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30 11:12:59| 人氣6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清帮后三祖之首:翁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28年出版的《慈溪县志》曾对三北帮会作过专项的叙述。在清帮一项中指出:“清帮亦称青帮,相传源于明代罗教。清雍正间是漕运中的封建行帮。”漕运本意是指水路运输,起源于汉唐时代,专门运营历代政府所征的皇粮解往京师及其它指定地点。清代每年运到北京的粮食达四百多万石,用船一万二千多艘,水手十万名,连同他们的家属,有二三十万人,“仰食者千百万”。清仿明制,专设“漕运总督”,下设许多卫、所,所下设联,联下有帮。由于这些机构上下勾结,克扣作弊,盗窃走私无所不为,官方称作“漕弊”。在《清文献遍考》、《皇明经世文编》和《东华素》中记载,“漕弊”层层盘剥在水手身上,水手撑驾挽拽,迎风淋雨,累苦难言,一年每人只能得银六两,有的穷到出卖儿女也难以度日。结果这些“赤贫穷汉”成亡命之徒,常齐心生事,和官僚明争暗斗,而有些以“私窃皇粮为名”屈死于官府刀下……在“漕弊”闹得不可收拾的情况下,清雍正三年(1725)朝廷悬榜招贤,决心加强漕运,改革流弊。当时有翁、钱、潘三人揭下榜文,承办漕运。
  翁、钱、潘何许人也?翁即翁岩,其祖籍为慈溪观海卫石山头(泽山),他是翁氏六桂堂六十二排行的子孙,字福亭,号德慧。据早年翁云栋先生(1909-1992)对翁氏六桂堂考证,翁岩早年随祖上迁居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后又迁居河南南阳府,跟祖上奔走四方,四海为家。祖上为了他不忘宗地,名岩,即故乡石山之意也。翁岩考进秀才后曾回乡认祖,不久弃文学武,向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习武,并加入天地会,与钱坚(江苏武进人)潘清(浙江杭州人)义结兄弟。翁、钱、潘三人揭下榜文,条陈整顿漕运办法,迅速得到雍正御批,指定三人负责漕运,归属漕运总督张大有节制,并听命于勘视河工的钦差大臣何国宗直接指挥,准许他们开帮收徒。于是三人便网罗漕帮,成立“道友会”,青帮便由此产生了。翁岩等首先设厂造船,统一尺寸,亲自监工督造漕船9999只半,故有“无半不成帮”之称。他们取销过去卫所的领导制度,慰问下属,废除苛政。提出帮内虽有辈分之分,但人格上应当平等相待,提出人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主张,缓和领导与水手的矛盾,禁止层层盘剥和克扣。因整顿漕运业绩颇佳,清廷又命他们开办浚河工程,动员山东农民十六万人、用银一百一十万两,疏通了南北水运。此后,清帮势力随着组织的扩大日益强盛,事业有成的翁岩返回慈溪观海卫乡里,造桥铺路,捐银办学。清乾隆十七年(1752)建宗祠时族人还把翁岩返乡时书写的楹联“六桂家声,百梅世宅”刻于唐太宗御题的“东南钜宗”正匾的两旁。此后,据传翁岩、钱坚二人去青海蒙古“朝佛”,再无音讯。
  这里须说明的是,国内外学者对清帮起自漕运,而领袖翁岩等却称为“清帮后三祖”争议颇多。既然清帮起源于漕运,翁岩、钱坚、潘清则是天然的清帮首祖,而当时帮内“家谱”计二十四辈,即“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无(也作悟)学”。翁岩号德慧,钱坚号德正,潘清号德才,是清帮中第四辈。但清净道三辈是在漕运粮帮未成立前的,从“德”字起立帮,而称翁岩为“后三祖”之首。据清帮秘籍记载:翁、钱、潘三人的师父名陸逵,陸逵的师父是罗祖教的创始人罗清,罗清的师父是金幼孜,金幼孜是南京人,明洪武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清帮第一代祖师。故金、罗、陆被尊为清帮的“前三祖”,故有“金家鼻祖翁家帮”之称。
  清末,随着列强入侵,汽轮开始行驶内河外海,京汉、津浦、沪杭铁路也相继修成,大运河的运粮作用大为缩减。到了民国初期,清帮与帝国主义、新老军阀相勾结,各立门户,深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了社会上的一股恶势力,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便是清帮后势力的代表人物。而历史往往有惊人的巧合,当翁岩为首的清帮过去近二世纪以后,慈溪观海卫泽山翁家另一个清帮重要人物翁山麓又在上海滩声名显赫。翁山麓本是上海滩无名之辈,后被黄金荣得悉他是泽山清帮后三祖的嫡系后裔时,对他格外的垂青。在黄金荣的指示下,翁山麓从一个清帮的小卒一跃成为“通”字辈人物。根据有关资料和走访了解,清帮在上海收门徒有“徒弟”和“学生”二种,“徒弟”只能拜一位师父,而“学生”可以拜多位先生。故当时上海清帮各团体成员门徒中,“徒弟”往往有清帮辈分,而“学生”往往没有正式辈分。翁山麓的“通”字辈成员中还有金廷荪、杨虎、张啸林等人。而根据清帮大通悟的名册,后来居上的杜月笙系“悟”字辈,比“通”字辈小了一辈。
  “通”字辈的翁山麓原可以在上海滩十里洋场大展鸿图,可惜他没有像前辈翁岩那样锐意改革进取,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是积极投身于鸦片贩卖贸易,依靠“通”字辈的资格,鸦片生意越做越大,给杜月笙等人提供源源不断的鸦片毒品,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据《慈溪县志》载:翁山麓在上海香港的鸦片贩卖贸易“竟然发展到挂有‘翁恩挠’的竹签行李,警方不予检查”。后来翁山麓也在观海卫修建了不少道路桥梁,至今还在通行的“化仁桥”即是翁山麓捐造的。今天在泽山翁家村,翁山麓建造的巍巍三进大院,高大斑驳中西合璧的山墙,可以印证翁山麓曾经拥有的辉煌,而厚实高大的花岗岩翁山麓墓碑如今还默默无闻地躺在泽山脚下的垃圾堆中。

台長: 柚子
人氣(6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安清誌 |
此分類下一篇:青帮-国际交际
此分類上一篇:青幫的早期組織與幫規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