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1 19:34:16| 人氣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節食錄文-弘一大師 斷食日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三十八歲。
  自上一年底至是年一月上旬,利用年假時間,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定慧寺試驗斷食,由校役聞玉陪侍,共歷時三週。 第一周,由每餐一碗半飯,逐漸減至每餐一碗粥,第二週,全部斷食,每餐僅飲清水一杯;第三週,由每餐半碗粥,漸漸恢復原來的食量。
  斷食期間,每天或練字刻印,或調息靜坐。 三周中,共作書法一百多幅,刻印數枚,並作《斷食日記》。
  斷食結束後,聞玉請攝影師為李叔同拍攝了一幅手捧《斷食日記》的照片。
  回校之後,李叔同書寫橫額“靈化”,落款言:“丙辰新嘉平,人大慈山,斷食十七日,身心靈化,歡樂康強,書此奉穌典仁弟,以為紀念。欣欣道人李欣叔同。”下加蓋二印,一為“李息”,一為“不食人間煙火”。
  李叔同斷食成功,加劇了他歸依佛門的決心,在斷食期間,他“文思漸起,不能自己”,“精神世界一片靈明”、“法喜無垠”,直至斷食第七日:“空空洞洞,既悲而歡”,這些都為他後來的出家生活提供了真實的感受。 從此,李叔同對外改稱“李嬰”,斷食後,李叔同與著名佛教居士馬一浮交往甚密,並在其指導下全心學佛。
  自是年下半年起,李叔同開始發心吃素,入冬後,請回諸多經卷,如:《產賢行願品》、《楞嚴經》、《大乘起信論》,潛心讀經,又在房間裡供奉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的佛像,並大天為之焚香。
  是年冬季,回劉質平留學經費發生困難,願每月無償支助其留學費用直至畢業,他要求劉質平:(一)不得將贈款事“與第三者談及”;(二)“按步就班用功”,“學成所獲,不致半途中止”。

---------------------------
另付印光大師予弘一法師之信節錄

一九二三年,弘公表示要掩關剋期取證,誓證念佛三昧,並請印祖作「最後訓言」。印祖在覆函中表示,希望弘公在閉關期間心無二用,不可以妄躁心先求感通,否則可能引起魔擾;而且,果能一心念佛,自會有不可思議的感通,修行將更加精進。印祖說:「關中用功,當以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妄躁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臺,遇影斯映,紜紜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淨心。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
PLUS2
自古以來,大家以為精神會影響肉體,但是大家都沒有發覺身體影響精神狀態的層面比肉體更大。 也就是肉體影響精神多於精神影響著肉體。 古代中國的司法制度有這樣的例子證明。
  一個囚犯被關進監獄中,開始時給他吃一碗滿滿的白飯,未來日子則是逐漸減少百分之十的分量,最後碗空了,就給囚犯喝14天的清水,14天以後,白飯再度回到碗中,每天加百分之十給他,一直恢復到第一天的分量,再打開牢房,讓他離去。
  “在療程中,犯人改變了身體,也改變了思想,他們重犯的機率也不高了!我們要了解,世界上只有靠自己才能讓身體康復,一旦康復了,才能拯救地球,和進一步協助植物、動物恢復健康。“
--------------------------
由這幾天我發現我的慾望減低 事情分析能力變強 大概可以發現其中一些微妙的道理。


心境清靜 來唸佛吧 ^_^

台長: 養樂多
人氣(1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