?







接著到西螺老街吃小吃囉...首先吃琴連碗糕..碗糕與米糕都很好吃...還有賣青草茶...我們沒喝青草茶...倒是跟這個青草茶的大模型合照~





再來吃大三角水餃...就是三角餛飩的放大版....也很好吃




接著漫步在老街上..路邊有個瓶蓋耶..這裡的特產是黑豆醬油..早期的醬油瓶就是這種瓶蓋的..





這時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我們走不遠..只能匆匆拍張照...




典雅的老街招牌...但是商店跟人潮似乎不多ㄝ....



醬油瓶子~令人會心一笑





醬油瓶蓋的椅子....




沿路都看到醬油的物件...原來是丸莊醬油觀光工廠就在這兒....





接待人員先讓我們看影片...介紹丸莊醬油的點滴...





接著專人導覽..詳細地為我們介紹醬油的釀造過程...





這一缸可是馬總統親自釀造的醬油唷~~




木製的醬缸....好大唷~~





石磨...石來運轉...




阿公時代的腳踏車...以前賣醬油可是宅配到家的呢!




好多缸唷~~據館方人員說比較老的缸是從水里蛇窯訂做的..現在已經不生產了...破了就沒有囉..現在是從苗栗的窯場訂做了...





排列整齊的醬缸....也是一種美感....





接著到二樓參觀以前老闆住的地方..這裡是廚房...好大的灶...要煮給夥計們吃的~現在很難得看到這種古老的灶了...趕緊拍一張




參訪結束...在門口跟大醬油瓶合照....





這塊匾額是他們工廠的精神象徵...因為從第一代創始人就傳下來的!!那時候叫做莊義成醬園~





外面還是下著雨...睿睿們在騎樓前玩起來了....





接著..去看全台最大的石敢當!!還是貼一下美美旅遊網站對於這裏的簡介:

西螺泰山石敢當位於大同路與大橋路交叉口附近的一條小巷內,為全台最大的石敢當,高五尺,雕刻細緻,上部刻有獅頭,獅頭上寫著「王」字,口中含著一把劍。現在石敢當雖因色澤剝落而失去以往光采,但仍然有當地民眾到此焚香膜拜。近年來,因為道路整修的關係,已把其移至一旁的河堤上。

石敢當的傳說很多,其中一則傳說為:皇帝與蚩尤之戰, 因為蚩尤非常厲害,所向披靡,因而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有一天,登上泰山高呼「天下誰敢當」,女媧娘娘認為他很傲漫無禮,於是想要懲處他,乃投下練石一粒,上面刻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蚩尤用盡全力卻不能損壞它因而嚇跑,此後黃帝到處設置「泰山石敢當」於天下,蚩尤一見石敢當,嚇得四處逃竄,最後被黃帝大敗於涿鹿。

石敢當民間傳說有納福、驅風、避邪、止煞、防水、消災等功能,因而被廣設於三叉路口或門外,來防止邪煞之氣來傷人。

而石敢當的形式也多種,有只寫上「石敢當」三字,也有寫上「阿彌陀佛」,更有配合五行八卦、北斗七星或猛獸圖案,而西螺泰山石敢當就是刻上獅頭,額頭上並刻有「王」,象徵獅王,口含寶劍,居民俗稱「獅子咬劍」,石敢當高五呎六吋,並且放置於一丈多高的基座上,其上並有八角亭。

當初在製作這顆石頭,匠師必須遵守許多禁忌,依照時辰來進行,完工後還需請道士作法,道士的法力必須高過魔力,之後,石敢當就具有法力可以鎮住邪煞之氣。

西螺的泰山石敢當主要的目的是要防止水災,不知您是否有無發現,其碑上的刻字,『泰』字上的水少一點,而『石』字卻多一點呢?別懷疑,匠師門沒有寫錯字喔!

許多地方的泰山石敢當都是這樣的,螺陽陳董事的解釋是「石頭多一點水少一點」,有防水的意義。下次您如果來參觀這座200多年歷史並且是全台最大的石敢當,這石碑文字上的差異記得注意一下喔!






今天的行程第一個點是虎尾鐵橋..而最後一個點也是鐵橋..叫做西螺大橋!!還是要轉貼一下美美旅遊網的介紹:
 
「西螺大橋」位於雲林縣橫跨濁水溪,是「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可說是西螺極為重要的標誌,更是昔日台灣西部緃貫公路的交通樞紐。

西螺大橋的興建,主要是由於北斗溪與虎尾溪源頭的溪水,常在夏季河水大漲時氾濫成災,影響河岸兩地的居民,雖然冬天河水枯竭,河面無水可通行,但是每每豪雨一來,居民只得用竹筏來當交通工具,十分不便,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
 
半世紀前,為了便於居民往來以及疏通南北交通,地方人士極力督促日本總督府興建橋樑,終於在1937年開始動工,中途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珍珠港戰事而停頓,所有橋樑鋼材全拆移它用。

台灣光復之後,在民國41年才又再度動工,在美國援助下重建,並於同年完工,隔年民國42年1月28日正式通車。當時的西螺大橋,已是遠東第一大橋,僅次於舊金山的金門大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橋。
 
西螺大橋北起彰化縣溪州鄉,南迄雲林縣西螺鎮,全長1939.03公尺,寬7.32公尺,共共32座橋墩,31個橋孔,採華倫氏穿式,以鋼鐵作架,橋泥主要為水泥。

主供行人、汽車通行,左側還設有糖廠鐵道,當時號稱「遠東第一橋」,全世界亦僅次於美國的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另外,橋上併設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西元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

西元1997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西螺大橋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西元2000年曾被提議因此橋老舊應予拆除。在雲林縣與彰化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西元2004年11月19日,彰化縣政府更將西螺大橋列入彰化縣歷史建築。

 

今天的行程就在雨中結束囉...相信睿睿們一定收穫很豐富吧!!小腳ㄚ下次要走去哪兒呢? 拭目以待~~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小睿睿
人氣(8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小腳ㄚ走台灣的中部 |
此分類下一篇:小腳ㄚ走台灣-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
此分類上一篇:小腳ㄚ走台灣-雲林縣虎尾鎮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